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道德經》每一章的聯繫在哪兒?邏輯關係怎麼梳理?

張瑞鋒東風聯航辦


你好,感謝緣分的牽引讓有緣的你看到這些文字《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道德經主題思想是道法自然,.開篇即明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看道德經要明確總綱,瞭解道家的哲學思想,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道教創世理論道教創世理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教活動準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養生原理,天人同構,陰陽協調,形神共養,統籌兼顧。道教民俗風情,福祿壽喜,吉祥如意。

道教是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尊道貴德、清靜無為、齊同慈愛、抱朴守真等理念不僅對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有著深遠影響,對於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也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曹c軒


《道德經》萬經之王,在全球發行量僅次於《聖經》。全球都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自古以來很多的帝王將相乃至到現在社會的各層人士的成功,都賴於這部偉大的著作。雖五千言卻博大精深,因此有著“五千玄言包括乾坤”一說。

道德經全文五千言,老子在函谷關著下道德經並傳於尹喜,老子便騎青牛出函谷關西去,從此便再無音訊。

自老子留下道德經出函谷關後之後,尹喜開始鑽研其師老子所留之經典著作,突然明白大道,便出函谷關追尋其師老子。結果一直沒有其師蹤影,便在一深山隱居悟道,就是後來被人尊稱的關尹子。因為關尹本函谷關總兵,關令尹喜,得道後後人尊稱為關尹子。在道教中關尹子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被尊稱為“文始真人”。

關尹子隱居深山修道時收有弟子兩名,其中一個弟子就是眾人皆知的鬼谷子。

自《道德經》流佈於世之後,後人不斷的研究、解讀、註釋,導致道德經一直到今天出現不同的版本及文字。因為老子當初著道德經原文時,並無標點,也沒有對道德經進行分章分段。這也是導致《道德經》是全球最難讀懂的一部經典著作,版本諸多,但主要的核心精髓都沒變,博大精深籠蓋了宇宙萬物。

為了更好的解讀道德經,後將其按順序羅列為八十一章,同時分《道經》和《德經》。從第一章到三十八章為《道經》;三十九章至八十一章為《德經》。其邏輯關係為前後呼應,道德一體。道為體,德為用,道不離德,德不離道。




龍門天成


《道德經》老子闡述自然運行現象,然後倡導人類活動要向大自然學習,前37章道篇,後44章德篇。老子講道法自然,而人的行為反應在道上就是德。


行道於K


道德經共81章節,全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至第三十八章節為道經,第三十九章節到第八十一章為德經。沒有具體每一章的名稱,對於道德經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釋和領悟


蓬萊寶銳


我覺得不聯繫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