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利好包围下的郑州刚需,选房到底要看哪?

售楼部开放,利好频出,刚需马上就可以出门买房了。西柚问了几个项目,都在准备做售楼部开门的通知了。

疫情过后,房企选择打折促销回血;

企业选择卖房求生;

改善人群选择换上更大更有物业保障的房;

刚需人群选择在这个城市安家,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风波。


利好包围的刚需在郑州到底该如何选,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不踩雷,不跳坑?比起说些买大户型、买物业好这些漂亮话,今天我们聊点实在的。


01

区域


疫情结束后,房企打折是必不可少的,越是项目竞争激烈的区域,越可能出现底价,比如惠济北、管南


惠济北从去年就全年促销猛料不断,大河路南连霍高速以北,有近项目正在持续推盘,汇聚了融创、保利、中海、正弘、正商等知名房企。尤其是天河路以西,几个楼盘竞争激烈你追我赶。


惠济北库存位列郑州前排,疫情暂停了库存的供应,也暂停了库存的去化。持续去库存,是惠济北一直要做的事之一。疫情过后,惠济北或将延续“降价第一枪”的行事作风,打响2020的“降价第一枪”了。


管南与惠济北一样,2020年,管南本该是郑州主战场。富田九鼎华府、融创城、绿地花语城、正商生态城、碧桂园名门时代城......多个大盘摩拳擦掌,正待一战。本就有“价格屠夫”在场的管南,疫情过后说不定又会有底价爆出。


利好包围下的郑州刚需,选房到底要看哪?


刚需上车,管南与惠济北可以重点关注,大概率会有惊喜。至于其他区域,虽然竞争大但未必会有再突破底线,比如滨河,当前销售的楼盘都是地价决定卖价,不能再低了,南龙湖部分项目亦是如此。


02

地铁


疫情末尾,即使开启复工,我们也要千防万防。没有私家车的人,到底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的通勤?


答案是地铁


疫情初始,郑州首先对各地铁站点进行了消毒,来往安检排查,都比你坐公交要来的更可靠。且地铁更快速,特殊时期,在外多呆一刻就多一分的风险。


在刚需选择房产上,地铁本就是重要的一环,此次再度需要引起重视,有地铁优势的房产,可以优先选择,特别是4号线这种途径多个通勤点的地铁线路


2月20日,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网发布《2020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地铁项目无疑也进入了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中。仅郑州而言,今年续建及新开工建设的地铁项目就有8个


今年续建的地铁项目中,有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起于新柳路站,止于航海东路站,全场25.2公里。而4号线工程起于安顺路站,止于河西北路站,全场29.1公里。

此前曾有传闻,郑州地铁3号线一期、4号线有望在2020年建成通车,但在这份名单中,这两个项目下并没有被列入今年计划竣工的项目名单中,竣工通车时间或需再等等。


除了两个续建地铁项目外,今年郑州还将有一批项目开工。


郑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起于贾峪镇,止于临湖路站,线路长17公里;


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自银屏路站至绿博园站,线路长43.3公里;


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自东赵站至侯寨站,线路长26.9公里;


郑州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起于上街机场站,止于郑州火车站站,线路长21.3公里;


郑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该线路自郎庄站至龙子湖东站,线路长17.2公里;


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该线路自航海东路站至经南十五路站,线路长6.1公里。


早开工,早乘坐,符合需求的刚需可以关注开工及续工地铁线周边的房产。


03

开发商


被人说烂的物业就不说了,这里说说开发商的实力。


房地产是靠快周转的行业,断粮2个月,可能会让许多房企倒下。


近日,克而瑞发布了2020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销售榜。数据显示,今年1月百强房企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金额5097.05亿元,整体业绩规模较去年同期降低近12%。截至2020年1月末,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仅9亿元,同比降低19.1%


在全口径销售数据榜单中,2020年1月,百强房企中有近7成的企业单月业绩同比下降。其中绿地控股同比降幅47%,全口径销售金额为85.1亿元;保利发展同比下滑幅度44.39%,金额为181.3亿元;融创中国、龙湖集团、正荣地产的同比降幅也在20%以上。


不过,在大部分房企销售下滑的同时,也有少数企业得益于稳定的控盘运营,1月销售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甚至有所增长。其中,时代中国1月实现合同销售(连合营项目销售)金额约为66.72亿元,同比增长59.6%;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49.1亿元,同比增长12.34%;

旭辉集团的金额约98亿元,同比增长8.77%,合同销售面积约6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4%。


在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同时,房企仍要面对2020年的偿债高峰。据克而瑞统计,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亿元的债券到期,相比2019年到期债券增长了43%;其中1月、7月和11月为偿债的高峰,分别需要偿债616亿元、615亿元及662亿元。


对于购房者而言,房企能赚还是小赔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安稳的交付好房子。然而部分房企 ,可能真的没法完成承诺了。


据业内人士打探,即便是疫情期间,也有银行的人带着口罩上售楼部“讨债”了。比起业绩下滑,金融还款压力更是不少房企身上的一座大山。


刚需在选择购房时,还是需要把开发商的选择放在第一位。

央企、国企、一线品牌开发商才是稳妥的选择


利好包围下的郑州刚需,选房到底要看哪?


一场疫情,考验了开发商实力,也考验了购房者的眼力。


疫情过后,刚需可以简单观望,适时下手,在疫情结束后的1~2个月入手最为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