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麼讓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

用戶4611365790059


要想孩子度到幼小銜接期,順利升入小學,我個人覺得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我們要讓孩子多去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在大自然的這個環境的薰陶下呢,去啟發孩子的感受。打開孩子的各種感官通道,開發孩子的一個感受性。保持孩子的一個好奇心,那這個時候就要避免過多的枯燥的學習。

二、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來決策。在這個時候,在很多事情的決定上面,家長可以給到孩子一些引導和建議,然後讓孩子多來做決定,然後在後果當中來學習。那麼這樣就會增強孩子一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建立孩子對於應對陌生環境的一個信心。

三、多為孩子創造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一個環境。在孩子跟別的小朋友交往的過程當中,甚至於會很正常的發生一些矛盾衝突的過程當中,為孩子建立人際交往的規則,提高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以及環境適應的能力。

四、引導孩子競爭的意義,客觀地肯定孩子。這樣的話,才能夠正確的為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讓孩子過度的自負或者自卑,將來會影響到孩子對於學業上的一個挫折的應對。

五、延遲滿足,不要孩子提任何的要求,我們就立刻去滿足他。要讓孩子學會忍耐,學會等待,學會耐心,學會去克服心裡的那個慾望產生的時候的那個焦躁。只有這樣子才能夠讓孩子在進入小學之後,首先適應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規則。同時,也會去適應良好的一個師生關係以及同學關係。

六、在每一個敏感期的時期,要及時的引導孩子。

點明六億心燈,幸福三億家庭!

一心明家庭教育:國內經驗豐富的互聯網家庭教育服務平臺!


一心明家庭教育


我孩子馬上上小學一年級,今年暑假我沒有送他上銜接班。幼兒園沒怎麼教認字,好像就教了20以內加減法。為了幼小銜接我做了以下幾點準備:

一、認字

從中班開始,開始學認字,想起來就學一下,也沒天天堅持,用的是《四五快讀》這套書。每課大概十幾個字,每課裡的詞語,句子會不斷重複學過的字,這點很好。可能孩子剛好處於認字敏感期,還比較感興趣。幾冊書認完就差不多到大班上半學期結束了。這套書裡的故事集實在沒意思,就沒看,後來直接看其他故事書了。看故事書沒過度關注認字,順其自然。



二、拼音

大班下半年為了銜接小學,開始學拼音。我最開始買了可發音的拼音掛圖,孩子願意玩,但掛圖上的圖和字會起到提示作用,拼音會不會都能讀出來,所以收效不大。後來買了拼音卡片,分開教和拼讀,又用了“悟空拼音”app,這個app主要是為了提高拼音興趣,孩子的心思都在玩遊戲上,玩了一兩遍我就沒讓他玩了。現在基本都能認,但不熟,好多時候還是拼錯,我倒是不著急,反正上學還要教的,留點兒免得上課不聽講。現在有時和孩子看下帶拼音的故事書,慢慢熟悉。






三、培養閱讀興趣

以後語文成績好不好,在於閱讀和寫作,所以培養閱讀興趣,多讀書很重要。

四、數學

幼兒園教了20以內加減法,我覺得差不多了,就在家做下100以內加減法,有時玩下強手棋,沒太花時間。我覺得還應該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訓練,沒找相關書籍,所以也沒實施。

五、國學:

小孩太調皮,不懂事。從大班下半年讓他背弟子規,每天背一兩行,已背完。目前暑假背點三字經,以後可以學點大學、中庸、論語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1.可以順帶認字和熟悉拼音;

2.可以鍛鍊下他的記憶力,也可增強他對自己記憶力的信心(孩子總認為自己記性不好);

3.學什麼都是學,不如學經典,也有利於以後作文和語文學習。雖然有部分不合時宜的內容,我覺得沒關係,可以留待他以後自己甄別,而且現在網上各種講解和相關故事,很容易得到,孩子學起來也容易,不那麼枯燥;

4.孩子太調皮,進行點中國傳統文化薰陶還是很有益處的;

現在暑假期間,基本就是讀個三字經,做一兩面數學題,寫一面字、閱讀簡單故事,基本一個半小時可以完成,一般分上、下午兩次完成。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坐姿、握筆、寫字姿勢,再就是打發時間,呵呵!


調皮寶媽育兒記


幼小銜接,是孩子進入一年級之前必須要經歷的一段成長曆程。父母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正確引導,幫助孩子順利過渡。關於這一點,我作為十歲男孩辣媽來進行現身說法,分享幾個有用的貼士,家長可以作為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作息時間一直還算比較規律,節假日偶爾會晚睡,平常基本上都是九點上床。他入睡快,所以倒是不怎麼操心這方面。建議家長最好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就慢慢地開始培養孩子的作息規律,保證他的睡眠時間和質量。一旦養成了這個好習慣,上一年級早上起床就不會手忙腳亂。



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習慣

如果孩子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親子共讀,那麼幼小銜接階段就必須要開始培養他自主閱讀的能力了。剛開始,可能孩子會遇到一些困難,也不太容易放得開,沒關係,多鼓勵讚美,慢慢地就好了。因為,閱讀能力在整個學生生涯當中都特別重要,尤其是進入一年級以後,識字量大,理解能力強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優勢。


我家孩子在幼兒園畢業的這個暑假,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他可以獨立閱讀繪本、拼音讀物,覺得有趣還會主動模仿書裡的情節,跟我分享他閱讀的快樂心情。上小學以後,這個好習慣帶給他的他的不僅僅是快樂,還有很多榮譽。他曾多次獲得“最佳小書蟲分享嘉賓”、“詩詞少年”等等獎項,這些都是好的閱讀習慣所起到的作用。

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會教孩子如何與家人以外的老師、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從幼兒園走向小學,除了基本的禮貌以外,還一定要告訴孩子一件事:與人為善,不代表處處軟弱。如果遇到校園霸凌,千萬要保護好自己,並及時向老師和爸爸媽媽求助。


培養孩子良好的表達能力

幼小銜接最重要的一點來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多一些鍛鍊。我家孩子當時最喜歡的就是每天晚上的親子互動時間。特別是講故事和繪本閱讀環節,他常常都是主動熱情的那個,我和他爸爸就主要負責表揚和鼓勵,當然也會參與其中,有時候會跟他一起表演。這不僅僅增進親子交流,還能讓他更從容自若地表達,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四點,是我在孩子幼小銜接方面的實踐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家長。


小王子愛上狐狸


幼小銜接,我認為包含心理上和知識上兩方面的銜接。

心理上,有學習壓力和成長壓力。

到時候肯定是要提前疏導,並和孩子一起了解小學生活,打好預防針。當然現在的小學,比幼兒園放學還早,時間上的適應應該好過。

其次是學習內容上的。我家小孩明年準備去上幼小銜接班。

上與不上我也論證了很久。之前我也希望孩子能好好玩不要過早有學業負擔。後來發現孩子在目前的幼兒園並沒有特別玩到很幸福,加上班裡人數眾多,有40多人,老師並不能好好的照顧和看護。既然如此,去上銜接班加強一下學習,也沒有什麼特別不同。而且省去額外上課外班學習的時間。放學後還是有很多休息和玩的時間。

此外,我周圍的人嚴重分成兩派,一派是激進派,全心全意鋪墊孩子未來的學習,各種班嚴格考察,不管是玩還是學習都給孩子報過。另一派時閒散派,只要不是必須學習就不學習。即便孩子在幼兒園學的英語單詞都讀不出來,也沒有特別在意。

比較起來,雖然有虛榮心的一點成分,總體來講,我們家考慮還是讓孩子去上一個口碑很好的銜接班,為孩子的小學生活打基礎。

另一方面,我們家孩子是比較敏感性的孩子。挫折和差距容易擊倒她。提前學習並在小學初級階段能更快適應並獲得自信,對她的性格養成也有幫助。如果僅是多玩一年,而且樂趣也盡在一般的玩具中,那麼讓她自信的開始小學生涯,我想也是值得的。


甜寶媽媽的育兒記錄


我家倆寶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一年級時,並沒有特意的做什麼,只是口頭祝賀他們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又成長的一“小段"。

其實,從幼兒園畢業到小學一年級,對孩子來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依然可以該吃吃,該睡睡,該玩時還是要玩的。倒是我們父母好像比孩子還興奮、激動。

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一年級跟他的生長過程一樣,順其自然比較好,對孩子來說才有快樂可言。父母不要過於緊張,暑假也不放過,讓孩子投身到緊張的“暑假班”去學習文化知識。暑假是用來給孩子放鬆身心的,當然了,學習藝術美術音樂類的除外,但前提得是孩子想學才行。這樣才有快樂可言。


職場雙寶媽媽


今年九月,我家蛋仔就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但在今年的暑假,我沒有送她去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還是讓她自由發展,回鄉下陪陪爺爺奶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有時候會花上幾個小時畫畫,有時候會寫寫字、做做題,有時候也會看看電影……在我看來,沒有功利性地玩、學,是一種最好的狀態,也自然是最快樂的。不是嗎?


蛋仔嘛嘛成長館


我家孩子現在上中班,還沒有上大班,所以我可能沒有那麼多經驗,但是我鄰居現在上一年級了,在鄰居孩子上大班的時候,我鄰居就給報了課外班,有練習班,還有算數班,平時還有去學舞蹈班,所以我感覺孩子挺累的。

我在江蘇,我們這老師說了,上級領導開會,不讓孩子學習小學的知識,就是讓老師教一些課外活動,說白了就是玩樂。

雖然我可能有時候也會抱怨怎麼每天都是玩啊之類的,但是我看到我女兒每天很開心,每天到家裡就說和班裡小朋友做了什麼,聊了什麼,老師也特別照顧,我又特別欣慰,畢竟孩子嘛,該學的早晚會學,所以也沒有再擔心什麼了,要相信孩子的接受能力,放寬心去對待!!!



小雨的生活點滴


我女兒升小學時我們沒有做什麼特別的準備,和往常的暑假一樣,都會出去旅行一趟。只要家長不緊張不焦慮,孩子肯定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反應。只是我們平時會告訴她關於小學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她提前有心理準備,等開學時就不會遇到問題不知所措。比如:我們會告訴她小學老師和幼兒園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有什麼不同、作息時間的不同,小學開學時還會認識有新的同學等等。還買了一套關於剛做小學生的故事書給她看。總體來說,她幼升小還是非常輕鬆的。



源源和皮皮媽咪


我家孩子現在大班,馬上也要上小學,現在幼兒園大班的很多活動,教學都是圍繞著幼小銜接來進行,我們在家也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自主等。所以我覺得,幼小銜接如何順利渡過,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我們家長在家如何引導孩子順利渡過幼小銜接?

一.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孩子上小學後,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寫作業。父母陪娃寫作業的過程也是有很多段子出現,有的媽媽住院了,爸爸手被震骨折了等等,陪娃寫作業如此艱辛,不僅是學校老師留的作業多,另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在幼小銜接階段,就好好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二.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朋友的孩子北北今年剛上一年級,貝貝媽媽抱怨,老師經常跟朋友打電話,說北北在學校不會收拾書包,不會削鉛筆,每天都把桌子弄的很亂,北北被爺爺奶奶溺愛帶大的,所以北北的獨立生活能力較弱。

在幼小銜接階段,要培養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動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後上小學,孩子多,老師少,老師也不會像幼兒園那樣面面俱到的照顧孩子的。


三. 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幼兒園,每堂課大概十幾二十分鐘,到了小學,堂課就要四十五分鐘,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專注力,上課時經常走神,注意力會不集中。所以,幼小銜接階段,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四. 知識

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拼音和數學方面的啟蒙知識。小學階段進度快,很多小孩兒到上小學時,都會學會100以內加減法了,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以不必給孩子太多壓力,要認識那麼多字,學太多跟年齡不相符的加減乘除,但可以教一些基本的啟蒙知識。


筍亦竹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我向來不喜歡大而泛談問題。作為一個數學老師,希望能給您一些關於數學方面的建議。幼兒園學習內容和小學內容還是有本質區別。最重要是重視概念的理解,以及學科體系化。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關於您提的順利過渡,我想從幾個誤區談起,供你參考!

數學幼小銜接誤區

① 過量單練計算

數學包括運算,圖形,度量衡,統計,式與方程等大類。雖然運算是很重要的基礎,但不能過量、過度單項練習,特別是形式枯燥單一的計算題海戰術,還有一些冠以開發其他功能的速算,珠心算等。數學啟蒙應從生活中多認知開始。以下是我的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框架,其中很多購買者是給學前班孩子學的。

② 不注重孩子興趣培養

如何讓孩子說出:我愛數學,是專欄不管從教案,還是練習題目首要考慮的問題。由於父母缺乏經驗和科學輔導方法,導致很多孩子無法從內心對數學產生喜愛。一年級孩子用實物講解概念更容易接受。只要方法得當,再平凡的家長也能教好孩子,前提是你願意去跟著老師學,願意抽時間陪孩子。更希望家長並不是教孩子學習,更重要是推動和引導學習興趣的建立。

③ 不是多多益善

很多家長讓孩子拼命補習,小小年級各種輔導班。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營養不良問題。

王老師一直鼓勵家長帶孩子把數學課堂設在生活中,累積孩子的數感和經驗,這樣上課時才能高效的內部轉化。所以專欄比較重視拓展認知以及數學活動實踐。我把它定義為類似語文的課外閱讀。

④ 100分就等於數學小天才

這是很多一年級注重成績家長的誤區,王老師更加註重邏輯思考能力的綜合培養,而不是侷限在課本知識內。要在廣度上看孩子的認知體系,這樣的基礎才是牢靠,才能保持持續的優勢。但不是廣義理解的“提前學習”。先認知,學方法,適合年齡接受特點。而不是死記硬背,灌輸式的。認知了,學習了,理解了,和會運用,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認知是基礎,面要廣,我們教學比較忽視這點。

就拿七巧板遊戲,只要科學設定相應趣味課程,是很好的圖形組合認知教案,是圖形啟蒙很好的精品教具。往往家長不重視。

以上!我的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以培養興趣為導向,綜合基礎概念,拓展認知,課外培優,趣味遊戲,綜合能力五大板塊。歡迎關注。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