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本人毕业6年,小城市国企上班,大部分人都有副业,这种现象普遍吗,你怎么看?

用户98169850042


受到本次疫情的影响,我深深感受到发展副业的重要性,疫情之下,不管是公司还是企业都没有赢家。小公司缩减人员成本求生存,大公司全员降薪过寒冬。

公司要自保,员工也要自保,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副业就会显得从容很多。

如果自己精力足够充沛,平时工作不忙,在兼顾主业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去发展副业。在副业选择上以自己擅长领域为主,容易上手。不要轻易尝试陌生领域,陌生领域会让你分出更多时间,得不偿失。

职场中的主业肯定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副业则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以后主业发展受阻,还以为以副业作为职业发展的选择。


橘子没有的尴尬季节


我是19年6月份从帝都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工作,社招进入了一家央企子公司。就我所知,我们公司基本都没啥副业,所以国企也分单位,分岗位。朋友之所以这样提问,应该是在纠结要不要跳出舒适圈,要不要也找一份副业吧。我的答案是,该找就找,不影响工作就行。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众所周知国企比较轻松,一般像互联网企业一样996。那这样就会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如果没想法在业务上精打细磨,时间也是浪费,不如琢磨一下副业,不但可以激发自己的动力,还能额外增加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点:提问者说没激情,升职难度大。其实是没有下面职业定位,诚然国企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为啥总有些没人脉没关系的能脱颖而出呢。所以重点是从自身做突破,工作哪里还能再提升,怎么样精益求精。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领导会看到的,提拔认命也就顺利成章了。

但是如果单位确实认人为亲,不尊重努力,又不想辞职,其实发展副业也就没心里负担了,做完工作就琢磨副业。也算是一项提升和收入,起码能提升家人的生活水平。

第三点:如果对事业没啥野心,就想安逸生活,搞搞副业挺好的。多条道路多个选择,哪一天真要是国企没法旱涝保收了,也有安身立命的饭碗,不会太被动。

总的来说,只要不影响工作,我觉得可以做做副业。


2019多读书


不止国企,很多人都在做副业。你也很可能会成为其中之一。

我也是国企的人,毕业时间今年第8年。做副业也就一年。当然,我不是特意为了做副业而做副业的,完全是误打误撞进来的。

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工作,权当一种总结而已。谁知道写文字也可以赚钱呢。于是就越走越深了。

本身我的工作也不错,一线城市,工资完全够花。但很多人做副业,确实就是因为钱不够花。

我还认识很多国企的,不知道为什么工资不算高,或者是三四线城市的私企公司,工资也不高。

有人本职工作就3、4K块钱,但是副业的工资,都翻番了。对此类人来说,做副业,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工作,就是为了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活得现实点并没有什么错。

比起想办法赚钱,难不成饿死自己更高风亮节吗?不会,别人只会觉得你傻。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工资不够花,甚至够花,但想要更多的收入,想做副业就做,没什么好丢脸的。

如果是在三四线城市的国企,工资福利本身就比别人要多要好,自己再做个副业,其实更好,也更有利。

因为,国企工作稳定,同时时间相对充裕。

工作稳定,能有精力去深挖副业。时间充裕,也能有较为固定的时间去做副业。这么好的自身条件,不利用起来也确实可惜。

再说了,做副业不一定是没钱。副业也不一定是完全冲着钱去的。在自我提升上面,副业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没有当初不为了钱,就为了总结自我而特意写作,我也不可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书,更不可能走上赚钱的路。

种什么花,结什么果。有些事情,都是顺其自然的。只要你想,做了,就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读书认证作者。著有《从零开始学招聘》,合著《HR软实力》,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10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擅长生涯咨询、职业规划与心理辅导。欢迎关注,为您解惑!

次等大叔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我对象的同事有做淘宝的,有卖二手车的,有经营大棚蔬菜卖蔬菜的等等

我是35岁的人,在前7年就听说他们同事搞副业了,当然那时候我老公也做了些副业,因为那时候他们厂子不景气,发的工资是基本生活保障,想养家糊口是不可能的,如今过去若干年,再让他重操副业,他是说什么都不干了,太累,还有就是家里孩子没人看,我俩就是互相看

你们单位不错,空闲时间比较多,研究做副业很不错的,毕竟有旱涝保收的工资,再加上自己搞些副业,丰富业余生活,还能增加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涂在空中的样子


这个问题问的感觉你应该是没有副业吧?如果没有的话,主业做的如何?如果主业也不是非常肯定有前景的话,建议还是做好人生的PLAN B吧!

虽然国企相对来说旱涝保收,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很多国企改制,如果收益跟不上市场水平,政府也不会无止境贴钱进去,毕竟是市场经济时代了。

讲讲我身边的几个事情吧

01

我姐夫就是在国企,在里面工作了15年,熬走了几批退休的干部。终于熬到了处长,月薪也终于给到了10000。15年的时候,小城市普通月薪5000+的时候,我姐夫也才两三千。

两三千够干嘛?够一个孩子的辅导班费用,够买点油盐米面。那时候姐姐一直感觉生活压力大,好在姐夫大学的时候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摄影。

所以自己私下搞了一个工作室,平时上班不忙,抽空接活拍拍片子,周末去给一些婚庆公司搞摄像。能贴补些生活费,就这么把国企里两三千的时光给熬过去了。

02

我之前参加过建造师考试,考试完通过之后要去建委去领证。记得当天去领证签名,在签名栏里找我的名字,从上到下瞄过去,当地一家化国营化工厂,有十几个职工都通过了二建建筑。 搞化工的考建筑干嘛? 不懂的肯定不了解,挂靠啊! 一年短期挂靠也有额外的收入, 这也算一种小副业吧。

这么多国企内不搭边的外行人考,还都考过了。

说明啥?说明大家真是闲还缺钱啊

03

搞自媒体的人也是体制内的居多,很多大V一边工作,一遍搞自媒体。我的自媒体群里,一问好多都是体制内啊。

如果你工作已经忙的跟狗一样,也就真没精力搞啥副业了!


综上所诉,国企,压力小,待遇低(暂时的),稳定性高,所以绝对是滋生副业的好地方!


黛晓米


作为一个国企中层领导,我来回答一下。

我也在一个三线城市,就职于一家央企,我们企业,大部分人都有副业,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1.工作安逸

国企工作是非常安逸的,朝九晚五,双休,节假日都可以休息,还有带薪休假,基本上不用加班。

事实上,即使是上班时间,也并不算忙,一天的工作,大概三个小时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没什么事了,实在是比较无聊。

很多机关就利用这个时间搞副业,做些小生意,或者开店什么的,赚点外快。

至少从时间上来说,在国企有这个时间精力去搞副业。

2.收入不高。

国企收入都是比较低的,基层员工工资在3000多,饿不死吃不饱。

如果就靠这工资,生活上还是有很多拮据的,不搞副业靠死工资,家庭会有点困难。

而且也没有太多上涨空间,不是你努力就马上可以涨多少了,只能去搞副业赚点钱。

国企工作是兜底,反正也不忙,就先干着,搞副业有许多不稳定的地方,说赔就赔了,万一有问题,还可以守着死工资。

3.没有前景。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大部分国企员工,没有什么上升机会,只能一辈子干基层。

不是你想努力就可以升职加薪了,很多时候即使你很努力,也还是原地踏步,不会有任何改变。

真的是能看到自己老的样子。

想有改变,只能靠副业,副业自己努努力,或许还有点其他可能,起码比主业靠谱。

因此,国企其实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体制内扫地僧


说实话,国企里面,并不是人人有副业,这种现象还并不是太普遍。

第1点,副业确实是刚需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副业。有些人是文字创作者,他们在头条上写作,有些人是做视频,有人是微商,还有人会利用自己的技能去赚取一些收入。

为什么他们要去做副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物价和房价水平真的是在水涨船高,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一般人买不起。有在国企上班的话,只有工资的话是无法满足自己日常生活的需要,而想要开源的话,指望永远涨不起来的工资是根本没有希望,只能去通过自己的副业去增加收入。

第2点,国企做副业是是有一定的优势

我身边里边有几个好几个做头条的朋友,他们几乎全部都是体制内的朋友,要么国企要么公园为什么呢?因为工作的压力能相对小一些。

下班之后啊,工作就不会太多,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

当然了,我们国企里面有些老员工,他们上班时候连电脑都不用开,就在手机上鼓捣自己的事情,当然这仅限于那些老员工。

像那些私企的员工呢,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搞这个副业了,因为每天的工作都已经填满了他们的生活,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事儿呢?

第3点,国企里的很多人大部分意识还是不够

说实话,我所在的城市里的国企的大多数人,很多人还是没有这个副业意识的。绝大多数的理念还是把希望寄托于工资上,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他们的眼界不够,很多人就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增加收入,比如说我们日常刷的一些头条,很多人就不知道,是可以通过头条来进行赚钱的,这就涉及到一个信息差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那种安逸的生活,上班混日子,下班吃喝玩乐,做副业是非常消耗人精力的,这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投入、学习,而很多人在面对这些困难的事情的时候,选择了回避。


杰说职场


斯仪观点:副业跟是否在国企没有一毛钱关系。

在市场经济下国企虽然已经不是铁饭碗,但不可忽视,企业的入门槛一直在那里

斯仪所在的国企门槛,基本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重点部门要求211,985院校毕业生或研究生。这是职场招聘的第一条规则,除非特殊渠道无人能打破。题主国企工作相对来说算一种优势。

国企也好,私企也罢,无论什么企业薪酬体系都不可能一视同仁,贫富差距明显是所有企业的特征。

处于企业基层员工出于补贴收入的想法做点副业本身合情合理。每天24小时,除去上班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岂非还有八个时间。另外当前借助互联网,码字、广播、微商,甚至抖音快手……越来越多的机会给予职场人员。

在当今社会同时兼职两份及以上的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题主说的很多人有副业本身跟正常。其实在国企制度相对刻板,很多人即便做副业也不能堂而皇之,至少需要屏蔽企业领导。反倒是民企,或者个体会单位,工作以外的时间完全自由,做副业才更有优势。

斯仪认为,当前很多人对国企有很深的误解,对于副业也一样。

改革开放岂止三十年了,市场经济下,国企过去混日子上班、泡茶熬工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斯仪所在的国企企业绩效考核非常严格,考核ABC,两次以上考核为C的同事降低级别,调整薪酬……严重者劝退淘汰。

关于副业,如果说有大部分人是为了赚钱增加收入,但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为了体验,为了生命的价值意义。我以前也说过,百岁人生,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想来不会后悔吗?与其说是在兼职做副业,比如说是扩展自己的认知领域,增加与社会的链接,从而获得充实。就像斯仪现在头条的经历。

朝九晚五,相夫教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职场,斯仪以为已然不适宜现代的职场人。

这里是斯仪先生职场笔记,终生学习拥趸者,喜欢分享、总结,更多职场问题欢迎探讨交流。


斯仪先生职场笔记


你好,跟你年龄、工龄、所处环境都差不多,我认为造成国企工作人员,普遍有副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余时间充足

在国企上班一般都是朝九晚五、双休、节假日,业余时间较为充足,有时候下班以后不知道该干嘛,所以利用业务时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为家庭增加一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2、环境影响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看到别人都有自己的副业,虽然同处一个单位,但别人的生活质量比自己高,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会迫使自己拓展副业。

3、收入低微

在国企,像我们这种六年工龄的普通小科员,一般工资也就4000元左右,这样的工资做为一个家庭顶梁柱,确实有点低,特别是有了孩子,每月还房贷和孩子奶粉钱,基本月工资就没了,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迫使发展副业。

总之,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有充足的时间,大环境的影响下,迫使我们努力前行,打造自己美好的小家庭而努力。


小旺财


咱们先来看一下题主的问题:毕业6年,小城市国企上班,大部分人都有副业,这种现象普遍吗?

题主个人薪资情况,工资6000,旱涝保收,只是晋升比较困难。题主想必心里有个疑惑,在国企条件,也不错,为啥大家还要做副业?

从这个问题中,也可以看出:题主在小城市能拿6000工资,想必也是中层管理人员或者工程师级别;题主应该是没有做副业的。

在我看来,当今社会,职场人有副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分析如下:

一、有副业也是给自己找个备胎,以防在危机时刻,束手无策

今年春节疫情突然爆发,给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为了防控疫情,听从国家号召,不拜年,不串门,每天只能乖乖呆在家里。

很多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那些平时没有副业收入的员工,一旦被裁,就会陷入失业的恐慌中。

反倒是那些平时有副业的员工,在这次危机中,过得还不错。

俗话说,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做副业,就是再给人生一个备胎,因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我相信,此次疫情过后,加入副业的人们会越来越多。

二、多一个副业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做副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主业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或者为家里多一份额外收入,大家就会利用自身优势,去做副业。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平台又这么多,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得到展现。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从而实现变现。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