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書法蓋章,蓋一個章和蓋兩個章有什麼區別?

手機用戶11739723543


書法作品是否蓋章沒有硬性規定,沒有要求一定要蓋章,但適合的印章會給作品添彩。

一般情況下至少蓋一個章,在落款之後,有的作者蓋的落款章本身就是兩個,可以蓋一個姓名章,姓名章蓋在落款下方。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應用姓名章,以提高識別度;

也可以蓋兩個章,包括一個姓名章、一個閒章。一幅書法作品總會有虛實疏密處,閒章蓋在右上角起首處,或右下角,亦或姓名章下方;

或者蓋一個姓氏章、一個閒章,蓋章的位置同上;

也可以蓋仨章,姓名章和姓氏章任意取一個同閒章和字號章搭配,閒章通常是用來補空的,字號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提款下方有空白,則鈐在暑款之下,若無空白,宜左不宜右。

這樣章與作品佈局合理,顯得飽滿、氣場實足;

當然,蓋幾個章還要看作品篇幅字體具體情況而定,需要時還可以多蓋,但是過多無益,顯得畫蛇添足。大家經常看到蓋的超多的,有的是收藏者把作者改成自己名下。切忌一點,不可以姓名章和姓氏章同蓋!








雲一朵


書法作品中鈐印學問可大了。嚴格意義並不是亂蓋的。當然古代有的收藏印,部分中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的。

一般情況下書法作品鈐印是非常重要的,鈐的恰到好處,能夠為作品增色,鈐印位置不對,可能破壞整個作品的和諧統一,甚至造成作品失敗報廢。比較常見的是三方,一方閒印,兩方姓名印,也有隻鈐一方姓名印的。

姓名印多鈐印在作品文字內容的末尾的落款後面。閒章則鈐蓋在作品文字內容第二三個字的右側。

無論那一方印,鈐印之前一定要對作品鈐印位置反覆考慮,甚至可以懸空測試估計一下具體位置,然後再鈐印,也有使用印規的。

姓名印一般採用一朱一白篆刻形制,姓氏白文,名字朱文。兩方印章之間距離大約一方印章的距離略大一些,姓氏印與落款最後一個字的距離要適宜,也可以根據個人感覺鈐印關鍵是不破壞整體和諧,看著舒服。可以多參考一些優秀作品鈐印的位置或方法。

還有就是印章的大小尺寸問題,和原作品的落款字要略小一些,但也不能過於小或過大,以免喧賓奪主,大小不相稱。實際上這只是大約如此,不同書法家的審美和習慣可能有一些區別,要通過反覆實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審美感覺的方式鈐印位置。

如果說蓋一方印章或兩方印章,可以說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的,只要不破壞作品的整體形式構成都可以。不過通常情況下以兩方印章或三方印章普遍。

書法作品的鈐印主要考慮的能夠起到互相反襯對比作用,當然也有著作權限的問題,不過以充分考慮作品整體的美觀和諧為上,所以現代書法作品的鈐印就非常講究。現代書法鈐印比較多。






翰墨書道


一、從印章的內容來分,又有姓名印、齋號印及閒章。

二、一般在落款人名後蓋一姓名印,若嫌空還可再加蓋一齋號印,不可連蓋兩方同一內容的姓名印。可蓋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為了使書作上下前後呼應,往往在書作右上方再蓋一起首印,又稱引首印。印章的大小與書作大小及所書字體大小相關。一般大幅書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書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三、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1、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2、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閒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閒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閒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閒章就不需蓋了。   

3、國畫棋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閒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閒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閒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閒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閒章,爾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閒章處之地位。   

4、方形閒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就喧賓奪主了。   

5、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6、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7、蓋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8、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9、蓋二印,上陽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0、蓋二印,上陽文,下陽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1、蓋二印,上陰文,下陰文,不可匹配。而上陰下陽可匹配。   

12、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13、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就失敬了。   

14、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  

15、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16、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7、上款上端不可蓋閒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

18、蓋壓角閒章,不可蓋二方上,一方正好。


職場野鶴


第一個是姓名章,第二個是齋號章或筆名張,其他位置的是閒章,但一位位置不同,含義也有所不同。

結尾處的章稱為名章,標識寫作者的名字,一般形近方,陰陽均可,如果一陰一陽則陰上陽下。名章必須有。

開始的地方印章,為引首章或稱閒章,主要作用為補白,主要內容以警語意趣為主,形不規則,但應較小,橢圓為佳,位置在第一二字右間。閒章可有可無。



茗嬌Lucky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作者的印章出現在作品中大約在北宋。誰人首先使用的並不可考。我推測可能是根據皇帝的玉璽,在自己的作品上鈐印,具有防偽的作用。所以有“印信”之說。

收藏的印章,始見於唐代。在書法作品中鈐印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在北宋以前的書法作品中,作者本人沒自己在書作上蓋印的。

在書法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成為固定樣式,是現在中書協的規矩。一至二枚名章,一枚引首章,成為了書法作品印章的基本套路。名章分有姓氏章,名章,字章,齋號章。

在書法作品中,印章宜少不宜多。四枚為極限。多一個都是俗子所為。蓋一個印,就蓋名章。二枚,一個名章,一個引首章。三個,一個引首章,一個名章,(姓加名,齋號加閒章)。印章特別多的人,最多就蓋四個。當然,想像乾隆皇帝一樣的任性,也是自己的權利。不過難免被人詬病。乾隆皇帝都沒能倖免。



子衿書法


書法蓋章根據畫面的平衡需求,會發生蓋章數量上的變化而沒有定數。

但是題主已經設定好了蓋章1到2枚,可以理解為作品佈局與章法達到了相當完滿的高度,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特別慎重的用章,盡最大的可能保持筆墨氣息與視覺的最強化。

海派一代宗師吳昌碩對於印在畫面上的經營位子可謂嚴謹之極,我們就共同欣賞其用印之妙吧。如圖:





作品氣勢如虹,排山倒海,最後以名字收尾,二枚印章蓋在簽名左邊上下作為整個畫面的收氣。

下一幅印章就更講究了,這是一個綜合素養極高的吳昌碩才敢才能只用一個單章收局。

關於用印,建議多看看吳昌碩的字畫作品,天下沒有人比吳昌碩更懂用印章了!


呂永亮


書法作品裡蓋一個章和蓋兩個章沒有區別,視作品的內容需求而定,但適合的印章會給整幅作品增添畫龍點晴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至少蓋一個章,或三個,五個,蓋章印面以奇數為好。在落款之後,姓章名章蓋在落款字下方。蓋的印章印面不可比落款文字大,以一個印章的距離蓋印為好,姓為陰章,名為陽章,兩個章的間距為一個印面的距離,然後,在右上角起首處,蓋閒章(引首章)之後整幅作品完成,閒章通常是用來補空的。所以,蓋一個章和蓋兩個章是沒有區別的,可多可少,根據作品內容的需要靈活掌握即可。


康平良書畫家


書法作品蓋章,可以說是整體佈局的一個環節,它可以為整體章法增色。

蓋一個還是兩個章,要看整體佈局的需要。如果在寫題款後,有適當的空間,可以蓋一個姓名章加一個閒章。或者一個姓、一個名,兩方印章。最好一個陰文,加一個陽文的章。如果題款後剩餘空間小,也可以只蓋一個姓名章。

在作品的開頭部位,最好還要蓋個一個起首章。一般作品這樣就夠了。蓋得太多了,花裡胡哨的會喧賓奪主。當然,如果作品尺幅很大,也可以再多蓋幾方印章,這完全要看整體佈局的需要。


筆翰頗好


蓋一個章就在落款的下方蓋一個姓名章。蓋兩個時,姓名章同上,在第一個字與第二個字之間的右側蓋一個壓角章。如果不蓋壓角章,在落款處蓋兩個章,大小要差不多,如果是一個陰文章、一個陽文章,要把陽文章蓋在下面。


書法樂趣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後,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並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佈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在書法作品上署名蓋章,以示鄭重,可防止偽造;蓋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閒章,還可寄託書者的抱負和情趣。因此,歷來書家都非常重視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書印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更美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書法視頻。現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時,次序是先姓名章,後字、號章。鈐印數目,古喜單數。有鈐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乎。”印數不宜多,過多則易雜亂,甚至喧賓奪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數印,需擇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