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千古第一菜


泡洗東海乾青蘿蔔皮一兩,焯水塞外黑豬皮30錢,揉衝黑水紅皮花生108粒,三菜聚全,備用。

13香,蔥絲、辣椒絲、薑絲、料酒、胡椒、花椒粒,色拉油,統稱“二十香”,齊備,置於三菜之頂。

吾自3歲從拉風箱開始學廚藝,六歲便常常望著奶奶懸於屋樑框中玉米餅苦思冥想,九歲方有機會做出第一道家常菜,二十五歲與糟妻得一廚房,隨後遍訪三江五嶽美食奇人千家萬戶,至今50餘載,方得今日這般廚藝,實屬不易。

年少離廚房最近,肚子溜鼓,與童年夥伴一樣,肚皮難免菜青色,誤得:“民以食為天,飽了才能思淫慾,大肚可以裝萬物”。中年以廚房為伴,得色香味真言,南甜北鹹西辣東酸皆可入菜,而且能得心應手,業界之內也算屈指一數,雅號“廚嬸”。秋去春來,華髮蓋頂,廚藝百尺竿頭之後精進三尺,如今出神入化,爐火純青,悟得:“久病之身,食不果腹。食不知味尚可,但得知其趣。”

嗚呼,天下美食都在其皮,所謂千古奇人也不過是好之者的敬畏之稱,如採耳,有多少個家就有多少種媽媽菜,哪個媽媽不算奇人?三江五嶽,樂之者皆可為山水,至於一丘之貉者,同類即可見天、見地、見人,何必廣闊,只要皮存,毛就有機會附焉,正如此千古第一名菜俗名——“二皮臉”,雅號“三菜一飯二十香”。

閒情偶記,做一道二皮菜,懷念那些為皮而生的壯士,紀念那些為皮而戰的勇士。肚皮、臉皮是也,牆裡牆外,古今名仕,每個心中都有一塊堅冰,大概如此!心修其遠,志修其堅,是也。

好菜,要麼白灼,要麼清蒸,“二皮臉”當適用於後者。

(太屎公想以此文白灼“不恥下問”,鏟屎官耕者思考三日竟然無言以對。和和聞之,大笑,曰:“大尊者,自強不息;中尊者,惺惺相惜,下尊者,悲悲慼慼。”3-13歲孩子五語操練環節“雙皮”理論源於此文。修忍辱之心,煉負重之力,成精誠之志。)

【摘自軸心語代.路路《千夫惡罵:耕者013》】

軸心語夢千篇微博,講述3-13歲私家五語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