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电动车如何才能超越燃油车呢?

Harry何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电动车要超越燃油车我认为要有较长续航里程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充电桩)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他们的特点:

燃油车:优点:技术成熟,价格相对稳定并且逐年呈下降趋势,

缺点:后续维护费用高,噪音大,对环境有污染,能量有浪费。

电动车:优点:噪音小,保养费用低,只需要更换刹车片,轮胎,空调滤芯,电池,前两个都基本在4万公里左右换,空调滤芯1万公里左右,电池正常8年左右。起步快,效率高。

缺点:没电就开不了,充电要等,还要找充电桩.而且很多小区是不具备充电桩的。车价相对较高。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动车缺陷,只要弥补它的缺点基本就可以超越燃油车。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宣传环保,所以电动车也是一个趋势,那就意味着充电桩的组件必会纳入国家基建中,只是个时间问题。还有现在很多技术还不成熟,但各个车企都在投入巨额资金搞研发,一旦技术尘埃落定,那价格就会有所下降。还有就是在续航里程这块,特斯拉也开始了太阳能的续航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基本就拜托了充电的束缚,可以边开边充电,再也不用担心电的问题,那续航自然也就不是问题。而且也会省不少电费,还节约了资源。所以超越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黑吉马


我就是开纯电动车的,唐ev600,买纯电是因为我在北京只有新能源购车指标,买不了汽油车,开了一年了,两万公里,基本就是市内市郊,家里有充电桩,续航无压力,夏天能跑520公里,冬天开空调能跑400公里,平均1公里电费1毛,开10年能省20万油钱,这就足够了。至于百公里加速4.6s,噪音小,等等优点,都是小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3414408406826846"} --}

筑邦网


纯电动车,在很多人眼中,约等于"不靠谱"。毕竟,充电的时间要比加满油箱的时间长太多,而更长的充电时间,加之动力电池电量的限制,让它的行驶和续航在燃油车面前也没什么看头。

虽然,整个世界的汽车领域都认定,新能源车会很快取代燃油车,但对于绝大多数掏钱买车的人来说,他们只认为这是车企在忽悠。

续航这件事 超越燃油车并不算远

因为机理不一样,燃油车在动力总成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只要去考虑自己剩余的燃油能不能跑到下一个加油站就好。电动车,要考虑自身续航和充电时间两件事,如果多说一些,还有充电安全问题。

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做得不错的车企,不多,比如海外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而且,从它们近几年新产品的递进式发展上,有一个显然的结论,电动车在续航表现上超过燃油车的那一天,并不算远。

燃油车的续航,除了丰田和本田的油电混动技术之外,大多数都遵循一个规律:油箱容积随着车身尺寸增加和发动机排量的增大而增大。路面上,大多数车辆在设计油箱的时候容量都会在55L左右,满油状态下可以允许汽车行驶500-600公里。

这也就意味着,以600公里作为一个标尺,其实能作为电动车续航突破的那个分界点之一。

如果梳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有一定建树的车企,600公里这个门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跨过。

特斯拉的玩法是,超级电池。最新的消息是,它要在目前存在的车型上使用更大容量的110Kwh电池,这是特斯拉迄今最大的一种电池组,一次充电就能将部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到约640公里以上。特斯拉要面对的挑战是,容量更大的锂电池不那么安全,它该如何去保证安全这件事。

特斯拉还有自己的进阶玩法,自主研发新一代电池,和以前的最大不同是,含钴量可能为零,具体新计划预计在今年4月进行公布。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新一代电池的意义如今看上去更注重于降低成本,因为钴主要用于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能明显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集度,但是由于钴价格昂贵且资源稀缺,各个电池厂商都在致力于降低钴含量。

中国的电池巨头和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它的玩法和特斯拉有相同点,又不那么一样。

相同之处在于,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进行动力电池的结构重组,一直以来比亚迪拥有技术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是这样的产品。而不太相同在于,特斯拉在研发阶段,而比亚迪已经无限接近量产。不久前在电动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提及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它会率先应用于比亚迪今年的全新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汉上,得到的结果是,最高605Km的纯电续航里程。

所谓"刀片电池",本体依然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新技术通过改变电芯布局形态,使其在更小的体积内,储纳更大的能量。 据比亚迪的申请专利显示,全新的"刀片电池"所采用的是方形铝壳的长电芯设计方案,将电芯进行扁平化的设计,其电芯的最长长度可以达到2.5米,是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十倍以上。

玩法还很多 全世界有好几种

聊过很多次的固态电池,是很多人期待的未来。但短期来看,它还不会是未来。目前最新的消息是,多家日本头部车企和日本政府开启了研发固态电池的合作,为支持该项目,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将为Libtec提供16亿日元(约合1400万美元)。LIBTEC希望研发一款固态电池,期望在2030年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翻番,从当前的400公里(约合249英里)延长至800公里(约合497英里)。据估计,该机构计划在2025年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提升至550公里(约合342英里)。

如果从时间节点上来看,5年之后,续航里程提升至550公里,这显然短期内不会成为改变行业的钥匙。即便参与其中的都是巨头企业,旭化成株式会社(Asahi Kasei)、东丽株式会社(Toray Industries),丰田、日产、本田、松下及GS汤浅(GS Yuasa)。

还有聊过很多次的氢燃料电池。

因为技术专利、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如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被日韩车企所垄断。2019年全球氢燃料电池车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7500辆,绝大多数销量来自于现代Nexo、丰田FC Mirai、本田Clarity Fuel Cell。

以目前现代的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技术车型NEXO为例进行解读,氢能量转化效率达到60%,相当于传统燃油发动机的两倍,动力性能比第一代提升20%,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20千瓦,加注氢燃料5分钟,就能实现609公里续航,(韩国标准下,如果天气、路况更好,续航可达800公里)。

当然,氢燃料电池车型和固态电池一样,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新能源车的主流,因为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更难、技术壁垒和成本壁垒也都是显而易见。

写在最后:

电动车单车续航的进步有目共睹,而且,在充电、电控领域一些头部企业也都给出了自己的新玩法。比如不久前的德国柏林博世物联网大会BCW上,华人运通宣布将和博世共同推进新一代动力电池云端管理系统领域的合作。此技术能将电动车电池与云端连接,延长大约20%电池使用寿命,提升电池的可靠性。

所以,能够预见,消费者的态度会随着车企推出一批批的新产品进行改变。至于谁率先突破这个门槛,就看去年推出的比亚迪汉,它最终能带来什么样的表现了。




土匪G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及看法。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好像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共识,如今各车企都紧握着手中的船票随时准备挤入开往未来的船,但又舍不得深耕多年打下的燃油车市场,很多车企都是一只脚在现在,另一只脚在未来,行业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它们摇摆不定,这就是目前的行业现状,另外也滋生出极具前瞻性的车企想要在浪潮中踏浪前行,高歌猛进想的挤入这个门槛极高的行业,例如“威马汽车”等造车新势力。

回到正题,电动车如何才能超越燃油车的问题其实可以直接理解成电池车为什么超越不了燃油车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很多电动车从商品层面已经超过了燃油车,但上升到行业层面的话电动车仍然是落败于燃油车的,下面讲讲电动车想要从行业层面上超越燃油车的核心竞争力。

1.价格

买卖本就是一笔交易,消费者花钱能拿到觉得价值对等的商品时这笔交易才会成交,单从价格的角度来看的话,目前的现状是很多消费者不认可电动汽车的售价,尽管后期养护成本低,但第一步都没有产生价值对等的关系,这笔交易注定失败。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的售价普遍高于燃油车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成本控制方面,造车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不得不提价。

举例,同样20万的车,燃油车整车制造成本在30%左右,而电动汽车光电池成本可能都超出了这个数值,所以也造成了电动汽车普遍比同级别燃油车售价贵的原因,比如某迪同车型燃油版和电动版基本差了一倍的售价。

解决价格问题的方法就是电池成本降低,这就得依赖电池产业的发展了,在往深追溯的话都可以直接探讨到非洲刚果的“钴”等原材料电池正极材料产业了,在此就不深究了。

2.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革命,汽车的定义也将不在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全新的科技产品,就如同诺基亚手机被苹果手机取代一样,两者都是通讯产品,但·前者是功能型手机,后者却是智能型手机。

未来汽车将会和手机一样,从功能型转向智能型,以前手机是载体,现在汽车是载体,而代步只是其中一个基础需求。

现阶段我们不乏看见越来越多的车企都打着智能汽车的口号在迈进,以威马汽车为例,威马汽车是愿景就是做智能汽车普及者,在智能化方面该车搭载语音助手、车联网、社交、娱乐、空中升级等,这些都是智能化的一部分,软件方面还能迭代,车辆进化不止,这就是智能化汽车,也是电动汽车打败燃油车的利剑。

3.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这是一种愿景,无数家科技公司倾其所有只为达到这一目的,当然现阶段尽管已经普及到了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的数年内,L3、L4、L5到最终的无人驾驶,这是一天漫长而又持久的路,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当未来的某一天自动驾驶达到最高级别,能根据其算法和数据应对各种路口及危险状况并迅速做出反应以保障人类的安全时,届时将再无车散人亡的悲剧了,而电动汽车因其大量的软件算法及联网设备就自动驾驶最好的载体。

这一切的一切就让时间去验证吧,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威马汽车车友会


我觉得电动车需要超有人又车,甚至是取代燃油车的位置,还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就是续航里程。个电动车标的的续航里程一般都是最大的续航里程,还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中。但是一般的话,像高速的话那种就比较费电一点。比如像蔚来的es6,它标的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80km。但是如果在高速以120甚至更快的时速行驶的话,那可能续航里程只有200来公里。续航里程会大大折扣。还有像低温也会是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尤其像是在北方一些比较寒冷的地方。当温度过低的时候,电池的续航里程就会明显降低。再一个就是充电。买电动汽车你最好得自己拥有车位,这样的话充电比较方便。我每天都要寻找公共的充电桩来充电的话,这样我觉得还是比较麻烦的。另外像电动车你要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出去玩的话,必须得考虑到沿途的充电服务。不然很容易会撂在高速上。而且难免高速会发生堵车之类的,这样的话就比较麻烦。

第二个的话就是电动车的污染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电动车是充电的,它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的污染物。但是当电池废旧淘汰之后的废旧电池会有特别大的污染。我们知道那个电池属于有害物质,在垃圾分类当中,我们应该把那种比较小的小五号电池,七号电池之类的放到有害垃圾那一类。一颗小小的电池,黑对土壤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还是不可逆的。所以像电动车之类的比较大的电池。如果废气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的话,那它的污染问题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但是目前我们认没有特别合理特别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些废旧的电池。所以说电动车的发展前景我不认为是那么明朗,或许说现在至少是现在不那么明朗。

当然还有一个是后期的费用。电动车它一般会对电池组质保八年到十年。但是八年到十年之后呢,电动车更换一次电池的价格是不便宜的。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一辆特斯拉毛豆三的车主。因为底盘刮蹭电池故障不在保修范围之内,需要自己更换电池。更换电池的费用下来在10万元左右。而这辆车的价格才是30万左右。换个思路路来讲,如果这10万块钱可能也够一般的车主烧七八年的。所以说用电动车的成本不一定低。

当然还有燃油车的线性输出,是电动车不能比拟的。在生活中应该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人坐电动车的话容易晕车。这是因为电动车的提速和减速都比较直接。所以很容易晕车带来的舒适感可能不如燃油车吧。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电动车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他都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创新改进,然后完善只能说现在以目前来看还他代替不了燃油车。但是不代表以后等我上述说的那些问题解决之后,我觉得电动车就是完美的。

以上都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看官谅解。



O记


电动车永远不可能超越燃油车,但搭载电驱电池的混动车型可能会超越燃油车。


工厂制造的商品是供消费者使用的,所以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很重要。


消费者为啥买车?


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为了环保。


而是便利。


纯电动车加速比燃油车快,也比燃油车更加经济,现在有补贴,价格也与燃油车差不了多少了。


但为啥销量只有燃油车二十分之一?


就是因为不便利。


充电桩不多,不便利。续航里程短,不便利,充电时间长,不便利。


是不便利制约了纯电动车的发展。


但搭载电驱电池的混动车型不一样,既能充电,又能加油,就彻底解决了便利的问题。


解决了便利的基础之上,凭借着更快的加速度,更舒适的乘坐环境,以及更经济的使用成本,只要价格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超越燃油车是完全可以的。


鹿小凤


DearAuto


电动汽车想要超越传统燃油车,我觉得至少具备以下几点:

1、续航里程,市区路况至少500km+,高速路况600km+;

2、充电桩遍布城市每个加油站、高速服务区加油站;

3、充满电时间在20min以内;

4、解决低温环境下电量消耗快的问题。


海叔爱生活


充电时间缩短到半小时,续航到600公里,电池寿命能跑80万公里,冬天衰减百分之十以内。



武建辉辉


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价格与同级燃油车接近!


君上若木


电池成本下降了自然就超越了。电池以外的都不多关键,会随着时间发展解决。我想信这些在10到20年间就能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