02.27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基金小鎮參與構建金融生態鏈 助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基金小鎮參與構建金融生態鏈 助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編者按】私募基金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是國家重大戰略之一。近年來,各地政府基於當地經濟基礎和發展規劃,設立產業基金,助力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隨著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壯大,基金小鎮參與構建金融生態鏈,助力區域協同發展。疫情期間,政府產業基金、基金小鎮更應鼓勵和支持私募基金充分發揮專業能力,支持抗疫類企業發展,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2月10日開始,《中國基金報》每週刊發專版,從不同角度剖析私募基金如何支持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

在2月24日刊發的《政府的市場心:政府產業基金、基金小鎮與區域協同發展》系列文章之《基金小鎮參與構建金融生態鏈 助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北京基金小鎮作為中國基金小鎮的典型代表,被多次舉例闡述,並重點報道了小鎮在基金生態服務鏈構建和創新協同中的作用:“作為唯一一個國家級基金小鎮基金機構服務標準化試點,小鎮的基金生態服務鏈是一個巨大特色,也日趨完善”,“堅持創新金融業態,積極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輸血”。


基金小鎮參與構建金融生態鏈 助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中國基金報記者 汪瑩

隨著私募基金行業不斷髮展壯大,各地基金小鎮入駐規模和數量日益增長,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認為,對於各類基金管理機構而言,基金小鎮不僅僅是提供硬件辦公場地設施和招商引資的載體,更是金融產業平臺。基金小鎮的建設應更多著力於軟生態而非硬設施,把助力發揮資本功能,驅動地區經濟發展放在首要位置,發揮其資源整合能力,讓各類金融要素在上面實現融通,為機構提供專業服務。機構完成工商登記、入駐小鎮是開始,如何展業、如何更好地展業才是考驗基金小鎮服務和功能的重大課題。

市場化運作

構建完整金融生態鏈

作為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一環,基金小鎮一直以來都堅持專業導向、市場化運作,建設完整的金融生態鏈。

北京基金小鎮自啟動以來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作為唯一一個國家級基金小鎮基金機構服務標準化試點,小鎮的基金生態服務鏈是一個巨大特色,也日趨完善。北京基金小鎮創立了“1+N”戰略合作模式,圍繞各類基金機構的需求,整合醫療、教育、文化休閒、生態農業、居住配套等領域資源,形成對基金機構展業的有力支撐。“我們與戰略合作伙伴發揮各自優勢,在後端為入駐機構提供宜居、宜商的環境,在前端為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全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助力基金機構高效展業。”

發揮協同作用

促進區域經濟創新發展

基金小鎮還積極發揮協同作用,推動和改善資本效率,為實體經濟輸血,形成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新格局。

北京基金小鎮表示,堅持創新金融業態,積極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輸血。依託北京市作為國家“金融決策中心、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的定位,根據產業定位與集聚優勢,與政府部門、組織合作,持續開展投融對接活動,眾多來自科技智能、養老等領域的實體創新企業參加路演,吸引相關投資機構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