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陝財職院思政課戰“疫”小課堂——防控疫情,思政老師有話說

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已經渡過了一個特殊的開學第一週。今年的情況與往日不同,持續的疫情,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微可視的病毒,竟對我們自由與健康有如此巨大的限制與威脅。

儘管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嚴峻,但面對“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方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沒有因暫時的困難而虛度光陰,而是通過網絡的鏈接,堅持在線學習,這樣的精神和堅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之驕傲。

身雖相隔心無間,在這特殊的日子裡,作為我們戰役中的思政課堂,老師從以下三個方面,寄語青年們。

01 學會思考

面對疫情,我們難免會有抱怨、擔憂我們抱怨各種障礙的製造者,當你不斷的去向情緒尋找答案時,得到的將永遠是“都是別人的錯!與我無關!”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疫情面前,沒有局外者。從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到病症患者,從不能相聚的親朋好友到街邊鄰居,從0到1,從1到無窮……我們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對不幸感染受病的人,我們應懷有真誠的悲憫和同情,如果有可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去幫助他們。

當災難來臨時,我們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就是去正視它、接受它、解決它!當你靜心思考,重新審視這場疫情時,你會發現你能做的有很多,理性看待疫情、做好科學防範……你面臨的是一次新的嘗試,新的挑戰。不要迷失方向,讓我們換個角度,再次出發。

危機即契機,生活即功課。這一次的功課,不會等你都準備好了,才開始考試。你唯一能做好準備的就是,用思考的利劍,迎難而上,直面驕陽!

02 積極傳承

面對疫情的危機,我們看到了像鍾南山、李蘭娟一樣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更甚的是數不盡的默默無名的普通人。這些人中,他們或奮鬥在一線崗位,或已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伴隨生命的隕落,我們還來不及難過,就已有更多的志願者,負重逆行。他們有的年輕,有的年邁;有剛剛新婚的醫師;也有喜得貴子的護士;更多的,是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幼子妻兒,卻仍堅守在一線崗位的人們。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場硝煙裡的危險,也不是不明白自己所肩負的家庭重擔與希望。但他們依然選擇“逆行”。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自強不息,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眾志成城。

科技興國,文化興邦。疫情面前,無數的科研人員,用他們認知的科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夜以繼日地在與死神賽跑。科學的力量,被我們重新認知,置身於災難與生命威脅下,真正能救我們的,是那些腳踏實地默默鑽研的研究者。

同學們,你們是這個時代的新生力量,國之重器,民族之希望,望你們能真切的感受到這句話的真諦,“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為社會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因你而更加美好!我們的民族,因你而更加強大!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心繫國家,有大愛能擔當有責任的新力量!

03 心存敬畏

古語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當我們對人以外的生命巧取豪奪,“相煎太急”的時候,人類自身也將走向深淵。此次的疫情,由我們無度的索取開始,也將以敬畏而結束。對於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來說,環境、生態、資源是我們未來都將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從埃博拉病毒到SARS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肺炎病毒……源頭竟都是從一隻蝙蝠開始。歷史竟如此相似,人類的貪慾,在痛過後又一次的重複,只因少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心懷敬畏,是我們對地球最大的善意,而這一切,也終將回饋到我們人類自己身上。這場席捲全國的疫情,是一堂未被排進課表的人生課。可能是現在,也可能是將來,希望這段經歷能讓我們懂得“敬畏”。

2020年的開頭著實艱難,但生活和歷史都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生活的主動權永遠來自我們自己,雖然,行動的範圍被限制,但思想的探索是沒有邊界的。讀世界,看世界,讓宅家的世界也變得海闊天空。

讓我們待到山花爛漫時,邂逅更好的你!陝財職院的同學們,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