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馬上奔四了,深圳一套房,深圳周邊一套房,沒有落戶深圳,深圳十年了,有沒有必要留下?

社交電商墨非


我們不是你,不知道你的感受,只是看到你表面上物質上的東西,深圳有套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深圳的房動輒幾百萬,不是我們這些月薪幾千的人敢想的,舉個例子,我們如果買個最便宜的房子,就算3.5一平,買個最實用的面積,89平的,算下來311.5萬,這個是一次次付款,如果貸款呢,首付94萬左右,還剩217萬左右,利息差不多217萬,加起來434萬,按三十年還,一年大概14.5萬,一個月1.2萬左右,我們有家庭的每個人賺的往多了說就每人5千,兩個人1萬,還是不吃不喝,每個月還差2千能還上貸款,所以我們想都不敢想。而你已經賣樓了,算是成功人士了,至於你為什麼要回去,不太太瞭解,如果嫌自己不構成功,其實沒有必要,人比人氣死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如果你執意要回去,也沒什麼,但是奉勸你,回去前房子還是不要賣,萬一以後想回來有個落腳地,深圳房價不會降。在大城市打拼過的人很難融入到老家那種安逸的慢生活,所以老家可以體驗一下,給自己一段時間,如果感覺還是要來深圳,就過來,反正有房在。




喜歡小居室



深圳一套,周邊一套,十年深圳,太有必要留下來了,當你回到家鄉你會發現,適應了一線城市的生活便捷,獲取各種信息的便捷,你再也融不進小城市的生活節奏。況且你在深圳還有一套房,已經擊敗了多少想留下來的人。

我是2011年去的深圳,第一站在深圳龍華第四工業區,龍華那個時候還屬於寶安區,龍華那條地鐵線還沒開通,高鐵站也沒建好,從老家過來得坐車到羅湖火車站,再轉公交到龍華,這一路得耽誤兩三個小時。

當時到處都在建房子,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大型工地,到處塵土飛揚,一晃眼間,龍華地鐵開通了,深圳北的高鐵站建好了,交通網四通八達,去哪裡都很快捷方便,工業區的廠房搬遷了,龍華壹城中心超級龐大的商業體也建好了,肉眼可見的深圳速度。到處高樓大廈,馬路整齊劃一,城市配套真的很齊全。當然房價也是一路飆升,遙不可及。深圳是真的留不下來了。。。。

為什麼要留下呢?

1因為這個城市包容性強,年輕有活力,無論你是什麼學歷,在這個城市都能找到相應的崗位,待上幾年,能力不是很差的情況下都能獲得不錯的待遇。

2福利待遇好,落戶深圳以後的各種補貼,生孩子的生育補貼,孩子讀書符合條件的也有補貼,入學就有少兒醫保等等

3城市配套完善,辦事便捷。很多業務都可以網上操作。

題主已經有了深圳的房子,如果想感受下家鄉的生活,也沒必要完全割捨掉深圳,可以房子託管,回去住幾個月,看自己適應在哪裡生活,深圳固然好,因為房價讓多少人望而退步。


佳佳媽媽的生活記錄


同志,我簡直懷疑你是藉著煩惱其實來秀秀你有多少套房的,而且這個房子它竟然還在深圳!!來過深圳的人都知道,在這裡買房有多難,需要付出多少個日夜兼程的勞動還未必能付個首付!


我來深圳的時間不長,2016年過來的。在此之前一直留在武漢,剛畢業那時候武漢的工資非常非常低,每個月幾百元。2007年的時候來這裡找工作,那時候的交通還是分為關內、關外,每次坐公交都是梯形收費,我又暈車,我還記得那時候的路都是石子路,中間倒一點瀝青。遇到的面試官無一例外的都要求有經驗,要麼就是我千里迢迢坐車過來,實則面試很敷衍的,我簡直懷疑我的運氣是不是差到了極點。沒有一個善意的,他們的態度都很傲慢,我那時候還只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我找了兩個月的工作,感到無比的絕望,那個時候是07年年底了接近08年。這次深圳之行讓我的心理有了陰影,我原本以為我此生再無可能踏上這片土地。


如果不是2016年我自己開店不順利,我又身負房貸,我想我絕無可能再次來到深圳。這一次到來,跟之前相隔了十年,對於深圳而言,10年意味著不可描述的發展,這次過來我是從杭州出發的,我發現深圳很包容,因為我在美麗整潔的大馬路旁看到了踩著人力車的大媽,在賣小時候吃的那種泡泡,一根一根很長,中間空心的,我心裡很感動,原來這個城市可以包容各個層級的勞動者。


後面找工作很順利,因為我有之前在湖北武漢的央企背景做背書。很快我進入到一些大集團。隨著工作的變換,兩年內,從剛來深圳的龍崗幾百元一月的單間——在此感謝深圳的城中村,收留我們這些初來乍到的打工者——搬到丹竹頭3號線旁房租一千元每月,再搬到前海自貿區幾千元一月,一路過來收入在增加,但是支出也在增加,原本就有房貸,我發現每個月基本存不下來錢。

所以摸著良心說我真的很喜歡深圳這個城市,但是房價的確是個難題。


奉勸提問的這位先生,你應該珍惜你這些年打下的基礎,深圳是個值得託付的城市。


可允


28歲了 拉薩一套房 放外面租 一個月租金4500 18年十月 爸媽給了個首付 在大亞灣買了一套 月供5800 我稅後11k 未婚妻稅後12k 湊活過吧 壓力很大


一顆滷蛋紅了


按照樓主這樣的情況,其身價水平應該在千萬級別以上,但父母生活在老家城市不願意來大城市生活,而且父母的年齡估算已經到了六七十歲了,古話說的好: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其實對於樓主來說這是一個取捨問題!畢竟現在在深圳還有年薪二十萬左右,如果是在老家縣城這個工資水平基本上少有私營企業能夠給的到。但是以樓主的年齡和閱歷也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回老家不一定要找工作,更大的可能性可能是創業,畢竟樓主在深圳的資產已經達到了千萬級別以上,在老家投入幾十萬上百萬還是有條件的!

如果樓主可以放棄大城市的發展機會等資源,那麼迴歸小城市生活也可以孝敬父母,如果樓主實在放不下,也可以繼續留在深圳常回家看看,畢竟生活中的很多抉擇就是很困難的,就是想不清道不明的!


樓盤網


建議留下。

首先必須明白,目前中國社會很難做到資源分配均勻,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決定了最好的東西永遠在大城市,小城市註定沒法分配到最優質的資源,這一點等你家裡老人生病就特別有感觸

其次,你用了半輩子的時間在深圳有了房子,算是有了落腳之地,如果你放棄了,回到老家,那麼將來你的後代又要重複進行一次擠進一線城市的過程。如果你的小孩在大城市有落地的地方,那麼很明顯,他們在起跑線上會比同齡人超出一大截,甚至是站在了別人無法企及的終點。

再者,從投資角度上看一線城市價值永遠比二三線城市值錢,升值潛力更大,不建議你賣了深圳的房子去買小城市的房子。

最後,生活習慣問題,可能你每次回去大多數是逢年過節,非常熱鬧,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小城市的不足之處,等到假期結束,人去樓空,周圍朋友都難找一個,又或者不同的生活環境早已經讓你很難融入到小城市的生活氛圍,所以,很難習慣。建議你先在小城市生活小半年,再考慮考慮。


有緣大師


太有必要留在深圳了。像我這種沒房沒車沒落戶,月薪低於1萬的人都想拼命留在深圳,為什麼呢?

1.一線城市的財富

深圳近30年的飛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和財富。當時的你,要是沒有來深圳,基本不大可能擁有現在財富。人生活在發展快速的強勢城市中,勢必在財富巨浪中,分得更多的份額。如果是在發展緩慢的小縣城,這種可能性就變小了。

2.孩子的教育

大城市的教育開放,孩子心智成熟,學校注重的是教育而不是僅僅只是灌輸知識。另外一個就是硬件,上次和我們小學的校長吃飯,他說,他們學校新增添的硬件教學設施,20年前他去上海參觀的時候就在人家的小學看到了。你看,一線城市和小縣城,硬件就相差了20年。

別的不多說,我還是很喜歡深圳這個充滿生機的城市的!


廣東包打聽


你回不去的了!

半夜想買包煙,深圳,24小時便利店就在樓下歡迎你!

餓了?食粥啊?食牛肉火鍋啊?食燒烤啊?隨便選咯。

出門沒帶錢包?沒有零錢?沒關係啦!路邊阿婆都有微信收款碼。

網上買個啥,深圳,絕對包郵送貨上門。

想喝杯咖啡?星巴巴咯,太平洋也行,zoo卡灰也不錯啊!還有好多咧。

悶了?找個年輕的小夥伴出來咯,天空海闊吹下水都得!

想去香港血拼下?easy啦~拿好卡出門一個小時就到了!

想去海邊吹吹風?那不就是想走就走的節奏~

冬天到了,短褲短袖走起……👻

………………

不勝枚舉。

所以,客官別走了!




安好大愛


你目前的困擾主要是工薪階級的中年危機。

先分享一下我之前的一些小tips:

工薪一族升階tips:

①不要過早生孩子。

②工薪本質的意義只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③計劃很重要,有意識的小成本試錯。

④不要一味地想著升職,而是想著升階,這樣視野會廣闊很多。

⑤多扶持你欣賞的朋友。

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作為鼓勵你的雞湯tips,然後現在咱們來聊一下你的具體情況。

首先深圳臨深都已經有房產了,如果買得早的話應該也沒有什麼欠款了,深圳作為國際級示範區城市,房價高企的情況下,你這也算是有了穩固的基礎了。那重點就是怎麼做資產優化來保證自己的物質層面以及提升自己對生活的熱情這兩方面入手了。


夫妻關係不和睦的話,可以先從自己的態度開始改善,做找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趣的事情來跟老婆分享,深圳作為一線城市,娛樂項目是比小縣城要豐富得多的,而且公共空間多樣,完全可以活躍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作為一個地道深圳長大的孩子可以跟你分享深圳以下幾個留下來的理由的:

①國際化的多樣性。無論是不同的人種,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背景,深圳作為一個包容的城市,能夠很好的融洽在一起,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文化交流,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小團體融入,可以是藝術類的,創業類的,或者文學類的,那些平靜的人,其實都是自己內心有屬於自己的山水的人。

②生活的便利性。聚集了所有你能叫的出的大品牌,能夠便捷的購買新鮮食材,潮流的衣服款式,最新的藝術展覽,新開的美食店等等。

③財富的升階。不同的圈層某種程度上也是決定了自身的成長空間的。視野跟信息差,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還是有蠻大差別的,你可以從中輕易的提升自己的圈層。


漁村青年購房指南


  在中國的超一線城市中,深圳無疑最具有草根氣質,包容與開放的氣息瀰漫在每個角落。“秒批”新規一出,一位創始人忍不住在微博上感嘆,“深圳擁有大批科技創業公司,還有300多家上市公司,而且背山面海,環境宜人,除了房價高之外,接近完美。”

  而對於創投圈來說,深圳更是一片充滿夢想與光榮的土地。過去二十年,深圳見證了中國本土創投的奮鬥歷程,那些如今叱吒中國創投圈的大佬,都是從這座城市開始了打拼的人生。

  1990年底,上海、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中國資本市場大幕正式開啟。也就在此時,南開大學碩士畢業的鄭偉鶴來到深圳,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深交所上市部。

  “剛到深圳的時候,為了完成原始積累,無論夏天有多熱,我都不願買空調,早上洗個澡就很爽了,上下班都儘量騎自行車。”鄭偉鶴曾回憶說。後來,在他的親自操刀下,同創偉業——中國第一家合夥制PE誕生。

  2000年,達晨創投在深圳成立,兩年後肖冰加入。那是本土創投最艱難的時候,肖冰曾回憶,那時候,沒人、沒錢、沒退出機制,最難的時候,發工資都成問題,投資團隊已經走得七零八落。

  在深圳,肖冰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當時,他每天帶著助理,開著一輛二手車,在深圳科技園“掃街”找項目.....這樣的奮鬥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曾有人戲謔,都在說“逃離北上廣”,結果人都逃到了深圳,這怕是深圳的陰謀吧?確實,即便現在深圳房價很高,工作壓力很大,但每年湧向深圳的大學生仍然是一波接著一波。但正如深圳大多創業公司HR大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們來深圳不是為了謀一份差事,而是打拼出自己的一塊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