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陌生人,能否給30多歲的失業人士送一句話?

球妹


失業並不可怕,可怕的你失去了一顆敢成功的心。對於普通人來說,生活已經夠辛苦了,特別是30多歲還失業了,家庭的壓力、工作的壓迫,隨便一個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現在的你失業了,並沒有什麼,你要學的是將來如何東山再起。掌握一種走向成功的方法。看到這裡了,我建議你花兩分鐘,看看曾國藩是如何做的。學到一點,你就成功了一分。

序言

曾國藩一生做事兢兢業業,凡事力求盡職盡責。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揆諸古人鞠躬盡瘁之義,一息尚存,不敢稍耽安逸”。曾國藩在仕途生涯中,一直竭盡全力,不容一絲懈怠,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自恨少壯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恨”,這是曾國藩常告誡自己的話。對於成功,關鍵就要懂得如何下功夫,從什麼地方付出汗水才會有收穫。

第一:勤勞養心。曾國藩認為,勤勞的人不容易腐朽,不會被安逸侵蝕,在學習、工作中更是如此。他認為,勤有五個方面:

一是身勤,不管多危險的路,多艱苦的環境,都要勇敢的去試一試,親身實踐出真知。

二是眼勤,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善於觀察,多看,多分析;遇到文字報告,一定要多看,反覆審讀,理解其中深意。

三是手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容易丟棄的東西,一定要及時歸納;遇到容易忘記的事情,一定要用筆記下來,一個好的動手習慣,會彌補記憶的不足。

四是嘴勤,對待同事領導要有禮貌、講禮儀,對待下屬要善於指導,多溝通交流。多說好話,做任何事情都能順利幾分。

五是心勤,不管做什麼事情,心志一定要堅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中有夢,只管風雨兼程。

第二:勤學好問。

曾國藩認為,勤學好問的人,一般都能獲得極大的進步,勤學好問能增長才幹。現在社會事務繁多,不管從事哪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學”和“問”。善於學習就是要向書本學習,向前輩學習,多看書,多找榜樣學習,在問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每一項事情,向前輩“問”就能知道其中的甘苦,向旁邊的人“問”就能知道其中的作用和結果。要進步,只有不停的勤學苦練,在勤學中才智才會自然而然的增長起來。

第三:崇尚節約。

自古“敗由奢,荒於嬉”,無數的人在奢侈中迷失了心智,在奢靡中荒廢了自我。勤儉節約是一個人從零到百,甚至到億萬的前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金富貴,始於勤儉。取得成功後首要的就是要知足,在物質條件滿足生活後,更要的就是追求精神的富足,追求實現人生價值,追求為社會造福,不能只管享樂奢侈,要不然,千金散盡不復來。

第四:戒驕戒怠。

曾國藩從軍多年,在帶兵打仗過程,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凡是軍隊有驕傲或者懈怠的情緒時,打仗一定會失敗”。因此,曾國藩一直要求子孫後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謙遜謹慎,要“多做實事,少說大話,多出力,少自誇”。如果長期如此要求自我,那麼成就自然就會出現。

因此,總而言之,就是要在本職方面“勤作為”;在道德方面“勤節約”;在增長才幹方面“勤好學”;在承擔責任方面“勤要求”。如果你能從這些方面下功夫,做到每一項要求,那麼你今後一定能走出低谷,取得非凡的事業。對於曾國藩的成功之學,關注@妙筆寫春秋,裡面都是乾貨,花幾分鐘看看,必然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