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一直在流传,而且是广为流传,简直是屡禁不绝。想来呢,如果是孩子们厌学症发作,吹吹风、闹闹情绪也就算了。竟然总是有成年人正儿八经地出来教导别人,说什么读书无用。实在是气人啊!不知道您是想忽悠谁?又或者,您如此年寿,却仍然被谁(暂称“心地不良者”)给忽悠了?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什么事情说起来,总的有个头儿。我们说自己是中国人,动辄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动辄孔孟老庄,礼仪之邦,不过,恐怕说来惭愧,不用说什么四书五经、十三经、诸子名文,单单好好地读过《论语》,我们就已经觉得他很了不起了。难怪要说读书无用啊,你读的都是什么书?又是怎么读的呢?

不要跑远了,赶紧回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我们本来引以为傲的古代圣贤们,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儿的。他们如果真的告诉我们读书无用,我们不读书的话,也会理直气壮一些不是。如果不是,就更值得我们深思了。

孔子的读书态度

说到了圣贤,总是脱不了孔丘孔圣人,我们就顺势,先看看他的情况。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论语》开篇即言学,起首即论学。足见孔子对读书学习的看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孔子看来,人类的道德和精神成就并不是依靠欺骗,或者是幸运之神的降临,也不是依靠神秘的咒语,更不是依靠任何的外在强大力量来成就的,而是取决于他在先天所具备的条件基础上,为了塑造自己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也就是他为之投入学习和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想要获得如此的成就,我们不能靠着个人的小聪明一劳永逸地获得,也不能靠着父母祖辈的积累而承续下来,唯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才能成就和维持

《论语》中论及读书学习处不在少数,略微摘录: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习无止境,也要分享)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谦卑谦虚才是进步的阶梯)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要深入,不可浅尝辄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的重要性。思考才会有启发)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论语》


孔子以自己的一生为学生后辈做榜样,直到晚年,仍然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讲得就是他晚年时候的状态。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读《易经》,致使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到现在,也还是用这个成语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也正是以因为如此,孔子能够一直成长进步,至死方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同的阶段都能够有所突破,如此才是开挂的人生吧。

孟子的读书态度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读书也有着非常深入的思考: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读书需要持之以恒)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读书应善于思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应加以分析,不能盲目迷信书本)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读书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读书需要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深)

或者,你也想起“孟母三迁之教”的故事。因为孟母对教育阅读环境的重视,让她成为名垂万世的模范母亲,受人尊崇。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老子和庄子的读书态度

你一定不会忘记孔子问礼老子的事情。《史记》记载了,孔子见到老子回来后,对学生说的话:“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那么老子是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

很难想象,老子这样身份的人,会劝别人说不要读书,甚至说什么读书无用的话。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老子道德经书影 网图


据沈善增研究,《道德经》所分的道经和德经两篇,并非全部老子一人所著。德经为其所编纂,道经是他所撰的注。如此来说,读书甚至说,因读书而有的笔记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被划为和老子同派的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似乎说了一些相反的话,不过也只是似乎罢了,为什么说似乎呢?认为庄子反对读书的论调,多数人所举的例子是庄子所述轮扁的寓言:轮扁对正在看书的齐桓公说他读的书都是糟粕。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网图


理由是轮扁一辈子都在做轮子的心得。做轮子要把中间放车轴的地方磨光滑。磨得太快的话,装上车轴就容易滑动,车子就跑不稳;磨得太慢的话,车轴又卡得太紧,轮子跑起来就不够畅快。

所以,磨的时候要不徐不急,得之于手,才能应之于心。

手很习惯之后,做事心里就有数,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都很有把握。轮扁自己很擅长制作轮子,但是,这一套诀窍他没办法传给儿子,怎么讲都没有用。

所以有人觉得庄子是在否定读书。可是,我们要知道庄子这个人,《史记》论述到他的时候,说“其学无所不窥”,得到作为历史学家的司马迁如此称赞,庄子的阅读量之可观,想来足以让他就读书的事情发言了,而且一个拥有如此惊人的阅读量之人,怎么可能如有些读者所想,那么简单地反对或否定读书呢。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史记》网图


就是因为读了足够多的书,所以庄子更能够知道只把书本当作唯一智慧的问题所在,会让人忽略掉实际的生活经验

捎点儿现代人

说着这些古人们,立刻觉得自己也高尚了。不过呢,最后总是要回归现实一下的, 从东兴饭局中的大佬们,到战疫期间一直拼搏着的钟南山们,他们哪一个是因为不读书而拥有未来的呢?也因为读书而拥有自救与救他的能力。

说读书无用,谁忽悠您了?还是说您想拿这个忽悠谁啊?居心不良?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网图


再退一万步,就算我们不想成为圣人,不想成为大佬,读书也总还是必要的。所有劝人好好读书的人,总还可以算是一个厚道的人。在众多的劝诫声中,我喜欢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

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

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电影《森崎书店的日常》中客人对贵子说:不读书“就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肤浅表象”,“不想成为肤浅的人,好歹应该翻翻那些陈列着的伟大著作啊”。读书的真正快乐和意义,只有你读了才会知道。不读书的人,永远被隔绝在外边。

读书无用?您想忽悠谁?还是您正被谁忽悠

森崎书店的日常 海报

结论

故而:不要死读书,不要唯书,但不是不要读书。要多读书,要会读书。

用傅佩荣说过的话来总结一下就是:“第一要学习,第二要理解,第三要能够品味。”如此才不会死在书本上。

所以啊,说读书无用的那位,您糊弄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