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蔡檢抗“疫”先鋒丨劉永冰:等我回來,繼續戰鬥!

“蓮溪社區居民多,排查任務重,真希望自己快點好,趕緊回去跟你們一起幹... ...”2月19日,是蔡甸區蓮溪社區疫情防控突擊隊組長、蔡甸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負責人劉永冰在蔡甸區江漢假日酒店隔離點的第三天。讓他跟打來慰問電話同事反覆唸叨的不是自己病情的檢驗結果,而是包保點蔡甸區大集街蓮溪社區現在正在進行的“拉網式”排查的進展情況,截止19日晚,他下沉所在的蓮溪社區共排查了848戶2400餘人,其中上門排查617戶,這些和他曾經一起抗“疫”的同事們不辭辛苦,竭盡所能完成交派的防疫任務。

  自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以來,劉永冰始終戰鬥在防疫第一線,阻止他停下工作腳步的是突如其來的發燒、咳嗽。“看到你們在忙,我卻在隔離點休息,心裡不好受。”面對院領導和同事的寬慰,他卻一直對自己的身體“不給力”,暫時不能再去社區參與防控工作而深深自責。

  

蔡檢抗“疫”先鋒丨劉永冰:等我回來,繼續戰鬥!

  主動請纓,防控疫情衝鋒在一線

  “由於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現在全院範圍內徵集志願者組成檢察干警突擊隊,立刻下沉社區參加一線防控。”1月27日,剛剛結束春節值班的劉永冰在全院微信工作群中看到了這條消息。他沒來得及回家與妻子商量,立刻在群中報了名。春節,本是闔家團圓,共敘天倫的日子,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卻打亂了親人團聚的腳步。

  “冰哥責任心強,防疫工作總是做在前頭,有他在我們安心多了”。和劉永冰一起下沉蓮溪社區的幹警們為他點贊。武漢的冬天,溼冷刺骨。寒風中,值守大集街蓮溪社區的他往往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雙腳凍得沒知覺了,就不斷跺腳來讓自己暖和點,體溫計凍得失靈了,就放到懷中將它捂熱,餓的時候就吃上幾口泡麵迅速投入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裡,作為突擊隊組長的劉永冰充分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心愛護一起戰鬥的年輕幹警們,瞭解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困難。院裡許多幹警住在主城區,道路因為防疫工作被封鎖,不能第一時間參與防控。“人手緊張,不用讓我輪休,繼續排我的班。他衝鋒在前,主動頂上,自己給自己“加碼”,超負荷工作。面對妻兒的擔憂,他總是電話裡一句輕描淡寫的“一切都好”,然後繼續在社區值守,認真排查進出人員,及時詢問居民身體情況、測量體溫,宣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幹警“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

  向難而行,抗“疫”一家三口齊上陣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一家三口齊上陣,這個春節對劉永冰一家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同在政法幹線,劉永冰一家人更加明白抗擊疫情的重要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堅守就是擔當,肩負的職責讓他們一家三口在疫情期間做出了共同的選擇。

  從報名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至今,劉永冰和家裡人已經許久未見,除了他自己要在社區值守以外,他的妻子小姚、兒子小帥分別作為蔡甸區司法局下沉社區人員、湖北省襄北監獄幹警,也早早地就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劉永冰和妻子兩人單位雖然離得很近,但也難得見上一面。“兒子偶爾通過座機打過來報個平安,和老婆晚上抽空視個頻讓彼此放心,大家都怕打擾對方工作。”提起兒子,劉永冰充滿自豪,“他是他們單位第一批報名的志願者,現在又主動報名轉戰到疫情更嚴重的地方參加防控去了。”雖然不能見面,他在朋友圈裡隔空喊話,為自己和妻子、兒子打氣,“咱們仨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他們一家人攜手並肩,相互激勵,以“小家”守護“大家”,“我們互相支持,給對方加油鼓勁。希望疫情趕緊過去,我們全家人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絕不退縮,等著我回來繼續戰鬥

  由於連日的疲勞加之多數時間都要冒著嚴寒在社區戶外開展防控工作,2月16日下午,劉永冰出現了發熱症狀,因擔心自已被感染成為新的“傳播者”,他迅速把自己情況上報給了院裡,然後嚴格按照規定到醫院進行檢查,隨後被安排進入蔡甸區江漢假日酒店隔離點進行隔離。

  隔離對劉永冰來說是一種煎熬。院領導和同事們紛紛寬慰他,他總是積極樂觀的回應他們“沒事,不用擔心”。但他心裡卻對自己充滿了抱怨,“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都在忙,我卻只能在這裡待著。”雖然不能離開酒店的那個小房間,劉永冰的心卻始終和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在一起。他通過手機和部門下沉社區的幹警保持密切聯絡,“社區大門是防疫的重要關口,只有嚴加管控才能管控住疫情,一定要守好門、把好關,等著我回來,咱們繼續戰鬥”憑藉對社區情況的熟悉掌握和豐富的經驗,劉永冰對下沉社區的年輕幹警們反覆叮囑。等待核酸檢測結果期間,他暗暗給自己鼓勁:“來吧,新冠病毒君,咱倆掰掰,看誰弄得過誰!”身處隔離點的他還在微信群裡為大家加油:“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愛和希望,我們的國家、社會、家庭都有愛,我們終將會奪取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