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扶風:疫”路有你,夫妻攜手共抗疫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成宏博)“這條防線,是一條生命線,一定要守住,我們重任在肩!”扶風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大夫劉香燕,新冠肺炎發生後,她積極響應,義不容辭的衝在抗疫第一線。

1976年出生的劉香燕從事臨床醫務工作已經22年,作為一名醫生,她業務精湛,做事嚴謹認真;作為一名妻子,她和同在一所醫院的愛人病理科大夫張鎖平,同在醫療戰線,並肩抗疫,共同奏響了一曲平凡而充滿愛的抗疫之歌。

抗疫路上的勤務兵和鬥疫士

劉香燕至今一個月都沒有休假了,即便住宅小區近在咫尺,但為了抗疫卻幾乎吃住工作在醫院。

“扶风:疫”路有你,夫妻携手共抗疫

“發熱門診就設在這兒,人員不夠,我來上!”劉香燕說。作為扶風縣防疫定點醫院,該院承擔著全縣防疫防控工作重任。疫情發生後,劉香燕第一時間響應醫院發出的動員令,積極報名參加疫情防控突擊隊。本地發熱門診設在哪兒?誰來上?一連串的疑問成為儘快解決的問題。劉香燕挺身而出,在醫院的安排下,立即開始了縣內排查篩選普通發熱工作。剛開始,預檢病人一下子湧來,人員暴增,工作量一下子變大。但劉香燕沒有退縮,一方面加緊學習新冠肺炎診療知識和醫護防護措施,一方面嚴格按照診療原則仔細診斷每一例發熱病人。疫情初期,防護服緊張,為了優先保證外地發熱門診的防護,她就穿隔離衣,下班後,將隔離衣、N95口罩用紫外線消毒後再穿再戴。她常常一工作就忘了時間,好多次都是誤了吃飯的時間,女兒常常趴在飄窗上看著媽媽經常出入的過道,望眼欲穿。丈夫張鎖平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臨床病理科工作,踴躍報名疫情防控突擊隊,強烈要求去防疫一線參戰,但因為業務關係,未能如願。在自己緊張做完手頭的工作回到家時,常常看到劉香燕不能按時回來,就決定在堅守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為她做好“賢內助”,當好“勤務兵”,也好支持劉香燕放心在防疫一線工作。於是,丈夫就強忍著自己的焦急擔憂,不在女兒面前表現出來,只是在忐忑不安中將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

隔著柵欄送來了飯菜

正月初二中午,原本回家就遲的劉香燕,坐到飯桌上,沒吃幾口飯,電話卻響了起來。“一點半所有人到科室集合”扶風縣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劉香燕匆匆拿了點生活用品,就奔向工作崗位。疫情防控級別提高後,醫院領導統籌安排,進行人員調整部署,同時正月初七,即收年假後結核病門診必須開通,劉香燕又開始對結核病人進行接診。因為疫情,結核就診病人變得比較複雜,有本縣區人員、常年外地務工返鄉人員、來扶風被滯留的外地人員,劉香燕一點也不敢馬虎,她的壓力更大,任務更重了。每次接診,她都反覆仔細詢問病史及流行病學史,做好詳細記錄,防止肺結核新冠肺炎誤診及結核病合併新冠肺炎的可能。

“扶风:疫”路有你,夫妻携手共抗疫

“我還是在這兒一邊上班,一邊自我隔離,你放心好了”。劉香燕匆匆地打電話給丈夫張鎖平。抗疫半個月後,醫院讓其他科室醫務人員也參戰抗疫上陣,但考慮到其他科室大夫不熟悉結核門診診療情況防護措施以及管理流程,她決定一個人值守結核門診,好讓其他忙碌在一線的抗疫人員輪流喘口氣休息一下。

丈夫張鎖平默默地下定決心要在工作上向妻子學習,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堅守工作崗位,同時也為一線抗疫的劉香燕做好“賢內助”。既要管好孩子,又要疏導做好兩邊老人的擔憂,下班後丈夫看劉香燕有空了,才打開視頻聊天,以排解她的緊張情緒。女兒也懂事好多,從來不會做飯的她,急急找“度娘”學習,像模像樣地做韭菜餅、果仁餡餅……每次,丈夫或女兒給劉香燕送去飯菜,遠遠的隔著門柵欄遞進去,劉香燕又感動又擔心,反覆地叮囑他們趕緊回家做好消毒,多洗手。

他們是夫妻又是戰士

劉香燕的胃一直不好,放假前開了一些中藥準備調理一下,正月初二前,丈夫張鎖平每天早晚熬好中藥等她回來喝,疫情發生後,為了響應疫情防控措施,減少接觸,劉香燕索性就不喝了,也就不再讓丈夫送了。

“這次你買的這個手機不錯。”醫院新冠肺炎互聯網在線問診平臺開通後,作為網上在線醫生的劉香燕,平時是個十分節儉的人,對自己甚至有點“摳”,這次卻狠下心換了伴隨她已經五六個年頭的舊手機,其實,她只是為了在網上幫助問診群眾及時瞭解自身病情、緩解焦慮,減少普通患者蜂擁來院增加感染的機會。

“你好幾年春節值班都沒休假了。”女兒有點埋怨,看到母親忙碌又勞累的身影心疼地說。

“疫情大難面前,誰都不能退縮,何況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更應當衝鋒在前,你現在是一名醫校學生,今後你就會明白的”。劉香燕堅定又充滿期待地對女兒說。

一路相濡以沫,戰“疫”路上並肩堅守,他們是夫妻,又是戰士,劉香燕夫婦用愛心和擔當堅守一線防疫防控,用最樸素的情懷詮釋了最質樸的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