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大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推遲 停課不停學如何順利有效推行

稿源: 新華網 2020-02-29 15:59:12

  2月2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進一步落實分區分級防控。各地和相關部門要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將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開園時間原則上繼續推遲。

  近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中央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指出,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高校開學後,要嚴格措施,加大校園管理力度。

  此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嚴防死守,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未經學校批准學生一律不準返校,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門,師生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對發燒咳嗽者一律實行醫學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為了確保疫情期間學生能在家通過線上正常學習,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隨著春季開學延遲,“停課不停學”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學生擅自提前返校 高校給予紀律處分

  據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介紹,目前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各地要延遲開學,在開學時主要抓住三個環節:一是開學的環節,要進行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的開學。二是返校的過程要確保安全、有序、錯峰。三是等學生到達學校之後,對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措施,每一所學校都要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要求進行消殺方面的準備。

  北京一所小學的老師張晶(化名)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原本北京市統一規定中小學2月17日開學,現在市教委下發了延期開學的通知,我們學校兩個入口都封了,所有學生和老師沒有批准不能進校。”

  北京某高校學生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從1月中旬開始,我們學校就實施了校門應急管控,所有學生不得返校,輔導員還要求同學們每天及時在微信群裡上報是否體溫正常、是否有直系親屬確診等相關信息。”

  連日來,已經有多名學生因為擅自返校被處罰。

  2月2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方微信發佈通報稱,該校風景園林藝術學院研究生閆某和葡萄酒學院大四學生任某擅自提前返校,返校後也未向學校報告,學校給予兩位學生警告處分。

  2月4日,貴州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分別發佈通報,對擅自提前返校的學生給予嚴重警告的紀律處分。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袁桂林認為,延期返校的相關規定和目前的防疫形勢密切相關,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必然要求。現在採取的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病毒傳播,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製定實施的。在此期間,所有學校和學生都應該嚴格遵守。

  網上授課值得提倡 諸多問題需要注意

  《通知》指出,“停課不停學”要堅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維護廣大師生健康安全;堅持省級統一部署與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實施相結合,避免“一刀切”;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鍊身體、開展課外閱讀;堅持學校教師線上指導幫助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限時限量合理安排學習。

  高中生江遠浩(化名)對《法制日報》記者說:“我們學校已經開始在網上上課,除了剛開始有些老師第一次用直播不太熟悉,使得授課進度有些慢之外,其他都還比較順利。”

  江遠浩認為,疫情期間通過網上授課是一個值得提倡的辦法,但是出於學生健康考慮,希望學校能調整下課程時間。“我們每天上完課會佈置作業,而且規定當晚交,感覺作業負擔比較重。更重要的是使用手機學習的時間有點長,一天7節課,每節課40分鐘,再加上寫作業的時間,眼睛感覺不太舒服。”

  還有高中生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因為我們學校沒有規定使用哪個直播平臺,所以不同老師選擇了不同的直播平臺,導致我們每個人都要下載好幾個軟件,使用起來比較麻煩。雖說直播授課是疫情期間比較好的選擇,但有時候感覺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效果不如在學校聽老師講課。”

  目前,除了學校老師網上自主授課的教學形式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教育部門統一提供的免費平臺進行學習。

  據瞭解,為支持各地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幫助學生居家學習,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平臺資源包括防疫知識、紅色教育資源、專題教育資源,以及從小學至高中的主要學科課程資源,課程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

  張晶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按照規定,老師不能講新課,只能複習,所以我們讓學生在家登錄北京數字學校雲課堂,裡面有各年級各科目的同步課程,資源非常豐富。”

  “學校老師也會在家長微信群裡發一些適合小學生觀看的紀錄片、防疫心理課,並推薦一些書單,方便學生和家長在家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張晶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停課不停學”的學習內容和路徑應該是多樣化的,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如果出現什麼問題再及時和老師溝通。

  “教育是一個雙向的工作,所以老師直播授課要注意及時做評估,不能只把課程播出去就完事。還要考慮到學生學習效果怎麼樣,如果學得不好原因在哪裡,該怎麼改進。如果只是要求學生按照同一節奏,在網上學習同一內容,效果不見得好。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健康,長時間看屏幕對視力不好。總之,不能把原來的課程內容簡單挪到直播授課中。”儲朝暉說。

  袁桂林認為,學校需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在直播授課時採取更開放多元的方式開展教學。線上教學的資源更加豐富多樣,學校還應當逐步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袁桂林說。

  規範線上培訓秩序 教學評價應多元化

  《通知》指出,要求加強組織協調。兩部建立部際協調機制,保障網絡運行暢通。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注重實施效果,防止形式主義。要強化居家學習指導,幫助學生科學制定居家學習計劃,合理選擇資源,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要加強對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關愛。要注重疫情防護知識普及,認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的先進事蹟。對上網學習的要求,可借鑑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對其他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網上學習時間過長。堅決防止超前過快學習,保護學生視力,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此前,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曾指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根據各地要求,停止線下培訓行為,不得擅自提前開課形成學生聚集,嚴防疫情擴散。要規範線上培訓行為,對超標超前、應試導向、虛假宣傳、製造焦慮等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查處。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做好“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

  儲朝暉認為,之所以會有一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將此次疫情視為機會,主要還是其教育理念存在問題。“在某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看來,除了少數學校在線教育做得還可以,大多數學校的在線教育和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是沒辦法比的。這些在線教育培訓機構自然認為這是一個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所以可能會採取一些比較超前、搶跑的方式授課。對此家長需要有定力,不要曲解‘停課不停學’的含義,給學生增添額外負擔,讓學生陷入過度勞累之中,還是應該把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出來。”

  袁桂林認為,“停課不停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家庭缺少監護人、網絡資源不平衡等。比如有的學生家長被感染隔離,有的學生家長是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這些學生在疫情期間可能都會面臨缺少家人照顧的問題,家長更無法配合學校完成在線學習任務。還有一些農村偏遠山區的留守兒童,當地網絡資源不足,完成在線學習任務有困難。

  “這些特殊群體、弱勢群體都是應該被考慮到的,也更說明線上學習不宜讓所有學生都參照統一的學習進程、內容和評價標準,應該允許多元化,學生們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袁桂林說。

  袁桂林認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廣大學生也能受到相應的教育。比如說,同學們可以由此更加關心國家大事。現在有關部門也出臺了很多規定,雖然有些屬於疫情時期的特殊制度,但也是普及法治教育的機會。各地政府各有關部門都能做到依法依規防控疫情,採取預防和應急處置措施,防止疫情擴散。比如有些地區配備了隔離區域、限制人群聚集、出入小區需要通行證等,這些都是與法治建設、國家治理有關的內容,都是單靠書本無法教授和演練的,此前也很難找到這樣一種教育環境。

  對於復學後的教學工作,袁桂林認為,首先,堅持家校合作機制,學校和家庭的合作過去有很多經驗,此次疫情過後也可以繼續,確保復學後的課堂教學與居家學習銜接好。其次,復學後也可以考慮讓學生們多接觸多媒體教學。疫情期間,多媒體教學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疫情過後不能將多媒體教學扔在一旁,在日常教學中要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