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突厥塞爾柱人與拜占庭帝國的爭奪(二)

曼奇克特之戰以後,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米查爾七世曾於1074年2月,向羅馬教皇喬治七世呼籲,願意東正教與西方天主教聯合,請求教皇召集歐洲諸國國王和西歐基督教世界組成十字軍,共同對付侵佔小亞細亞,直接威脅拜占庭帝國在歐洲統治的突厥塞爾柱人。但是由於神聖羅馬帝國與教皇之間的鬥爭,使得組織十字軍的工作整整推遲了20年。當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米查爾七世,對從歐洲獲得幫助而感到失望之餘,1074年10月,無奈的他曾多次派使者帶著許多昂貴的禮品到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希望能夠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一切努力都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

1092年6月,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國王馬立克沙因病去世,由於突厥塞爾柱人實行的分封制,使得國內公國林立,相互對抗,混戰不已,從而削弱了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統一抵禦外敵的能力。尤其致命的是他們政治上的無政府狀態,以及它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災難性混亂,引來了基督教十字軍的東征。

西歐社會經濟在11世紀時普遍高漲。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勞動分工更趨精細。西歐與東方在商業貿易上的相互關係也有所改變。西歐原來在對東方的商業貿易中是處於被動的地位,而此時已經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像東方輸出原料,而且也輸出大量的手工業品。尤其是西歐的商人們向東方進行貿易,旅行的次數不斷的增多,這些商貿旅行不僅具有貿易上的目的,而且也夾雜著宗教上的目的。在商貿旅行中,西方的騎士和商人們親眼目睹到東方在技術上和文化上都優於西方,並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那些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帶回到的西方。但是到了11世紀後半期,東西方之間的這種交往關係,特別是西歐向東方進行貿易和朝聖的活動,在很大的程度上被突厥塞爾柱人破壞了。他們佔據著小亞細亞經常搶劫西歐的商隊,即使不去搶劫,也要通過課以重稅的方法,獲取西歐商隊的貴重商品。因此,在西歐開始廣泛傳播一種思想,這種思想就是要在從伊斯蘭教徒手中奪回“主的墳墓”的口號下,通過武力直接征服東方。

1096年,大批的西方十字軍雲集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首先開往小亞細亞同突厥塞爾柱人作戰的十字軍是一些光有宗教信仰熱情,但武器裝備卻非常落後的窮人,因此他們很快就被突厥塞爾柱人圍殲消滅了。不久,第二批武器裝備精良的歐洲封建騎士軍,大規模的到達小亞細亞,在連續攻佔的許多城鎮以後,他們開始圍攻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都城尼西亞。當時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國王蘇里曼之子開雷斯·阿爾斯,正統帥著幾十萬大軍在伊朗高原同波斯人作戰。聞訊後,他匆忙率軍趕回都城尼西亞,但是當他還未趕到時,都城的守軍彈盡糧絕,已經下十字軍投降。放在都城國庫裡的金銀財寶,以及開雷斯·阿爾斯的家眷被押運回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滿腔義憤的開雷斯·阿爾斯聯合小亞細亞境內的所有突厥人,於1097年七月與十字軍展開了生死激戰。在戰鬥中,由於突厥塞爾柱人在人數與武器裝備上都遠遠不及十字軍,所以經過數天的浴血奮戰以後,終因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而遭到慘敗。開雷斯·阿爾斯在腿部負傷後,帶著剩下不足千人的隊伍,西渡薩卡里亞河撤往山區。

坐收漁人之利的拜占庭帝國皇帝阿列克賽,不費吹灰之力,趁機奪回了小亞細亞的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突厥人,或者被十字軍與拜占庭帝國軍隊所屠殺,或者被迫大規模的往東遷徙,人員和財產損失慘重。此時的突厥塞爾柱人僅僅佔據著小亞細亞中部的科尼亞,他們的羅姆素丹國完全處於丹尼什曼艾米爾的保護之下。

1155年2月,開雷斯·阿爾斯在沮喪和絕望中病故,其長子繼位,為開雷斯二世。開雷斯二世繼位之初,受到各種政治勢力的威脅。首先是他那些覬覦王位的兄弟們,其次是小亞細亞各個獨立的公國,包括亞美尼亞人的首領色諾斯。面對如此眾多的敵手,開雷斯二世委曲求全,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跑到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求助於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曼努爾的支持。此時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對拜占庭帝國已經完全不構成什麼威脅,所以曼努爾皇帝在接受了大量的賄賂之後,同開雷斯二世簽訂的和平協議,併為他去攻打其他突厥公國提供了龐大的財政援助,採取了一種積極鼓勵突厥人的各種政治勢力和各個統治者之間加劇衝突對抗的分化政策。

從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回來之後,為了東山再起,重振雄威,躊躇滿志的開雷斯二世集思廣益,共商良策,針對當時突厥塞爾柱人所處的極為不利的境地,制定了一整套的遠交近攻,各個擊破敵手的方針策略。凱雷斯二世首先鎮壓了丹尼舍孟德的加齊們在小亞細亞所進行的分裂和叛亂活動,然後通過敘利亞和小亞細亞之間的邊境,從長期威脅突厥塞爾柱人安全的亞美尼亞人作戰。在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之後,開雷斯二世被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曼努爾承認為全權負責管理小亞細亞突厥人日常事務的領袖。此時突厥塞爾助人的統治地區,再次從薩卡里亞擴展到了幼發拉底河地區。

當正忙於巴爾幹事物的拜占庭皇帝曼努爾逐漸地意識到,開雷斯二世由於擊敗了每位敵手,聲勢日隆,影響甚大,不遠的將來必定要重新威脅拜占庭帝國的安全,對此使他深感恐慌。於是,他藉口突厥塞爾柱人違背了不能向小亞細亞西部擴展協議,決定發兵攻打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起初,開雷斯二世為了避免與殺氣騰騰的拜占庭帝國軍隊正面衝突,提議雙方重新締結和平條約,相互之間不要打仗,但被自命不凡的曼努爾皇帝斷然拒絕。於是,1176年9月,決心背水一戰的開雷斯二世,親自統率突厥塞爾柱人的軍隊與拜占庭帝國的軍隊,在埃裡迪爾湖北岸的邁里奧法克壠展開了決戰。在戰鬥中,突厥塞爾柱人在開雷斯二世身先士卒的表率下,以一種以一當十、捨命而戰的大無畏精神衝向敵陣,所到之處如同摧枯拉朽,拜占庭帝國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紛紛棄逃或投降。開雷斯二世完全可以趁勝追擊已經潰不成軍的拜占庭帝國軍隊,並俘獲曼努爾皇帝,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馬上接受了拜占庭帝國提出的何談要求,其主要的原因是害怕引起西歐封建基督教十字軍的武裝干涉。因此,當拜占庭帝國滿足了由突厥塞爾柱人提出的,完全有利於他們根本利益的重新調整雙方邊境的建議之後,開雷斯二世立刻罷兵回營。邁里奧法克壠之戰以後,突厥塞爾柱人重新又獲取了小亞細亞西部的許多重要城鎮。尤其是在1182年佔領了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亞,以及奪取錫諾普而進入黑海之後,使得突厥塞爾柱人的羅姆素丹國再次成為一個濱海國家。

邁里奧法克壠之戰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他從此結束了拜占庭帝國總把小亞細亞看成是其重要領土的傳統觀念,徹底的打消了把突厥人趕出小亞細亞的念頭,完全接受了突厥人統治小亞細亞的現實。因此,到了12世紀末,在西歐與拜占庭帝國來往的重要信函中,雙方已經把小亞細亞稱之為突厥地區。總之,突厥人與拜占庭帝國在經過100多年的反覆較量與爭奪之後,拜占庭帝國完全喪失了對小亞細亞地區的統治權。尤其是在突厥塞爾柱人的鼓勵之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突厥遊牧部落開始大量湧入小亞細亞,並在這裡安家落戶,成為這一地區的永久性居民,從而加快了小亞細亞突厥化的歷史進程,使得統治這一地區的突厥塞爾主人的政治勢力達到了頂峰。

然而,不斷湧入小亞細亞的突厥遊牧部落,很快就引起了突厥人口過多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特別是因與拜占庭帝國講和修好,突厥塞爾柱人停止派出劫掠隊伍,是對傳統加齊生活和社會經濟的沉重打擊。那些無教化的加齊突厥人根本無法理解塞爾柱人為什麼要同基督教的拜占庭皇帝簽訂和平條約,更不願意接受同基督教的權貴們友善往來的事實。加齊突厥人的不滿情緒,一方面造成突厥人之間開始相互攻擊和掠奪,從而破壞了小亞細亞和平與安寧的生活,使得小亞細亞出現一片混亂狀態;另一方面也使得突厥塞爾柱人永遠喪失了小亞細亞的加齊突厥人對他們的忠誠和支持,所以當此後蒙古大軍入侵小亞細亞地區時,突厥塞爾柱人完全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困境,被蒙古鐵騎所擊潰,最終成為蒙古人的藩屬和傀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