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读懂一本文学小说?

毛荷西


你所谓的文学小说,是指严肃小说、纯小说、文艺小说?比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莫言的《红高粱》等,是这个吗?如果是指这个小说,那么我可以谈一下我的阅读方法。

首先你会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也知道阅读严肃小说,比阅读通俗小说要困难一些、辛苦一些,那么为什么阅读严肃小说会比阅读通俗小说困难、辛苦?是因为:

1、在故事情节方面,严肃小说在构思方面是必须很严谨的,情节前后必须严禁出现逻辑性问题、内容细节方面也会力求合情合理,并且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正因为如此,阅读者一般是无法“跳跃式”阅读的,即前后段落都必须认真阅读,否则你对后面的情节会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严肃小说的情节推进、转折,是非常讲究铺垫的,是否铺垫到位,是一部好小说的标准之一,一部严肃小说如果写成了金庸古龙武侠小说那样天马行空的情节、或者一个巧合连着一个巧合,那必定是一部烂小说。比如同样写年轻男女主人公相遇,金庸古龙的小说里会写成他们相遇就相遇了,是巧合而已,正好两个人都走到了这个地方,这种处理简单却粗暴,具有一定阅读小说能力的人,会不满意,怎么就怎么巧?一个从蒙古过来、一个从浙江海岛上过来,竟然就这么巧碰上了?我们都知道,现实中这种巧合极少极少。所以,在严肃小说里,如果也准备两个人如何巧合的相遇,就会在两个人的前面情节中作出非常可信的打量的铺垫,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个时候抵达这里?她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一个巧合的相遇情节,其铺垫的文字如何叫人信赖、毫无痕迹、毫无可疑之处,也是一部严肃小说品质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

2、严肃小说为了让小说内涵丰富、人物立体丰满,会在人物塑造、在场景描写方面有大量的细节性的文字,包括人物个性的描写、小动作小表情的描写、场景的刻划和渲染,此外还会有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些文字,都对你理解这部小说的内涵、解读小说人物行为逻辑有极大帮助,阅读者也是应该认真阅读的,除非有一目十行的超能力,否则就应该一个字一个词的认真阅读。如果说严肃小说的内容情节是小说“骨架”的话,那么人物、场景、心理等方面的文字,就是是小说的“血肉”,仅欣赏“骨架”,阅读小说仅阅读“骨架”文字,那是一种爽文的阅读方式,你从这部小说的收获也就一时爽快而已,要想从这部小说收获立体的丰满的厚实的东西,其实也是比故事情节更精华的东西,就必须认真阅读这几方面的文字。比如一个描写一个商人,你仅仅写他做了什么奸商的事情,你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大体的影响,但是如果写作者还写出了这个奸商的内心想法、个性特色,你当然就会对这个奸商的整个人有了较为立体的深刻的印象。而这,也是相对比较困难、辛苦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评判一部严肃小说的品质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

3、一部严肃的长篇小说,等于写一段历史,或者是某一个小地方的历史,或者是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为了让阅读者对这段历史、对这个地方有较为全面的、深刻的留有印象,写作者除了会在小说中精心构思故事情节、精心塑造人物、大量进行场景描写外,还会充实很多风土人情、习俗礼仪等等方面的文化性描绘文字,地方方言、社交礼仪、交际习惯、节日风俗等等,因为这些文字对于阅读者理解小说中的背景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较为全面而细腻、广阔而立体的背景地描写文字,对于阅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言行举止、个性形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比如一部小说写几个上海人,严肃小说就会大量的描写上海的各种风土人情、言谈举止、风俗礼仪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对于阅读者理解上海人至关重要。同时,这些文字的品质高低、剪裁得体,会严重影响到一部小说的整体品质高低。而这些文字的阅读,也不是马马虎虎可以对付着阅读的,有些风俗礼仪方面的文字,甚至具有叫人进行科学考证的价值,所以很多世界名著小说都让后世研究者当成了一门学问来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中国人都知道,事实上《尤利西斯》、《战争与和平》等世界著名小说的研究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一门学问。

——上面我谈了三方面的严肃小说阅读的难度、辛苦之处,下面我谈谈严肃小说怎么阅读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有所收获,大白话也即如何读懂的问题。我仍然分三点来谈:

1、从我的阅读经验来说,中国人阅读严肃小说,最好还是从阅读中国的当代的现实主义的严肃小说开始,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现代、当代、现实主义。莫言的小说不是现实主义的,刚刚涉足严肃小说阅读的人,最好先不要碰莫言的小说,他的任何一部小说,八十年代的一些先锋派小说先不要碰,刚涉足严肃小说的人,对这些先锋派小说会很头大的,很多人推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没错,他的这部小说作为严肃小说的入门阅读,应该效果不错,王朔的京味痞子小说也不难阅读,然后再阅读一些五、六十年代的,再继续往前,阅读一些中国现代的小说,包括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几部小说。这是是第一阶段阅读,是最初入门阅读;

2、在阅读了十多本、甚至二、三十本现当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后,你应该开始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了,最好还去阅读一遍《金瓶梅》,闲着没事,又不像很快转出来阅读更困难一些小说,那么就再阅读一些明清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包括《儒林外史》、《三言两拍》、《聊斋志异》等等。不过,在明清小说中不宜沉入太久,继续阅读下去,对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对提高自己的文学阅读能力,已经没有多少帮助了,明清小说中大量的还是属于爽文水准。

3、在明清小说阅读了一段时间后,那么你应该可以开始阅读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这差不多十多年时间里几个成名成家的中国小说家,包括王蒙、莫言、王安忆、贾平凹、余华、陈忠实、张承志、汪曾祺、刘震云、苏童等人的小说,挑选他们的一部或者两三部小说阅读一遍即可,除非你格外喜欢上哪一位了,不妨深入阅读。要说明的是,阅读中国八、九十年代这些作家的小说,是你最后能够读懂世界现代派小说名著的前提、准备、入门课,除非是阅读方面的天才,否则你无法绕过中国的这些当代作家作品。

4、与此同时,一方面你可以继续阅读中国八、九十年代诞生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你还可以开始涉足阅读世界名著中那些属于现实主义、或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司汤达的《红与黑》、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匹克威克外传》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等等,世界名著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可谓浩如烟海、灿若银河,简直无边无际。

5、只有当上述所有方面的小说都已经有所阅读,从数量到质量,你确实有所收获了,那么你可以开始尝试的阅读《局外人》、《百年孤独》、《第二十二条军规》、《喧哗与骚动》、《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南北回归线》(两部)等等、等等。

——阅读这个阶段,假如你已经能够全部读懂了,每一部小说都读懂了,那我恭喜你,你的严肃小说阅读能力已经抵达最高境界,比我高了一个层次,《尤利西斯》我尝试读过两次,都毫无感觉,都只读了几个章节就放弃了阅读。

此外,我还有一些关于阅读的建议,我认为也是值得你思考的:

文学是一个整体,不是既然准备涉入严肃小说,其实就是要准备好涉入文学,而文学是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作等四个方面的,我的意思,要完全的读懂大多数严肃小说,就不能仅限于阅读小说,还要阅读一些经典的散文、诗歌和戏剧,包括中国的唐诗宋词,西方的莎士比亚、拜伦雪莱、T·S·艾略特等古典的或者现代派的诗歌。

文学是一个整体还表现在,在阅读长篇小说之前,其实应该先阅读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中国的、外国的,起码鲁迅的几个著名的中短篇小说是必须要阅读的,否则作为一个中国的文青还是文老都是不合格的,而世界著名中短篇小说名家比如莫迫桑、马克吐温、契科夫等,都对整体的文学阅读有巨大的影响力,中短篇的阅读,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综上,我个人认为,要读懂一部严肃小说,或者如你所说的文学小说,即区别于金庸古龙或者琼瑶郭敬明等人的大众小说之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那么上述的过程难以绕过,如同做学问、搞写作,所谓的捷径除非天才,是不存在的,只能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不过话说回来,一入文学深似海,假如你现在的精神生活过的蛮滋润,你也没打算今后往严肃文学领域发展,那么我还是劝你不要去碰严肃文学为好,没有意义,要么浪费时间精力,什么也没有收获,很可能连《子夜》或者《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没能读懂,要么最后虽然成了一个精神的富豪,却难免是一个财物方面的屌丝。你得问清楚自己,这是你想要的吗?

(完)


天淞子


我分享一下我读书的经验吧,我一直偏爱文学小说,尤其是外国文学小说,特别是世界名著类。

我读书的主要几个步骤:

一、我读文学小说的时候,我不会先看别人的读后感和评价,因为那样会影响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判断力。很多人喜欢先看书籍介绍或者评价,而我认为读书的第一遍应该交给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样才能体现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价值观。

二、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会对自己感触很深刻的地方做好笔记,写出自己读书时的想法。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点,读着读着就入神了,就忘了做笔迹。

三、看完书后,我会对这本文学小说写一个整体化的总结。这个总结写的完全是自己的想法,可以不必在意总结的文章结构,把想法都写出来立刻,之后再做整理。

四、查看作者写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文学小说大部分都是带着对时代现象的批判或者颂扬的,当然批判占大多数。理解文学作品,我们必须了解它的时代背景特点。比如《飘》,它的时代背景是美国的南北战争,我们虽然不必对南北战争非常熟悉,但至少要了解。

五、作者的经历介绍。很多文学小说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了解作者能更好的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比如,我最近看的《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在书的开篇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也是体现的作者的立场,他认为安娜的出轨就是不应该的,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作者托尔斯泰的确是这样的想法,虽然他也喜欢安娜这个角色,但是,错就是错。

六、结合现实生活做出思考。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对现实生活具有启迪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学小说能够经久不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是是更多,因为每一个读者从书中读到的感受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一种,这些存在于读者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是对立的,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我最近看的《包法利夫人》,一方面我认为包法利夫人是极度错误的,而另一个方面,我也能对她表示理解,这就是矛盾的。

综上所述,读书也是需要技巧的,这些技巧能让你在读书过程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感悟。


宁静小屋


认证考核,希望大家帮帮忙

读懂一本文学小说要从情节、人物性格、时代环境、人物关系以及象征要素等方面综合考虑。

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会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种人物典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附所处的时代而产生的,所以读文学小说时要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人物的行为逻辑,抓住人物典型。比如《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是在当时的贵族风气中一步步腐化,是复辟时期雄心勃勃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精神胜利法”的阿Q,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动乱的历史背景下,软弱、妥协的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人物。读小说是要用那个时代进行解读。

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时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阅读之时不能够忽略,尤其是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文学小说中有大量的象征元素,有些小说用颓败的景色铺陈凄凉的氛围,不同的场景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还有一些小说中会用特殊的意象来象征,比如鲁迅《伤逝》中的狗“阿随”,文中提到不止一次,阿随就代表着任人摆布,没有思想,只求三餐的愚昧国民。当看到反复出现或特殊的意象时,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它象征这什么,象征意义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情节、人物性格的方面进行考虑。

想要读懂文学小说主要的着力点要放在时代背景上,在此之上分析人物性格、情节、人物关系、象征要素,进而挖掘出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内涵。


江渡live


读小说就是读别人的生活,没什么难懂的。

即使写的神仙妖狐的生活,也是人生的折射。

不是有杜甫那样的圣诸葛亮那样的神李白、李清照那样的仙吗?

现在写网文的,还有大神呢。

生活中的妖与狐狸,还少吗?

就是那种幻想的小说,也不难懂,作为人,谁没有过幻想?

至于先锋的写作手法,只要和生活挂起钩来,也不难懂。

例如曾经非常先锋非常难懂的意识流,现在看来,谁的原生态的思想意识不是无序的“流”?那样写不过是为了更加逼近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故弄玄虚。

又如魔幻现实主义、神实主义,生活中如魔似幻神话一般的地方还少吗?

比如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阎连科笔下的受活庄。

其实更好懂的是纯神话,生活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骨精那样的人不少。

即使荒诞派、超现实,也是从生活中不可思议的让人不敢相信的事实提验而来。

你生活中有没有过不可思议、不敢相信的时刻,你有没有搞不懂的岁月?

高尔基受教育程度不高,但由于生活积累丰厚,对于文学却往往有深刻明晰的见解,例如,“文学就是人学”。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就是对人性的解读和表现,除了丧失人性的人,是人都能读懂文学,因为人性是相通的。

凶恶奸诈的人读不懂沈从文的《边城》,因为《边城》是对善良淳朴的歌颂。

自私狭隘至极的人读不懂忧国忧民忧人类的小说,他们会认为作者很傻。


大悔忆智冰


想要读懂一本文学小说的话,其实也不是很难的,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找对路子,嗯,首先是要通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呢,要去想去问,读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第二呢,其实就是要想办法和读者交朋友,要把自己想象成独生的亲密的朋友,他生活的时代,他的背景,他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历史,各个方面,这个时候你要多收集一些跟读者有关的时代信息,这样有利于去理解作者所说的话。第3个其实就是把自己当成作者,把自己当成主角去感悟,去体验。所以说书读三遍,其义自现。真是这样的,自己有时候有很多书,读了一遍之后感觉就那样或者怎么样就放下了,可是过段时间之后呢,再多的话又感觉这个意义又跟原来理解的又不一样了,等读了第3遍呢就理解的就更深刻了。这里是会讲故事会讲话,喜欢我的话就关注我吧,谢谢。


会讲故事会讲话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一本书而不忘记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读书时要用心,认真阅读,不能做样子,看着在读书其实心不在书上,白白浪费了时间还没效果。

2.学会做笔记或者标记。就是在阅读时有触动自己灵魂的观点或者优美的词汇、字句、又或者比较精彩的地方,要及时在书本上做出标记,或者单独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查阅。

3.写读书笔记或者说是体会。就是读完这本书后将自己的感想,收获记录下来。

4.温故而知新。时不时地看看自己在读书时做的标注以及体会,也可以重新再读一遍原著。


武辉


文学小说?

不知题主指的是哪一类的文学小说,是通俗小说,还是纯文学?

如果是重商业价值,且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主要目的的通俗小说,那么倒不必大费周折,只需要读懂作者文字表面所表达的意思即可,我想只要是识字的人,都可以读的懂吧。

如果是以探索深层次人生哲理、精神价值、思想观为主要目的的纯文学小说的话,那就需要费些时间精力和脑力了。

怎样读懂这样的纯文学小说呢,依我之见,最主要的还是多读几遍,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好是先粗读两遍,再精读两遍,一部好的纯文学小说,没有三四遍以上的通读,往往是领会不了作者在文本内容里潜藏的意思的。

除了多读几遍之外,遇到不太懂的词、句、典故,要注意多动手去查资料,借助他山之玉来攻此石。

当然了,想要读懂一本好的纯文学小说,最主要的还是读者自己的经历,如果读者自己的经历及阅历都有较深的层次的话,那么读懂相对应的小说并不费事,但如果相反的话,读懂就难了。

比如《红楼梦》吧,学生阶段的孩子们,就是再怎么具有文学天赋,也读不出多大的味道来,更谈不上深入的探索了,主要就是因为孩子的人生经历太少,阅历太浅的缘故。


对妞谈情01


这人需要一定的人生积累

没有经历过很多,你是很难真正读进去一本小说的

比如川端康成,他的雪国 我也看过 但是就像你说的,故事不是很紧凑的。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要擅于从他的景物描写中看出他的那种情绪来。

而这又不是一两句可以说清的。还有一个问题,外国文学翻译到中国来的过程中,有一个失真的过程。只有读原文,可能才能真正读懂作者是什么意思。

关于你说的平凡的世界 和骆驼祥子

其实我一直觉得平凡的世界不怎么样 单从文字功底 和 文字欣赏上说,小说写得太直白了。。。

骆驼祥子还不错 老舍毕竟是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其文笔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读这类小说,必须要有相当的人生阅历。不然你就会味同嚼蜡,读起来。



以本人多年的阅读经验,认为书籍跟读者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有些书读不进去,其一说明自己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无法理解书中提及的内容;其二自己生活阅历欠丰富,与作者无法产生共鸣,因此读不懂!

选择文学小说可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根据作者选择(写作风格,通俗易懂,即使有文化差异也不会有阅读障碍,如作家英国作家毛姆作品系列,等适应了语言环境再选择硬汉的作品;读某些作品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悲惨世界,本人当时完全当做一部百科全书在读,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战争、文学、艺术、建筑等)

2.根据题材主题(本人对战争题材不感冒,当时读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就有种留之乏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3.根据译本(糟糕的译者绝对会毁了一部作品,像法国小说,本人推荐傅雷先生的译本;在读《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时候感动到落泪,是为傅雷而非罗曼罗兰!)


八角z


认证考试,有缘人帮忙,文学小说,就是那种很多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如果不感兴趣多读几遍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好奇心足够,当你在开篇读的时候,既然目的是读懂,需要对不理解的做笔记。以自己为主角的态度去读去思考,肯定会发生很多自己无法想象的无法理解的情节。当你觉得某个故事情节不可理喻的时候你就好好的学习下换位思考。如果你见人多自然会遇见类似角色的性格。这些都是首先把故事理清。剩下的就是通过故事去反思自己反思当下的环境。只要你有你自己的所思所感,那即是读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