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原因很簡單,思維的侷限性。藥食同源生存也相似。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廚師往往不會是一個餐館的好老闆,不但賺不到錢還維持不下去很快就會關門大吉的,相反很多技術非常好的廚師自己當老闆自己創業後就虧得一埸糊塗,還不如打工時穩定。所以基本上把廚師創業自己當老闆當成一個行業笑話來看。當然個別能力強的成功的成為佳話的廚師企業家,他們的成功往往不是因為他們的廚藝,而是靠他們的商才。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中餐美食的地位沒有人懷疑吧。萬國來朝,眾生歸附用這些美好的話來讚美中餐,一點也不誇張吧。別人再怎麼誇獎中國美食你自己都不覺得過份,因為別人說的是真的你也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因為你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這個個可做美食的廚師往往是一個失敗的人。沒有人會認為廚師這一群人會是高學歷,出身高貴,各方面都優人一等的,相反會認為是低人一等的,上學不好好上,沒工作了沒事做了,求一技之長謀生所以去了技校或是拜了師傅,或是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無師自通。所以這樣的人就算怎麼失敗大家都是默認的。覺得就該是這樣的。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而對醫生的認識呢。中醫師那就該是一個高大上的人,有學歷,有專業,有能力,敏而好學,才思敏捷,思想通達,還要兼仁愛的這樣一個人。覺得這樣的人就該會取得技術上的成功,專業學術上的成功。事業人生上的成功。事實上呢。一箇中醫和那個廚師沒有任何差別。拋中醫學博大精深的理論不說,拋開藥食同源的美食理論不說。一箇中醫和一箇中餐廚師一樣都是失敗者。原因就是,他們都在以技術謀生。靠的卻是統一的方藥一樣的藥物性能。以大自然生長的萬物為中藥,一樣的性能。用統一的方藥通過自己辨證來治療。辨證論治和炒的火候是一樣的。確實產生了專業和非專業的差別。食材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是不一樣的。但是問題就出在最好的味道也支撐不起一個館子,最好的醫療效果也支撐不起一個診所。而要支撐起這些,卻要靠一個真真假假的傳說。一個口碑。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但是隻靠你的自強不息,只靠別人朝三暮四的口啤能長久嗎,不能。那麼強大的老乾媽辣椒,張三出來說一句好吃大就說好吃生意就火,李四出來說句變味了不好吃了,生意就差,這麼大的企業居然受到口碑的影響,那就不能把口碑當成企業核心,更不能把企業紮根在這裡,不然就是河床上建的房子一場大雨就不在了,風向隨時轉向的、那核心是什麼呢。看看華為就知道了,默默的發明嗎不是。默默的發明和做一道美食,和開一個特效方一樣,是次要的,是核心中的次要部分,而利用知識產權的保護才是重要的。大大小小重重要的次要的專利一大堆。我不管你認為品牌怎麼樣。只要你做這個專利的衍生物你就要交錢給我。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這就是商標和專利的差別,商標是口碑非常的動態口碑好時就是利益核心不好時就是病因,專利不一樣是規則是基石。是權利,在不被超越時你的利益都是源源不斷的。在保護時間內就算被超越你還得付錢給我,搶佔了規則大場時就是不可能被超越的除非整個知識產權體系翻天覆地,那種各安天命的狀態不管其官只要活著就好了。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現在是不是就發現了醫院的醫師就像大酒店的廚師,診所的醫師就像小餐館的廚師老闆一樣,雖然看起來做的事看似不同但是思想意識和操作完全一樣,就是精益求精的在做具體的事。卻不會把這個事放大。不會做基石上的事,制度上的事,核心利益上的事。藥食兩者都是技術員的眼光一個覺得自己做的這個菜那是有水準的,另一個覺得自己看某方面的病那是有心得的。說到底現像到本質都是一樣的級別。最終兩者都是苦苦的掙扎生存得很艱難。而且都不賺錢。大酒店的廚師長不通過承包管理夾剪刀就賺不了錢。大醫院的醫生不靠開藥和灰色收入就一窮二白。小診所小餐館的現狀就不用說了。都是苦難眾生。

為什麼中醫有療效,而中醫生沒有發展


關注我一起聊藥食同源,一起療中醫中餐。

對的就是要有商標和專利。就是要有口碑和權利。如果每個中醫不是守著診所苦撐,守著以為自己越老就值錢的假話,而是越年青越早的註冊自己的商標產品,專利產品,那是不是早擁有一天就早一天得到豐厚而源源不斷的財富。躺著都賺錢,學會做規則的打造者。而不是去做一道菜。而這些支出遠遠沒有你買個裝藥的櫃子貴,也沒有你一個月的房租貴。成就卻是天壤之別。利益也是如此的。大量的中醫專利本就該是中國的能收錢的資產,萬里長城到現在都能收門票,可嘆中醫師不看病開藥就一分錢都沒有。老了本來就幹不動事,怎麼可能越老越值錢,這種欺世假話也信。快點惟變思維。成為規則的樹立者。收乘涼費都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