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眼中怎样才是"乖孩子"?

时无双


在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对孩子乖不乖,都有自己的标准,多数父母不会根据不同孩子与有不同的成长规律来看待孩子怪不乖。用自己的认为乖的标准衡量孩子是否听话,现在就来看看有几种

听话,这是父母最喜欢的,只要父母说,孩子你要这样做和那样做,孩子就听话照做,这种父母很喜欢。父母觉得孩子我可以控制的住。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孩子没有自我。

懂事,孩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听话照做,还善解人意,不妨碍父母,并且讨人喜欢的完成一些事情,这时父母觉得孩子很懂事。其实懂事固然是好,但是孩子没有了自我存在感的价值。

学习好,这点父母最喜欢,因为孩子学习好,父母不头疼,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面前还特别有面子。每每面对大家讲孩子学习父母都是眉飞色舞,孩子学习好事非常好,不够需要加强孩子情商和逆商方面的教育。

有礼貌,孩子遇人不生疏,会向爸爸妈妈的朋友问好,这是可喜可贺,但是太过于执着的礼貌会让人觉得孩子过于呆板。

懂规矩,不管谁都喜欢孩子懂规矩,但是有些规矩是在误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太死也坑人,特别是一些被父母要求出来的规矩。




圣泽苏浩


什么叫做“乖孩子”了,我建议大家说说自己父母定义的乖孩子吧,我先说说我家里的。

1、以父母的指示/话语为最高指示,打就跪着,骂就听着,哪怕是打错了骂错了,父母也是对的,不会给你道歉的,最好你还要替父母开脱,是我没有解释清楚,我的错。

2、学习牛逼,永远第一。包括,班级第一年纪第一全校第一全省第一全国第一,总之,学习牛逼,是学神。

3、不乱花钱,懂得节约。包括,不买新衣服,不买新书包,学习用品一套从小学用到大学毕业。多多学习新闻中某某吃食堂垃圾桶的饭菜还能够拿到全国奖学金巴拉巴拉的。菜场剩饭剩菜吃出一个神童那种的。

4、永远老实,父母问什么,都老老实实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永远没有谎话没有欺骗。

5、知道嘘寒问暖,对父母经常问安。家务全包,任劳任怨。尝尝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

6、能给父母长各种面子,并且在被夸奖的时候要谦虚,并且表示“都是父母教的好”巴拉巴拉。

7、谈恋爱结婚,一切以父母的想法为天,父母喜欢的就在一起,绝对的孝顺。父母不喜欢的就分开。

8、毕业后,你的一切所得,都是父母的,应该回报父母的,因为父母,前期的投资,终于要开始收益了。


苦茶带点甜


乖孩子应该就是别人家孩子们所谓优点的综合体!我一直觉得“乖”这个字形容孩子不是特别妥当,父母眼中的乖就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像枷锁套在孩子身上,父母不应把这种自身的期待附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不应局限于这种要求,如果孩子达到了回答者所说的“乖”,其实抹杀了孩子很多的特性和快乐,孩子长大成人后多半会继续这种恶性循环。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不容易,做人要快乐,尤其要能苦中作乐。我对女儿的要求就四条:准时、守信、感恩、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周末,还有每天晚上),我觉得做到这些就足够了,我的要求就这么多。我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背诗、写字、敲鼓、画画、见到陌生人甜甜地打招呼聊天,我也很羡慕,我也感叹别人的孩子真棒呀!但我不会把这些附加给我女儿,她有她的优点,我不能把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我女儿的短处相比,更何况,我都没有做到那么好,为什么一定要要求女儿做的那么好?这种情况我都是和孩子说:你看XX唱歌棒不棒?我们鼓掌鼓励一下她吧?仅此而已。我的一个朋友,男性,那真是“乖”,家里妈妈说了算,听妈妈的话,工资卡上交,努力工作,职位不低,终于在老妈的帮助下,把老婆孩子赶走离婚啦!然而再也没人敢当他家媳妇!每个人都要努力过好他自己的日子。不要去做所谓的“乖”孩子。 /<font>


一生何求_70


言简意赅一句话:能做到所有父母想要做,却不曾实现的期望和行为举止是为“乖”

其表现为:一心要把你变为“别人家的孩子”(送给别人样不行么)

“乖”是我国特有的对孩子的评价,去表现首要就是“听话”被动剥夺孩子,自己发现事物,学时事物的能力。一切以成人或者普世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比较是核心父母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你,自己做了父母任然自觉不自觉的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从来就没想过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给她(他)时间,让她(他)独立成长。

其目的是:通过塑造孩子成就自己:我也许在社会上是个失败的人但我是个——好母亲(父亲)!

是不是听着刺耳,难以接受?可残酷的事实是一直在不自觉的这样做着。你甚至没有意识到,你的行为的偏失!你为什么意识不到?因为丢失了自我,沉沦在这社会的大染缸里,不自觉的染上了那些,你小时候所痛恨,所厌恶一切大人行为。

最可悲的是,你根本没有意识到你的一切行为,完全在模仿你的父母!而不是你想象中的完美父母行为。

这不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家之言,片面之词。这是无数心理学家通过长时间对大量不同文化程度,各行各业,各个收入阶层人的社会行为调查结果对比总结出来的。

并且不分文化程度,职业,男女,收入,社会地位高低,所有人的表现惊人的相似,尤其在教育子女上可谓是关心则乱,完全没有原则,一下子失去了客观判断的标准,很容易被他人所左右,即使不接受不认得看法,也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不自觉的调整。

那些越是童年有不幸福经历的父母,一心不希望孩子受和自己一样的苦,这种由于失败感带来的强烈关爱冲动,使你的行为失衡,过于敏感,小题大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最终结果是重复着有一个悲剧。

而从小家教好,过得幸福的人成为父母一样会延续父母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孩子,由于心境的平和,她们更容易发现自己教育上的缺失,能够正确分辨他人的教育经验是否适合自己孩子,做出合理的改变。

之所以龙生龙,凤生凤,并非是遗传,而是优秀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后天教育优于先天遗传是世界主流的认知。

708090后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参与过教导弟弟妹妹的经验。所以当我们做父母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自觉的重复着父母的行为。可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幸福快乐,于是历史又会无情的轮回!

当教育学家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我只会麻木的回一句:还是先救救父母吧


PS:这个话题一提起来,我就会心情沉重,我知道自己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的立场冷静的回答问题。但是这也话,在我胸中真是憋了太久,不吐不快。

我们总是说老人,说孩子,说职场……唯独很少说父母!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一笔揭过!永远左右而言他!却对真正的问题视而不见。

为什么不能开辟父母课堂,让没有经验的夫妻学习如何做好父母?就像母婴预产班一样!为什只对老人开养生讲座?不能开怎样带好儿孙讲座?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怎么既不能活到老教到老?法治普及,医学普及,家庭教育普及怎么就不能强制执行?只是强制执行收费标准?

究竟是太偏激,还是这社会得了病?


奶爸侃叔


什么是乖?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小时候常听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家的谁谁谁,人家怎么怎么……,你再看看你,怎么怎么……

现在我们这一代已经成为父母了,就很少再拿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了,因为我们有过那个感受,不想孩子再经历一次,那么乖是怎么定义的,每个父母的定义都不一样,幼儿阶段的要求可能就是不哭不闹,上学后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再后来青春期了就是不要谈恋爱,上大学后就是将来找个好工作,早点找个对象,结婚生个娃娃给我们抱。

我对我儿子的要求是,第一健康,第二快乐,第三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平安是福,一生一世平平安安。


悦雨育儿


我眼中的“乖孩子”——善良,机灵,有自己的主见……准确来说是我对我孩子的期许,我希望我的孩子是那种心地善良,活泼好动,机灵聪明有主见的孩子,调皮捣蛋贪玩都没事,不要有坏心眼不要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就行!


徐岚棋


父母需要一个“乖孩子”吗?做为母亲来说,我不需要“什么都听大人的,没有主见的,胆小怕事“的“乖孩子”。我眼中的”乖孩子“应该是:要有孩子天真的个性、顽皮的天性,再就是大人言传身教 传给孩的明事理、辩是非、有自信的能力。俱备这些人格的孩子我认为才是“乖孩子”。现如今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出很多所谓的“乖”孩子,但这些“乖”孩子往往是被欺付、被凌辱的对象。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平时除了培孩子共读绘本图书之外,还应该多看看新闻并和孩子讨论,如果是你遇到此类事情,怎么办会更好?所以我觉得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还是要多注重孩子的天性发展,正确地合理地引导。不要大小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


墨涵感恩书屋


也许大多数人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最乖,别人家孩子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成为“乖孩子呢”?我们口中的乖,更多的是孩子听话,不符合年龄的懂事。如果孩子调皮,我们就觉得他不乖了。其实孩子只是释放他的天性,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天性,也正因为如此,孩子才是最单纯可爱的。我们想要的真正的乖孩子,应该是积极向上、孝顺懂礼、快乐健康的宝贝,而不是仅仅听话的孩子。


艾美丽她妈


谢,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这要看父母如何需要这样的定义,我想,大多数父母的心都是相同的,不必讲的条理太多,只要孩子有两种表现,就完全能达到父母的愿望o

一,聪明活泼,二,大胆大方:

因为具有这两点性能的孩子,思维智力强,学习进步快,认识新事物变化规律,心里活动空间敏锐,胸怀宽阔,敢想敢做,大恩大义,父母稍有正确教育,就能懂得道理,做为一个乖孩子o

所谓乖孩子,不是先天造就,只有通过教育培养而学成的,也于父母正确教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否则,父母心眼里想要乖孩子出呼遇料,不可能是傻孩子吗…

所以乖孩子必须是聪明活泼,大胆大方的孩子o


文笔缘


0岁:不哭也不闹,闷声睡大觉.

1岁:说话说得早,来把爸爸叫。

2岁:能念两首诗,春眠不觉晓。

3岁:不偏也不挑,吃饭吃得饱。

4岁:不用妈妈抱,让梨我知道。

5岁:智力水平高,挨个把数报。

6岁:背上新书包,上学不迟到。

7岁:在家不贪玩,学习成绩好。

8岁:在家不贪玩,学习成绩好。

9岁:在家不贪玩,学习成绩好。

10岁:在家不贪玩,学习成绩好。

11岁:在家不贪玩,学习成绩好。

12岁:恋爱不谈早,学习成绩好。

13岁:恋爱不谈早,学习成绩好。

14岁:恋爱不谈早,学习成绩好。

15岁:恋爱不谈早,学习成绩好。

16岁:刷遍天下题,学习成绩好。

17岁:刷遍天下题,学习成绩好。

18岁:学习成绩好,去个好学校。

19岁:学习成绩好,恋爱不能要。

20岁:学习成绩好,恋爱不能要。

21岁:学习成绩好,恋爱不能要。

22岁:恋爱不能要,工作要找到。

23岁:工作干得好,薪水日日高。

24岁:薪水日日高,找到好女票。

25岁:结婚摆酒席,红包裹大钞。

26岁:升职加薪咯,孙子能抱到。

27岁:孙子说话早,来把爷爷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