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在漢族開國帝王中,真正算的上貧民出身的只有兩位——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劉邦劇照


劉邦世代貧農,小的時候連個大名都沒有,長大後當了很多年的亭長。

朱元璋就更慘了,小時候家裡窮的連飯都吃不飽,給地主放牛為生,少年時期還當了一陣子和尚。

兩人最大的相同點就是:祖上貧窮,自己又見了點世面,還都有點豪氣。

但是,他們倆當了皇帝后都做了同一件事——將那些曾經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開國功臣殺了個一乾二淨,而且,功勞越大的死的也越慘。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朱元璋劇照


劉邦建國七年時間裡,殺光了異姓功臣

漢高祖劉邦幾乎將跟隨自己征戰多年的功臣屠殺殆盡。其中,死的最慘的莫過於被劉邦的妻子呂雉殺死的韓信和彭越——韓信被竹籤子活活刺死;彭越被砍頭後還被剁了肉泥。兩人被殺的理由都是“有造反之心”。

劉邦收拾的第一個人就是燕王臧荼。他在劉邦稱帝的同年,因見韓信被一降再降,自知自己難逃“身首異處”的下場,於是便大肆宣揚自己要造反,於是,劉邦親征,並在戰勝後令人將他的頭顱砍了,掛在城牆上“展覽”。

接著是韓信,他在劉邦稱帝的第二年就被抓起來了,罪名是“企圖謀反”,此後的五年時間裡,他一直處於被軟禁的狀態,但之後,劉邦親征造反的英布時,皇后呂雉都韓信不放心,便設計將其處死在長安宮,並株連三族。

韓王信、後來被封的燕王盧綰,兩人在看到韓信的下場後,二人惶惶不可終日,二人乾脆公開逃亡匈奴,劉邦派樊噲追殺,後來也死在了匈奴。

陽夏侯陳豨,被逼造反時,梁王彭越部下曾勸彭越一同造反,彭越猶豫再三沒有答應,劉邦獲悉此事後,非但沒有表彰彭越的忠誠之心,反而聽從呂后的建議,將其抓起李後處死,更為殘忍的是,劉邦為了警告和威脅其他將領,把彭越給剁了,分賜給各諸侯品嚐,功臣們更加心驚膽戰。

彭越的慘死,給淮南王英布造成了極大的刺激,於是便起兵造反,劉邦領兵親征,結果英布兵敗被殺。

就這樣,在短短七年時間裡,劉邦利用種種藉口,將除在偏遠南方而勢力又小的長沙王吳芮以外的所有異姓王相繼剷除。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屠殺功臣,朱元璋比劉邦更勝一籌

朱元璋也許是歷代開國皇帝中出身最低賤的,但是他殺戮功臣卻是最心狠手辣的。

天下初定,他便逐漸開始清理功臣——先是殺了華雲龍、廖永忠。在這期間,早早回鄉避禍的劉伯溫也不明不白的死去。

朱元璋殺戮功臣最大的手筆是發動了胡惟庸和藍玉冤案——他以謀逆之最一共殺了數萬人,團滅了幫助他獲得天下的淮西政治集團,隨後他又以謀反之罪,誅殺了包括宰相胡惟庸在內的一大批功臣。後來又窮追胡黨,殺了唐勝宗等功臣。

最後,朱元璋盯上了李善長。李善長在這裡不得不多說幾句。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在初遇朱元璋以後,提出了“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戰略思想,朱元璋視其為“賽蕭何”的頭號元勳,並在建立明朝以後,對其大加封賞“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但李善長沒有想到,在他77歲時,他們全家老小70多口被朱元璋滿門抄斬,而對這位建國頭號功臣最大的恩典是,賜李善長全屍。

胡惟庸一案後,開國文臣基本上被朱元璋處理的差不了,隨後,他將目標對準了武將。

藍玉是朱元璋在戰時最得力的干將,他曾將藍玉比作自己的衛青,建國後,他將藍玉封為涼國公,官拜大將軍。然而,朱元璋還是將他殺了,由此被牽連的人達兩萬餘人。藍玉一派也被清洗乾淨。

藍玉死後,王弼對傅有德說:“帝晚歲峻誅殺,我輩幾無噍類矣。”結果被錦衣衛的人給知道了,王弼被賜死,王弼人稱“雙刀王”,驍勇善戰,也是一位開國大將。他的女兒還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楚王,但他親家的關係也沒免他一死。

傅友德其人善戰,為明初諸將之冠。朱元璋封其為穎國公。食祿三千石,兩授免死和鐵券,此後,其女嫁給了朱元璋的孫子,其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但因傅友德與藍玉走的非常近再加之他戰功赫赫而被朱元璋猜忌。最後也是在朱元璋的設計之下自刎而死。

徐達為人謹慎,“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就這樣,也被朱元璋毒死,徐達患病後不可食用蒸食,朱元璋在打探他的病情後,故意賜給徐達蒸鵝吃,徐達含淚進食後病發身亡。

清代學者趙翼說朱元璋:“借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李善長劇照


究其原因,為什麼平民開國皇帝愛殺功臣?

我們從以下兩點來分析一下:

開國皇帝之所以殺功臣,第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功臣一般都有傑出的文韜武略,要麼謀略過人,要麼驍勇善戰,要麼就是既能文可治國,武可徵天下的兼備者。這些人在同帝王大天下的時候,是最重要的人才,一旦天下已得,這些功臣就是帝王和儲君的潛在威脅者。

其實,每個開國的皇帝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如何能千秋萬代?而保證江山永在,就必須要依靠忠臣,所以,江山能打下來,靠的是能臣,江山到手了,靠的就是忠臣了,能力考量就放在次位上了。

但忠奸不會寫在臉上,這也需要時間辨別。朱元璋最初籠絡人心的辦法就是進行兒女聯姻——與功臣形成姻親,這樣對方就可能不會造反,但人都有猜忌心理,如果你猜測某個人會對你不利,在生活中你就會時刻注意他可能要算計你的跡象。比如,揹著你搞聚會,說悄悄話,

這事在王弼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些事放在普通人身上不算啥,但對帝王來說,他們卻是對國家,對政權發出的危險信號。帝王不會等到他們造反的時候,便會痛下殺手了。


貧民出身的開國皇帝為什麼都愛殺功臣?

韓信劇照


對於開國皇帝來說,功臣之所以必須死第二個原因是:

因為他們還擁有兵權、財權等有形資產。擁有威望、才幹、人際關係和勢力集團等這些無形資產。功臣們可以交出兵權、財權等有形資產,卻無法上交無形資產。

比如,韓信雖然賦閒在家,實際上是軟禁,但他到樊噲家做客時。樊噲還是會畢恭畢敬的說:“大王乃肯臨臣”。樊噲也是開國功臣,又是劉邦的妹夫,對韓信如此態度,足見韓信在劉邦集團中的威望了,有這一的人在朝中,對於帝王來說這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啊。如何不除?

這兩位開國皇帝如此屠殺功臣,與他們倆的個性也有很大的關係,做平民時,從來也不知道權利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但是,當他們真正接受萬臣朝拜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權勢之妙。他們便怕失去這來之不易的權利了。再加之,他們也沒有任何的管理經驗,他們自然不會駕馭這些有功之臣,於是,便神經過敏。手中又握有生殺大權。於是便利用屠刀來保證自己的權利和威望了。

縱觀歷史,功臣身退也許是保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

我是品讀歷史者,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