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有的人不讨厌鸠摩智?

大轮明王鸠摩智大师


其实,看《天龙八部》初期的时候,会被乔峰的豪气所折服,可是,乔峰毕竟是理想化的人物,而鸠摩智才是现实存在的最好例证。

首先,他并不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他费尽心思想要学习天下武功,想要做到天下第一,无非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北乔峰南慕容的时候,鸠摩智偏偏要打破所谓的武林正统,于是,他找慕容复挑战,找乔峰挑战,找各大门派挑战,从鸠摩智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努力想要证明自己价值的人的影子。

鸠摩智爱装逼,完全出于对于自我尊严的维护,毕竟,面子是每个人无法绕过的虚荣,但鸠摩智却是有货真价实的本领,与浪得虚名的慕容复相比,我倒是认为,鸠摩智更应该在慕容复之上。

一个是理想化的乔峰,一个是现实化的鸠摩智,初次接触,会疯狂迷恋乔峰,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受到了与鸠摩智一样的遭遇时,突然就会明白,鸠摩智这样的人太多了,缺点满满,一心想要证明自己,虽然圆滑,可都是出于保护自己,并无纯粹害人之心,偶尔装装逼,也是为了满足满足虚荣心罢了。

于是,回看《天龙八部》,在那个武林,大侠当然值得称赞,但是,也不要忘了,默默为自己存在价值努力的鸠摩智,切勿先入为主的批判,对照现实,慢慢体会。

如果,达不到乔峰那样的高度,至少,学一学鸠摩智努力向上的精神也是不错的。


影视地平线


鸠摩智应该都算不上一个反派恶人!

四大恶人天山童姥等都是欺负弱小杀人不眨眼之辈!

鸠摩智整部天龙都没杀过人,鸠摩智是国师工资高,很多大侠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抢劫,但鸠摩智不用,他有钱有地位!

鸠摩智从不欺负弱小普通人,对人不摆架子彬彬有礼,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武痴,在武道上爱装逼。

我记得有个古龙浣花洗剑录中的东瀛白衣人也是武痴到处找人比武,打不过白衣人的都被杀了。我当时看了非常反感!

再看鸠摩智,比武从未当场杀人,甚至没有出现过重伤对方致死。就是打赢对方后再放点嘴炮,想让对方觉得自己牛逼。


嫩江于大夫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对鸠摩智的感官很复杂,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但是最后却很敬佩。

原因有二:

第一、因为他出家人的身份

鸠摩智刚出场的时候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

身份是国师,而且精通佛法,做事情有底线。鸠摩智将要走火入魔的时候,擒住了慕容复,念及慕容博赠书之举,还是没有击杀慕容复。

由此可见,鸠摩智虽然争强好胜,一心想做天下第一,但是从未破戒,没有杀过人,对得起出家人的身份。

第二、因为他最后顿悟洗白

最后失去了武功,也失去了执念,顿悟后的鸠摩智更像是一个出家人。

鸠摩智的江湖经历跟像是一种修行,初始精通佛法,但是却有执念,执念越来越深,做事情也越来越偏激,不择手段的想要增强武功,变成天下第一。

为此搜集少林绝技,各种武功,只为了增强修为,最后走火入魔之下,全身功力被段誉吸走,失去内力之后,鸠摩智却大彻大悟了。

鸠摩智叹道:“老衲虽在佛门,争强好胜之心却比常人犹盛,今日之果,实已种因于三十年前。唉,贪、嗔、痴三毒,无一得免,却又自居为高僧,贡高自慢,无惭无愧,唉,命终之后身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得超生。”

书中交代鸠摩智最后的结局是“大彻大悟,终于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后广译天竺佛家经论而为藏文,弘扬佛法,度人无数。”

总结

每个人都能从鸠摩智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有底线、有情怀、有执念,有的人最后能自我觉醒超脱,但大部分人虽未觉醒,但也有自己的坚持,这样不也是一种修行吗?



三点文墨


这得感谢李国麟老师的精彩演绎,是他把鸠摩智塑造成了一个逗比,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表情包。


原著中,鸠摩智虽然不像慕容复、全冠清这些人讨厌,但也绝没有像李国麟老师塑造的这形象这么可爱。

他就像是周伯通加欧阳锋的一个综合体,同样学武成痴,但搞笑耍宝不如周伯通,狠辣决绝不及欧阳锋。

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鸠摩智的其人其事。

这是从段誉的视角第一次见到鸠摩智登场。

只见西首蒲团上坐着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段誉向他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可见,鸠摩智不但深谙佛法,是身份尊贵的大轮明王,吐蕃的护法国师,长得还特别有亲和力,所谓宝相庄严。


可谓美貌与智慧并一身,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存在。

他初登场是来到大理国天龙寺抢夺《六脉神剑经谱》的,但在这期间,他无形中促成了段誉练成了六脉神剑,起了药引子或者催化剂的作用。

接下来,他和段誉就开始了相爱相杀的一生。不论是在琅嬛玉洞学《小无相功》也好,还是去挑战少林寺,陪着吐蕃王子去西夏应聘驸马也罢,都和段誉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最后,在枯井中,他的一身功力被段誉吸走才算完。鸠摩智大彻大悟,段誉的六脉神剑趋于成熟,两人算是各得其所,和平分手。

同时我们发现,鸠摩智折腾这么大一圈,闹这么大动静,他却没有亲手杀一个人。可见,他的慧根,善缘也足够好。
鸠摩智就像一个只是因为痴迷专业,有些自负傲娇的理工男,他的行为虽然有些荒诞,内心有些小虚荣,但自始至终都没有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很多人对他并不讨厌,甚至还会觉得他有点儿小可爱。


田获三狐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鸠摩智是《天龙八部》中的一位重要反派,他痴迷于武学,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因此四处捣乱。鸠摩智初次登场是在大理天龙寺,以一敌六,妄图抢夺大理段氏绝学《六脉神剑经》。抢剑谱不成,他便绑架了段誉,将其带到姑苏城中。鸠摩智又在姑苏王家盗取《小无相功》,这一段是新修版的剧情,以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其后鸠摩智抢夺游坦之的《易筋经》,妄图单挑少林寺。在少林寺后山,鸠摩智重伤段誉。在西夏,鸠摩智将慕容复抛入井中。

鸠摩智这一反派出场时间最久,戏份最重,然而很多读者却并不讨厌鸠摩智这是为什么呢?居士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鸠摩智没杀过人。

《天龙八部》中有许多反派,然而只有鸠摩智没在书中杀过人,其他反派手上都有不止一条人命:

慕容博引发雁门关大战,间接害死几十条人命。后来他又杀玄悲大师、杀伏牛寨柯百岁。

慕容复杀包不同,杀段正淳及她的六个女人,他连自己舅妈王夫人都不放过。

丁春秋杀人练邪功,可谓残忍无比。他甚至以自己的弟子来施展腐尸毒的功夫。

萧远山虽然身世可怜,但是他杀了乔三槐夫妇、玄苦大师、谭公谭婆、赵钱孙、单家满门。

李秋水杀了很多俊俏少年。

……

其实就算是正面人物,也杀过人。

比如萧峰在聚贤庄杀了不少中原群雄,段誉在磨坊之中杀过西夏武士,虚竹救天山童姥时也在无意中杀过人。他们杀人虽然是被逼无奈,情有可原,但毕竟是手上沾了鲜血。

唯独鸠摩智虽是反派,却没杀过一个人,无辜得如同一朵白莲花。

第二,鸠摩智最终大彻大悟。

鸠摩智是吐蕃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本身就精通佛法,智慧无双。只因他痴迷于武学,才生起贪、嗔、痴之心,被名缰利锁牢牢锁住,这才四处干坏事:

他原是个大智大慧之人,佛学修为亦是十分睿深,只因练了武功,好胜之心日盛,向佛之心日淡,至有今日之事。

在西夏的枯井之中,鸠摩智一身内力被段誉吸走,武功尽失。不过对于他来说,这却是个解脱;

这一来,鸠摩智大彻大悟,终于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后广译天竺佛家经论而为藏文,弘扬佛法,度人无数。其后天竺佛教衰微,经律论三藏俱散失湮没,在西藏却仍保全甚多,其间鸠摩智实有大功。

鸠摩智的原型是一代高僧、译经大家鸠摩罗什,所以鸠摩智最终也成了一代高僧。

第三,鸠摩智的扮演者李国麟非常出色。

《天龙八部》被多次翻拍成电视剧,但是网友们喜欢的鸠摩智只有tvb版《天龙八部》中李国麟老师扮演的那一位鸠摩智,这要归功于李国麟老师精湛的演技。

剧中鸠摩智出场逼格满满,一脸宝相庄严,开口闭口就是“小僧”,仿佛是位端庄稳重的大和尚。但是李国麟版鸠摩智其实是个行走的表情包,这种反差萌往往令人喷饭绝倒。比如:

李国麟版鸠摩智如此可爱,大家自然对他恨不起来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回复关键词“金庸”,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因为鸠摩智是标准的武痴,一心只想学上乘的武功,见人还特别有礼貌。


吐蕃大轮寺明王鸠摩智


因为鸠摩智一直身体力行地在表演什么是十万个冷笑话,直到大彻大悟成为佛教一代大师。按照惯有套路,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踏入江湖之后,就命不由己了,不是去杀人,就是被杀。而我国师,踏入江湖之后,只图财不害命,武学秘籍要抢要偷,但是从头到尾没杀过一个人,最后他还能全身而退,失去武功之后大彻大悟。张嘴闭嘴不是本座,而是小僧,谦虚有礼,一转身:天下能和贫僧打平手的没几个人,然后反手被萧峰打吐血,还得装完逼再翘起尾巴逃跑。精通武学佛学,博闻强记,宝相庄严,一代高僧模样却整天干些插科打诨的事情。就好比一个平时看上去不苟言笑很有威严的人,你发现他说的话,做的事,都是个冷笑话,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效果比整天喜欢开玩笑的人讲同样的冷笑话更具有杀伤力。从鸠摩智出场,期间跑遍半个中国,不杀一人,奠定了读者恨不起他的基础,浑身上下讲述着各种冷笑话,这个人物开始讨人喜欢。大彻大悟后痛改前非成为一代高僧,读者开始尊敬他。加上李国麟教科书一般的表演。大师实乃吾辈偶像了: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犯错,但是犯错之后要勇于改正。人生可以被人看作笑话,但是坚守自己内心即可。


老实人188000828


关于这个鸠摩智啊,我本人也不讨厌他。

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人很可爱。他没有那么大的功利心。他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武痴。对天下各种武学过于痴迷。总想学会它,然后扬名立万。鸠摩智虽然是佛家子弟。但是对无数的那种痴迷,真的是令江湖上很多人自叹不如。

他在整部电视剧当中基本上都是这样。听说谁厉害就找谁去比武。他完全没有害人之心。只是单纯的想找人比武,然后打败别人。最可爱的一段就是他抓着段誉和王语嫣。他想学段誉的六脉神剑。可是段誉就是不教他,最后没辙了口诀颠倒过来。没想到这家伙无师自通。居然也能学会六脉神剑当中的少则剑。

还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和乔峰的第1次对决。明明打不过乔峰。但是场面不能丢啊。一直跑了很远,才去吐了口血,

天龙八部当中大部分的剧情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你现在让我回忆的话。我就觉得鸠摩智这个人起码不让人讨厌,他很单纯。整部电视剧当中。我似乎不记得他害过谁,他就是想学武功打败别人,然后扬名立万!


豫小沁


吐蕃国师鸠摩智可以说是个经典人物。他地位尊崇却作风阴狠,武功奇高却又痴迷武学,虽然是个反派,但是与慕容复、丁春秋等相比,鸠摩智不仅不令人讨厌,反而还有点招人喜欢。

首先,鸠摩智虽然狠毒,但是并没有慕容复那么的卑鄙小人加伪君子(还有旁边的包不同溜须拍马感觉更恶心了),他挟持段誉一路从大理前往太湖曼陀山庄,其实并没有用卑劣手段对付段誉。鸠摩智的武功非常高,不仅擅长火焰刀,还偷学了易筋经和少林七十二绝技,以及逍遥派的小无相功!

鸠摩智毕竟是吐蕃国师,其对佛法的造诣也非常高深,虽然他布衣草鞋,但是脸上神采飞扬如同有珠玉金银流动光辉。他使用拈花指的时候,脸上始终慈和微笑,正如当年佛祖释迦摩尼“拈花一笑”的情景。 李国麟老师饰演的鸠摩智严肃中带着一丝可爱的形象,而且不失经典!比那些虚伪的人强太多了!




横店演员黄眉哥vlog


首先吐蕃国师鸠摩智醉心武学.作为一个小国的武僧,敢于挑战中原武林高手,单挑天龙寺,单挑少林寺.不管胜负如何,其勇气可嘉.

其次,鸠摩智的出场是导出六脉神剑这一功夫的关键人物.引起大家的广泛兴趣,他的出场就是向段家讨要六脉神剑,最后段誉这个讨厌学武的人无意学会六脉神剑的情节,才有了后来段誉在紧急场合下使出六脉神剑救场的精彩情形。

第三,鸠摩智最后练功走火入魔,段誉吸了鸠摩智几十年功力.而鸠摩智自废武功,大彻大悟,终于改过自新.得到许多人的同情和原谅.也是作者宣扬的一种人生态度,就是武学不可太痴太魔以至于丧失了人的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