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初学书法,隶书选《曹全碑》还是《张迁碑》?

吟风阁主人


  初学隶书者,如果从《张迁碑》和《曹全碑》二者中选择一个碑帖练习的话,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前者。

这里先介绍一下《曹全碑》,其用笔平稳,体势开张而秀丽多姿,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精气内含,柔中有刚,蚕头雁尾尤其突出,其波磔之法与《石门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此碑自明万历初在郃阳出土以来,受到书家一致好评。清万经评此碑: “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清孙承泽评: “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方朔评:“此碑波磔不异《乙瑛》,而沉酣跌宕直合《韩敕》”。

而《张迁碑》,其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巧拙之妙。特别是碑阴之字,似不经意,但其意态上的雄健高古之气尤为明显。明代孙退谷《庚子销夏记》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清郭沿先则称此碑为“是碑为冠”。

《张迁砷》用笔以方为主,然它的方中寓圆之趣,又是其他汉碑所不及的。其行宅涩劲,富于篆意而又不失灵动。

我认为《曹全碑》过于柔美,容易入俗,难以体现汉隶之正大气象,不易为初学者入眼。而《张迁碑》厚重朴茂,天真烂漫,令人观之甚喜。

所以我选择《张迁碑》,此乃个人喜好!





王巍然2020


您好,我是新堂,专注书画艺术,看到您的问题,在这里我发表下个人看法,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您的问题问的很好,一个问题,切中了书法审美上的两个方面。首先,就两个碑帖来说,我们先分析下两者的区别,再讨论初学者更适合学那个,或者说您更适合学那个。

您问的问题切中了书法什么上的两个方面:媸、妍。通俗的讲就是:端正、倚侧。更有甚者说成是美和丑(这里的丑不是说难看,是审美的一个趣向)。

《曹全碑》风格上端正典雅,法度深严,结字优美,刻工精致。汉碑中经典的端正一路的碑刻。作为初学者,学起来更加容易掌握法度。

《张迁碑》风格上朴实无华,大胆粗放,不拘一格,在汉碑中,是属于朴实粗放一路的代表作品。作为初学,更容易使人感受到书法书写之美,造型上灵活生动。

作为初学者究竟挑选字帖。有很多人问过我,也有不少学生曾经有这样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作为初学者,并不拘束于何种字帖和字体,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第一,审美。作为初学,喜欢那个更重要,喜欢学起来才有动力,首先想想自己是喜欢秀美的还是朴实的。

第二,方法。有好的方法是我们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捷径,所以对于初学者,究竟你选的字帖有没有好的方法有助于学习。

第三,老师。有好的老师引导,对于选帖或者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选定了一个老师,更多是听取老师的意见,在这个老师指定的方法下去学习,更能达到效果。

我是新堂,一直专注于书画艺术,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到你,想了解更多,环欢迎关注滚私信。








新堂的艺术生活


初学隶书《曹全碑》是最佳的选择。

《曹全碑》是隶书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学书法的人,具体说学过隶书的爱好者们无一不知,不写的字帖。他的特点是:用笔藏锋圆润,笔画粗细变化很大,主笔的特点明显,比较好掌握。

《张迁碑》为啥不适合初学?咱们分析一下。

其用笔特点为方笔起笔,古朴、厚重,转角方圆兼备,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对于初学者比较难掌握。





小張老師


练好书法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非下一番苦功不可。“不求量,但求质”,要求必须多比较、多思考,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古人云:“写字者,写志也。练字是长期艰苦的劳动,是对毅力的磨练。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莫让一日空闲过”,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妙笔生辉、笔下有功。

练习书法需要临帖仿写,在临帖过程中,通过对碑帖或墨迹的结体、章法的观察和揣摩,感悟出间架的精巧之法,领悟出通篇书法的气韵。

下功夫临摹名帖名碑是走进去学习书法,但是书法临帖的终极目的是从碑帖中走出来,那喜欢隶书朋友们怎么选字帖,市面上很多种隶书碑贴,今天我们就拿《曹全碑》和《张千碑》这两本字帖做比较,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还是相信老师推荐的。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张迁碑》线条给人一种沉厚的感觉。以方笔为主,而又方中藏圆,圆中寓方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堪称汉碑中的上品。再加上历尽千年风化后苍朴的石气,使线条更具立体感与金石气。

两个碑贴不论从风格还是章法都有所不同,《曹全碑》字形结构疏朗平整,舒展奔放,整体风格非常飘逸多姿。而《张千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古拙大气磅礴感觉,笔法厚重古朴自然此乃上品也!所以个人还是推荐《张千碑》,不论你是业余爱好还是以后想当一名书法家,选一本好的字帖很重要,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更重要!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作品得到专业书法家朋友认可。








寿州居士书法


与学习其他书体一样,学习隶书也应该选定范本,汉代留下的隶书碑帖极其丰富多彩,这也为我们选择隶书范本带来了宽广的余地。

大家都知道隶书用笔的特点是点画继承了篆书的曲线美,创新出隶书特有的波磔笔画的线条美。汉代是隶书艺术的高峰,各种风格的隶书名碑异彩纷呈,《曹全碑》、《张迁碑》都是汉末名碑。碑中字体用笔梭角分明,字型方正,具有齐、方、直、平的特点。

初学隶书当然应从临摹汉碑入手,就是选择适合并自己最喜欢的碑帖开始临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和临池实效进行进一步的取舍。如果你选择的碑帖在临写时与自己有一种融洽的默契并容易引起共鸣,那你的临池兴趣就会与日俱增,效果也会更显著。先学笔画,次学结构,这样不断坚持方能得汉隶的气韵。我们学习隶书应参照隶书口诀:“本出篆书,波磔新奇。蚕头雁尾,雁不双飞。掠画逆行,拐角另提。也可喑过,方行篆意。因字立形,气韵生辉。”


弄墨人3476384831199


初学隶书可以选择的碑帖很多,其中大家选择较多的是《曹全碑》和《张迁碑》,对于初学书法者,我推荐从《曹全碑》入手学习隶书,因为《曹全碑》线条比较光滑,而《张迁碑》线条比较斑驳,相比较而言,初学者更适合《曹全碑》。

我们首推《曹全碑》作为隶书入门的首选,但是想写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隶书三个月入门,但是三十年写不好”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隶书距离我们时代比较久远,而且字势要求比较严格,并不是所有的人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准。

《曹全碑》秀美飘逸,想写出古拙的味道来还是比较难,所以我们可以从《曹全碑》入手,旁涉其他的隶书名碑,以《曹全碑》为支点,以其他的隶书碑刻为旁枝,不断的吸收营养,假以时日自然会有所成。


陈老师爱画画


我认为还是要以个人的爱好为主,只有心生欢喜才能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坚持练习的动力。《曹全碑》为阴柔之美。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而不俗,秀而尤清,中宫紧收,精气内藏,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富清秀于风月之间,笔精墨妙,丰腴蕴藉,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不知者以为软媚,深知者以为骨峻。历代将它与《礼器》并称,视为汉碑至宝。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字形偏于古拙一路,碑中字体大量渗入篆体结构,字型方正,然端整雅练,剥落之痕亦复天然,结字运笔已开魏晋风气。结构组合,端正中见握让错综,灵活变化,殊多生趣,而又沉着方劲。碑阳之字朴雅秀隽,碑阴之字稍见纵肆,皆高洁明朗。学汉隶者,都以此碑为最后范则。然而得其方秀者多,得其凝厚者寡盖其含蓄内蕴得之不易也。








李年荣


初学书法,首先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比较柔弱还是刚强?比较大方还是内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审美眼光,你喜欢《曹全碑》,还是《张迁碑》?经典的书法碑帖水平都是很高的,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碑帖,然后从笔划,单字,作品逐渐一步一步来,都会学好!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所处环境等因素不同,决定了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不同,爱好各异,汉代碑刻,尤其是东汉丧葬立埤、表功刻石之风盛行,因而流传下来的碑刻极丰,这些碑刻虽然同属汉隶,但风格确有很大差异。粗略地分,不外乎两大类型,一类是端庄隽秀,如《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曹全碑》等;一类是雄浑古朴,如《张迁碑》、《好大王碑》、《衡方碑》等等。不同的风格,给人的感受不一样,你喜欢哪一种风格,你就选择哪种风格的碑帖。时下书坛比较推崇的是苍劲古朴的一路的隶书,过于秀润的碑帖如《曹全碑》,掌握不好会滑入甜俗。 要选择,就要有比较,多选购一些隶书碑帖放在案头,是很有必要的。

书法中的法不像其它学科那样,可用公式、定律、原理、法则,把它规定出来,只要按书本上的方法步骤去做,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曹全碑》,《张迁碑》是历代公认的前贤留下来的名碑。碑帖上的笔法、结构、章法都可以潜心学习。所谓取法乎上,就是要师法这些第一流的碑帖。初学者可以以孙过庭《书谱》里的理论为指导: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虽然是讲初学字的结体,应先求得结体平正。那么欲求结体平正,只有先选择平正一路的字帖,如《曹全碑》,其他如《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也是初学隶书的好范本。而结体平正、布白匀称,这本身也是一种风格,它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美感。结体平正的隶书,它有无限拓展的余地,倘若你要追求险奇,平正便是险奇的基础。险奇一路的字帖如《张迁碑》,虽然艺术性较高,但初学者由于对此类碑帖的美感体味不深,从感情上就难以接受,在临写时自然也得不到要领,技法上也不易把握。待到对书法的认识逐渐深化,功力逐渐加深,对这类碑帖美学特征有了较深的体味,再转换碑帖不迟。

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根据自身特点选学《曹全碑》或《张迁碑》中的一种就行,要钻研进去,临写时不要走样,可以双勾描红,每个字体都有自己的笔划与字形结构特点,初学阶段必须原样临写,勿求出新改造,等到你写的隶书与碑帖里的字完全一致后,就已学成,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出帖,出帖再学习类似的碑帖,风格要一致不要过大差别,触类旁通,达到一定境界后,根据自己的学识与修养创作作品,这个时候就要求自己的风格特点,最终学习创作成功!




张言好书画


喜欢哪个,就写哪个。张迁碑气韵雄厚高古,曹全碑柔媚多姿。秦人精强,汉人朴厚,反映汉朝风骨的,三颂和张迁碑更为合适。个人认为比曹全碑艺术水平要高很多,但一般人看不出好来,也是白搭。此米芾评颜体书法,童子习之,至老不悟,道理是一样的。颜体也是雄厚高古老辣奇崛,一般人看着不顺眼。看不出哪里好,自然就没办法学到精髓。大部分人看着顺眼的,欧柳赵三体居多。可以先挑喜欢的。深入以后眼界高了,能看出好来再换张迁碑。


迈克尔赵赶驴


《曹全碑》。《曹全碑》更秀美一点,容易入门儿。张迁碑意向的东西很多初学很难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