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公元1232年,完顏阿骨打創立的金國已近117年,這一年,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農曆3月22日,蒙軍合圍攻打首都汴京。

金軍與蒙古軍交鋒,幾乎是屢戰屢敗,金國君主無奈之下,被迫將都城由中都難遷到了汴京,圖個惹不起咱躲得起。

史料記載,金哀帝親自出宮來到兩軍陣前,巡四方勞軍,故土皆死戰。哀帝吹響了集結號,他把將士家屬、南渡逃亡的難民、周邊州縣的軍人全部集結到城內,試圖背水一戰。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雙方的攻守戰打的十分慘烈,守城防禦工事被毀,就用“故宮及芳華、玉溪所拆大木”來修補,“至是十六晝夜,內外死者以百萬計。”金人抗拒持久,蒙古軍亦“師多死傷”,“不能前”,至到四月初八日,以“天熱避暑”為名,蒙古軍暫時撤軍了。

蒙古軍隊雖然退兵了,還沒等金人高興完,另一場災禍就降臨了,“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諸門出死者九十餘萬人”。汴京城門有12個,每天抬出門的屍體就有千餘具,時間持續了近三個月,汴京城裡猶如人間地獄,星現一番“白骨相望,虻蠅撲面”的慘相。

瘟疫的蔓延,勞動力大量損失,隨後又爆發了“人相食”的饑荒,守城士兵殺死軍官只求逃出這座“死城”。此時的金朝政府猶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是“令諸生監送軍士飲食,視醫藥”而已。

1233年3月,蒙軍捲土重來攻克了汴京,1234年1月,蒙宋聯軍攻克蔡州,金朝滅亡。

後世的人們不禁要問,壓垮金國的“汴京大瘟疫”,究竟因何而起呢?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 異常氣候說

天興元年(1232年)“五月辛卯,大寒如冬”,這一年,河南地區氣候異常,乍冷還寒的氣候,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當時糧食供應不足引發了大饑荒,此時,汴京城內人口又高度密集,又給瘟疫的擴散提供了土壤。

由於中國是一個季風國家,地處太平洋和歐亞大陸交接處,冬夏氣溫冷暖不均,氣候變化很大,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也很容易引發疾病災害。根據古人的解釋,所謂疫,就是指“民皆疾也”,凡是能傳染的病都通稱為疫。

  • 用藥不當說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其著作《內外傷掰惑論》裡詳細論述了這次瘟疫,他認為汴京瘟疫不是“傷寒”所致,而是“飲食不節,及勞役所傷”的群體性內傷病。

大抵人在圍城中,飲食不節,及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所失,經三兩月,胃氣虧之久矣,一旦絕食太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

蒙古軍隊圍城的時候,汴京城內的糧食供應不足,所以就會“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失所”,一旦解圍,食品供應恢復了,人們又會“飽食過度”,從而得病。這類病症類似傷寒,實非傷寒,如果碰上庸醫用藥不當,把人治死也是不足為奇。

後世也有研究認為,瘟疫的源頭可能在蒙古兵裡,他們撤退以後金兵出城採集給養,有可能接觸了染病的屍體或者物品,無意之中把傳染病源帶回汴京城裡。但我們現在沒有找到李杲的相關記載。

因此金未大詩人元好問,恰好也被困在汴梁城中,他把這次瘟疫稱為“壬辰藥鍋”,認為就是誤診帶來的禍患。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 傳染病說

後世醫家結合現代西醫理論,對李杲的內傷說提出了質疑:如果飲食不節,導致身體損傷,怎麼可能在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內造成上百萬人的死亡呢?這次瘟疫的元兇一定另有元兇。

從史料記載的症狀上分析,汴京大瘟疫的患者具有“發熱”、“嗽血”、“嘔吐”等病症,這與肺鼠疫的臨床症狀“高燒寒戰、胸痛、咳痰、痰為粘液火血性泡沫狀態”的病症非常相似

  • 兵禍說

“疾病是戰爭不可避免的伴隨者”。軍隊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由於“軍隊人群具有生活高度集中、流動性大、任務特殊等特點”,非常容易發生和傳播疾病。尤其是在戰爭時期,醫療條件與衛生環境令人堪憂,而軍隊長時間作戰,身體倦怠等因素都會加大疫病爆發的風險,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時的汴京城匯聚了雙方數十萬軍隊,金軍更使用了大量汙染巨大的火器進行反擊,雙方交戰後陣亡士兵的屍體得不到及時清理,因為病菌繁殖提供了溫床,這些病菌極有可能會汙染附近的土壤、水源和食物。這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說的“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史載,“汴京解嚴,步軍始出封丘門採薪蔬”,此類高危的舉動很有可能形成交叉感染,通過人傳人的途徑,引發大規模的瘟疫。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金蒙大戰:因戰而起的一場大瘟疫毀了一個王朝!


今天的人們試圖探尋800年前那場大瘟疫的元兇,由於史料所限,對汴京大疫造成百萬人死亡誘因還存在很多分歧,但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金哀宗聚集了數百萬人集中到汴京,造成城市人口的超級擁堵,加上戰爭時期,飲食無節、精神焦慮緊張、屍橫遍野和政局動盪,搖搖欲墜的金朝政府及其統治者,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手段,使得一場大災禍在所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