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紅樓夢》中哪首詩讓您最驚豔?

梅園詩隱


欲訊秋情眾莫知,

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

解語何妨片語時?

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寫的一首詩,名叫《問菊》。想問秋天的情況沒人知道,唯有一個人自言自語揹著手來到菊花盛開的地方。菊花啊你獨立的品格傲邈世俗又能和誰一起隱居,同樣是花開你為何這麼遲?園中露落、院裡霜飛你多麼寂寞,大雁南飛、蟋蟀蟄伏你是否想念?不要說滿天下都找不到可以談得來的,如果你能說話我們又何妨聊一會呢?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才華可以說是首屈一指,釵、寶莫望,探、湘難儔,餘者碌碌,不在話下。像《葬花吟》、《唐多令》、《題帕三絕》、《杏簾在望》以及《秋窗風雨夕》等,皆稱名篇,文采斐然。但我最愛的,還要數此《問菊》。這首詩借菊自況,物我兩忘,最能體現黛玉的心性才情。

通篇不離一個“問”字,兩句鋪陳,連發三問,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一提起《紅樓夢》,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大觀園溫柔富貴、花柳繁華,也不是寶黛釵爭風吃醋、愛恨糾纏,更不是紅學家牽強附會、胡說八道,恰恰就是《問菊》,特別是這句“一樣花開為底遲”,二十年來不曾忘懷。時值秋深菊黃,感慨尤多。




梅園詩隱


《紅樓夢》中讓人驚絕的詩句很多,但個人認為甄士隱夢中的《太虛幻境》牌匾兩邊的對聯(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給我的印象和感觸最深,真的驚絕到我了。"假作真時真亦假",意為如果把假的當成真的,那麼真的也就成了假的了;"無為有處有還無",意即把本來沒有的卻當成了有,有也就變成沒有了。這句對聯(詩),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也看到了。兩次出現,意在強調指出甄士隱的命運歸宿就是賈寶玉一生的縮影。《紅樓夢》的作者用高度的哲理性詩的語言,暗示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一定要分辨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有的,什麼是本無。只有這樣才不會誤解《紅樓夢》一書的真實本意而誤入歧途。正如文學大師魯迅所言:"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別人以敘自己,或以自己推測別人的東西,便不至於感到幻滅,即使有時不合事實,然而還是真實。其真實,正與用第三人稱時或誤用第一人稱時毫無不同。倘有讀者只執滯於體裁,只求沒有破綻,那就以看新聞記事為宜,對於文藝,活該幻滅。而其幻滅也不足惜,因為這不是真的幻滅,正如查不出大觀園的遺蹟,而不滿於《紅樓夢》者相同……我寧看《紅樓夢》,卻不願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記》,它一頁能夠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滅以來,多不在假中見真,而在真中見假"。(魯迅《三閒集.怎麼寫》)可謂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了。


hushouchang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

印象最深的就是這種繁華落盡的寂寞,古佛青燈的返璞歸真。


風輕草知


寫小說的。智慧沒有那麼靈光。

所謂的小說,就是一個陳年流水賬。用來哄孩子睡覺呢。

《紅樓夢》也一樣。裡面全是打油詩。

區區小徑,

怎登輝煌之堂?

涓涓細流,

豈迎浩瀚之浪?

自古打油詩就不入流。


英皇騎士


《紅樓夢》從小——大約上高中吧——就開始看,看了很多,書角都翻爛了,到現在也沒有看懂。我自己不明白,為什麼沒有看懂《紅樓夢》?


用戶4750288192545


不好意思,對紅樓夢不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