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三国演义》假如吕布降了曹操,他还会反叛吗?曹操会重用他吗?

大马哈鱼12


假如曹操降了吕布,吕布不会反叛,因为以曹操的为人识人,根本不会重用他,不会给他任何机会造反!

看看吕布干的事。

东汉末年,各大诸侯都拥兵自重,董卓入主都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好不威武!董卓识吕布为将才,英勇无敌,勇冠三军,堪以重用!

吕布本可以为将军,前途无量,但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爱上了天仙般的貂蝉。后被司马王允利用,杀了董卓,终究得了美人归!

后又依附袁绍,不被重用。

后又依附刘备,摇尾乞怜。刘备是谁?聪明的很,三国有几个可比,虽知吕布这货天生有反心,看到他还有点家当,想着往后可以利用,哪知最后被偷袭,徐州失守,悔不当初!

后曹操兵围徐州,活捉吕布,继被处死,一代英杰就此陨落!好一个猛将,可惜啊!

其实细想,吕布这个人坏吗?除了杀董卓,有点忘恩负义,但话说回来,他不杀董卓,据估计董卓也不会放过他!

剩下东奔西跑,其实就是找个立足之地。

跟刘备那是相互想利用。

说正题,假如曹操不杀他,降了他,据估计他会被成庶民,再无翻盘的机会!

曹操之所以杀了他,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筹码,任何利用价值。

有的人说他战场打架厉害,不见得,那会都老大不小了,据估计斗不过张辽。

所以什么反叛,重用都不会出现!

到此为止,欢迎各位大神评论和指点!



一把撸串


一、一员撼将 吕布在三国的武将之中一直以勇武著称,号称三国“第一猛将”,即便面对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重量级猛将,他也能在以一敌三的情况下,堪堪与对方打成一个平手,可见其武功之高。

二、武敌天下 吕布的武力确为天下第一,这在当时是没有争议的,所以曹操俘虏吕布之后,也是爱惜其武艺,很想把他收到自己的麾下,因为在当时曹操手下没有一员超级战将可以拿得出手。所以吕布归顺的话,曹操肯定会对其委以重任的。

三、曹防反叛 由于吕布的名声又实在是太臭了,张飞骂他为“三姓家奴”,可见其屡次叛变旧主所造成的影响。曹操本人生性多疑,固然既使要重用他,但也会在他的身边安插眼线,并且不会给他实实在在的兵权,以免他做大之后再次造反。

四、分化拉拢 另外对于吕布手下的投降将领,曹操肯定也是要在暗中逐步分化拉拢,以免他们和旧主结成一派,致后造成心腹之患。

五、掌控吕布 经过一番部署,吕布最大的作用可能也就是在战场上攻城拔寨,充当先锋,并且随着后期曹操势力的越发强大,吕布作为个体的作用的也将愈发的削弱,那么这时曹操也就完全掌控了吕布,吕布就是造反,也不会有太大的破坏力了。

六、终不重用 如果吕布是真降了曹操,但就吕布太多反叛其主的前嫌,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他视状况发展态势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反叛了曹操,当然曹操仅只观察性用一时的,就长期性看,曹操也不会重用他的。

七、但作为吕布颇为诟病后患的一点就是屡次叛变,最终在曹操的攻击之下兵败被俘,最后被绞杀。那么假如当时曹操不杀吕布的话,吕布即硬归顺了曹操,在日后还会不会背叛曹操呢?实际上曹操以疑人之心度吕之身,吕布反叛之心随时会爆发的,所以曹操为解心腹之患,最终仍将其杀害了。




建设者筑迹


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他应该有人品,如果连人品都没有,那他也就没有价值了。

在三国那种强弱分明,丛林法则横行的游戏中。假如吕布降了曹操,他肯定会反叛的,而且以曹操的作风肯定会极力的防备他,没有什么重用的说法。这都是小说中的历史背景设定和人物性格设定的。

一从吕布方面分析

在小说中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因为他先后投靠于董卓、刘备和曹操。虽然吕布神勇过人,可是智慧不足,而且在乱世之中,人们都特别在意的就是对某一个集团的忠诚,我们可以想想如果不忠诚,那么在你死我活的争地盘的斗争中,就可能成为集团中的内奸。

吕布投到董卓门下,拜董卓为义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就等同于亲父子了。可是吕布中了王充的计谋,因为儿女私情,就杀了董卓,当然从百姓的角度看做的很对,可是从别的争霸者来看,这就等同于“弑父”了。

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董卓部下攻入长安,长安被毁,吕布投于刘备门下。刘备收留吕布,一方面是因为刘备识大义,知道吕布杀董卓是有功的,另一方面当时刘备缺兵少将,知道能找一个人当帮手是很值得的。

在以仁义著称于世的刘备面前,连以奸诈著称的曹操都害怕杀了他而伤了全天下人的心,可是吕布又反叛了。这次反叛最后导致了曹刘的联合进剿,吕布被俘以后,还想投靠曹操,还想着刘备说情解救,想想一个连做人底线都没有的人,怎么会得到信任哪。等待他的就是被吊死在白门楼上了。

二从曹操方面分析

曹操被称之为奸雄,绝非浪得虚名。

说他奸,是因为他的奸诈、凶狠、假仁假义的出了名的。他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吉平、董承、伏皇后,甚至连五个月的婴儿都不放过。他还杀死了“北海六年,甚得民心”的北海相孔融,连名医华佗都惨遭毒手。

曹操杀人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防患于未然,在加上他的猜疑心非常的重,所以任何人只要对他的位置构成威胁,以他的作为和性格肯定是被除掉的。

曹操在杀掉吕伯奢全家,出门后有明知故杀那淳厚忠良的老丈,曹操说出了他的人生哲学;‘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因此吕布很难在曹操手下生存下来,自然也没有反叛的机会了。


鸿客行


从曹操的性格来看,吕布是没有活路的。曹操一向喜欢做借刀杀人的事情,让别人背恶名,刘备一说,他就顺坡下驴杀掉吕布,给你一种“我是误听刘备的谗言才杀掉人才的”感觉。为何曹操不能用吕布呢?

第一,吕布人品差,用了这样的人,手下的人会寒心,既然反复无常的人都用,以后难保下面的将士不会效仿;

第二,曹操不缺大将,缺的是有见地的谋士,吕布,匹夫耳,用一群匹夫就能咬死他,有何稀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吕布杀汉朝官员丁原,还帮过篡国的董卓,是名符其实的汉朝乱臣贼子,劣迹斑斑,如果曹操重用他,别人会怎么想?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想找曹操把柄的士族势力?

第四,曹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担心控制不了吕布。所以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曹操宁愿杀了吕布,也不愿意让吕布投奔到其他敌人麾下,所以吕布才有如此悲惨的结局。曹操并不能肯定当时吕布对他是否是忠心的,他始终认为是吕布当时没有人可以依靠才被迫选择投靠他自己的,这就给曹操带来了一种不安全感。

所以曹操不是傻瓜,绝不会用吕布的。





f梦飞翔f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吕布必须死,因为吕布和马超一样,不是甘于久居人下之辈,但有机会,一定会反叛。他是被自己手下背叛了绑着送给曹老板的,这样的吕布降了也只是匹夫之用,一杆枪一支箭一条绊马索就能搞定,这样的人曹老板手下多得是。吕布厉害厉害在手下一批横纵并州的骑兵,这些骑兵从前视其为恩主生父誓死效命,所以无敌于当时,这些人能替吕布卖命的人死了,吕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就吕布的一生经历,人生的最后的关头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背叛了他,已经无法指望这样的人还能东山再起,吕布犹如一条丧家之犬。

另外,吕布死前是什么身份,朝廷钦命的将军,救国的英雄,三叛其主,连对其恩重如山的刘备也遭其两次背叛,这样劣迹斑斑又毫无用处的人,沦落到最后犹如烫手的废铁,无论是谁也恨不得赶紧扔掉了事。

另外高顺会死是因为手下的陷阵营死光了,他自己也很可能随着最后的出击死了。

张辽不会死是因为当时他身在鲁国被其他曹军阻挡,军队保留的较完整。这样的人可以接替吕布作为并州系的代言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我认为吕布反叛的概率极大。他前面两个人的干爹,都还挺信任重用他的,结果都是被他亲手干掉,简直是可耻到极点,杀二人的目的也足以让他臭名远扬,财色二字就能轻易让他叛主,并把事情做绝。后面他再叛曹操的概率简直是极大。

首先,三国时期收买敌军的计谋,很多谋士都用得很好,吕布这样的人,很难把持得住。第二:曹操手下奇才猛人很多,不可能唯重用吕布,吕布无大谋略,且目中无人,日子久了心中必有反心。

第三:曹操生性多疑,手下能力越大,心中猜疑越大,最可怕的是吕布的前科,简直是恶迹斑斑,就算被曹操收为手下,也会遭到排挤,吕布不反才怪。

我认为曹操不可能重用吕布。

第一:吕布认了两个干爹,也亲手杀了两个干爹,原因也是极为不要脸和愚蠢。于曹操而言,收吕布就是手拿烫手山芋。重用吕布,曹操恐怕睡不安稳。

第二:吕布自恃武功好,目中无人,容易让曹操武将阵营产生矛盾,吕布名声太坏了,很多人都反感他。重用吕布,众将肯定不服。

第三:曹操多疑,不可能敢把重要位置交给吕布。





手心有颗痣


  • 从曹操的性格来看,吕布是没有活路的。曹操一向喜欢做借刀杀人的事情,让别人背恶名,刘备一说,他就顺坡下驴杀掉吕布,给你一种“我是误听刘备的谗言才杀掉人才的”感觉。为何曹操不能用吕布呢?

  • 第一,吕布人品差,用了这样的人,手下的人会寒心,既然反复无常的人都用,以后难保下面的将士不会效仿;

  • 第二,曹操不缺大将,缺的是有见地的谋士,吕布,匹夫耳,用一群匹夫就能咬死他,有何稀罕?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吕布杀汉朝官员丁原,还帮过篡国的董卓,是名符其实的汉朝乱臣贼子,劣迹斑斑,如果曹操重用他,别人会怎么想?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想找曹操把柄的士族势力?
  • 第四,曹操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担心控制不了吕布。所以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曹操宁愿杀了吕布,也不愿意让吕布投奔到其他敌人麾下,所以吕布才有如此悲惨的结局。曹操并不能肯定当时吕布对他是否是忠心的,他始终认为是吕布当时没有人可以依靠才被迫选择投靠他自己的,这就给曹操带来了一种不安全感。

所以曹操不是傻瓜,绝不会用吕布的。


汤姆数据排行


却说吕布兵败被擒,白门楼上兀自亢声大叫,曹操爱才,方欲释之,顾刘备问曰:“如何?”玄德答曰:“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遂令牵出杀之,然忽见一旁程昱频频示意,摇手目送甚急,曹操会意,令且收监,明日再问。

待众散去,操召昱问曰:“今日何故阻我杀布?”昱从容对:“布三姓家奴,无信无义,杀之可也,然权且寄首数日,某有一计,可收一举三得之功。”操:“卿且言之,”昱:“刘备,人中龙凤也,久必为患,不若早图之,然备素闻仁德,无故杀之恐绝人归附之心,而今日刘备一言欲致吕布死,不念辕门射戟之惠,是其险恶处,吕布更是恨之入骨,待某晚间说布,令其私斩刘备,如此,一则去刘备一大患;二者,备属下关、张二将亦为雄杰,刘备一死,关张必为其兄报仇,彼时复擒布杀之,关张必感恩戴德而为我所用,明公又添一大助力;三者,吕布终归要杀,然不若替明公尽力作成此事,死于今日,何如三日之后?”曹操闻之大喜,复问曰:“吕布能听汝言乎?”昱笑曰:“布,一莽夫尔,说之何难!”当下计议已定。

当晚程昱直入布囚所,释其缚,进酒食,曰“将军之事恐不谐矣,某倾慕将军已久,遥想当年虎牢关将军勇绝天下,何等豪迈,今日见将军难逃一死,特来道别,”言罢奉酒一卮,吕布接过一饮而尽,道:“君其知我!某征战十载,未逢敌手,今死则死尔,人各有命,只说起那大耳贼,某尝辕门射戟救其一命,今日反来害我!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昱亦为之唏嘘,更进酒数杯,乃曰:“将军尚有一线生机,愿听否?”吕布乃无望之人,如溺深渊而得援手,如何不听。昱复道:“想那刘备,名虽仁义,实则狡狯,今日丞相原有意释汝,奈何刘备一言,不得不杀,幸我阻之,但刘备一不作二不休,既已得罪于将军,又何能容得将军存世?即令今日不死,他日亦必害汝。”吕布点头称是,须发皆张,昱复徐言曰:“刘备小人,丞相亦恨之久矣,方今之计,汝可趁其不备,私截刺之,为汝绝一后患,亦为丞相立一大功,刘备一死,吾再为汝进言,丞相必然释汝,且得重用,只奈何刘备之关张二人勇武,恐将军未必能胜之耳。”吕布闻得此言,遽然起立,道:“当日虎牢关某以一敌三尚有余力,况今日乎,纵有千百万人,吾何惧哉!今唯君命是从!”程昱暗喜,知已得计,遂予宝剑一柄,令其静候,三更时分有人来唤。

却说程昱复遣人往备处,说丞相有邀,商谈降兵处置事项,刘备今日一言欲致吕布于死地,却未成功,心下正自惴惴,正欲往谏吕布不可留,其时关张会同曹仁清点兵杖器具迟迟未归,遂不待关张归来,孤身上马便走,行至半道,恍惚见得一人立于道中,夜深莫辨,待到近前,只见昂藏九尺,再一瞧面目,赫然便是吕布吕奉先!当时唬得啊呀一声,直坠马下,一交跌在地上,好个吕布!大踏步赶上,一手捉其胸,稳稳提将起来,大喝一声:“大耳贼!汝也有今日!”言毕一剑穿心,复割下头颅,可叹刘备半世雄杰,命丧吕布之手,兀自瞋目结舌。

此时暗地里闪出程昱,抚掌大喜:“将军真神人也!今立一大功!且随我来,”吕布此时宝剑在手,心念一转欲趁夜遁去,却见程昱身边影影绰绰,正不知多少伏兵,闻得呼喝,巡夜兵丁亦须臾即至,自己身无甲胄,又无长戟,料难突围,只得随程昱去了。

话说关张二将正在清点兵械,今日曹仁得了密令,故意夹杂不清,只说账目不对,反复计较,直捱到天将欲曙方得归家,归家已闻得噩耗,说是吕布夤夜私脱看守,刺杀刘备。关张闻听此言,恰如晴天霹雳,那张飞,瞋目出血,绰矛上马,寻得吕布囚所,此时吕布早已为程昱所匿,飞一腔怒火无所发泄,直打得门窗桌床俱为齑粉,没奈何,只得大哭一场,回去找关羽商议。关羽恐张飞敌布不过,也随后赶来,二人见面,又是抱头痛哭,径寻曹操而去。

此时曹操正安睡片刻,闻得门外扰嚷,听关张痛哭号啕,知刘备已死,心中暗赞好个程昱,忙温言抚慰,通告全城,克日缉拿脱逃吕布。

不数日,程昱缚吕布至,关张二人直欲手刃,为众将所阻,遂唾其面,布曰:“吾辕门救汝等性命,尔刘备却要害我!”,关羽怒道:“三姓匹夫!汝夺我徐州在先,怎么不说!”正纷扰间曹操大喝一声:“事已至此,毋复多言!吕布身为降将,私脱看守,擅杀大臣,罪不容诛,即时斩首!”这时程昱急急将一破布塞入吕布口中,速速牵出斩了。曹操复以监守不严之罪,斩了两个小兵,关张二人大仇得报,自此安心归于曹操帐下,数年后张飞北战匈奴,关羽南略江东,此为后话。

转过天来,下邳城诸事已定,曹操趁夜巡城,行至一处,忽听得女子啼哭声,隐隐有悼吕布语,须知那吕布素行无良,众叛亲离之余,却不知何人在此哭他,曹操遂仗剑推门而入,只见一张供桌上摆着一个牌位,上书“先夫吕布奉先之灵”,下首跪着三个女子,见有甲士闯入,其中二人惊惶退避,只余得一人长跪于地不为所动,定眼看时,只见:

两道蛾眉,如早春柳叶,

一双泪眼,似剪水清泉,

纤腰袅娜,不堪盈盈一握,

玉臂轻舒,掬得月色清寒,

柳眉微蹙,千般相思千行泪,

檀口轻吁,一唤夫君一断肠,

梨花带雨,烛光中愈见俏丽,

素色戚容,暗夜里更惹风流。

正是那,吕布遗孀,貂蝉。

曹操顿时看得呆了,当啷一声宝剑落地,半晌只说得二字:“嫂嫂……”,随行许褚、曹仁见此光景,相视一叹,摇头退出,





雲飛影视


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号不是盖的,不过他投降了曹操,应该不会反叛了,但是曹操不一定会要他。

纵观吕布的人生轨迹,他先叛丁原,在叛董卓,又叛袁绍,最后被曹操所杀。其实吕布是个识事务的人。背叛丁原是被收买,背叛董卓皆因中了美人计,加上王允晓以大义,背叛袁绍是因为自己得不到重用。

再看曹操,吕布被曹操所杀时,在各方势力中,曹操最强,如果曹操收留他,对他来说也是个好的归宿,应该知足了。

但是曹操不会要他,首先,吕布在三国中,其“三姓家奴”的名号太大,毫无忠义可言,曹操对这样的人也是不屑一顾的;其次,吕布战力太强,这样一个没有忠诚度的强人在身边也是一个隐患。

所以不管吕布是否会叛曹操,曹操都不会要他的!





甲良生日记


假如吕布投降曹操,他大多还是会反叛的。即使他吕布不反叛,曹操也绝不会重用他。

吕布还会反叛是性格使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纵观整部《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他是一个无主见无忠心,又贪财又好色的人;本就智谋不足,还总好自以为是,常易被人利用;为了荣华富贵,放弃人格,两次易姓,先后认丁原、吕布为干爹,又先后因财色宰杀了他的干爹。

吕布者,虎狼也!虽然厉害,但无人性,与禽兽一般,常因一己之私,不念亲情人情,不顾主次尊卑,说翻脸就翻脸,说造反就造反,常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顾外界对他的看法,似乎没有一点的道德约束,没有一丝的素质概念。

就如此一个人,投靠到曹操麾下、必然不甘心曹操对他的约束,少有不顺,必然还会拔剑而起,大呼:我欲取而代之!我要自己当掌柜!

就这样一个如此自由任性,内心又总想当老大的武艺高手,是很难被人掌控的,即使投降曹操,曹操也不会要他。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多绝对,意外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发生!万一罗贯中心情不好、或一不留神写走了笔,把“伏虎安能不紧”给写成了“快快给他松绑”,使得曹操把吕布给放了,并且收留了下来,那么曹操会如吕布要求的那样:“君为正,我副之”,堂而皇之的委他以重任吗?

答案是否定的。试想,曹操何许人也?一代枭雄,知人善任的祖宗,使用人才的专家!他对吕布了解的跟明镜儿似的,留这么一位在身边他会寝食不安!

曹操一时糊涂收下吕布。但是,一时糊涂不代表一直糊涂。既然收留了他,再后悔也是枉然,不如及早动手,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除掉他;

曹操肯定会这么想。

综上所述,曹操怎么还会委以重任于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