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智能手機要統一採用可拆卸電池,這事你看靠譜嗎?

對於使用智能設備的用戶來說,一直在期待著能夠一線通用USB-C雙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接口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也正因為如此,安卓手機也早早地朝著USB-C接口統一靠攏了。但是iPhone一直特立獨行採用Lighting接口。


智能手機要統一採用可拆卸電池,這事你看靠譜嗎?


但據外媒最新消息,歐盟立法機構日前以582票對40票通過了一項決議,要統一採用USB-C接口,蘋果公司也必須執行這一決定。但是,蘋果表示,統一充電口將會抑制技術創新,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損害歐洲經濟。然而,伴隨著USB-C接口在全世界流行,蘋果的反對聲音似乎沒有行業內太多的支持。


就在統一接口的事情還沒解決的時候,歐盟又洩露了一個關於電池設計的決定。據傳洩密文件顯示,歐盟未來可能強制所有智能手機採用可拆除的電池。這意味著,任何想要在歐盟銷售智能手機的企業都必須確保市面上的所有設備都使用可拆卸電池,其中也包括蘋果公司。很顯然,蘋果不會輕易接受這一決定的。


我們知道,iPhone一直採用不可拆卸的電池,鼓勵用戶在遇到電池性能降低的問題時將其設備交給專業人士處理。在智能手機剛進入市場的時候,有一些安卓智能手機選用的是可拆卸電池。直到大部分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想要更輕巧便攜的需求,也逐漸採用不可拆卸電池設計。


回想可拆卸電池應用的時代,當電量告急,拆開手機後殼,換上滿電量的電池,曾經是很多手機用戶熟悉的一套動作;手機出現故障,關機鍵久久沒有響應,拆下電池手動重啟也能解決很多原因不明的BUG……總有幾個瞬間會讓人勾起對拆卸式電池的懷念,但是現在已經普遍使用不可拆卸電池的設計了。


但是,頻繁的更換手機電池可能會導致接觸不良等結構性的問題,如果採用可拆卸設計,也會有部分用戶選擇廉價的第三方電池,最終會影響手機的穩定性,增加廠商的售後和維護成本。當然,廠商採用不可拆卸電池設計也有自己的私心,用戶遇到電池問題的時候往往更多人會選擇廠商專業的售後服務,這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智能手機要統一採用可拆卸電池,這事你看靠譜嗎?


如果歐盟強制執行可拆卸電池的話,相信不止蘋果表示反對。雖說現在要回歸到可拆卸電池設計,在技術上並不會有太大的難度。畢竟,可拆卸電池手機最後的高光——2016年發佈的LG V20,在滿足了5.7英寸的2K屏幕(甚至還加了一塊副屏)、雙攝和指紋識別等當時旗艦手機配置的同時,3200mAh電池+金屬後殼還能夠拆卸。但是對於真正實踐這一設計,要做出的取捨還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智能手機要統一採用可拆卸電池,這事你看靠譜嗎?


但是,目前大多數手機採用玻璃後殼,頻繁的拆卸顯然對於玻璃來說並不友好,這跟以前的塑料和金屬的後殼設計完全不同。同時,也是因為玻璃後殼的設計,不會像金屬那樣屏蔽電磁信號,能夠輕鬆實現高頻段信號的傳輸,也讓無線充電和NFC得以更流暢地實現。


目前主流的NFC和無線充電模塊,構造上都是一層薄薄的線圈,緊貼在玻璃後殼之下,脆弱的組件並不適合暴露在外。如果改為可拆卸式,怕是無線充和NFC功能會大打折扣。


同時,今年可是5G手機大力角逐的一年,對手機的集成度和散熱提出了更高的考驗。要改成可拆卸電池的話,在產品結構上怕是要進行很大的調整,這樣一來,成本上怕是又要提高了,消費者的接受度也不一定很高,就會變得得不償失了。


另外,因為採用不可拆卸電池的緣故,一體化設計讓防水功能的實現也變得更為容易。如果採用可拆卸電池,對於防水性能的保持也需要手機廠商投入更多的心思了。


智能手機要統一採用可拆卸電池,這事你看靠譜嗎?


還有一點,如果採用可拆卸電池設計了,充電寶品牌怕是要表示一萬個不願意接受。正是因為手機電池不可拆卸,在電池續航有限的情況下,充電寶可是起了很大作用。同時,不僅是個人選購充電寶,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共享充電寶可正是利用手機用戶急需用電這一需求來實現盈利的呢。要是誰都能自己隨時用可拆卸電池來供電了,那這些企業怕是得倒閉,誰會願意呢?


如今歐盟的這項提議由荷蘭媒體Het Financieele Dagblad披露,他們表示,具體的公佈時間可能會在今年3月。但是,要真正實現這一決策怕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消費者,你願意自己的手機重新變為可拆卸電池嗎?它可能會重新被設計成一個磚頭的樣式,你覺得這事靠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