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不分昼夜、兢兢业业,奋战在救治一线。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在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病区,一对夫妻“白衣战士”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坚守抗疫一线。

  近日,记者来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该院集中收治发热门诊的留观病区被誉为合肥版“小汤山”。二院“小汤山”位于该院广德路院区西北角,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两组二层活动板房主楼以及两排集装箱病房构成,共有62间独立留观病房。从2月4日开始建设,到2月13日一期、二期全部交付使用,仅用了10天。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深夜忙碌的合肥市二院“小汤山”留观病区内工作人员。记者 宋炎骏 摄

  在合肥市二院新冠肺炎救治病区内,护士刘璐、舒情霞在更换病房内的床上用品。被厚厚防护服包裹着的步伐虽然略显笨重,但却是这世间最美的舞步。她们表示,虽然辛苦,但能够参与抗疫、冲锋在前,感到很骄傲。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合肥市二院“小汤山”护士更换病房内的床上用品。记者 宋炎骏 摄

  2月26日夜,合肥市滨湖医院灯火通明,该院在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时,也着力保障护士的休息。该院隔离病房护理排班分4个6小时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下午2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第二天凌晨2点到早上8点。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深夜的市滨湖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正指导市民使用温度计。记者 宋炎骏 摄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隔着两道玻璃门的市滨湖医院新冠肺炎病房。记者 宋炎骏 摄

  2月26日13:30,在市滨湖医院隔离病房第一缓冲区,记者赶到时,前来交接班的护士已经在这里开始穿防护服、戴口罩、戴护目镜……每道防护工序,她们都要检查一遍又一遍。“因为穿戴防护服工序繁琐,我们每次至少会提前半个小时来上班。”全科医学科护士于伟伟和记者说道。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市滨湖医院护士于伟伟帮助同事周云侠检查防护服穿戴情况。记者 宋炎骏 摄

  19:40,护理部主任潘爱红早早穿戴整齐,准备进入病房和次日就要出院的病人做出院前沟通,并对病房内工作人员进行督导。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市滨湖医院护理部主任潘爱红穿上防护服不久,防护镜上便布满雾气。记者 宋炎骏 摄

  在第一缓冲区内穿戴整齐的还有全科医学科医生吴政治,他要去进行咽拭子采样,和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与病毒正面“交锋”。看似简单的咽拭子采样是一线最为危险的操作之一,他说每次取样工作完成时,衣服全部湿透,像刚蒸过桑拿一样。

  2月27日凌晨3时,第一缓冲区与第二缓冲区之间的大门被推开,“80后”护士陈静与张微微结伴而出,疲惫的面庞、满脸的印痕,她们已经在病房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休整之后,她们又将从这里走向战“疫”一线。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在市滨湖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病房,脱下防护服的护士脸上留下深深的勒痕。记者 苏玲 摄

· 费秦茹 朱沛炎 记者 苏玲 宋炎骏 ·

直面“猎毒”娘子军

  2月25日22点,位于合肥包河经开区的合肥千麦医学检验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一片忙碌。实验室主管谢海梅带领着团队开始与病毒彻夜鏖战。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PCR检验员正在处理样本。

  这支由22名PCR检验员组成的“猎毒”娘子军,“90后”占了三分之二,最大的33岁,最小的只有24岁。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能量满满的“猎毒”娘子军。

  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授权的6家独立实验室之一,千麦医学检验实验室从2月8日起,开始承接合肥、六安、阜阳、蚌埠、安庆、淮南等省内多个城市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任务。

  连日来,疫情形势虽进一步向好,但她们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返程隔离人员的样本检测量加大,检测任务依旧繁重。实验室采取每天10人上岗、两个班组、两班倒工作方式,确保姑娘们都能保持充沛体力、连续作战。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给样本贴标。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通过震荡让试剂充分混合。

  从晚上10点前样本送过来,到第二天早晨6点,是姑娘们最忙碌的时间,因为她们要完成1500例左右的样本检测。这期间,姑娘们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火眼金睛、高度警惕。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提取核酸样本。

战“疫”日记:不分昼夜 “医”无反顾

对样本进行核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强,检测风险大,需要三级防护。在进入实验室前,她们要花半小时时间穿好医用防护服,穿戴双层的鞋套和手套,戴上护目镜、专用口罩和防护面具。防护服不透气,一会儿浑身就汗透了;护目镜一会儿就起雾了,眼睛酸胀……在这样的环境下连续工作至少8小时,姑娘们的体力消耗很大。

  “彻夜鏖战”、“与世隔绝”、“狩猎病毒”……这样的工作让1995年出生的潘三妹感到很有成就感。前几天,潘三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写道:2003年非典期间,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现在我们有能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一把力,这既是责任,更是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