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據傳歷史上有個小兵得到項羽一條大腿,被劉邦封為赤泉侯。其後人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是真的嗎,當時是怎樣的情況?

來自王者峽谷的射手


這種說法有部份真實性,但是又不完全準確。


《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這個得到項羽屍體一部分的人就是楊喜,是弘農楊氏的在漢初的人物。但是他不是一個小兵,楊喜當時就已經是“郎中騎”了。劉邦功臣集團在《漢書》裡被列出了136個人,楊喜排在103位,屬於隨劉邦“從擊項籍者”。因為軍功和爭搶到了項羽的部分遺體,楊喜被封為“赤泉侯”。

而楊喜所在的楊氏家族,就是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超級豪族,弘農楊氏。這個家族在漢代顯赫無比,在西漢就出過丞相楊敞,在東漢更是因為其儒學修養而達到極盛,從楊震開始一直到楊彪,都曾經做過太尉,“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雲。”

楊震拒金,楊震是弘農楊氏的標誌性人物


但是,從楊彪,也就是楊修的父親開始,弘農楊氏因為不願意和新興的曹魏合作,隨著楊修被曹操殺害,弘農楊氏也逐漸喪失了頂級豪門的地位。在入晉以後,以楊駿為代表的弘農楊氏一度出現了“迴光返照”式的復興,有楊駿三兄弟一時權傾朝野,但是旋即就被賈南風所滅。在這次短暫的“復興”之後,弘農楊氏逐漸走向衰落,再也沒能重振其家族在東漢時的鼎盛局面。


題目中所說的弘農楊氏出了“兩個皇帝”,“十二個宰相”,都是不準確的,這裡有三個問題需要澄清。


一、楊喜並非弘農楊氏最早的先祖,也不是楊氏發跡的開始


弘農楊氏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過楊款這樣的秦國上卿,而楊氏先祖更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居住在楊侯國的楊氏先人,實際上根據《元和姓纂》裡的記載:


“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後,至晉出公遜於齊,生伯僑,歸周,天子封於楊侯,子孫以國為氏。一雲周宣王曾孫封楊,為晉所滅,其後為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後。”



所以,楊氏先祖正是以封邑為氏,楊喜並不能算作弘農楊氏這段傳奇的最初篇章。實際上,弘農楊氏真正開始崛起,也不是從楊喜獲封赤泉侯開始的,至少要等到西漢楊敞父子時期,才可以視作弘農楊氏真正取得了高位。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楊喜僅排在劉邦軍功集團第103位,實際上漢初的楊氏地位並不高,而且還在一直下降。並且在漢武帝的元光二年還被除爵,陷入了默默無聞的境地。而楊敞父子的崛起,也和楊喜那段傳奇故事無關,楊敞父子的崛起,完全是依附權臣霍光的結果。


二、弘農楊氏其實並沒有出過皇帝


弘農楊氏出過皇帝這個說法,源於隋朝皇室自稱弘農楊氏的後人,還弄了個族譜言之鑿鑿地說自己是楊震的第十四世孫。其實這個完全是楊氏自西晉徹底衰落以後,自此以後崛起的楊氏後人,“偽託高門”想要承襲這一家族的光榮歷史的情況又常有發生的一種表現。

楊廣家族屬於“偽託高門”


永嘉之亂以後到南北朝,北方世家大族雖然還是有所發展。但是情況和東漢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多數是靠著領導宗族塢堡或流民武裝的機會,從儒學世家轉型為武力世家了,比較出名的有河東裴,薛,柳。弘農楊氏也加入了這一歷史進程,不過隋楊跟弘農楊氏實在沒有什麼關係。隋楊其實是攀附弘農楊氏,弘農楊氏真正所出的人物是隋朝楊素父子。


按照《隋書·河間王弘傳》的記載,隋朝帝王及其先祖,比如楊堅和楊忠的祖上,都不是什麼門閥士族,甚至都不屬於北魏的武川鎮的後人。陳寅恪先生根據隋文帝的母系做出過推斷,認為隋朝皇室來自山東平民楊氏家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三、弘農楊氏出過十二個宰相,也是很不準確的說法

楊彪的實際官職是太尉,屬於高位,但是又和宰相不是一回事。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宰相雖然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稱謂。然而,實際上除了遼代有這個官職以外,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設置有“宰相”一職。而且歷代具有“宰相”權力的官職,其實都不一樣。弘農楊氏在西漢有人擔任過丞相,在東漢“四世三公”,但是無論是楊敞的丞相,還是楊彪的太尉,和宰相都不能劃上等號。弘農楊氏是冠蓋五百年的豪族不假,位高權重者也遠遠不止十二個人,但是沒有任何統計能證明有“十二個宰相”這種說法。


長安知君


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以上就是《史記·項羽本紀》中對項羽人生中最後一戰的一段描述,其中提到了一位漢軍將領——赤泉侯楊喜。楊喜在劉邦麾下並不是一個特別起眼的人物,他被漢高祖封侯之後也曾經在漢惠帝廢黜為平民,而他的受封原因更是給我們證明了“抱大腿”的重要性——項羽自刎而死後,漢軍因搶奪項羽的屍首而開始自相殘殺(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終“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

楊喜受封一千九百戶,與其他諸侯王、萬戶侯相比這實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楊家從此躋身於上層社會,其子孫也在這種優勢條件下一個個閃耀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隋朝之前我們所熟知的很多歷史人物都是楊喜的後代:

在西漢來說,楊喜的曾孫楊敞是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婿,玄孫楊惲在保存《史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楊家真正開始發達則是從楊喜八世孫楊震開始,楊震博覽群書,在當時被譽為“關西孔子”,永寧元年(公元120年),任司徒,隨後又任太尉,最終因為中常侍樊豐的忌恨而飲鴆自殺。

楊震及其子孫在漢朝至曹魏一段時間內“四世三公”,其中楊秉官至丞相,楊賜、楊眾封侯。楊喜的十二世孫楊修便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楊修了,他最終被曹操所殺。

楊喜後人的第二次崛起便是在南北朝時期,楊氏嫡系長期仕於北魏政權,後來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楊堅便是楊喜的二十一世孫。

即便是到了唐朝,弘農楊氏依然是最重要的世家大族,李淵、李元吉、李世民等人都與弘農楊氏有政治聯姻的關係。


國史通論


是隋煬帝的爺爺


三生石若紀吾年


郎中騎得到西楚霸王項羽的大腿,由此發了家,家族後輩更是名人輩出。

西楚霸王項羽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其生前經歷大小七十餘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短短數年就將強秦滅亡,勇猛無比,被稱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只可惜為人剛愎自用,又有婦人之仁,有賢才也不能用,韓信、陳平之流都棄他而去,猜疑范增,不聽范增的話放走了劉邦,楚漢相爭中雖然打的劉邦大敗,卻是劉邦笑到了最後,蓋世英雄項羽落得個自刎而死。

垓下一戰中,劉邦調集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各路大軍40萬人,將10萬楚軍包圍,楚軍在大軍包圍下,屢戰不勝,兵少糧盡,士氣已經很低落了,在這種情況下,夜裡從四面八方傳來了楚地的民歌,楚軍聽到家鄉的民歌,軍心頓時瓦解,喪失了鬥志,連項羽自己也感傷不已,於是和虞姬來了一出千古名作“霸王別姬”後,帶著八百騎突圍南逃,劉邦為了激勵手下,徹底解決項羽,下命令說誰能得到項羽的頭顱,“賞千金、封萬戶侯”。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漢軍雖然知道霸王的威名,卻是緊追不捨,一路追殺到烏江邊,西楚霸王為了證明自己敗亡非戰之罪,只不過是老天爺想讓他死而已,在身邊只有二十八騎的時候,還表演了一出單騎殺向漢軍,斬了一名漢將,所向披靡,回來後跟手下說:“你們看看,我沒吹牛吧,不是我不會打仗,是天要亡我。”

隨後帶著眾人來到烏江邊,烏江亭長勸項羽過江再作打算,項羽說無言再見江東父老,我就不回去了,把坐騎送給亭長,部下們也都下馬步行,和追來的漢軍短兵相接,項羽一個人就殺了幾百人,身上也受了十多處的傷,而手下都已經傷亡殆盡,已經力盡的項羽看到了一個熟人,名叫呂馬童,於是跟他打招呼道:“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不敢正視項羽,跟身邊的王翳說道:“此項王也。”


項羽隨後說道:“我聽說漢王懸有賞格,得我首級的人,賜千金,封邑萬戶,我現在把這個人情送給你!”說完拔劍自刎,項羽一生堪稱傳奇,死也死的轟轟烈烈,然而漢軍卻沒被感動,項羽死後,眾人為了得到賞賜,發瘋一般一擁而上,自相殘殺起來,“相殺者數十人”,到最後項羽的屍體被分成五份,王翳得到頭,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一體,這其中抱得項羽大腿的郎中騎楊喜被封為赤泉侯,家族也因此得到大發展,後世更是出了兩個皇帝、12個宰相。

楊喜被封為赤泉侯後,開枝散葉,家族發展的不錯,到他曾孫楊敞這代時,楊敞為人謹慎,被漢昭帝任命為丞相,楊敞還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為弘農楊氏的一世祖,東漢時期,楊喜的七世孫楊震被稱為“關西孔子”,到五十歲才開始步入仕途,官至太尉,楊震的次子楊秉、孫子楊賜、曾孫楊彪都位至三公,後世稱他們為“四世三公”。

楊彪生了個兒子,就是那個才華出眾又深知曹操心意的楊修,露才揚己為曹操所忌,最後因“雞肋”被曹操所殺。楊喜另一個十一世孫楊超生了四個兒子,其中楊駿、楊珧、楊濟被稱為“西晉三楊”,他們輔佐晉武帝司馬炎,分掌軍政大權,勢傾天下,而司馬炎的兩位皇后就出自楊門。



楊喜的八世孫楊牧,是楊震的長子,楊家的後世經過五胡亂華天下大亂的磨練,依然保持著繁榮興盛,從未衰敗。楊牧的十二世孫楊忠成為南北朝時期西魏、北周的著名將領,因為功勳卓越,歷任小宗伯、大司空、柱國大將軍等,楊家此時到了家族的頂峰,楊忠的兒子,就是隋朝建立者隋文帝楊堅,因為有父親楊忠打下來的基礎,最後坐上開國皇帝的寶座,可惜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楊廣把家底敗光,成就了後來的大唐盛世,楊家所以才出了兩個皇帝。

楊家是個大家族,雖然楊家被李唐取代,但是楊氏家族依然活躍,在整個唐朝還出了11位宰相,楊喜因為抱得項羽的大腿從一個小將領被封為赤泉侯,由此奠定了楊氏家族繁盛的基礎,後世更是發展成名門望族,最後有兩個還登上了帝位,不能不感慨人有時候真的是要靠運氣啊。


歷史紅塵


這件事確實被收入兩部史書鉅作之中,所以後世也戲稱楊喜是歷史上最會抱大腿的人物,項羽的大腿讓這位小人物封了侯,其後人在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從兩漢的出將入相,到北魏、北周的封疆大吏,至隋朝的兩位至尊與宗室親王,如果算上血統,武則天、李亨皆可算楊氏後人,又何止兩帝十一相呢?

小人物的一步登天

據史料記載,參與圍殺和分屍項羽的五個人分別是楊喜、王翳、呂馬童、呂勝、楊武,這裡的圍殺是記錄在《史記.灌嬰傳》與《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裡,且一致描寫為“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這裡的共斬顯然是突出灌嬰追殺項羽的功勞,史學家一致認為《項羽本紀》裡的烏江自刎更符合史實。由於司馬遷修當代史的現實環境影響,在諸多事件刻畫中,不得不以春秋筆法遮掩,所以研究這一段歷史應當結合不同的史料進行分析。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史記.項羽本紀》

在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後拼死突圍,劉邦為了鼓勵將士追殺項羽,頒佈了“賞千金、封萬戶侯”的追殺令。灌嬰率數千騎兵追殺,項羽帶著八百餘士兵突圍後,在鄉間老農的錯誤指引下誤入沼澤地,此處應該損失不小,史料中說項羽折回東城時“乃有二十八騎”,也正是項羽折回東城時,與灌嬰的追兵發生了遭遇戰。按照司馬遷的描寫,項羽此時並沒有認為是天要亡他,故而以二十八騎做了一次小型的反圍攻戰術,併成功斬殺了百餘漢軍,這次最後的小勝利讓項羽確信了“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也就是說項羽打仗沒問題,這次真是運氣不好罷了,這也是當今史學家分析烏江自刎的一個主觀原因,即古人的“天命”思想很嚴重,所以項羽在可以渡江的情況下笑言“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沒有選擇渡江,反而令殘兵下馬,短兵再戰,擊殺百餘漢軍,然而最終也只剩下滿身傷痕的楚霸王一人。項羽此時看到漢軍中有一故人,名叫呂馬童,於是欲將斬殺霸王的功勞送給這位故人,呂馬童不敢靠近,對著領頭的郎中令王翳指認項羽,項羽自刎以後,頭顱便被這個王翳所得。隨著王翳獲得項羽首級,漢軍裡的士兵也都想著劉邦追殺令的封賞,於是引起了漢軍互相爭奪項羽殘骸。最終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這四人各得屍骸一塊,回到漢營領賞,呂馬童封為中水侯,王翳封為杜衍侯,楊喜封為赤泉侯,楊武封為吳防侯,呂勝封為涅陽侯。



“掌帥郎中騎,守護宮殿門戶,出充車騎,屬郎中令。”——《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司馬遷對於這個搶屍骸的記載可謂是惟妙惟肖,這也是《史記》歷史價值與文學價值皆受追捧的原因。但這個描寫也有一些破綻,上述五人在該下之戰時,王翳、楊喜為郎中騎;呂馬童為騎司馬;呂勝、楊武為郎中;這三種官職皆是近衛的軍官。由於灌嬰在彭城之戰以後被劉邦親授的郎中騎兵統領,也就是劉邦親軍騎兵的主帥,至公元前204年,灌嬰就已經是御史大夫,仍率領劉邦的這支郎中騎兵,隸屬韓信對齊地作戰,在齊地作戰取得成果後至該下與劉邦會師。所以參與追擊項羽的千餘騎兵應該就是劉邦的郎中騎兵,這支軍隊的紀律性應當非常高,且由灌嬰親自帶隊,在項羽自刎以後出現哄搶屍骸的事件,我覺得可能性並不大。



“項羽自陰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亭,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於東城。”—— 《元和郡縣圖志》

由此再看《史記》、《漢書》裡記載的“灌嬰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就是說灌嬰所率數千騎中,楊喜等五人是追上了項羽並將其合圍斬殺,這種情況可能顛覆了我們對楚霸王的勇武形象,但這種情況在霸王人困馬乏、身披十餘創的背景下是有可能發生的。上文講到的五個項羽屍骸獲得者,在去世以後皆被諡為“莊”,在諡法中“屢徵殺伐曰莊”,說明這五人擊殺項羽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五人合作擊殺項羽之後,分掉項羽屍骸回營邀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故而也應有功勞大小之分,因為五人所得封賞是有差別的,某些地方縣誌記載是楊喜斬殺的項羽,所以楊喜食邑1900戶列為頭功;王翳雖得項羽首級,卻居次功,食邑1700戶;楊武食邑700戶,呂馬童與呂勝食邑無從查知。


楊氏後代

公元前200年,楊喜封侯以後算是楊家繁榮的開端。兩漢時期,楊家發展成為毫族門閥,出了不少上層名流。楊喜的直系曾孫楊敞是司馬遷的女婿,是為世襲赤泉候之外,旁封的安平候,也就是說未佔用太爺爺留下的列候指標,自己又混了個侯爵,其子楊恢亦別封平通候。到了楊喜八世孫楊震,官至司徒,後遷太尉,一國軍政皆由其執掌,算是楊家出的第一位宰相。楊震的二兒子名楊秉,官至東漢宰相;三兒子名楊奉,官至車騎將軍;楊秉長子官至太尉、驃騎將軍;楊秉長孫楊彪官至漢太尉、曹魏光祿大夫;次孫楊眾官至漢御史中丞。從楊喜八世孫至十一世孫,位居三公者五人,所以楊家也有“四世三公”之稱,與同時期的袁紹家族有得一比。

以上所講的楊彪就是三國時期著名人物楊修之父,楊修的死因往往被認為是自作聰明,常揣測曹操心意,或者是參與到曹丕的奪儲,其實這些都非核心問題,楊修之死多半還是因為他有個不願意與曹操合作的爹,以及背後強大到威脅曹魏政權穩定的楊氏家族。楊彪雖然出任了曹魏的光祿大夫,但與曹操離心離德,因而使曹操失去了政治上的一個強大門閥的支持,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在此,如同殺害孔融一樣,皆是其背後的家族勢力過於龐大,不願意合作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滅族。


楊修有個從兄名楊亮,楊亮沒什麼本事,憑藉衛尉老爸楊琦的基礎,做了個平平淡淡的成亭侯。這個不問世事的侯爺也保留了楊家的星星之火,繼楊彪一脈被曹操誅滅之後,楊家的興旺就靠著楊亮這一脈傳承。楊亮的兒子名叫楊孕,楊孕這一脈的八世孫名叫楊堅,這一位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其子楊廣為隋二世,所以說楊家出了兩位皇帝是不可爭議的。其實如果算上後代,楊家的女兒嫁出去的也很有作為,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其母就是隋宗室楊達之女,所以唐肅宗李亨還得叫楊達一聲外高祖父,唐李王朝仍有楊氏血統,可謂一個家族,兩個朝代,又何止是兩帝十一相呢?


綜上,不論楊喜是擊殺了項羽還是搶了項羽的一條大腿,他都因此開啟了楊家興盛之門,楊喜子歲後代出將入相、公卿連綿,至隨朝奪得天下,王爵宗親更是普遍,入唐之後,於李唐一朝任然活躍。再有充邊遷移者,如雲南大理的《大理楊氏宗族譜》記載,雲南楊氏便是楊喜之後楊楊統遷移定居的成果,這為全國各地的楊氏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後漢書》


棍哥觀史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10萬楚軍被漢王劉邦共60萬大軍包圍於垓下。後項羽力戰不敵,楚軍損失慘重。張良又獻四面楚歌之計,楚軍兵無鬥志,四散而逃,兵敗如山倒。項羽獨領八百騎,突圍而出。項羽且戰且退,最後只剩二十八騎。而劉邦大軍,也從未停止過對霸王的追擊。劉邦曾傳下軍令,誰擊殺了霸王,便可得千金,封萬戶侯。劉邦大將灌嬰率領五千騎兵,牢牢的咬住了項羽,而許多人的命運,就在這次追擊中徹底改寫了。


最後,項羽單騎突圍至烏江,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又感天時不在,項羽去意已決。臨死前,項羽又酣暢淋漓的大戰一番,殺了數百漢軍後,楚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因劉邦軍令之關係,項羽的屍首遭到一眾漢軍哄搶。五名漢軍因為搶得項羽屍身,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五名漢軍分別是王翳,呂馬童,楊喜,楊武,呂勝。王翳分得項羽的首級,被封為杜衍侯,食邑1700戶。呂馬童,呂勝,楊武也得項羽屍身部分,分別被封為中水侯,涅陽侯,吳房侯。而楊喜,因十分辛苦搶得項羽一條腿,成為了赤泉侯,食邑1900戶。此五人,因為運氣和自身的努力,封侯晉爵,因而也被後世傳為美談。


更值一提的是楊喜。楊喜憑藉自己的努力,幾乎改變了整個家族,甚至可以說楊喜發展了中國歷史。

楊喜死後,他的子孫得以承襲爵位,楊氏一族愈發興旺起來。楊喜為楊氏一族的興盛奠定了基石。楊喜的曾孫楊敞,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官至丞相,御史大夫,楊敞發展壯大了楊氏一族,使弘農楊氏一族得以在歷史上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楊喜的八世孫楊秉,官至宰相,是楊喜後人中的第二位宰相。楊喜的後世子孫,出將入相者,官居高位左右朝局者,相當之多。而楊喜的十五世孫楊元壽,還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五世祖,可以說,隋文帝,隋煬帝都是楊喜的後代。


楊喜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奮鬥,全族興盛。我們又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不去書寫輝煌呢,歷史總是屬於奮鬥者的。


風雪夢不逝


大家好,我是麻花,我來分享。


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件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楊喜,在此之前也確實是一個小兵。不過在得到項羽大腿之後,他的人生軌跡就改變了,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也不過如此。

回顧歷史

劉邦早前就許諾過得項羽人頭者賞千金、封萬戶侯,這吸引力絕對能讓很多人赴死爭取,這其中就有楊喜。不過就算如此,在垓下一戰中,真正敢於直麵霸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楊喜也確實有幾分膽識。

烏江邊,霸王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對老友呂馬童說:“咋兩也算舊交,拿著我的人頭去劉邦那領賞吧,榮華富貴一生是少不了的,隨即把劍自刎,結束了他堪稱輝煌的一生。不過可悲的是他的屍體被漢軍一分為五,不過項羽的人頭被王翳拿了,其他的部位分別被呂馬童、楊喜、呂勝、楊武四人拿了。

劉邦得知項羽身死後心情大好,也沒食言封了他們侯爵。楊喜自此搖身一變,從一介小小的郎中騎變成了侯爺—赤泉侯。在漢惠帝時期曾被貶為平民,不過第二年又恢復了其爵位。

如果覺得故事到此就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故事才剛開始而已。

楊門輝煌

楊喜的故事麻花認為還真不是運氣,上面說到其膽識過人,不然怎敢面對霸王。這樣的人物,對於自己家族的管理和教育自然也是有獨到之處的。翻開楊家家譜,這絕對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家族了,輝煌了近千年。自從當上這個侯爺以後楊家在整個兩漢近600年時間裡就沒有沒落過,甚至在700多年後還出了兩個帝王,而且是中原大一統帝國的帝王。下面麻花就來給大家數數楊家家譜上的牛人吧。


楊喜三代沒啥出眾人物。曾孫楊敞,可能大家也沒聽過,不過不要緊,太史公司馬遷總聽過吧,楊敞就是太史公的女婿。

楊敞之後數代也無太矚目的人物,直到楊喜八世孫楊震,這個相信大家一定就認識了,弘農楊家自他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代代活躍於東漢政壇,把持著東漢眾多關鍵崗位,其中楊秉、楊彪均是官職太尉(兩漢時期三公之一)被後世稱為“四世三公”名望比之同時期天天叫囂著自己家乃“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家更甚。


隨著東漢的滅亡,楊家的輝煌暫時告一段落,但僅僅只是低調了一點點而已,畢竟已經輝煌了將近600年的家族並沒有那麼容易沒落,其中不乏活躍在兩晉政壇的楊家後人,最為耀眼的就是扶風楊氏了。

說到這裡相信很對朋友也猜到了楊氏出的兩位皇帝是誰了。沒錯,就是出自扶風楊氏的楊堅和楊廣兩父子了。

家族影響

楊堅自受北周靜帝禪讓後在中原一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大一統帝國—隋朝,楊堅死後其子楊廣即位。由於楊廣的急功近利,使得本因強盛很久的隋朝兩世而亡。但楊堅、楊廣兩父子對於中國歷史的影響可謂是空前絕後的。

結束了中國歷史上長達300多年的分裂。使中國進入了一段和平發展時期。因此,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各種產業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可以說隋朝在中國歷史的地位絕不比漢唐、明清低,在影響上甚至超越了它們。

不得不說,這樣一個家族不得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個家族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進程都不為過。隋唐以前,楊家人活躍在各朝各代的政壇,決策著王朝的走向。而科舉制的創立,影響到今天都還在。


在此,感謝大家耐心的看完。希望大家喜歡,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評論區交流。喜歡和贊成的朋友歡迎點贊加關注,以後還有更多的歷史話題和大家分享。謝謝。


麻花的故事


題主所說的是赤泉侯楊喜及其後世弘農楊氏的故事。

不過,楊喜能得到項羽的一條大腿那運氣真不是一般的好。當然,楊喜並不是小兵。而是劉邦手下的郎中騎都尉。另外,同一時間得到項羽頭顱和四肢的另外四人也都不是小兵。


當時,垓下之戰,漢王劉邦下令,有得項羽頭顱者,賞千金。一時之間,群情激昂,追殺項羽之聲此起彼伏,而楊喜正是其中之一。

在項羽兵敗逃跑之時,有敏銳嗅覺的楊喜一直盯著項羽的動向,但是他又不敢太過靠近。有一回,就因為和項羽離得有點近了,就被項羽怒目而視並大喝一聲,喝得人和馬魂都飛了,一遛煙跑了好幾裡地出去。可是,等楊喜驚魂初定的時候,又轉回身遠遠地瞄著項羽。


終於功夫不付“有心人”,在項羽打算將頭顱獻給故人騎司馬呂馬童的時候,楊喜也在偷偷觀望。最後,項羽的頭顱被呂馬童讓給了官職更高的郎中令王翳,而呂馬童則和郎中呂勝、楊武各搶到項羽的一肢,而敏銳的楊喜則搶到了項羽的一條大腿,最後這五個人都被封為了侯,楊喜則被封為了赤泉侯,並在西漢開國功臣排行榜上位居第103位。

弘農楊氏一世祖——楊敞

楊喜雖然搶到了項羽一條大腿,也被封侯了,不過畢竟在西漢歷史上並不算什麼響噹噹的人物,然而,其後世出現的名門旺族——弘農楊氏卻是赫赫有名。而弘農楊氏的始祖則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婿——楊敞。


不過,楊敞雖然後來高居丞相之位,但是其為人卻有點“慫”,當然了,可能也正是楊敞做事小心翼翼,才鑄就弘揚楊氏的後世基業。

其實,在楊敞的爹楊胤的時候,赤泉侯的爵位就已經被撤了,楊敞已經是個沒了“國家分紅”的人了,不過,好在楊敞抱上了一顆大樹——霍光。身為霍光長史的楊敞,一路平步青雲,直到升為丞相之位。後來因為擁立漢宣帝即位有功,被封為安平侯。

只可惜,封侯之後的楊敞,僅過了一個多月,就去世了。不過,卻留下了一個弘農楊氏的根基。

弘農楊氏

之所以後來弘農成為楊氏的郡望,主要還得益於楊敞的老家即在弘農郡華陰縣。

在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弘農楊氏走出了無數的名人,而題主所說的皇帝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隋朝,而大隋朝的君主隋文帝、隋煬帝正是弘農楊氏的代表。

此外,像東漢時期的楊家四世三公,即以有“關西孔子”之稱的楊震開始,而以東漢末年的名臣楊彪為止也都是弘農楊氏的優秀代表。

還有被曹操殺害的“一盒酥”楊修和西晉初年的權臣“西晉三楊”(楊駿、楊珧、楊濟)亦出自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在宋朝時還出了“楊家將”,大詩人楊萬里等人。

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頂尖的名門旺族之一。


水一白聊歷史


這個的確是真的!而且其後人的影響遠不止這些。這一個姓氏就是著名的弘農楊氏。

小兵變候爺

公元前202年,劉邦率領60萬漢軍,分五路兵馬圍攻項羽,當時只有10萬大軍的項羽被圍困垓下。最終項羽在烏江自刎,楚漢爭霸由此結束,大漢帝國由此開始。

這場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走向的戰爭,同時也改變了一個小人物乃至整個楊氏家族的命運。

這個小兵叫做楊喜,也就是西漢開國赤泉侯。垓下之戰爆發前,楊喜只是劉邦軍中的一個保安,當時擔任著騎兵小隊的小隊長,充其量就是現在軍中的班長一職了。

為了鼓舞士兵作戰的勇氣,劉邦下令:能得到項羽首級者,賞金千兩,封萬戶侯。


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後,漢軍一湧而上,爭相爭奪項羽的屍體,然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居然在這場爭鬥當中幸運地搶奪到了項羽的一條大腿。從此人生走上巔峰,被封赤泉侯,戶1900,從一個班長一躍成為是開國上將。

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中的弘農是一個郡名,西漢元鼎年間,弘農所指的是,如今的黃河以南,宜陽以西,以及陝西渭河下游,丹江流域等大片土地。晉朝以後,弘農郡的面積不斷減小。


但在從陝西華山到河南三門峽一線,一直以來都是弘農郡中最繁華的地方,這裡就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名門望族--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的第一世祖是楊敞,楊敞則是題目中那個小兵楊喜的曾孫。話說楊家自從楊喜死後,便逐漸變得默默無聞起來。在楊喜的孫子這一代,連爵位都丟了。

然而楊氏的復興開始就在楊敞,楊敞才華橫溢,娶了司馬遷的女兒司馬英為妻。還在當時攝政大臣,霍光的手下當差。由於楊敞才華出眾,能力非凡,深受霍光的賞識,升遷非常快,最後位及丞相。

關西孔子

弘農楊氏自楊敞之後,又慢慢的陷入了沉寂,直到了楊敞的玄孫楊震的出現,楊氏又重新走上了歷史舞臺。

楊震是位老年得志的才子。自幼博覽群書滿腹經綸才高八斗,人稱“關西孔子”。留下了著名的楊震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楊震一生為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之愛戴。

正是因為有了“關西孔子”楊震的品行與精神,才有了在楊震之後,楊家出現楊秉、楊賜、楊彪先後官至太尉,出現了“四世三公”的盛況,楊氏家族出現歷史上的小高潮,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

問鼎天下

弘農楊氏子孫楊忠,為北周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北周統治集團核心成員,官至柱國大將軍,楊忠死後,其子楊堅繼承爵位。公元573年,宇文贇取楊堅之女為太子妃。宇文贇死後,楊堅獨攬大權。

公元581年,楊堅接受禪讓,改國號為隋,是為隋文帝。經過十四代的艱辛,弘農楊氏終於問鼎天下,建立了大一統王朝隋朝。

題中所指的兩位皇帝就是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一直活躍的楊氏

隋朝覆滅之後,弘農楊氏並沒有因此而被歷史所忘記,唐朝之時有四大豪門分別是“李武韋楊”,楊氏在唐朝仍然是名門望族,先後有楊恭仁、楊師道、楊再思、楊弘禮等11人,官至宰相。

唐朝還有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四大美人楊貴妃,作為楊氏優秀的女性後代。在文化方面有楊炯,楊凝式等文人墨客。

到了北宋朝時期最為著名的就是忠烈楊家將,保家衛國,滿門忠烈!而南宋時期則武有楊三思,文有楊萬里,楊氏仍然是天下之名門,明代還有位於三才子之首的楊慎。


策神歷史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這個真正算得上抱了項羽大腿的人就是赤泉侯楊喜,而他的後代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這一皇族。


楊喜真的抱住了項羽的大腿,不是活人的腿,而是項羽屍體的腿。

在項羽死亡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韓信率領騎兵把項羽逼迫到了烏江邊,項羽因為無言回去面對江東父老,選擇在烏江邊自刎。

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最終的結果是以項羽自殺為這一場戰爭畫上了句號。


劉邦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當時劉邦曾經放話,斬殺項羽,還說了誰要是能拿到項羽的首級,便能加官進爵,千萬賞金。


他這一句話也是引起了很多士兵的騷動,然後最終是有五個士兵拿到了項羽的屍體,然後這五個人就紛紛得到了分封。

楊喜得到了項羽的一條腿部肢體。


正是因為這樣,楊喜回到漢朝之後,果然被劉邦封賞了侯爵的賞賜。而這個楊喜在之前,只不過是一個郎中騎將。但是誰能想到楊喜建立起來的楊氏家族後來能出了兩位著名的皇帝呢。

之後,楊家人在東漢的時候,是出了名的權傾朝野。楊家的四代人都在東漢為官多年,最高坐上了丞相的位子。


而後來,楊氏家族又跟隨司馬炎做出了很多事情,實際上在當時晉朝的命脈是掌握在楊氏家族的手中。所以楊氏家族的根基深厚,以至於到了後來出現了楊堅,正是因為他,才有了隋朝的存在。而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也將被歷史銘記。

這在歷史上是有著真實的記載的,這個情況應該是真實發生過的,因為畢竟當時劉邦是真的說過,要拿著項羽的屍體來論功行賞這樣的話,劉邦當時作為天子應該是一言九鼎,所以這個小小的士兵也是因此平步青雲,然後他的家族也就因此走向了繁榮。

這個事情是有著真實的史料記載的,可信度也是比較高的當時劉邦和項羽作為兩個唯一的霸主,他們兩個之間肯定是都是非常的痛恨對方的,只要先打倒了對方,那麼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唯一的君主,所以劉邦當時對項羽肯定是非常痛恨的,他也肯定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洩憤,所以才會通過這麼殘忍的方式來對士兵進行分封。


綜上所述,歷史上一個拿到項羽大腿的士兵就得到了晉封,這樣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這其實也是當時被保留下來的一個非常珍貴的史料,裡面記載的一件事情。這些史料也是非常高度的還原了當時的一些歷史真相。劉邦對於項羽既有著惜才之情,又有著痛恨之情,所以他才會頒佈一條這樣的命令,然後就使得這個小小的士兵平步青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