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一家這麼能幹為什麼還是這麼窮?

詩鑑漫城


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在中學讀書,吃飯時總是拖到最後去食堂的筐裡拿兩個黑黑的高梁面饃,總是吃不飽,因為他們家窮。

他們家一共六口人,父母親是勤勞的莊稼人,哥哥孫少安是能幹的生產隊長,奶奶生病躺在床上,他在讀中學,妹妹上小學,姐姐已經出嫁。三個正勞動力都很能幹,日子卻過得結結巴巴,為什麼呢?


一、國家窮,家就窮,

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一是新中國成立時,我國處於一窮二白的境地,五十年代冒進主義抬頭,夢想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出現了畝產千萬斤的浮誇風,農民只能餓著肚子交公糧。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農民更是陷入缺吃少穿的貧困之中,到七十年代,國家還沒有恢復元氣,所以農民還是普遍很窮。

二是國家為了加速實現工業化,在西方國家的封鎖下,只能從農業中取得資本的原始積累。於是,政府通過政策和制度手段,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將資本從農業轉向工業。據統計,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過“剪刀差”大約取得了5100億元,所以相對於工人來說,農民會比較窮。


二、制度僵,活力差

《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背景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農村,那時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農民按工分計酬,不管你能不能幹,只要出勤就計工分。隊長吹哨子下田,吹哨子收工,田間地頭只見太陽動,不見人在動,俗稱磨洋工,太陽下山了,一天的工分就到手了,農民沒有勞動的積極性,地裡的莊稼產量就不會高,一年做到頭生產隊的工值只有幾分錢,年終分配根本進不到錢。

政策不允許農民養豬、養雞、搞家庭副業。孫少安的姐夫在市場上賣老鼠藥,屬於投機倒把,被抓起來批鬥。孫少安雖然腦子靈活,身強體壯,也是有勁無處使,一家子只能在地裡刨食。


三、收入少,負擔重

孫少安一家看起來是六個人,實際上還有兩家子靠他們扶貧,一家是姐姐家,姐夫遊手好閒,家裡光景一爛包,全靠姐一人拉扯兩個孩子,孫玉厚看不得女兒吃苦,少不得補貼她家用,幫她養著貓蛋狗蛋。另一家是二爸孫玉亭,這個二爸是父親養育長大的,借錢供他讀書,畢業後在山西太原鋼廠當工人,六0年困難時期,他不幹了,跑回家讓哥哥幫他娶媳婦,孫玉厚真是厚道,把祖產的窯洞讓給弟弟結婚,帶著一家子另外打窯,如此一來,孫少安家就欠了許多的債。

孫玉厚52歲了,沒過幾天快樂的日子,為了兒女們活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輩子也心甘情願。可是土地都快把血汗灑幹了,家裡的光景還是像篩子一樣到處是窟窿眼,實在是負擔太重了。

他們家經濟條件的改善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施土地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孫少安辦起了磚瓦廠,孫少平在煤礦上找到了工作,妹妹孫蘭香考上了北方大學,收穫了甜蜜的愛情。

綜上,人民的幸福離不開國家的富強,離不開黨的好政策,離不開人民的艱苦奮鬥。


江雪閣


《平凡的世界》共三本,主要講孫玉厚一家人的故事。長子孫少安,長女藍花,次子孫少安,次女藍香,孫玉厚和他媳婦,窯洞的炕上還坐著一糊嘟老奶奶 的故事。孫玉厚是一個老實八腳的農民,靠種地為生,孫少安小學畢業,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孫少平免強上完高中,上高中時吃的是三等飯菜,穿破衣爛衫。一開始孫家很窮,因在生產隊,吃大鍋飯,不廣是孫玉厚一家 ,當時農民都很窮。後來,實行聯產承包土地,孫少安承包磚窯 發家致富,孫少平出外打工,又當了煤窯上的工人,藍香也考上了大學,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白平棉


要問孫少安家為什麼會這麼窮?

除去黃土高原以及時代造成的客觀原因,只找主觀原因,那就要從孫玉厚說起了。

在孫玉厚年輕時,其實和村裡的支書田福堂一樣,都是地主家的長工,家裡都是一窮二白的。

但是後來田福堂家一直是雙水村的富裕家庭,而孫玉厚家卻窮到了低谷。

究其原因還是要怪孫玉厚的弟弟孫玉亭。

本來孫玉亭應該是孫家那一代的希望的,孫玉厚將所有的希望就寄託在了這個弟弟身上,省吃儉用的供他上學,又託關係把他送去當工人了。

在那個時代,能夠當上工人,那就是端起了鐵飯碗,那是多少土生土長靠刨土求生的農民羨慕嫉妒的事情啊。

可恨的是,這個孫玉亭太不爭氣,不好好上班,就在廠裡亂搞男女關係,結果生生的把這鐵飯碗砸了,被廠裡開除了。

孫玉亭被開除了工人,受打擊太大,知道對不起太對不起自己的哥哥孫玉厚。於是回到雙水村,就尋死覓活的,不好好過日子。

孫玉厚沒有辦法,就只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給弟弟孫玉亭找個媳婦。

於是孫家又基本上傾家蕩產的為孫玉亭找了一個媳婦,還將自己的房子給了孫玉亭。

自己另外借錢造了幾口土窯自己家住。

就這樣的一折騰,一下就將本來都不富裕的孫家一下拖垮了。

而在那個時期,家庭的原始積累那都是一分一分的通過時間,勞動攢的,不像現在可以有門路做生意之類的事。

所以原始積累一旦用盡,那麼就很難能夠補上了。

再加上孫玉厚家後來人口也多了,就這樣孫家也就一年過得比一年窮了。

幸好家裡還有聰明能幹的大小子孫少安,不然孫家那就更難過了。

綜上所述,孫家的窮就在於孫家出了一個禍害:孫玉亭。


宇哥帶你讀原著


孫玉厚開始跟田福堂差別並不大,都是給地主當長工出身,同樣是很能幹。原因就出在家裡人身上。孫玉厚對他的弟弟孫玉亭是寄予了厚望的,省吃儉用的供他上學,又拖關係送他去當工人。

這其中肯定要花費不少,理所當然的就有孫玉厚來承擔。如果孫玉亭要爭氣的話,情況會大為好轉,可惜他是爛泥扶不上牆,因為亂搞那女關係被趕回了家。後來為了給孫玉亭結婚,孫玉厚有欠了不少債,甚至把自己的房子都給了孫玉亭。就這樣,孫玉厚本來不多的原始積累都搭進去了,還欠了不少債。

就在這時,他自己添了四個兒女,加上一個老孃,真正的是下地一張鋤,吃飯圍滿桌了。孫玉厚再能幹,以當時的情況也是很難餬口的,更別說還債了。可以看出,孫家真正的好起來的時候,是從孫少平下學以後,才漸漸好轉的。歸根結底,前期是被孫玉亭坑了,使得後來孩子太多沒有積蓄應付,才會那麼窮。

田福堂跟他就不一樣了,同樣是兄弟倆,弟弟爭氣,成了縣裡的的領導。不會拖田福堂的後腿不說,還會給他增加很多助力,他一直是雙水村的支書就是很好的例子。田福堂家裡人口也少,比孫玉厚家少了近一半,因為是支書,收入肯定要高,當然日子也就富裕的多了。


音樂v驛站


致力原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指教!




孫玉厚一家這麼能幹,之所以還窮是有原因的。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 大環境造成,計劃經濟,集體出工,孫家就算勞動力再多,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落後的家庭經濟;
  • 孫玉厚為自己這一代承擔太多,虧空了底子,無法解決貧窮的困境;

  • 孫玉厚子女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多,能幹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家境貧寒。


大環境造成,計劃經濟,集體出工,孫家就算勞動力再多,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落後的家庭經濟

《平凡的世界》設定的故事背景是中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個時期,全國上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農村實行農村合作社,集體出工,按工分吃飯,男女工分不一樣。男勞力統一十分,女勞力統一七分。

因為吃集體,每家每戶都不能存有餘糧,更不能有自留地。這種看似平均主義解決每個人的溫飽問題。可是卻限制了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很多人只要出工就能有飯吃,所以出現偷懶耍滑的,磨洋工的人。這對那種出工積極,勞動力出眾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而孫玉厚一家就是老實、能幹的人,可受限於國家制度,無法靠自己的勤勞能幹來扭轉家庭的經濟局面。

直到後來,國家實行生產責任制,分田到戶,家庭單幹,孫玉厚一家才開始擺脫貧窮,走向富裕。



孫玉厚為自己這一代承擔太多,虧空了底子,無法解決貧窮的困境

由於孫玉厚一家是雙水村的外來戶,所以在村裡沒有很多的所謂的“祖業”。家底本身就薄弱,父親在孫玉亭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一旦遇上家庭辦大事,肯定會造成家庭經濟虧損。

孫玉厚和孫玉亭是兄弟,孫玉厚成家時,家底薄,娶媳婦沒花什麼錢。可為了供弟弟孫玉亭讀書,更有出息,他是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和金錢,就是為了讓孫玉亭讀書出來當一名工人。後來,孫玉亭如願成一名鋼鐵廠工人,這是孫家莫大的榮耀。本以為孫家經濟就次改變,可孫玉亭工作沒幾年,就吵著不當工人,鬧著要回家娶媳婦。

本來家庭困窘,孫玉厚又四處借錢備了彩禮,給孫玉亭娶了賀鳳英。還把自己住的窯洞讓給弟弟,住了幾年借宿的窯洞,才自己打了窯洞。

可孫玉亭夫妻倆又不會過日子,把家庭的光景越活越窮,常吃不飽飯。為此,孫玉厚一家又得時不時接濟弟弟一家。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家庭負擔,難以短時間改變家庭經濟困難的局面。



孫玉厚子女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多,能幹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家境貧寒

孫玉厚夫妻倆本身要承擔老母親的贍養義務,自己又有四個孩子,除了大女兒蘭花沒讀書,其他孩子都讀了書。因此,家庭大事一件接一件,很難讓家庭經濟有恢復元氣的那一天。

母親長年臥病在床,有眼疾,需要吃藥。

大女兒蘭花沒讀書,只能在家務農,也沒有什麼很大能力來幫助到家庭。後來嫁給了王滿銀,更是嫁到了窮窩,自己忙地裡的事還要忙家裡的事照顧兩個孩子。孫玉厚也時常要接濟大女兒一家,照顧兩個外甥。

大兒子孫少安本來可以讀更多的書,可為了家庭經濟,放棄了升學的機會,主動回家和父親承擔家庭重擔。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經濟壓力,而也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家庭經濟。

二兒子讀高中,需要負擔,由於家裡非常清貧,也無法給予更好的學校生活。二女兒在讀書,也是需要負擔。兩個人無法給家裡帶來實際的勞動力,也就無法給家裡創造經濟。

所以這個階段的孫家,能做的就是孫玉厚夫妻倆,再加孫少安。所以消費的人多,創造經濟的人少,自然無法改變家庭經濟困難的局面。




綜上所述,孫玉厚家的人沒有不能幹的,但是能幹是主觀能動性,不能改變客觀大環境和大政策,這是孫家無法改變家庭經濟困難局面的根本局面。然後就是家庭本身底子薄弱,需要開支的負擔太多,加劇家庭經濟的困難。

再後來國家政策改變,孫家孩子長大成人,通過勤勞能幹,積極奮鬥,改變了貧窮落後的家庭經濟局面,成為雙水村的首富!


爭取向上


因為是強迫人民集體餓肚子幹活,政治是統帥,是靈魂,以階級鬥爭為綱,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農民沒有種植幹活的自由權,一切都是領導說了算,社員等著領導喊著幹活,誰都想少出力少流汗,成年勞動力幹一天都是10分,多勞不能多得,集體的事只有隊幹部操心,社員只有聽從指揮服從命令幹活,誰也不操心的大鍋飯形式,嚴重阻撓了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創造性和生產積極性,市場不能自由,買賣不能隨便,動不動就把割資本主義的尾巴,投機倒把的帽子給你戴上,是改革開放尊重人民的意願,解放了生產力,讓人民吃飽了飯,過上了幸福生活,強迫人民集體餓肚子幹活,沉痛的失敗的歷史教訓,億萬農民永遠不會忘記,吸取教訓,展望未來,祖國越來越美好,人民越來越幸福。


平安健康知足常樂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從1975年開始創作,到1988年5月25日完稿的。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

在隨筆中,路遙談及創作《平凡的世界》具體準備工作得知,他閱讀了大量當時政治、哲學、經濟、歷史、宗教、農業、商業、工業、科技、養魚、養蜂、施肥、稅務、財務、氣象、曆法、造林、土質改造、風俗、甚至UFO都在涉獵之中,遑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幾乎是隨身攜帶。

在銀頻上,那時的時政新聞依稀歷歷在目,也是路遙的精心製作讓我們清晰瞭解到當時社會的種種人心浮動,孫少平因為家裡沒有錢,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與青梅田潤葉從此交際平行;孫少平比大哥孫少安稍微幸運,多讀了幾年書,即便如此,就連在家做個教書匠的機遇也是很小,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憑藉著女友田小霞不斷的勉勵而一直自學著;姐夫王滿銀,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一夜暴富”的點子,其實他才是那個年代最具典型的人物,只是作者出生於農民,大抵喜愛實誠的人,所以王滿銀的存在就顯得有點投-機_倒-把;二叔呢?據說人民公社分配製度敗就敗在這樣的管理員上。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跟當時掙扎在戰爭後的所有人一樣,被疲憊、饑饉和恐慌浸染著,急需改革帶給人們更大的自由和活力,1975年,中國人口已經是9.16億,年GDP是1634.32億,對於一個人口眾多,百業待興的新起之國,這無疑是又一大難題。

1975年也是重大革新的一年,鄧公上臺,極大的鼓舞了一批先行者,以田福軍為代表的領導,試圖將用白饃一掃吃了十數年的黑饃。主人公孫少安是幸運的,看著他一次又一次埋頭奮進,將家裡的黑饃替換成白饃,每個中國人都在心底為這個國家未來的命運祈禱,感恩。希望世界再無爭戰,永遠太平。




塗非山人


讀過《平凡的世界》讀者都知道,孫玉厚家窮到了骨頭縫裡。

再回頭看看雙水村其他村民,除過村支書天福堂家、當幹部的金俊山家,有幾家的光景比少安家強呢?作為路遙筆下重點描寫的農民孫玉厚,其實是整個時代的農民代表。經歷過六十年代的中國大地,艱難步入七十年代,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哪個農民家裡不是窮的鍋裡沒米麵、炕上沒席片?但這些,只是縱觀全局後的大判斷、大結論。

接下來,我從孫玉厚的家庭結構來分析。上有七八十歲看母要伺候,中間有不肯過日子的孫玉亭一家子要幫襯,後面緊跟著跟了逛鬼的蘭花一家要拉連(幫助),再後面是念書的少平和蘭香。在憑勞力掙工分過活的年代,孫家有幾個替老漢分擔重任的勞力?

好不容易把孫玉亭從學校供給出來,進工廠當了工人,不省心的孫玉亭,不肯吃苦倒也罷了,出了作風問題,被工廠辭退。回來後要結婚,彩禮從哪裡來,結婚後要分家,房子沒著落……諸多爛包事,都得孫玉厚老漢解決。分家後的孫玉亭兩口子,並不像正經的農村人,以土地為重,成了熱心的“革命家”。

善良的蘭花終於長大成人,也算有了勞力,卻被罐子村的王滿銀看上,把蘭花堵在半路強吻後,她一心要嫁給這個不務正業的逛鬼,攔也攔不住。一個勞力,眼睜睜看著她嫁了人。三年五載,毛蛋狗蛋相繼落地,指望不上自個男人的蘭花,只好一次次把求救的信號,送到婆家。

懂事的少安娃把父親的愁苦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高小畢業後,義無反顧放棄學業,決定幫父親分攤負擔。這樣一來,孫家勉強有了兩個勞力。

有兩個勞力又能怎樣,收入和支出嚴重失衡。讓一頭老牛和一頭牛犢拉一輛沉重的家庭之車,本身就夠艱難了,可是這輛車後面帶了拖掛,一個孫玉亭家,一個蘭花家,最後面跟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少平和蘭香,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不是一輛牛車,而是靠兩頭牛拉著行駛在山路上的火車,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再回到開頭討論的問題上,七十年代的中國土地上,哪個農民不是舉步維艱熬過來的呢?我們能有今天,不就是靠千千萬萬孫玉厚一樣的人辛苦付出而來的嗎。

事實證明,再困難的歲月都會過去,希望我們不忘過去,不畏將來,像孫玉厚一家一樣,齊心協力,奮勇前進。

再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興旺發達!同時感謝那些曾經想牛一樣勞作的人們!











蘇臺文苑


要問《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一家那麼努力還是那麼窮,這是因為時代的原因窮是普遍現象,並不是因好吃懶做造成。


路遙小說中的背景大約七十年代前後,那時候孫家上有老下有小,哪能想象吃上白麵饃那麼幸福的事!不只孫家雙水村的人,因為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動,樣樣都要票,沒有戶口就沒有供應。大鍋飯加上單純的地裡刨食,樣樣講政治,多養兩隻雞鴨都不行,生活太艱難了。

地裡的麥子割了十三茬,自從蘭花出嫁後,全家就孫玉厚一把老骨頭勞力了,一大家子吃不飽穿不暖也正常。(據元元父親說,作為長子家裡兄弟姐妹小的時候,每年都要寄回大半工資補口糧錢。)

所以孫少安不得不放棄學業,割捨下成為國家棟梁的理想,絕望地繼承父親修理地球的工作。後來十八歲的孫少安當上隊長,私分自留地,搞上大包乾,此後在雙水村敢於開窯廠,大搞第三產業。他改變了孫家悽惶的日子,養活了一家人。

但孫少平上了原西縣高中時,還穿著露腚的衣服,吃著代表非洲生活的高梁面饅頭下白水菜,貧瘠的生活讓他羞澀無奈,貪窮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莫言說過要想離開黃土地,只有兩條途徑:當兵或工廠招工成為吃皇糧的工人,哪一條都不容易。路遙的另一部作品《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夢寐以求的就是成為城裡人。78年恢復高考後,大學畢業生包分配,考上大學被稱為鯉魚"躍農門",實在太貼切不過了。

孫家小妹蘭香在家中三個壯勞力的支持下,吃力地堅持學業,實現了哥哥們的理想,考上重點大學成為研究地球的人,又選擇貴公子為伴,孫家時來運轉。

孫家好逸惡勞的逛鬼女婿王滿銀,日子也過得不好,連帶著孫蘭花受苦。然而耗子藥生意和祖上大地主的基因,讓他練就八面靈光的腦子和口才,在市場經濟的時代,終於否極泰來便是證明。

平凡的世界擺脫了窮困,嗚咽河水不再嗚咽,流淌出歡快的時代節奏來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閒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種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只是能顧住溫飽!

一個人按照一畝二分地來計算,一畝地種常規的農作物(玉米、花生、小麥、大豆……)一年兩種一年純利潤也不到1000,就按照一畝二分地一年純利潤1200!

這1200夠農民交合作醫療一人一年220元,不讓你燒秸稈煤氣費得100一年吧,上有父母要孝順下有子女要教育中間老婆要吃喝,親戚朋友要來往,顧住肚子夠溫飽!

一句話在農村種地窮你一輩子,不能餓死你!

窮是一種病,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