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书法是国粹,很多人喜欢,但不会欣赏,学不得法,如何系统学习?

ajin321


提出了书法的系统学习问题,高!

这就远胜那些提问楷书学何体、行书怎么写、要临何人帖、不分书写与书法、不论有效与无用、写到老来一场空!

学书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习的得法不得法的问题,书法自产生之日起即从书写升华为书法之时起,就存在这个如何学习笔法的问题。王羲之当时就提醒大家,书法不是笔画整齐,而是“点画之间皆有意”!

对于古人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人人从小学写毛笔字,个个会用毛笔,只要去学笔法,就能升华为书法。

对于今人来说,这个问题很麻烦,因为人人从小用硬笔写字,个个不会写毛笔字,不会写倒也罢了,麻烦的是误将毛笔的书写当书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南辕北辙了!学了好几年甚至学了一辈子,还在学毛笔书写,还是一个书法门外汉。

因此,学书法得法不得法,就看是学书写还是学笔法。

怎么系统地学习得法?本人总结的学书法三三说可供参考:

三方说:明方向,找方法,定方位。解决认识问题。

三手说:限手指,松手臂,运手腕。解决运笔问题。

三笔说:合笔法,出笔锋,极笔性。解决用锋问题。

此外,一定要学真伪鉴定,不懂书法鉴定,可能会白忙一场。








王乃栋说书画


如何系统学习书法呢?从我练书法的过程来说,需要如下几个必须

1.找到老师。纯粹自学书法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步步坎坷和迷茫,没有老师指点很容易走偏路线,从而蹉跎岁月。我说的找老师未必是花钱到培训班,可以多去网上交流,会遇到志同道合朋友们能帮助到你,当然自己也要有分辨力。

2.找对字帖 找对一个适合自己的字帖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你写字的发展路线,可以从大书家的推荐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我认为不要独辟蹊径练一些过于小众的帖子,这样容易走火入魔。

3.保持恒心 一般能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单纯和热情。不能总想着找诀窍之类的,要日复一日踏实的练字,才有可能成功。

4.用对方法 练字方法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练也是浪费时间。练字前先要学会读贴,读贴就是揣摩字的结构、特点、笔法、墨法等等。然后要精临帖子上的字,观察每个字笔画的位置关系,争取写的和原帖还原度高,练多了有感觉了再通临,了解每个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章法布局等,再来就是用练过字的手感试着写作品了。这几个步骤说来简单,但实际要用几年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总之练字就要保持良好心态,体会练字的愉悦,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就会越练越好了。


墨淡花开


我来谈谈怎样欣赏中国书法的问题。

书法艺术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因而书法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把握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点的过程。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常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古人说的都比较抽象。当我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欣赏的到底是什么?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笔画、结字和章法三个方面说起。

第一个层次是看笔画。笔画是指构成单个字的横竖撇捺点这些最基本的元素。不同书体之间,笔画的特征不同,如篆书和楷书笔画规整匀停,而行书草书的笔画则富于变化。

第二个层次是看间架结构,就是指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式布置。汉字在结构上大致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等等。结字有十条标准,即:平正安稳、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稳定、修短适度、疏密匀停、争让得体、映带照应、参差有致、虚实互成。

第三个层次是看章法。章法包括布局,变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看章法应该上升到整幅作品的层面来。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作者如何根据字数来安排行数,如何安排不同形态的字来使得作品富于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落款来控制留白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知道了这些基本的欣赏方法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就应该上升到第二阶段了。

我们拿到一副作品,首先要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

此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呢?这里我们再来谈谈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是气韵生动:

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的境界是气韵生动,要达到气韵生动的表现,就必须要"骨法用笔",也就是说要写出有弹性、有力度的线条。比如甲骨文的线条以方直线为主,劲挺明快。青铜铭文是先做成泥范,然后以铜浇铸而成,所以金文拓本书法线条遒劲朴厚,结体天真烂漫。秦汉以下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普遍被采用。毛笔是用狼毫等兽毛制成,具备"尖、圆、齐、健"的特点,书写得法,能产生刚健、遒婉、秀逸、凝重、流丽的非常生动的表现。而且书法作品多采用墨汁书写,色泽鲜亮而又沉着,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又会产生生动的墨韵,使书法线条的表现更加传神。

其二是形意合一:

汉字以象形和会意为造字的基础,每个单独的字都是古人创造的写意的造型艺术作品。例如:"德"字金文里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分别由象形的"心"和"目"组在一起形成的会意字,从"目"上的直线表示视线,这个字以造型的方式喻示了词义,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行为规范,而是心的道德自觉,由心灵的窗户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正直的目光中可感受到的品质。这样书法家在书写这个字时,就会感受到写意绘画的美感享受?

第三要看点线面的结构美:

汉字是以点线来造型的,线与线之间所界定的就是面。点线面构成的书法结构美是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书法的结构美类似建筑美感。古代书论里谈书法结体构字的文章很多。隋代和尚智果的《心成颂》,唐代欧阳珣的《结字三十六法》,他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的原则,如"避就","相让","朝揖”等等。但是书法的结体原则规范不了书法的实践,古代书法家在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书法的结构美。

第四是笔墨交融的线型美:

书法是以线来造型的,而线本身抽象出来即具备了丰富的审美因素。线的提按顿挫,粗细徐疾,干湿浓淡,迂曲刚柔,体现了音乐的广阔的表现领域,其节奏、旋律把人引进了如痴如醉的优美的意境。古人为了阐明笔划线条的美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和唐代书法家欧阳珣,曾这样描述:(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坚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这样笔下才能出现表情丰富,笔墨生动的线条美来。

第五是虚实相生的章法美:

章法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谋篇布局的结构法。书法作品尤其是草书作品的章法一般为开头加引手章组成的起手式,情感稳重充盈的前半程,笔墨自由驰骋、变化多端的后半程,然后是落款、钤印组成的结尾。这种起、承、转、合式的结构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一般法则--即太极图式。太极图就是首尾闭合的大的S线型。S线是充盈着生命韵律的曲线,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的直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有曲线的表现形态,而一切最优美的事物都有S线型的表现形态。这样,S线的线型表现就是章法的实地美,而线包围的空白表现就是章法的虚地美。虚实相映、刚柔相济,造成了书法章法的变化万千、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第六是诗书并茂的文采美:

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艺术,虽然书法可以抽象地欣赏线条和结构美,但是对文字内容的把握,使我们的欣赏更为全面完整,大书法家都是具有高度诗文修养的文人学者,書法作品也就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又是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读其字、赏其文真是美不胜收。

最后我要着重指出的是欣赏书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半部论语欣赏书法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99优先百科


这个问题提了很多点,最终的意思就是如何系统性书法或欣赏书法的问题,对于如何系统性的学习书法,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经常收听收看或参与书法讲座

以楷书为例,一般来说,想要系统学习书法,听讲座是必须的。目前比较好的讲座,推荐田蕴章的《每日一题》。黄简老师的《黄简讲书法》,这样可以对楷书的笔法架构有一定了解。

第二、工具选择

笔墨纸砚依照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一般来说,笔墨纸砚最重要的是笔和纸的选择。入门级别学习书法,都从楷书入手,楷书用笔,最好选择兼毫笔。羊毫笔也不错。

最好选择短锋,长锋不易控制,写起来费劲。待有功力之后,进行长锋毛笔的学习未尝不可。

初学者最好使用短锋。用纸尽量选择元书纸和毛边纸、竹浆纸等。使用的时候,最好使用比较粗糙的那一面,比较有摩擦力和韧性,写起来带劲!

第三、临帖的学习

学习书法,必须以临帖为主。临帖必须要踏踏实实的临写,而且临帖不能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先从曹全碑张迁碑等学起,然后学习钟繇、智永,以及柳颜欧赵中的一位楷书,学深悟透并有一定基础后再延伸学习其他书法家的字帖,这就是常说的精临一家,兼顾百家,自成一家!为此,学书法一开始要一笔一划的仔细观察。等到熟练了以后,可以进行背临、意临、通临。

先局部选择几个好看的字进行精细临摹,然后渐渐的扩大范围,从局部到整体,一点点的去突破。

临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写完之后,和原帖进行仔细的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写完一个总结一个,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读一些书法理论的书籍

自学书法,要想形成系统性的书法思维,书法理论必须要懂一点。至少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以及王羲之的、颜真卿的书法理论要烂熟于心。

第五、加强国学的修养

读一些诗文,唐诗宋词是必修课。这些古代的文章诗歌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和人生境界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国学传统,是中国书法的根源,必须要了解。

第六、良师益友

选择好的书法伙伴,既有利于我们进行相互切磋,也同时能够让我们互相勉励,建立起自信。人无百虑,必有一失。好的书法伙伴可以取长补短,让我们的书法体系更加健全、系统。

而如何欣赏书法,懂得欣赏之前一定要学会欣赏,怎么学会欣赏,就是你在欣赏书法前必须要对书法的起源、书法的历史变迁和书法的“法度”有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至少哦在欣赏前不是书法家也是书法理论家,这样你才能看懂书法中的艺术形式,如果你只是一个对书法或书法理论一无所知的朋友,那么是很难欣赏出书法的美感的,你只能自我的感觉哪些好看,哪些不好看。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所谓的欣赏也就是“看热闹”而已,和“欣赏”并无太大关系。

以上是关于系统学习书法的一些浅见,仅供参考。











校傲临风(书画)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你这里应该涉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系统地学习欣赏书法;一个是如何系统地练习书法。因为要学会欣赏书法的功夫不比练习书法的功夫少!但是欣赏书法又少不了理论加实践,而这个实践就是…练习书法。这里给你如下建议参考: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字体进行坚持临帖练习,初学最好先学楷书,楷书大家如欧颜柳赵,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风格。有条件最好请教老师,因为初学…有某些不良书写习惯形成了以后就难改变。

2.或者通过视频学习基础,但书法这门艺术从零开始起步仅靠自学较难上手,也许还会走较多的弯路。但一路行走总会遇到同道书友,也可以请教一下基础知识。至少开始就要养成正确的执笔、中锋行笔、横竖撇捺点的基本写法,和简单的单字写法。然后可以反反复复练习一段时间,千万不要贪多贪快!因为书法真的有点象佛教修行一样,简单的事情反反复复…突然某一天会领悟很多,或某天听别人一句话,或者看到某文…然后领悟了…之前书写的正、误。突然好象进入堂奥般地更加喜欢书写。但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每天至少坚持书写20分钟。


3.楷书基础打好之后,可适当兼练一款行书,也是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那么楷书还是为主坚持,只是可以和行书的练习交替进行,可以楷书练习时间长一些,行书练习时间短一点。

4..除了练习之外,还要多看相关书籍,或微信的书法公众号,如“神秘侠书法”、“书法欣赏"、“书法报”等等,里面有很多对名家碑贴的欣赏评论,那么可学习别人怎么样去欣赏一幅作品。

5.要清楚书法作品的三要素:线条、结字、章法这三个概念要弄清楚才有可能去欣赏书法作品。线条是书法的灵魂,是以力量感来体现其美,刚开始大多数分辨不出哪些线条有力、哪些线条浑厚的、哪些线条具有立体感的,所以要多看作品多作比较,要多读古代名碑贴才能有个标准才有个参照物。久而久之有助于提高书法的欣赏水平。
6.当然,欣赏学习也可以从楷书开始,找齐各种楷书,如欧、颜、柳、赵、虞、褚等等,大家都是楷书,对比各种风格特点,也可从笔划线条、结构、章法各方面对比。这样对比多了还可以促进你练习书法的进度。同样道理行书亦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欣赏水平必定有所提高!那么,有空就再多欣赏篆隶草各字体,必有大收获。

7.另外还要看看书法理论方面的书籍,如《书法美学》、《书法发展简史》、《书法鉴赏》等。

总而言之,练习书法一家为主百家为辅,眼界放宽和远,欣赏书法…博览名帖三千年,心胸放宽五千里,多对比多分析,相信你对学习中华国萃强烈意识催促下,必然会有很大进步!


许悦爱书法


用毛笔书写,在我国古代是常态,毛笔是基本的书写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一封信札,一个便笺,在后人看来,就是书法字帖。所谓熟能生巧,久而成法。在浮躁而又功利的当世,不少人都把“书法”当做胭脂画粉来装点门面,但又不愿或不能沉下心来坚持临帖苦练,总想找到一个能使自己一夜书成、名满天下的诀窍和妙方;一些所谓的“行家”,也趁势讲今比古,设坛开讲,传授一些所谓的书法技能诀窍,如此想来不免有些自欺欺人。书法如做人,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临帖,多看,多练,多揣摩。这应该是练习书法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做法。个人观点。


古乐渔樵


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咬住一本字帖,下十年功夫,临池不掇,功到自来成,一通百通,读书破万卷,下笔自有神,书法亦然,除天资悟性不同外,没有捷径。不求成家,但愿能用,足矣!




之潇洒人生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书法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对于书法,其实从近代以来传承就经常受到影响,然而近代却出现了一大批“江湖书法”混淆人们的视线。有许多人跟风写字,觉得自己很风雅,去混淆人们的思维,然后许多人又喜欢装懂,去给一大批“江湖书法”点赞,附庸风雅。

我们进入正题如何鉴赏书法,如何得法,如何学习?其实这几个我觉得不能分开来讲,因为他们都是有关系的。只有你学习了,提升了自己才会欣赏。

所以我们先来谈谈怎么学书法:

1、书法是一种线条空间艺术,我还是比较推荐中国美术学院的从篆书开始学起的,因为篆书他讲究中锋用笔与留白。他用笔没有特别多的笔法,对练中锋有很大帮助。第二他练留白空间的分布。篆书对于练线条和留白比较纯粹,为日后学习其它书体打下牢固基础。

2、书法怎么得法?那是必须临法帖,不断钻研章法行势收放开合字势以及笔法的。这说起来会牵涉很多专业问题,就大概概括一下。写完篆书,你也可以学习隶书或楷书。但如果学楷书,个人推荐用墨迹入手。因为碑刻他是刻出来的,你得学会还原他的书写性,而且初学者很难看懂他的笔法,再加上有些碑风化严重,或者被破坏。

还有一个就是不推荐欧体啊,颜体,柳体之类入手,因为法度严谨,一开始写会容易拘谨。个人推荐可从智永千字文入手,笔法丰富,承接二王血脉,也是墨迹,容易观察。

3、得笔法,章法等都是很深奥的专业知识,不能一字两句讲完的,都是通过系统学习每个笔法怎么写,慢慢积累的。所以得找一个好的老师,一个不仅会写的好,专业知识强,还会教的老师。

下面是我对各种楷书字体的单字临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想学习书法、可以和我一起讨论学习,我在很多中国美术学院老师门下学习过,也算是比较传统的临习者了。谢谢🙏








長林翌安


第一步:去正规书店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体、风格即可。不一定非是楷书,但是不推荐草书。字体很重要,一定要没经过软件处理的才真实,

第二步:既然是练习,就不要太浪费,有钱的土豪随意,用旧报纸是很好的选择,开始的时候就无非练习笔画,点横竖撇捺,看如何起笔。逆锋还是藏锋,哪该提哪该顿,不要求百分百像,但你要知道字帖上钩是如何提出去的,捺是如何撇出去的。

第三步:如果练习隶书楷书,好不好看结构很重要。这个无非就是勤加练习,自己静下来“相字”。看看前人总结的间架结构法。如《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最后,还是找个好的书法老师学学吧









董泽柱书法


系统学就是将一本字帖或原帖进行完整的学下来,甚至能够背临下来。一些比较完备系统的书法教程基本上都能够书法所具备的主要技法按照点画、结构、章法三大类别进行逐个介绍和技法说明指导。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围绕这三方面将其中的技法全部完成临摹练习并达到背临的阶段,同时能够背临原作品。或者作品部分,基本上说就是做到了系统学习书法。

对一家书法进行技法的系统训练,是书法学习必备的基础功课。如果没有系统的技法训练,我们的表达语言就不可能丰富,基本可以其熟练程度也是参差不齐。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技法的全面系统学习,还有有一层意义,就将历史上经典书法的技法进行系统学习,这时完全可能的。

就题主所说的如何系统学习呢?,要先具有一套完备的字帖教程,这个教程既有技法上的也有理论上。我们按照一定的训练计划,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完成全部的临摹和创作的训练学习。这里面不仅仅有技法方面的,还有字形方面的,经典书法字形方面的东西。按照一些有经验到书法老师的理论,至少要掌握两千五百个常用字字形,当然这是从楷书角度来说的,如果从草书和篆书角度来说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如篆书,由于篆书是不允许生造的就需要我我掌握更丰富的字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