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這樣一群人不分晝夜、兢兢業業,奮戰在救治一線。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在合肥市濱湖醫院新冠肺炎救治病區,一對夫妻“白衣戰士”將年幼的孩子託付給父母,堅守抗疫一線。

  近日,記者來到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該院集中收治發熱門診的留觀病區被譽為合肥版“小湯山”。二院“小湯山”位於該院廣德路院區西北角,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由兩組二層活動板房主樓以及兩排集裝箱病房構成,共有62間獨立留觀病房。從2月4日開始建設,到2月13日一期、二期全部交付使用,僅用了10天。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深夜忙碌的合肥市二院“小湯山”留觀病區內工作人員。記者 宋炎駿 攝

  在合肥市二院新冠肺炎救治病區內,護士劉璐、舒情霞在更換病房內的床上用品。被厚厚防護服包裹著的步伐雖然略顯笨重,但卻是這世間最美的舞步。她們表示,雖然辛苦,但能夠參與抗疫、衝鋒在前,感到很驕傲。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合肥市二院“小湯山”護士更換病房內的床上用品。記者 宋炎駿 攝

  2月26日夜,合肥市濱湖醫院燈火通明,該院在確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時,也著力保障護士的休息。該院隔離病房護理排班分4個6小時班,從早上8點到下午2點,下午2點到晚上8點,晚上8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第二天凌晨2點到早上8點。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深夜的市濱湖醫院發熱病人預檢分診處,工作人員正指導市民使用溫度計。記者 宋炎駿 攝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隔著兩道玻璃門的市濱湖醫院新冠肺炎病房。記者 宋炎駿 攝

  2月26日13:30,在市濱湖醫院隔離病房第一緩衝區,記者趕到時,前來交接班的護士已經在這裡開始穿防護服、戴口罩、戴護目鏡……每道防護工序,她們都要檢查一遍又一遍。“因為穿戴防護服工序繁瑣,我們每次至少會提前半個小時來上班。”全科醫學科護士於偉偉和記者說道。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市濱湖醫院護士於偉偉幫助同事周雲俠檢查防護服穿戴情況。記者 宋炎駿 攝

  19:40,護理部主任潘愛紅早早穿戴整齊,準備進入病房和次日就要出院的病人做出院前溝通,並對病房內工作人員進行督導。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市濱湖醫院護理部主任潘愛紅穿上防護服不久,防護鏡上便佈滿霧氣。記者 宋炎駿 攝

  在第一緩衝區內穿戴整齊的還有全科醫學科醫生吳政治,他要去進行咽拭子採樣,和隔離對象近距離接觸,與病毒正面“交鋒”。看似簡單的咽拭子採樣是一線最為危險的操作之一,他說每次取樣工作完成時,衣服全部溼透,像剛蒸過桑拿一樣。

  2月27日凌晨3時,第一緩衝區與第二緩衝區之間的大門被推開,“80後”護士陳靜與張微微結伴而出,疲憊的面龐、滿臉的印痕,她們已經在病房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休整之後,她們又將從這裡走向戰“疫”一線。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在市濱湖醫院新冠肺炎救治病房,脫下防護服的護士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記者 蘇玲 攝

· 費秦茹 朱沛炎 記者 蘇玲 宋炎駿 ·

直面“獵毒”娘子軍

  2月25日22點,位於合肥包河經開區的合肥千麥醫學檢驗實驗室裡燈火通明、一片忙碌。實驗室主管謝海梅帶領著團隊開始與病毒徹夜鏖戰。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PCR檢驗員正在處理樣本。

  這支由22名PCR檢驗員組成的“獵毒”娘子軍,“90後”佔了三分之二,最大的33歲,最小的只有24歲。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能量滿滿的“獵毒”娘子軍。

  作為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授權的6家獨立實驗室之一,千麥醫學檢驗實驗室從2月8日起,開始承接合肥、六安、阜陽、蚌埠、安慶、淮南等省內多個城市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任務。

  連日來,疫情形勢雖進一步向好,但她們的工作量並沒有減少。隨著企業的復工復產,返程隔離人員的樣本檢測量加大,檢測任務依舊繁重。實驗室採取每天10人上崗、兩個班組、兩班倒工作方式,確保姑娘們都能保持充沛體力、連續作戰。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給樣本貼標。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通過震盪讓試劑充分混合。

  從晚上10點前樣本送過來,到第二天早晨6點,是姑娘們最忙碌的時間,因為她們要完成1500例左右的樣本檢測。這期間,姑娘們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還要火眼金睛、高度警惕。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提取核酸樣本。

戰“疫”日記:不分晝夜 “醫”無反顧

對樣本進行核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強,檢測風險大,需要三級防護。在進入實驗室前,她們要花半小時時間穿好醫用防護服,穿戴雙層的鞋套和手套,戴上護目鏡、專用口罩和防護面具。防護服不透氣,一會兒渾身就汗透了;護目鏡一會兒就起霧了,眼睛酸脹……在這樣的環境下連續工作至少8小時,姑娘們的體力消耗很大。

  “徹夜鏖戰”、“與世隔絕”、“狩獵病毒”……這樣的工作讓1995年出生的潘三妹感到很有成就感。前幾天,潘三妹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寫道:2003年非典期間,全世界都在保護我們“90後”,現在我們有能力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出一把力,這既是責任,更是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