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菜豆又名四季豆、四季梅、芸豆、莲豆、刀豆等。原产美洲,在我国栽培普遍。其栽培容易,供应期长,对缓解蔬菜淡季具有重要作用。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一、主要特性

(一)形态特征

菜豆根系发达,主根不明显,侧根与主根粗细相当。再生能力差。根系主要密集于30厘米土层内,深达100厘米,横展半径可达80厘米以上,根瘤菌发生较晚,数量较少。

菜豆的茎分蔓生、半蔓生和矮生3种类型。茎具攀缘特性,生长期需要搭架。叶分子叶、基生叶、真叶3种。子叶飞大,是发芽的主要营养来源,基生叶为单叶,对生,心脏形,真叶为三出羽状复叶。

菜豆的花为总状花序,着生2~8朵花,花蝶形,龙骨瓣螺旋状,二体雄蕊,花梗发生于叶间或茎顶端,矮生种上部花序先开放,全株花期约20天;蔓生种自下而上渐次开放,全株花期约35天,同一花序基部花先开,渐至先端。菜豆的果实为荚果,荚长8~25厘米,成熟后果荚变硬。一般开花后15天左右可采收嫩荚,25天左右果荚完全成熟可留种。每个果荚内有种子6~12粒,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大,千粒重300~600克,最小仅100克。最大达800克,种子寿命2~3年。

(二)生育周期

菜豆的整个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果期。各时期有其生育特点和生长中心。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基生叶展开为止,需5~10天。此期各器官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主要由子叶贮藏养分供应,到基生叶展开,子叶的贮藏养分耗尽,所以发芽期又称营养转换期。管理上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播种深浅适宜,使之迅速出土,并保护好子叶。

2.幼苗期

从基生叶展开到抽蔓前为止,矮生种需20~30天,蔓生种需20~25天。此期根系开始木栓化,开始花芽分化和形成根瘤菌。基生叶对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管理上要子以保护,促使真叶尽早出现,并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3.抽蔓期

从抽蔓(4~6片复叶)到现蕾开花为止(蔓生种),需10~15天。此期茎蔓节间伸长,生长迅速,并孕育花蕾,养分大量消耗。根瘤菌固氮能力尚差。应加强肥水管理,但也要防止茎蔓徒长。

4.开花结果期

从始花到结荚终止,矮生种需25~30天,蔓生种需30~70天。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全期始终存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养分的竞争,要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维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菜豆性喜温暖的气候,不耐霜冻和低温。矮生种耐低温的能力强于蔓生种。生长适温为15~20℃ 。不同生育期要求温度不同,发芽期适温为25℃ ,高于31℃或低于8 ℃种子都不宜与发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8~20℃ ,能耐短时期的2~3℃的低温,0℃以下植株将遭受冻害,幼苗生长的临界地温为13℃。花芽分化的适温为20~25℃ ,开花结果适温18~25℃ ,低于15℃或高于30℃,都会影响结荚率和种子数。菜豆进行花芽分化还要求一定的有效积温,矮生种227℃,蔓生种230~238℃

2.光照

菜豆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光照不足,生长不良,落花落荚严重,一般菜豆的光饱和点为2万~2.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0.15万勒克斯。菜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春秋都可种植,但秋季的一些品种对短日照要求严格,引种时应特别注意。

3.水分

菜豆根系多而强大,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湿度过大,幼苗易徒长,叶片变黄甚至脱落,落花落果严重;湿度过小,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开花结荚不良。开花结荚期为干旱临界期,要保证水分供应,防止落花落荚。

4.土壤营养

菜豆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至中性土壤中生长,不耐盐碱。整个生育期需氮素最多,钾素次之,磷素最少,但不可忽视磷素的作用。缺磷时,植株生长不良,开花结荚减少,产量降低;磷素充足能促进早熟,延长结荚期。菜豆因根瘤菌的要求,对钼、硼等微量元素敏感,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二、优良品种

(一)矮生品种

矮生品种又称地芸豆。植株矮生直立。花芽封顶,分枝性强,每个侧枝顶芽形成一个花序。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期短,全生育期75~90天,果荚成熟集中,产量低,品质稍差。

1.嫩荚菜豆

株高35~40厘米,分枝多,花浅紫色,圆棍形,先端稍弯,荚长14~16厘米,肉不易老化,品质好。种子粒大。肾形,米黄色。有褐色条纹,早熟,春播后50天采收嫩荚。每667米2产量1500千克左右。

2.美国矮生菜豆

株高40~50厘米,分枝性较强,嫩荚浅绿色,圆棍形,荚长13~15厘米,品质好,种子紫红色,早熟,春播后45~50天收嫩荚。每667米2产量1500千克。

(二)蔓生品种

也叫架豆。顶芽为叶芽,主蔓高200~300厘米。初生节间短,4~6节开始伸长。叶腋间伸出花序或枝,陆续结果。生长期长,全生育期90~130天,成熟晚,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好。

1.芸丰62-3

辽宁省大连市农科所培育,为河南省菜豆的主栽品种。株高200~250厘米,2~3节着生第一花序,花白色。嫩荚淡绿色,老荚有断条状红晕,果荚镰刀形,长20~25厘米,单荚重22~27克。肉不易老化,品质好。种子褐色,千粒重400克。早熟,播后60天收嫩荚。可春秋两季种植,一般每667米2产量2500千克。

2.九粒白

河南省栽培较普遍。株高200厘米以上,4~5节着生第一花序,花白色,嫩荚绿白色,老荚白色,表面光滑,果荚圆棍形,长20~23厘米,肉不易老化,品质好。一般每荚着生9粒种子,故名“九粒白”。中熟,耐热,抗病,再生能力强,可春秋栽培,一般每667米2产量2000千克。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三、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菜豆既不耐寒也不抗热,栽培上最好把开花结果期安排在月均18~25℃的月份里。河南省主要是春、秋两季栽培。春茬4月直播,6~7月收获。秋茬8月直播,9~10月收获。春茬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者播期可适当提前,矮生菜豆也可进行夏秋栽培。

菜豆不宜连作,最好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菜豆的前茬多为秋菜或越冬菜,秋菜豆的前茬多为春菜,西瓜、小麦、玉米等茬口也是很好的前茬。菜豆还可与多种蔬莱、西瓜及粮食作物在适宜的季节里实行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如矮生菜豆与西瓜间作,蔓生菜豆与玉米套种等。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四、春菜豆栽培技术

(一)整地作畦

菜豆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易造成落花落荚。因子叶肥大,出土困难,必须精细整地。秋菜或越冬菜收获后深翻冻垡,及时耕耙,并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作基肥。每667米2产4000千克菜豆需氮、磷、钾纯量分别为30千克、7.5千克、17.5千克,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尿素10~15千克,草木灰100千克。也可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千克。

菜豆栽培以高垄为主,也可用平畦。高垄栽培按100~120厘米起垄,垄高15~18厘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每垄种2行,同时高垄有利于地膜覆盖栽培。

(二)播种育苗

春菜豆通常直播,亦可育苗移栽或育小芽移栽。

1.种子处理

选粒大饱满、无病虫危害、具有其品种特性的种子,播前晒种1~3天。播前用代森锌500倍液浸种30分钟,可防止炭疽病的发生。用0.01%~0.03%的钼酸铵浸种30分钟,可提早成熟增加产量。菜豆多干籽直播,但早春气温低,用温汤浸种4小时后播种能提早出苗2~3天。

2.播种期

适期早播对菜豆早熟丰产有重要意义。但播种过早、气温低出苗慢,甚至不出苗引起烂种;播种过晚,虽出苗快,但影响早熟,产量降低,菜豆适宜的播期为当地终霜期前10天左右,以保证出苗后不受冻害。河南省菜豆适宜的播期为4月上中旬,地膜覆盖栽培可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育苗移栽可于3月中旬播种于阳畦, 4月中旬定植于露地,育小芽栽植的应在栽植前10天播种。

3.播种方法

露地直播,一般采用穴播,每穴播3~4粒,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播种过浅不易保墒,过深易烂种。播后用细碎土覆平。播后遇阴雨,要及时浅松土,遇霜冻应及时在穴上封土堆,防寒保温,霜冻过后及时平堆。地膜覆盖栽培多先播种后盖膜,以防短时的低温和霜冻,此法应注意及时放苗。也可先盖膜,后播种,但要防止幼苗受冻。育小芽栽植的,一般浸种催芽后播于锯末或谷糠里,待3~5天细芽长出子叶后开沟引小水,把幼芽贴于沟坡上,覆土封沟。一般每667米2播种量6~7千克。

育苗移栽一般用纸筒、营养块和塑料袋育苗,以保护根系不受损伤。播种时采用点播,每穴3~4粒,播后覆土3厘米厚,幼苗相距8~10厘米。播后保持20~25℃温度,出土后降至20℃,定植前进行5~7天低温炼苗,并与定植前7~10天切坨、囤苗,促发新生根,以利定植后缓苗,苗龄20天,待幼苗基生叶展开,开始出现三出复叶时,选无风的晴天定植。

(三)种植密度

春菜豆生育前期温度低,主蔓生长缓慢,有利于侧枝发育,应适当稀植。生产上多采用大行距、小株距、宽窄行栽培的方式。蔓生种宽行65~80厘米,窄行35~45厘米,穴距20~26厘米,每穴留2株,每667米2保苗10000~12000株。矮生种应适当密植,一般行距33~4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留2~3株,每667米2保苗20000~25000株。

(四)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

苗齐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缺苗严重的地段应及时补种,缺苗不严重的地段应间苗进行补栽,也可在播种的同时于宽行内播种一些后备苗以供补栽用。齐苗后到第一片复叶出现前为定苗适期。剔除病、虫、弱、杂及子叶不完整的苗,每穴保留2株壮苗。

2.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上应掌握“幼苗期小,抽薹期稳,结荚期重”的原则,前期以壮根壮秧为主,后期以促花促果为主。

播种或定植时,根据具体情况轻浇播种水或定植水,直播齐苗或定植4~5天后再轻浇一次齐苗水或缓苗水。以后控制浇水,及时中耕1~2次,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开始抽蔓时结合搭架,轻浇一次抽蔓水,并每667米2施尿素10千克左右,以促使茎蔓生长,迅速扩大地上部营养面积,为结果奠定基础。以后控水控肥,中耕蹲苗,第一花序开花期,小浇水,掌握“浇荚不浇花,干花湿荚”的管理原则,直到第一花序果荚开始伸长,大部分植株果荚坐稳浇一次大水,称“开头水”。

坐荚后,植株不易徒长,嫩荚开始迅速伸长,是需肥水的高峰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每3~5天浇水一次,经常保持地面湿润,炎热季节应早晚浇水,暴雨过后应及时“井水浇园”,地膜覆盖的可适当减小浇水次数。结合浇水,整个结荚期追肥2~3次,每次每667米2追尿素15千克,硝酸磷肥15~2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或人粪尿1500~2000千克。并注意人粪尿与化肥的交替使用。

结荚中后期为防菜豆脱肥早衰(尤其地膜覆盖栽培),可喷洒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3.插架与打顶

当植株长到4~6片复叶时结合浇抽蔓水及时插架。生产上多用“人”字架,架必须插牢,架高200厘米以上,以使茎蔓攀缘向上生长。当植株生长点长到架顶时,应及时打头,以防郁蔽,并促使叶腋间潜伏芽萌发,延长采荚期。

4.采收

开花后15~20天为采收嫩荚的适期,过早嫩荚小,产量低,过晚荚老,商品价值低。采收的标准是,嫩荚由细变粗,色由绿变白绿,豆粒略显,荚大而嫩。一般前期和后期每2~4天采收1次,结果盛期每1~2天采收1次,采摘时应单荚采收,不要把整个花序的果荚全摘完,并注意勿碰掉小嫩荚。

(五)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

菜豆的花芽数很多,但只有20%~30%能开花,而开花的花朵中只有20%~35%能结荚。结荚数仅占花芽数的4%~10.5%,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温度

花芽分化的适温为20~25℃,高于30℃,花粉粒发育不良,丧失育性,导致花朵脱落;低于15℃,花芽分化数少,同时低温或高温干旱能降低花粉生活力而影响受精,结荚数和种子粒数减少。

2.湿度

花粉发芽的空气湿度为80%,雨水过多,湿度过大,花药不能破裂散出花粉粒,或被雨淋而影响受精。湿度过小,空气干燥,雌蕊柱头上黏液少而影响授粉。以致干开花结荚不良。

3.养分

发育完全的花受精后还需足够的营养供应才能膨大形成幼荚。由于养分不足造成茎叶和花序之间,不同部位的花序之间,同一花序的花、果之间养分的激烈竞争,使部分花及幼荚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脱落。

4.照光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同化物质减少,造成养分供应不足,导致落花落果。

从整个生育期分析可知:初期由于生长中心转移,植株未完全适应而造成营养不良而落花;中期因大量花芽分化、花蕾形成造成不同部位器官对养分竞争而落花落果;后期进入产量高峰期,大量养分进入果荚使体内营养水平差,加之高温干旱或多雨,造成植株被迫落花落英。生产上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综合措施。

(1)适时播种,使开花结荚期处于适宜环境。

(2)合理密植,及时搭架,改善光照条件。

(3)科学灌水施肥,掌握“花前少,开花后多,结荚期重”的肥水管理原则。

(4)及时采收,调节体内养分的合理分配。

(5)适时选用生长调节剂,如用5~2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喷花,用5~2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喷茎叶顶端。

(6)及时防治病虫害。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五、秋菜豆栽培要点

秋菜豆是在夏末或早秋播种,霜前结束生长,与春菜豆的气候条件正相反,如何克服苗期高温和后期低温障碍是栽培的关键。

1.选用耐热、抗病、中熟性品种

如芸丰62-3、九粒白等。

2.适期播种

蔓生种的适宜播期是按当地初霜向前推100天左右。河南省一般在7月底至8月中旬,最晚不能晚于8月25日,矮生种可适当晚播。

3.合理密植

秋菜豆苗期生长快,以主蔓结荚为主,侧蔓发育不良,应适当密植,一般行距为55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株,每667米2保苗12000株以上。

4.保苗全苗壮

秋茬播种时气温较高,要趁墒播种,秋季多干籽直播,播种宜稍深,播后遇雨要及时松土通气,以防烂种。高温时要覆草降温,以保全苗。苗期以小水勤浇,降温保湿,并结合浇水尽早施肥,以促幼苗健壮生长。

5.肥水齐促

进入结荚期,要加强肥水管理,确保结荚期对养分的需求,促使早熟丰产。

这样的菜豆栽培技术要点你知道吗?

六、留种


因菜豆杂交率极低,留种田无需隔离,可在田间进行株选,选具品种特性、无病虫、结荚率高的植株作种株,选植株中部果荚留种。一般开花后30~35天可采收种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