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前言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長江干流全長6300餘公里,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宜昌至湖口段為中游,長955公里;湖口以下為下游,長938公里。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從提出到上升為國家級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有著大河流域經濟帶形成的客觀存在性與歷史必然性。大河流域經濟帶往往都經歷了“逐水而居的居住地—資源軸帶(農牧業、礦業、水能)—交通軸帶—工業產業帶 —城市密集軸帶”的發展演變歷程,其空間發展表現為“增長點”至“增長軸”,進而向“經濟帶”的轉變,這種流域經濟帶的地理形態變化,蘊含著作為流域這一特殊而基本地理單元區域發展與空間演變的規律。由點至軸到帶的空間演變,也推動著流域經濟帶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空間上由點到面的演變過程。該演變不僅存在資源與區位等優勢驅動,更有著生態環境承載力等的剛性約束,深刻反映出經濟帶發展中的地理環境載體的重要性。


長江經濟帶概要

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是中央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的三大戰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4%。2018年,長江經濟帶總人口約5.99億人,佔全國的42.9%。其中,下游地區約2.25億人,佔長江經濟帶的37.6%;中游地區約1.75億人,佔29.2%;上游地區約1.99億人,佔33.2%。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約40.3萬億元,佔全國的44.1%。

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

“一軸”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推動經濟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發展;

“兩翼”分別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這是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基礎;

“三極”指的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的三大增長極;“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


長江經濟帶地理要素作用與空間結構演變,可以歸納為5個階段

① 1940年代以前:主要以農業、礦業為主的資源要素主導,交通以長江干支流水運為主,形成資源軸帶,各城市發展相對孤立並逐步孕育點軸,極化形式以點極化為主,空間結構主要表現為單核心結構。

② 1950年代— 1970年代:隨著航道整治與沿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逐步向水陸綜合運輸過渡,沿江城市聯繫 逐步加強,形成沿江交通軸帶,點-軸空間結構初步顯現。

③ 1980 年代—1990 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及上海浦東開發戰略的推進,沿江工業體系逐步完善、工業軸帶逐步形成,鐵路線路的完善進一步促進城市間的聯繫,特別是在滬寧沿線、滬杭沿線、皖江沿線、武漢-九江-南昌、武漢-岳陽-長沙、成都宜賓等區域形成顯著的軸極化特徵和點-軸結構。

④ 2000年代—2010年代:隨著經濟帶港口、高速公路、高鐵、機場的建設,交通逐步向綜合立體化過渡,同時市場一體化的區域合作與聯盟逐步形成,以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為代表的城市群逐步形成,空間結構也逐步由點-軸向多中心網絡化過渡。

⑤未來階段:隨著各地理要素進一步發展,同時伴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城市間聯繫進一步呈現網絡化;區域整體極化特徵凸顯,同時區域協同發展得到進一步提升;經濟帶資源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等方面進一步達到一體化水平,空間結構逐步向多中心網絡化結構演進。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系列郵票


長江經濟帶的形成及演變

人類對大江大河的開發利用,主要經歷飲水和獲取食用水生物、灌溉和航運、水能資源發電等階段。從歷史角度來看,自唐朝中後期開始,中國經濟重心便逐漸南移,南宋時長江沿線地區(主要是中下游地區)經濟的發展便明顯超過北方中原地區,明清時期長江流域得到了進一步開發與發展,率先形成了新的生產關係與組織方式,藉此產生了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萌芽。歷史時期,長江沿線地區便是全國農業的重要支柱,農業經濟發達,形成了以長江及其支流為依託的“農業發展軸帶”,到近現代成為中國現代工業的發源地。1949 年以來,在水電開發、工業佈局、交通建設、市場一體化等諸多方面,長江沿線地區引起了各方面高度 重視與廣泛關注,其不僅僅是開拓創新的“試驗田”,更結出了豐厚的經濟發展“果實”,已經成為 “世界規模最大的內河產業帶”。


<strong>以大宗農產品、礦業資源、水能資源為代表的資源軸帶

農業方面

長江沿線地區自古以來農業資源條件優越,耕地集中,土地肥沃。宋代“蘇湖熟,天下足”、明代“湖廣熟,天下足”,清代長江流域主要地區的耕地面積佔當時全國近 50%。

長江流域一直以來是中國重要的“農業資源走廊”,特別是最重要的“大米帶”與“油菜帶”,西起四川成都、雲南羅平,東至長江三角洲的長江沿線地區形成了特有的“Y”字形“油菜資源帶”。“長江沿岸大宗農產品分佈帶”是長江經濟帶最初始、最基礎的發展形態,農業社會時期在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目前也仍然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防線。清代隨著移民的開發,四川成為商品糧基地,沿川江支流嘉陵江、沱江、岷江發展了糧食和棉、糖、鹽產區,中游由於洞庭湖流域的開發,長沙成為4大米市之一,同時陝南山區和 鄂北的開發使得漢水航運活躍,大批的糧食、木材、 棉花、絲茶及土產匯入長江,形成重要的大宗農產品分佈軸帶。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礦業資源方面

長江流域多種礦產資源儲量佔全國首位或居重要地位,歷史上長江流域是全國的礦產資源開發的核心區域。秦漢 時期礦產產地以益州為主(今西南地區);唐朝由於經濟中心南移,礦產產地主要集中在當時江南道 (今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宋朝礦產地區主要分佈於今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明朝礦產產地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清朝“開邊禁內”思想成為礦業開發的政策導向,促使“滇銅黔鉛”等邊疆省份礦業格局形成。長江流域是有色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黑色金屬等礦產資源開發的密集帶。

水能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開發是世界大河流域開發的重要目的與內容。長江干支流水能資源可開發量佔全國 的53%,主要分佈於長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烏江、長江三峽段,以及中游的清江、沅江、漢江、贛江。中國水能資源開發始於雲南石龍壩水電站(1910,開工建設年份,下同),1949年後,國家非常重視長江水能資源開發,相繼在長江干支流陸續建設一系列水電站,建設了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1958)、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1971)、三峽工程 (1994)等重大水利工程。這些干支流水電樞紐工程與長江沿線的“西電東送”通道共同構築了長江及其支流的水能資源開發軸帶,在保障能源平衡與支撐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戰略作用,同時一些重大水利工程發揮水電以外的防洪、抗旱、航運等綜合功能。


<strong>以水運為核心的交通軸帶

長江沿線地區擁有的最獨特資源就是長江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交通軸帶的內涵至關重要,建設以長江黃金水道為核心的水陸交通系統,並形成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保障

長江航道發展經歷著從原始航道到現代航道的發展過程,長江干支流在歷史時期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礦產資源的運輸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從 “九五”開始中國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全面啟動,隨著航道維護治理及三峽大壩建成蓄水使上游通航條件改善,航道逐步實現全線高等級化,同時航道管理逐步高效智能,20世紀90 年代以來長江干流貨運量發生了突破性的提升。伴隨航運建設與發展,長江內河港口建設亦快速發展,沿江形成了一系列港口。

此外,在陸路交通方面,長江經濟帶橫向已經形成滬漢蓉和滬昆兩大鐵路通道;沿江形成滬渝高速、滬蓉高速等高速大通道,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以水運為主的、包括鐵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壓輸電等組成的綜合性運輸通道。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長江黃金水道佈局示意圖


<strong>以基礎工業為核心的工業軸帶

從歷史時期來看,宋朝以後長江流域手工業得到較大發展,宋元時期湖南潭州、江西信州和饒州的鍊銅業、徐州的鍊鐵業,以及揚州、湖州、四川梓州、湖南潭州等地的銅製品製造業,江西信州、安徽 舒州、浙江杭州等地的鐵製品製造業,兩浙地區(杭 州、湖州、婺州等)和四川為中心的紡織業,食品工業方面有四川遂寧的製糖業,兩淮、兩浙、四川的製鹽業,兩浙、淮南地區的釀酒業,浙江龍泉、江西景 德鎮、四川閬州等地的制瓷業,吉州(吉安)、虔州(贛 州)、明州(寧波)、溫州、漳州、楚州(淮安)、揚州、臨安 (杭州)、健康(南京)、平江(蘇州)等地的造船業。明清時期,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絲織業取代成都成為絲織業中心,松江府棉紡織業發展迅速,浙江常山、開化、安徽涇縣、江西廣信府等地製造業發達,在長江下游的蘇州、杭州、湖州、松江、常州一帶絲織業資本主義手工業開始萌芽。同時,清末蘇州、上海、南京、杭州、漢陽(武漢)、成都等地軍事工業快速發展,19世紀70年代起輪船、煤礦、冶鐵、紡織等民用工業也得到發展;

近代工業由於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的制約,大部分建立在長江沿岸通商口岸或者靠近通商口岸的地方。民國時期,以棉紡廠、麵粉廠為代表的工業多轉向中上游地區原產地,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長江沿岸通商口岸佈局的特徵,上海、南京、漢口是主要的佈局中心;抗日戰爭時期,工業相繼向西南內遷,以重慶、昆明為中心的西南工業中心不斷髮展。

總體來看,歷史時期的工業軸帶處於點軸孕育的階段,以水運為主,空間結構呈點極化特徵。

1949年後,“一五”開始,長江中上游成為中國經濟建設投資的重點之一,並在隨後“三線”建設期 間達到高峰,川、黔、鄂、湘等省建立了大批鋼鐵、機械、汽車、採礦等基礎工業。而改革開放以後,長江下游成為工業佈局與發展的重點,特別是1990年代浦東開發實施以後,長三角地區成為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近年來,隨著長三角資源環境壓力逐步增大、產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基礎工業逐步向中上游轉移。長江沿江地區是中國重要的鋼鐵、化工、汽車、紡織、電力等“基礎工業走 廊”。鋼鐵形成了以 寶鋼、馬鋼、武鋼、重鋼、攀鋼為代表的工業帶;汽車形成以上海大眾、寧波吉利、蘇州金龍、蕪湖奇瑞、武漢東風、重慶長安為代表的工業帶;石化形成了以長三角為主、“沿江鋪開”的工業帶局面。另外沿江地區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及生態環保產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帶。

長江經濟帶已經形成基於“基礎工業走廊”發展起來的多種產業協調並進的綜合生產軸帶。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strong>以商貿市場一體化為核心的市場軸帶

依託水運發展商貿一直以來是長江沿江地區的重要優勢

歷史上沿江城市就商貿雲集,形成了以糧食、鹽、礦產、木材以及雜貨為主的商貿通道,如當時的“江南四大米市”(江西九江、江蘇無錫、安徽蕪湖、湖南長沙或湖北沙市)。明朝為徵商品流通稅設立成都、瀘州、重 慶、荊州、武昌、揚州、鎮江、儀徵、常州、蘇州、嘉興、 杭州、湖州、松江等鈔關,明朝後期開始寧波、滸墅 (今屬蘇州)、蕪湖亦成為新興的商業城市;清朝以後,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長江東西貿易有了重大發展,中游地區位於干支流交匯處的漢口、岳陽、襄樊成為重要的商業城市;近代長江口岸城市從東向西的逐步開埠開放過程,也是長江區域整體商貿市場的形成過程,到19世紀50年代,上海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貿中心,在當時其他交通運輸不發達的情況下,上海依託長江水運,加強了同長江中上游的商貿聯繫,南京、漢口、宜昌、重慶等地成為重要的商貿網絡節點。


核心城市影響力評價

從城市能級來看:①長江經濟帶內城市能級大致分為三類,上海市處於第一層次,重慶、武漢、南京處在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城市眾多且內部差距較大;②長江下游的城市能級指數要普遍高於長江中上游的城市。

從城市影響力來看:①上海市的影響範圍要遠遠大於其他中心城市,在經濟帶內中上游城市受其輻射場強仍然較強,上海市的影響力已覆蓋到全流域地區,而南京、武漢和重慶的輻射影響主要集中於周圍城市,對於遠距離城市其影響力較小;②距離核心城市越近,受力城市接受其輻射場強就越大,產生輻射效果大小不僅與距離有關,而且與自身城市質量大小有關;③核心城市產生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與其鐵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網絡直接可達性緊密相關,重慶市因為與其他城市間交通網絡不完善,導致產生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顯著小於其他三個核心城市。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結語

長江經濟帶雛形自 20 世紀 80 年代提出以來, 地理邊界在不斷變化之中,大致存在4種不同的範圍演變,即長江沿岸產業軸、長江三角洲及沿江地 區、長江干流7省2市、長江經濟帶9省2市。諸多研究表明,長江經濟帶遠未達到整體網絡化結構和一體化階段,仍處於點軸結構成長和城市群發展階段,僅在部分城市群地區和交通軸線上形成局部的聯絡密集區。

近年來,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強化經濟帶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在充分認識與尊重經濟帶地理環境本底支撐及承載力的基礎上,把保護與修復生態環境作為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的基本目標。當然,生態環境是長江經濟帶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尤其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到世界級規模的階段,綠色高質量發展是經濟帶進一步發展的生命線,也是建設現代化大河流域經濟帶的關鍵。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想了解更多關於長江經濟帶的知識,立馬打開今日頭條APP,在上方搜索欄輸入關鍵詞“長江經濟帶”,豐富內容等你來看!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淺談長江經濟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