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感染新冠的伊朗副總統 40年前因人質危機在美國家喻戶曉

【綜合訊】伊朗疫情近日告急,已有多名國家官員確診,負責婦女和家庭事務的副總統瑪蘇梅·埃卜特卡爾(Masoumeh Ebtekar)27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她是伊朗政壇的一個“傳奇”。40年前的伊朗人質危機中,她是伊朗大學生的英語發言人。

感染新冠的伊朗副总统 40年前因人质危机在美国家喻户晓

2015年11月30日,伊朗副總統在發過出席世界氣候變化會議。(圖片來源:路透社資料圖)

444天伊朗人質危機中 她頻頻出現在美國晚間新聞

北京《新京報》報道,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大學生們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美國使館人員作為人質,要求美方把正在紐約醫治癌症的前伊朗國王巴列維引渡回國受審。這場人質危機持續了444天,很多人至今仍然認為,該事件導致時任總統吉米·卡特競選連任失敗。

2012年,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導演的電影《逃離德黑蘭》(Argo)部分重現了扣留人質事件。

《紐約時報》的消息說,在長達一年多的人質危機中,埃卜特卡爾頻頻出現在美國晚間新聞,幾乎家喻戶曉,因為她是伊朗大學生的英語發言人,人稱“瑪麗”(Mary)。

“你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不是嗎?”這是埃卜特卡爾當時對美國人質說過最多的話,要求他們面對鏡頭描述處境。憑藉流利的英語口語,她負責與人質溝通,並向西方記者翻譯伊朗大學生們所要傳達的信息。

埃卜特卡爾之所以擅長英語,是因為3歲時隨父母從德黑蘭移居至美國,她的父親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她則在美國度過了6年的童年生活,說著一口美式英語。

上世紀90年代末,她在接受美媒採訪時,對於充當伊朗大學生髮言人一事表示:“不道歉,也沒有藉口。劫持人質是伊朗學生們當時可採取的最佳方式。”這一回答令記者啞口無言。

儘管伊朗人質危機已經過去幾十年,外媒在採訪埃卜特卡爾時仍然屢次問及這一事件。去年3月,她對半島電視臺說,她和學生們都不後悔,任何人都不願意屈服,唯一的遺憾是,那次危機應該可以更快化解。

系免疫學博士 已發表68篇科研論文

埃卜特卡爾從小學開始就讀於伊朗的國際學校,畢業後考入國內最負勝名的大學之一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前身為伊朗國立大學),攻讀實驗室科學。之後她又在塔比阿特莫達勒斯大學獲得免疫學博士學位,並留校擔任助理教授。

她擔任兩個國際免疫學期刊的審稿人,全球論文索引數據庫Scopus的信息顯示,瑪蘇梅·埃卜特卡爾署名的科研論文共有68篇。不過,學術抄襲檢測工具eTBLAST曾指出,埃卜特卡爾在伊朗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細胞因子論文存在85%的抄襲內容。

除了免疫學之外,她對環境問題也頗有研究,推動國家環保政策改革。另外,她還創立了非政府組織“和平與環境中心”,吸引120多位專家加入,致力於可持續發展。2006年,埃卜特卡爾被聯合國授予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給予她的評語是“作為傑出的環保領袖,在地區環境政策層面做出貢獻”。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首位女副總統 剛上任時一些歐洲使節拒絕與她見面

現年59歲的埃卜特卡爾是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的首位女性副總統,她1990年代初入政壇,做伊朗婦女事務總統顧問沙赫拉·哈比比的副手,受到器重。

1997年,她被伊朗時任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任命為副總統,主要負責國家環境事務。在埃卜特卡爾出版的回憶錄《Grapes of Shahrivar》一書中提到,當她剛上任時,外界有許多質疑聲,認為這將無助於修復伊朗和美國的關係,一些歐洲使節甚至表態拒絕與她見面。這一切都因為埃卜特卡爾曾在伊朗人質危機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在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前,埃卜特卡爾曾一度宣佈參與競選,但是在大選前幾周決定退出。之後她專注於寫書,出版個人回憶錄。直到2013年魯哈尼擔任總統,再次任命埃卜特卡爾為副總統,主管環境事務。4年的任期內,她推動實施了12個環保法案,倡導低碳經濟,大幅改善了伊朗的空氣質量。

埃卜特卡爾當前的這一個副總統任期是從2017年8月開始的。據伊斯蘭共和通訊社(IRNA)報道,在今年1月伊朗失誤擊落烏克蘭客機事件發生後,埃卜特卡爾與瑞典駐伊朗大使彼得·泰勒(Peter Tyler)會面,強調“伊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並沒有尋求製造緊張局勢,希望地區和平、安全。”

針對伊朗面對的制裁困境,埃卜特卡爾去年曾對半島電視臺說:“伊朗人已經學會了如何在困難時期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伊朗曾經遭遇戰爭,那時候似乎全世界都站在對立面,但我們學會了耐心和增強自己的實力。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即使距離某些目標還很遙遠,但我們正在向前進步。”

伊朗累計已有7名政府高層官員確診

北京《中國新聞週刊》微信公眾號報道,當地時間27日下午,伊朗國家通訊社(IRNA)報道稱,埃卜特卡爾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她因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於27日上午接受測試,結果呈陽性。不過,目前症狀較輕,所以沒有入院,而是在家隔離。

埃卜特卡爾也是伊朗總統魯哈尼內閣中第一位確診感染的成員。就在確診的前一天,她還出席了內閣會議,與總統魯哈尼所坐的位置僅隔兩人,直線距離只有約3米。伊朗官方公開的會議畫面顯示,與會所有成員均未戴口罩。

同樣是在2月27日,81歲的伊朗前駐梵蒂岡大使、教士哈迪·霍斯羅沙希在庫姆病逝。據報道,霍斯羅沙希幾天前因心臟病入院治療,後經檢測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過去的一週內,伊朗累計已有7名政府高層官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除了前述兩人,還包括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委員會主席穆傑塔巴·宗努爾、衛生部副部長伊拉吉·哈利其、國會議員馬哈默德·薩德吉、庫姆市負責疫情管理的最高官員穆罕默德·雷扎·加迪爾、首都德黑蘭第13區的行政長官穆爾塔扎·拉曼扎德。

雖然伊朗高層官員接連“中招”,但不少官員在確診後仍然保持了樂觀的態度。這和伊朗歷史上比較少出現大規模傳染病疫情有關。

感染新冠的伊朗副总统 40年前因人质危机在美国家喻户晓

伊朗首都德黑蘭市民Leila Tayyeb(中)和她的丈夫27日與美聯社記者交談,一名女子剛好路過。(圖片來源:美聯社)

伊朗本次疫情的重災區庫姆市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聖地。在疫情爆發後,伊朗官員要求民眾不要前往庫姆市,但並沒有封鎖庫姆市,也沒有關閉城中的朝聖聖地。據瞭解,聖徒到聖殿朝聖時往往會排隊親吻聖物。近距離握手和貼面,也是伊朗人常見的社交禮儀。

北京環球網報道,值得注意的是,自伊朗情況惡化後,疫情很快在中東地區蔓延開來。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介紹,伊朗地處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交通上四通八達,萬一疫情失控,整個中東地區都將面對更大壓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