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屢戰屢敗 公考老油條的經驗

公考,無論國考、省考、事業單位等等,歷來都是人們關注熱點。這次疫情,再一次突顯了體制內工作的優勢,穩定。想必,疫情過後,公考熱會持續加大,競爭也會更激烈。

我2014年大學畢業,私企打工2年,從2016年開始接觸公考,一直到現在,4年間,大大小小考試參加了不下20次,進入面試10來次,其中最引以為傲的一次公務員筆試招1排1,行測80,申論58.5,可惜當時自己在做餐飲生意,沒好好準備面試,大意失荊州,被對手反超0.02分,惜敗。最近又過了某省屬事業單位筆試面試,坐等體檢,結果因為疫情無限期推遲,唉。反正,繼續備考。

其實,我想說的,公考路,確確實實很漫長,那些一畢業就上岸的同學,是極少數的,大多數人都是一兩年,兩三年,才上岸的。所以,既然想清楚了,要踏上公考路,就要做好長期準備,不要懈怠,兩個字,堅持。過程中,有累,有淚,有辛酸,有親朋好友的不屑、不解、不支持,甚至冷嘲熱諷,我們要做的,就是練就一張厚臉皮,不理會他們,堅持做好自己。

公務員考試就兩科:行測、申論。

報不報培訓班?如果你是小白,建議報。培訓班講的比較全,可以減少個人總結經驗的過程,直接拿來用。我開始接觸公考的時候,自己看書,看視頻,也沒人指點,基本上花了2年時間才摸清楚公考的套路,才總結出來一些經驗,現在想想,真是蠢。所以,小白們可以報班系統學習,再自己練,多練。如果是老手,個人認為不需要報班了,自己練題就行。我在自己總結了經驗後,就是自己刷題,行測,分模塊刷,掐時間刷,比如說,5分鐘做10個常識、5分鐘做10個言語,一定要掐時間做,不然,就算你正確率再高,你花了10分鐘、20分鐘,那也白搭,所以2017年下半年那次省考行測考了80,當時只顧練行測了,所以申論很失敗。

至於申論,玄學。不過,我認為是有規律可循的。申論除大作文以外的所有題,都算是客觀題,但也不是像培訓機構講的那樣單純抄材料。材料是要抄,更要講究技巧,講究把材料的關鍵詞句如何串起來,字數又要精簡。這就需要多看真題解析,領悟其中的精髓,後續我還會繼續更新具體的細節方法。大作文,其實也是客觀題,也有基本固定的架構,怎樣往架構中填內容,也是有跡可循的,而且在材料中就能找到,篇幅有限,後續再細說。

公職,說到底也只是一種職業,公考也只是一種職業選擇,不要過分看重它,也不要輕視它。但是既然選擇考公,那就要堅持下去;除非你下定決心不再考了,那就去把書燒了吧,人生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當初我畢業也沒打算考公,想的是先上上班,再做做生意(想要賺大錢,當然是做生意來得快,我做了兩年餐飲,深有體會),但是總感覺在社會上飄著,沒有踏實感,也沒有歸屬感,所以踏入考公行列,當然現今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是一個客觀因素,這也堅定了我考公的決心。

祝考公者們堅持到底,儘早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