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進入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隨著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追求新鮮、樂趣以及自身價值實現,成為企業員工鮮明的個性特徵。

這一方面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創新活力,另一方面也由於他們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對管理工作也造成了新的挑戰。

面對這些個性鮮明的新生代員工,如何激發他們的潛能、提高工作熱情,成為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我們已經明顯的感覺到,單純的物質經濟刺激,已經不能把他們的心被動留在職場上了。發工資、發獎金,都沒有遊戲的吸引力大。他們玩遊戲的時間,已經相當於做一份兼職工作了。可是,他們卻不太願意投入過多激情在本身的工作中。

顯然,隨著新生代加入職場,傳統的KPI考核體系,傳統的獎懲激勵機制已不再適用。

他們喜歡更有趣的工作,希望參與管理,希望得到認可,希望有透明簡化的環境以及情感表達等。因此他們喜歡有明確目標的工作,有意義的工作,更要有可操作性強的步驟。

而傳統的管理方法只能培養出高效專業的“執行”員工,卻不能激發他們的認同感和積極性,更不能保證他們為企業在新的競爭態勢下佔得先機。

的確,傳統的管理方法的確需求迭代更新了。遊戲化思維管理就是升級後的管理方法。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一、為什麼要進行遊戲化管理?

在管理大師哈默的管理展望中,有一個經典的判斷——不要把工作當做工作。其依據的理論邏輯就是,當工作讓人覺得是在玩的時候,人才會創意無限

,即人只有在享受樂趣時,熱情、想象力、創造力才會釋放、才會蓬勃而出。

90後的他們都是玩遊戲長大的,在管理上,你不懂得遊戲化思維,就很難管理好他們。在市場上,一個不會玩的企業,就是不懂營銷的企業。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美國學者凱文·韋巴赫作為第一位提出“遊戲化思維”的人,他在其著作《改變未來商業的新力量——遊戲化思維》一書中這樣寫到:“千百年來,人類創造出被稱為“遊戲”的東西,它能夠挖掘樂趣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每一款設計精良的遊戲都是激發人類內心潛力的導火線,巧妙地運用這些遊戲經驗可以徹底改變商業的模式。”

其中的道理非常地簡單。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90後在玩不比工作輕鬆的遊戲中,願意主動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而不願易做現實中更容易的工作呢?

說白了,這是因為遊戲讓他們有存在感,也就才能激勵他們更積極主動、熱情洋溢、自我激勵地參與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當中。

因此,當我們把遊戲思維和元素融入到現代企業管理之中,讓他們在工作中覺得好玩、有趣、有興致。從而就能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最終以驅動理想行為達到商業目的。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如果你還不信,可以看看下面的數據:

據Gartner(它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估計,截至2015年,財富1000強企業中的40%都會運用遊戲化方案進行運營管理。

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計算機學系的研究顯示,將積分、等級、勳章和即時反饋系統等遊戲元素融入大學課程,學生的平均得分將有18.5%的增長。

惠普公司借鑑遊戲化思維,為其網絡安全、企業安全產品的經銷商搭建了遊戲化的學習和獎勵平臺,促使其80% 經銷商積極參與,並使銷量增長達到50%以上。

也就像簡·麥戈尼格爾( Jane Mc-Gonigal)在她的傾心之作《遊戲改變世界》中所說的:“優秀的遊戲是構建體驗、喚起積極情緒的獨特方式,是激發人們參與艱苦工作的強效工具”。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二、什麼是遊戲化思維?

在說明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重點:遊戲化思維管理,並不是讓他們在工作中玩遊戲。而是通在工作管理的機制中,讓員工體驗到遊戲的特點。比如,我們可以設置一個遊戲化的參與和激勵機制——有競爭和獎勵。

或許你會反駁我,競爭和激勵在你的企業管理中運用的特別多,各種業務競賽、業績排名之類的,都有相應的獎勵,但是效果卻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你還沒能理解遊戲的4大核心特徵。

要說明這一點,我就需要引用《遊戲改變世界》這本書中的4大核心特徵理論了。即明確的目標、清晰的規劃、即時的反饋和自願參與的意向。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反觀我們之前的競爭激勵機制,競爭、動作和獎勵不是同步的,這導致了效果卻越來越差。而在遊戲中這三者是同步,正是即時反饋和激勵,誘導著無數人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這也有效地克服了工作中的一個主要壓力來源:失控感。

遊戲化如果只是採用積分、徽章或排行榜等流於表面的應用方式,就會有侷限性。

或許你會說,工作不能像遊戲那樣即時反饋啊,不能說員工做完一件事情就給他發錢,這樣財務系統和企業都會崩潰的。

的確如此,無論是實物還是虛擬的即時反饋,都會加重企業的管理負擔,而且還是成倍的增加。那麼,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

當然有了,可以把這套機制植入到自動化的軟件之中,也就是遊戲化管理軟件。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三、怎麼做到遊戲化管理?

遊戲化管理,簡單地來說,就是把遊戲的套路用在工作中:明確目的,及時反饋,及時獎懲,立即見效。將遊戲的核心特點與企業管理中的激勵、晉升、薪酬、考核等相結合,從而激發員工的自主性,主動改變其工作方式,達到推進工作的目的。

接下來,我們就分別從明確的目標、清晰的規劃、即時的反饋,這3個方面來看看各類企業的實際應用案例。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一)目標明確——激發“目的感”

在遊戲中,會由主線任務發佈一個目的性極強的目標,以便不斷讓玩家調整參與度。那在遊戲化的工作管理中,我們的目標要如何設置呢?

1、目標設置要清晰。

由人力資源部把員工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等轉化成簡單易懂的任務目標,儘量減少員工的失控感和信息傳輸的誤差。

2、目標結果要明確。

結果的設置要有明確的標識,這樣員工才能在執行的過程中找準方向。比如在遊戲中,我們會看見具體的目標結果,收集紫色水晶100個。

3、目標難度要循序漸進。

遊戲不停地用比先前所完成的事情稍微難一些的工作向你發出挑戰。比如俄羅斯方塊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因為它的速度是逐漸變快的,而不是一開始就是飛速。

在工作的設置中,讓員工覺得自己有能力破解它,這才會增加他們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4、目標的進度要清晰。

在遊戲中,參與者可以直接、立刻、生動地看到自己努力的有形結果。

同樣,在工作中,我們也需要有清晰的進度展示。因為員工最擔心的就是他們埋頭苦幹後,卻不知道任務進展到了什麼程度。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明白了目標設置的4個要點後,我們來看看萬豪國際酒店是如何應用明確的目標,成功在幾個月時間裡就完成了5萬人的新員工招聘任務。

他們在人氣較高的社交網站上開發了“我的萬豪酒店”的應用程序,此遊戲將玩家分散到酒店的各個職位,玩家需要模擬完成一些與酒店相關的工作,比如管理一間餐廳廚房,包括購買原料、審查已製作完成的食品訂單等等。玩家完成任務後,可以獲得積分並進入更難的任務或酒店的其他職位。

這樣不僅解決了酒店用功的問題,同時也減少了崗位培訓,降低了員工流失率,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用工成本。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二)升級規則——激發“能力感”

規則創造了挑戰,而挑戰的完成能夠帶來遊戲中最重要的情緒之一——成就感。一個設計精妙的遊戲通過不斷提升難度,訓練玩家的技巧。不斷晉級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可為什麼在遊戲中的挑戰,玩家就會願意自願地進行修煉,提升戰鬥力以待攻取難關。而在工作中,他們就會不願意參與培訓,甚至不配合呢?那是因為他們覺得可以學有所用的少之又少。

Uber為了解決司機培訓問題,推出了一款免費的移動端遊戲,主要是為了讓司機主動學習行車的最佳路線。

在遊戲中,玩家首先依靠自己尋找最近的路線。在結束送客後,遊戲會想司機展示最佳路線,如果司機選擇的路線和系統的接近一致,遊戲就會獎勵司機虛擬貨幣,並對司機作出5星評價和額外現金。利用額外現金,司機可以在城市的動態定價區接待客人。

Uber通過把培訓遊戲化,不僅增加了司機學習的自覺自願程度,更是提高了學習的效能。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三)即時反饋——激發“進展感”

《遊戲化革命》一書的作者齊徹曼告訴我們:“要對行為進行跟蹤,從與消費者的互動來評估反饋迴路。分析人們對系統的反應可以客觀地告訴我們,系統是不是有趣。最終,正是趣味性吸引著人們長期的關注和堅持。”

許多時候,人們不願自覺做出改變,不是因為他們看不到這樣做的好處,而是因為行為改變本身不能在短期帶來好處,它的好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體現。

我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的進步都會得到老師的小紅花作為獎勵。這種獎勵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它更是一種認可,足以鼓勵我們明天變得更加努力、更加優秀。

企業的員工也是一樣的,他們渴望得到及時的鼓勵以及明確的獎勵。

盛大公司在企業內部推行經驗值管理模式後,其員工像遊戲中的人物一樣,每個人起初均有其相應的級別和經驗值,通過“練級”可以增加經驗值,級別到了指定的程度就會自動獲得晉升和加薪的機會。

這種遊戲式的激勵管理,讓員工猶如打怪一樣完成自己的工作,即降低了考核成本,又促進了員工的自我管理,大大提升了員工的積極性。

(四)自願參與——激發“自主感”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自願是最頭痛的一點。但它實際強調的是精神上的自願參與,而不是身體上的。只要員工在心理上認同了這些遊戲規則,即目標、規則和反饋機制,就可以說是自願參與的。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三、在應用遊戲化思維管理的時候,你應該避免犯這2種錯誤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想你已經意識到“遊戲化”正在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趨勢,正在營銷、培訓、考核、招聘等多個領域開疆拓土。

再加上愛玩是人的天性,我們完全可以適應時代和員工的需求,充分地運用遊戲化思維去駕馭並利用這種天性,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可是,在你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前,我必須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在應用遊戲化思維管理的時候,你應該避免犯這2種錯誤。

一是在設計“遊戲化管理體系”過程中,遊戲元素往往容易淹沒在大量的商業論證、數據分析和管理流程中,“遊戲的吸引力”得不到充分體現,最終結果往往僅僅是一個披著遊戲外衣的績效管理系統。這種“偽遊戲管理體系”自然發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

二是“僅僅停留在遊戲”。遊戲化的最終目標是解決商業和管理問題。如果“遊戲”僅僅停留在遊戲,沒有達成商業目的,遊戲化體系可能就南轅北轍。因此,企業要想設計一套成功的“遊戲化管理體系”,必須平衡好二者的關係,確保企業長遠商業目標和遊戲元素的完美融合。這是遊戲化管理成敗的關鍵因素。

如果覺得我的這篇文章不錯,記得【轉發、關注】支持我哦,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感謝大家!

掌握“遊戲化思維”,把管理“玩”起來,輕鬆讓90後員工愛上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