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

现在的华北平原不仅很缺水,而且还承载着大量的人口、农业和国民经济,这也是南水北调的紧迫性,优先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华北平原是人口和农业的重要基地。

华北平原承载了我国超过4亿的人口,同时粮、棉、油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4.58%、25.22%、40.92%,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6.34%和28.85%。这些都是在3.5亿亩农业土地上生产出来的,而农业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可是华北平原的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36%。同时,华北平原还存有大量的工业,其中钢铁行业非常发达,仅唐山的产能就占全国产能的十分之一,这些工业也需要大量的水。仅河北省的用水量由建国初期的40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0多亿立方米,可是河北水资源总量也不过205亿立方。在华北平原的海河流域利用率已打90%,这说明地表水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但每年仍有几十亿立方水资源缺口。

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


地下水严重超采。

人们持续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华北平原,引发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华北平原严重缺水,其中大概就有900亿立方的水亏空。这也就使得华北形成了北京、石家庄、邯郸、邢台为中心的4.4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然而在天津、沧州、廊坊、衡水、唐山一带形成5.6万平方公里的严重超采区,地下水漏斗的水平每年以3米左右的速率下降。

这些严重超采区不用实地勘测了,甚至可以动用卫星直接观测。从GRACE卫星观测到,在2002年到2012年之间,哪里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然而蓝色的区域代表着重力变少了,质量变少了。其中华北平原最为的明显,而印度也特别的明显,正值今年他在闹旱灾。

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


南水北调缓解华北缺水的局面。

正是因为北方缺水,严重限制了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发展,因此南水北调的工程显得如此的紧迫。事实上南水北调工程从2014年供水以来,累计供水220多亿立方,其中就有50多亿立方的水供应到北京。从而使得北京水资源的短缺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通过关停自备井、大幅压踩地下水,有效的促进了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恢复,2018年9月末,地下水埋深比去年同期回升2.12米。这也说明区域外调水是解决华北缺水方式之一,但也不要忘记当初南水北调定下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先后”原则,这样能够对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这也是重要做的事情。

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