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書法,是一直臨寫四大家的字好,還是學好筆法,寫自己的結構好?

新180534369


看到這個提問,基本上可以確定提問者學習書法的時間不長。書法學習的大方向,我們正確的方法是先繼承古人,然後再結合自身和當代審美進行創新。

書法的學習方式,其實是有很多種,但是需要結合學習者自身的情況進行擇一學習。

比如:有的人有條件學習書法,可以進行拜師學習。有的人條件不具備,只能通過自學來進行,這兩種人的學習方式就會有所差異。

一、拜師學習書法的人

拜師學習書法,學習順序基本是:首先學習筆法,其次再選擇字帖進行深入臨摹學習。而這種字帖的選擇基本上是老師所擅長的。

拜師學習書法的人在老師的引導下可以避免掉很多錯誤,能夠高效正確的學習下去。

只不過拜師學習的人跟隨老師身後學習。如果自己不能主動通過大量的古代碑帖深入臨寫,那麼就存在潛在的被老師的教導所禁錮。



二、自學書法的人

針對廣大的書法學習的人來講,自學書法其實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有優厚的條件。

自學書法最難的一點就是筆法的學習。因此從這一點的角度來講,很多自學書法的人,他們的學習順序是:首先選擇一本字帖,進行深入的臨摹學習,從字帖當中去學習這一書家的筆法應用。其次,當這本字帖學到“入帖”的程度時。再選擇書家的其它字帖,或者選擇其它書家的字帖,來進一步學習。

自學書法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給自己學習書法建立一個根基。倘若第一本字帖的選擇當做根基的話,那麼你以後的學習,都是在為這個根基添磚加瓦。這一點在自學書法裡頭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

書法學習的人從自身的條件出發,他們的學習順序或許有不同。但是,由從原理上來講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先從筆法開始練習,再通過字帖的臨摹學習,明白筆法在書體中的應用;另一個從字帖進行臨摹學習而得到筆法。

書法的學習一定是先繼承古人開始,我們是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性情以及審美,並且結合當代社會的風尚,這諸多方面融會貫通來進行創新。


書法有云


書法不僅僅是四大家!

四大家也只是楷書,臨摹四大家不可能把筆法學全!學習四大家也不僅僅是臨摹,如果僅僅是臨摹,那麼你臨摹的再逼真也不能稱家,因為學習書法一定要學習書法的理論,書法的審美,不然,你就是寫字!

學習筆法更多的是在行草書裡,學習行草才能讓你更深地認識書法,更廣泛地接觸書法。


一笑貫長天


實在的講,我字寫的並不好,只能算喜寫毛筆字。

剛才看唐弟兄說研究,我更談不上,只是好思考一下。

我認為學書法,應選一家的好帖學,寫到離開帖能寫象,最低也得八九分象,這樣筆法結構基本掌握。

這時可以換一個帖,或就去寫印刷體,這樣你才能脫離原先的體,形成自己的體,這樣練好了才有可能成書法家。

可能有人說我是槓精,我認為書法家不應分柳體歐體顏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篆書,狂草只可當愛好,為修心寫著玩,能成匠則成,成不了匠,什麼也不是,有什麼用,畫符不避邪,寫對聯誰也看不懂有什麼用。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草書是行書按章法的快寫。

只有在楷書形成了自己的體,再行,再草,才能寫好字,才可能成家。

確切的說,行書,草書不是臨行書,草書帖,可以學鋼筆的行書草書,用來寫毛筆的行書,草書。:

必須打下楷書的基礎,才能寫出好的行書,草書。

否則就是畫字。

我是這樣想的,也要這樣試一試。歡迊指正,多提寶貴意見。


qSy112233864喜樂孩子


1.首先,無論是學習哪一家都要完全忠實於他,只有做一個忠誠的粉絲,你才有可能從古人那學到東西,包括筆法、結構、章法等。

所謂四大家,不知道你指的是哪四大家。歷史上四大家很多,例如宋四家,清四家等,你所指楷書四大家吧。

學習四大家的字,沒有問題。我建議還是既學筆法,也學結構。

2.雖然趙孟頫曾經在蘭亭十三跋中提到“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話說的一點毛筆沒有,但是我們不要理解跑偏了。

不能只學他們的筆法,不學習結構!我們學習筆法是學習用筆的方法,但是字終歸還是要回歸到結構。結構不好,筆法再好不能用;筆法不好,結構勉強可以說得過去。


3.舉個例子,如果布料好,裁剪效果不合身,衣服同樣不能穿。雖然結字因時相傳,現代人的書法審美和古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說你單單學了筆法,而不懂古人結字原理,你的字是沒有水平的。

4.本人才俗學淺,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研習書法
。如有不同觀點,請留言批評指正!!


清涵書法


首先,臨習四大家的作品,是因為歐顏柳趙的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們通過毛筆對漢字書寫來表現審美趣味和思想感情。

而且獨具特點的書風,是一場書法點畫,線條,結構,結體,審美的轉變,是富有各自韻律和節奏的特點。四大家不論是真,行,章,草,都影響著同一時期的書法風格,在歷史的長河中都能佔據重要的一席之位。


而學習書法的過程一般都是由楷入行,再入草,而楷書以四大家為首,故而四大家的書法作品臨習,是初學者的基礎。也是入門的重要典範,通過四大家的學習能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和技巧。

當基礎打牢後,更要學古貫今,博學多采,筆法,章法,墨法蘊含於心,融合百家,才能繼往開來,入古出新,才能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特點的書法特徵。一部書法發展史,闡釋了漢字的演變史,貫穿著書法風格的變化。因此如果脫離四大家,是很難很難創作出自己的書法風格的,最多也只能算作流行體。還是一步一步臨習,集諸家百長,融於一心為好。


清泉2008


取決於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什麼?臨帖只是技法訓練過程中一個必要的科目,帖是訓練用品器具之一,無論先學什麼書體,或先練哪個帖,都是暫時的,相當於公交車線路上的一個經由站,不可能總停留在那裡,肯定是要向下一步進行的,比如,從歐楷《九成宮》入手,之後要學行書,或練其他帖。

所以,無論是學什麼帖,或者說練哪種字體,主要是研究範本的書寫技法,重點是筆法、字法,如果只是單純的留於模得筆畫形狀和字體結構外貌,而並沒有真正的獲得法理,那是沒有用的。

臨摹是悟法、取法過程,創作是用法的過程,因此,決不能侷限於專工某一家,應該博覽群書帖,各種各樣的字體都要學,重要的是筆法、字法,然後,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千萬不要將學過的字原封不動的放到作品中,必須拆成筆畫、部首,使它們變成技法元素,重新組合……這叫個性化創新。

學習書法,臨摹古帖,最終目標是獲得原作技法核心精要,掌握傳統書寫法理與技術方法,依次類推,博學多帖,修練多體,然後,融會貫通,向寫出藝術個性化字體方向努力。

筆法只是書寫技法當中的一項。書寫姿勢、執筆方法、結字法則等相關要素若是不正確,空談筆法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執筆法是重要的用筆技法之首,可以說它是直接影響運筆法動作正常有效施展的前提條件,對日後寫好書法、提升技藝水平,非常至關重要,不可輕視。

初學乍練的時候,單純書寫某一種字體,感覺不到有什麼問題,隨著審美標準不斷的提高,就會發現原來的一些作法是錯誤的。既然如此,何必當初? 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步入正軌呢? 如圖:

想了解更多的練字方法問題,請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有小視頻可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書法,一人一性,一人一書。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我認為你要從自己的審美觀念出發選帖。喜歡哪種風格的書體就選哪種練習,不要朝三暮四,練的太雜反而會邯鄲學步,一事無成。





祺藝學書


問題提的非常好。學習書法過程中出來讀帖臨摹就需要不斷的思考與書法有關的問題。如何一味埋頭臨摹,而不反思,會影響書法的學習的。


所謂的燈不撥不亮,理不思不明,理不明,行必惘然。先說“一直臨寫四大家”的問題。我們學習書法最忌不專,見異思遷。如果各種書體都在不斷交互臨摹練習,很可能會象邯鄲學步那樣的結果。正確的做法是一家一家的過,也許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不妨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學。對於初學來專而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本身技法不懂也不熟,如果頭腦中同時出現兩種狀態和字的技法與字形,往往會一片芒然,不知如何落筆。初學書法不需要博而貴專精。實際上,一家能夠學透或掌握,恐怕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如果能夠精通一家之後,舉一反三,一法通百法通,在學其他字帖就容易了。畢竟書法的演變發展連貫的是在繼承過程中變化出新的。



學習書法建議先專後博。不是一直臨一家或交叉臨摹。

在說筆法與結構問題。從初學角度來說,首先要先從理論或技法是來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礎的書法知識,然後動筆臨摹練習。一般要先從永字八法學起吧。要先通過讀帖知道點畫的形狀和是用什麼技法寫出來的,然後在描紅在臨摹。如果有老師面授的話,通常會做出示範。告訴你一點一畫長這麼樣,是怎麼寫出來的,如何結構。實際上,就是一點或一畫,都是有具體的合適的位置的,不能亂放到格子中。這就是結構方面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筆法、結構和運筆技法是先知理論後實踐的,落筆紙上之前要預先考慮好了才去寫。不能心中無數,一點法都沒有,那樣是瞎寫。



對於書法的筆法和結構先要胸有成竹,然後落筆臨摹。而且對筆法、結構技法的掌握,有一個由一到二、到三的過程,就是由不知到知,由知到博,由博到精到熟的過程。至於在這個過程中究竟是筆法先,結構先,可能是因人而異的是。

再就是我們學習書法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走,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人是雙腿走路的,做事也能夠同做兩件事,就是能也是有時間順序。這和一箭雙鵰沒有關係。


翰墨書道


臨習別人的字是因為別人寫的字比自己寫得字好看,要想寫好字,首先得練筆法和結字結構。漢字是由偏旁部首組合而成的,練習時,首先要對著偏旁部首逐個練習,練習每個偏旁部首的書寫用筆方法,偏旁部首練習好了,寫字就有了基本功,結字的好看難看,關鍵在於是否勻稱,字猶如人的五官相貌,偏旁部首猶如人的器官,是有一定比例的,長得勻稱了,筆道剛勁有力了,寫出來漂亮,該長的寫短了,該短的寫長了,都不成比例。漢字數量巨大,字形複雜,練習起來很難面面俱到,因此會吃功夫。比不了英文就二十六個字母元素,只是排列順序有別。


我為大王來巡山


自古就講:入古難新,自構難穩。

學習書法都是從臨摹學起,也就是學習結構。無論是學四大家或別的帖,明確學習的目的:通過書寫某一帖掌握用筆方法,筆法不是單獨存在的,存在於整個學書過程當中,並且通過長期的書寫學習能夠巧妙的把力發至筆端,才能自然書寫。

入古難新,就是因為不會用力所致。自構難穩,是力量不夠所致

學書最終是要有自己的面目,但前提是能自然的熟背臨某一家字帖,這一點做不到其他無從談起。

精一而博是繞不過去的,只有老實的學習下去才能學好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