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冬春交替,嚴防禽流感,這些細節要到位……

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已經過去,冬春季節交替,但該時段氣溫依然相對較低,早晚溫差大,有利於各類疾病傳播。同樣的,冬春兩季也是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期,在如今的規模化養殖環境下往往造成較大經濟損失。2月1日和9日,四川和湖南就分別發生H5N6、H5N1型禽流感事件,養殖場損失慘重。

所以,養殖場管理者要提高警惕,綜合措施應對,防流感於未然。如何做好養殖管理細節,跟您談4個要點。

有沒有做到科學免疫?

疫苗接種是預防禽流感等重大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但要注意免疫後給家禽帶來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的高低強弱對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首先,注意禽應激,免疫接種前後應添加抗應激藥物,如雙倍量的多維素等,十分必要;其次,免疫注射方法要正確,滅菌要徹底,手法要熟練,防止因注射導致家禽死亡;再者,高免卵黃液、抗血清屬異體蛋白,可誘發機體發生過敏,病毒活疫苗往往副作用強烈,這三者慎用或者不用;最後,患病嚴重的家禽不適宜進行疫苗緊急接種。其副作用強烈會加速家禽死亡,但可以應用高免卵黃液和抗血清進行治療。


冬春交替,嚴防禽流感,這些細節要到位……


有驅鳥措施防病毒傳播嗎?

候鳥通常攜帶H5、H7亞型禽流感病毒,在遷徙過程中候鳥往往是移動傳染源,一旦候鳥闖進養殖舍進行採食,會導致疾病傳播,給雞場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驅鳥措施是必要和重要的,除了做好棟舍封閉,架設驅鳥器,安裝防護網等常規措施,還應重點關注飼料貯存,做好密閉,避免飼料溢出,撒漏,引來鳥類。最後一點,場區最好不要有樹木,尤其是樹冠較大的樹木,減少鳥類築窩的可能。

洗消到位了嗎?

養殖場為了提高生產經濟效益,必須做好消毒工作,含場區、養殖舍、飲水等,以下分別說明。場區主幹道及房舍應每天清掃、消毒1次,消毒順序為先生活區,後生產區,最後汙物處理區;養殖捨出入口處應當設立消毒池和人員消毒通道,門口設置消毒盆,地面、牆壁每週2次,消毒前要清掃衛生,打掃養殖舍過道、牆壁、飲水管、籠具等表面的粉塵、雞毛等雜物,確保消毒效果;飲水消毒每週1次,注意一定要將消毒藥放入水中4小時~8小時後,再讓雞隻等喝水。


冬春交替,嚴防禽流感,這些細節要到位……


保溫和通風細節注意了嗎?

冬春季節,如過於注重保溫而忽略通風換氣,導致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刺激動物呼吸道引發疾病;而通風過量會導致舍內溫度過低採食量下降,導致蛋白質、維生素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生產性能。我們以雞為例,雞舍測溫,建議懸掛溫度計於雞背5cm高的地方監控雞群溫度,會使溫度更準確,多點測溫確保內部不存在低溫區。雛雞第1周溫度保持在33~35℃,之後每週舍溫下降2~3℃直至20℃左右,產蛋雞舍溫度不能夠低於13℃否則會影響蛋雞產蛋率;21日齡以內的雛雞應當以保溫為主,21日齡後可以適當進行半通風或全通風,在寒冷冬季應當選擇晴天的中午或者上午10點後開啟雞舍門窗進行通風。


冬春交替,嚴防禽流感,這些細節要到位……


古語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提升養殖效益是一個系統工程,方方面面的細節都需要注意。小編拋磚引玉,列出一些要點,還有哪些當前季節需要注意的養殖要點,歡迎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