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我開始讀《紅樓夢》的時間不算早,第一次《紅樓夢》是在高一那年的暑假。課本上把《紅樓夢》列為了必讀課外讀物,於是便囫圇吞棗的讀了起來。羨慕賈寶玉身邊有一群千嬌百媚的女子算是最大的讀後感。除此之外,也和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嫌林黛玉太矯情,愛薛寶釵的懂事大方。論起美麗,肯定是薛寶釵更勝一籌。

如今距離第一次讀《紅樓夢》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紅樓夢》中的故事情節早已模糊不堪,只是腦海中還記得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王熙鳳這些個名字。而我也成為了不折不扣的中年大叔。隨著生活閱歷的不斷豐富,身邊出現了很多和書中角色相像的人。所以當再次翻開《紅樓夢》,我對於書裡那些鮮活的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關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熟美的問題,也進行了認真的比較。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1、樣貌美比較

形容女人美貌的古詩詞裡,有兩句我非常喜歡。一句出自李延年《歌一首》:北方有美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另外一句出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我覺得林黛玉和薛寶釵從樣貌美上都達不到這兩句詩詞裡形容的高度。林黛玉和薛寶釵有其各自不同的美,我們來比較一下。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黛玉


林黛玉的樣貌美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黛玉之美,美在嬌字,楚楚動人。

鳳姐讚美黛玉:“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寶釵


薛寶釵的樣貌美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寶釵之美,美在媚字,國色天香。

所謂千嬌百媚,從樣貌美論,黛玉更勝一籌。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2、才情美比較

第一回合。元妃省親時,命妹輩應大觀園之景,各題一匾一詩。寶釵寫的七律《凝暉鍾瑞》是含蓄恰極,黛玉寫的五言《世外仙源》是落想巧妙,雙雙脫穎而出,被元妃評價為“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應該是難分高下,記作平票。

第二回合。海棠詩社成立,當日大家就詠白海棠,以“門”限韻,以一支夢酣香限時,比試速度與詩情,動真格了。最後經過評審團李紈與探春商議,若論風流別致,自是瀟湘,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蕪。因此,本回合寶釵以略微的優勢奪得頭名,黛玉屈居第二。寶釵記一票。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第三回合。湘雲隔天又補辦一社,約定作菊花詩,只出題不限韻。創作的自由度更大,更能發揮各自的真才實學。最終,“林瀟湘魁奪菊花詩”。黛玉一人以《詠菊》、《問菊》、《菊夢》三首詩包攬了前三名,以絕對優勢奪冠。而寶釵的《畫菊》和《憶菊》僅列第七第八。黛玉記一票。

三個回合下來,我們發現在才情美的比較上,黛玉和寶釵難分伯仲。只是二人詩詞風格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究竟是林妹妹的天然之作動人,還是寶姐姐的博古通今令人折服,只能加上偏愛去比較了。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3、氣質美

伏爾泰說:“美只愉悅眼睛,而氣質的優雅使人心靈入迷。”俗話也說美人在骨不在皮。可見女人的氣質之美是大美,是勝過容貌之美的。麗質可以天生,氣質卻是修為。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最能得見黛玉的氣質,嬌美中帶著仙氣。若只能用一詞形容黛玉,正如寶玉所說:莫若“顰顰”二字。“顰顰”,似乎即可看到黛玉“眉尖若蹙”的模樣兒,也即可想到那“風露清愁”的絕世姿容了。這“顰”字,與黛玉實在貼切,恰似黛玉神態,真是見字如面~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黛玉


“清水出芙蓉”最能得見寶釵的氣質,端莊大方兼具嫵媚風流。若只能用一詞形容寶釵,那便是超凡脫俗。寶釵的《臨江仙》是我在紅樓裡印象最深的詞,“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如果說黛玉是跌落凡間的仙子,那麼寶釵便是超凡入聖超世絕倫的聖女。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寶釵


4、世俗美

縱然黛玉有超凡之美,寶釵有傾城之貌,她們還是生活在世俗之中,要接受世俗的眼光和審美標準。

在歷史的每個時期,對於女子美醜的評判標準也各有不同。

先秦時期:崇尚自然細膩之美 。人們欣賞女性的自然美、外在美,所謂“天生麗質”、“國色天香”。

秦漢時期:崇尚端莊纖柔之美。漢武帝劉徹的皇后衛子夫及“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的李夫人,都是纖柔俏麗善舞。

魏晉南北朝:崇尚個性逸雅之美。女性之美開始獲得了獨立的價值,得到欣賞和珍視。荀粲曾說“婦女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對女性美的評判標準也開始趨於外在的個性和精緻。

宋元時期:崇尚纖弱清秀之美 。宋代以後,由於國勢不振,纖柔病弱之態成為女性美的主流,造就大批溫柔賢淑、嬌羞無力的“病美人”。

明清時期:崇尚剛柔消長之美。明清時期對於女性美的標準仍然和前朝沒有太大的區別。清朝文人漲潮在其著作《幽夢影》中,也提到了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

透過生動的比喻,可以看到一個文人心中要求內外兼備的審美標準。也可以猜測黛玉之美更符合世俗審美標準。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我人到中年,才比較出來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麗

戴釵


5、心靈美

黛玉至情至真,但嘴不饒人。

寶釵品格端方,但藏愚守拙。

說在後面:釵黛二人,是紅樓夢中兩個絕美的女子,一個是世外仙姝,風流別致;一個是山中高士,豔冠群芳。黛玉是感性的極致,寶釵是理性的極致,二人都是美得極致的化身。若能合一,便是兼美。若缺其一,便是美中不足。

只是我也是世俗之人,隨著時光的流淌對戴釵之美的理解也在發生變化。

小時候,鍾情於薛寶釵。

步入中年,更偏愛林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