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社區團購顯得異常火爆。
這個賽道,在這兩年的發展中,模式上一直備受質疑。但這次疫情或許能讓大家看到其潛力。
No.1
疫情下的社區團購
疫情下,社區團購開始全線發力。現在社區團購可謂是高負荷狀態,我們瞭解到,有的平臺訂單量是之前的5倍多。
而盒馬、京東、步步高,甚至品牌商周黑鴨也都開啟了社區團購模式。
盒馬試點社區團購。在特殊情況下,盒馬突破原有的模式做社區團購。消費者在“盒粉群”拼單,由盒馬工作人員在當晚11點前彙總,次日配送。
京東七鮮超市、七鮮生活也在全國門店推出“小七拼”服務。截至2月18日,“小七拼”共建立1000多個社群,覆蓋1200多個社區,共計覆蓋人群近50萬。“小七拼團”社區團購也是通過集單配送,且保持24小時營業。
我們獲悉,按日常情況,七鮮生活的線上銷售佔比為20%。疫情期間,線上銷售佔比達到45%左右,翻了一倍多。
1月底,步步高超市上線“小步到家”社區團購服務,實行每日2次配送,部分社區日訂單已突破一千。
周黑鴨也宣佈部分地區開設線上團購。這是其在1000家門店停業後的緊急自救。目前,其在全國31個城市發起社區團購團長招募令。
可以看出,社區團購的模式,在這種特殊時期,非常受用。
No.2
社區團購能跑多遠?
我們先來看下社區團購的主流模式。
社區拼團基於微信小程序或者微信群,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以社交關係為紐帶的一種新興商業模式。
目前社區團購的主流模式是:以二三線城市的線下真實小區為單位,線上建立微信群,招募社區寶媽、小區便利店店長、快遞站站長為團長,在線上微信群內發佈商品預售和團購商品信息。用戶下單後,再統一發貨到小區,用戶到線下提貨點取貨,完成整個交易。而平臺則提供品牌、技術、貨源、物流、售後服務等支持。
與傳統線下門店相比,社區團購省去了地租、人力成本,採用預售模式,以銷定採;與傳統電商相比,社區團購可以從原產地/工廠/大型中轉倉直達社區,最後一公里由團長負責或者由消費者自提,降低了每單履約成本。
從本質上來說:社區團購是一種基於真實LBS小區,由C端驅動B端的電商渠道。
而整個鏈條中,團長的作用很大。
團長既是小區裡的銷售者,也是消費者,同時小區群內大家有信任基礎。
大多數社區團購都瞄準了生鮮行業,因為高頻消費,再加上利潤空間可觀。但社區團購的模式能跑多遠呢?
過去兩年,“社區團購”既是風口,也備受質疑!
食享會、呆蘿蔔、十薈團、鄰鄰壹、誼品生鮮紛紛宣佈獲得融資,還有美菜孵化的美家買菜,盒馬的盒社群,百果園的一米鮮生活,蘇寧的蘇小團,京東的友家鋪子,物美的多點拼團等在內的巨頭也都紛紛入場。
這條賽道,資本角逐也異常火熱。現在的社區團購發展,猶如當年“千團大戰”的前奏。
但是到了去年底,很多公司已經暴雷了,比如呆蘿蔔資金鍊斷裂鬧得沸沸揚揚,而松鼠拼拼又被曝大規模裁員。
社區團購的到底還能火多久,未來的市場還有多大呢?
如果從消費角度來看,埃森哲此前發佈的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在社交應用中,受分享刺激而購物,衝動購物增加的消費者佔到四成以上,社區團購基於線下社群關係,滿足了寶媽等人群的社交需求,並能夠刺激消費,增加購買頻次。
有數據顯示,國內拼購電商的用戶規模到2020年預計能達到4億。
所以市場空間還是有。
但我們觀察到,社區團購公司盈利的非常少,大多處於虧損甚至鉅虧的狀況。這條賽道我們預計今年或洗牌,能剩下的玩家應該是背後有充足資金流支撐的公司。從市場需求來看,這個細分賽道是有市場的,只不過,我們更認為其會是大玩家的一個補充渠道。
新零售權威媒體—零售商業評論。微信關注公號:零售商業評論。
閱讀更多 零售商業評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