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匯聚微光 照亮疫情陰霾下城市的夜空

深圳幹部徐宏濤滯留武漢的生活和工作點滴

匯聚微光 照亮疫情陰霾下城市的夜空

作者: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辦公室主任 徐宏濤

地點:武漢新河檢查站

時間:2020年2月28日

天氣:小雨

到新河檢查站開展輔警志願工作有段日子了。今天,雖然氣溫較低,下起了小雨,卻是疫情形勢向好、令人充滿期待的新的一天。同往常一樣,上崗前,會先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護目鏡和手套,並隨身帶上一小瓶酒精消毒液,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工作。車道旁邊,待檢車輛魚貫而入,秩序井然。通過檢查點的每輛車經過引導、車輛檢查、測溫、登記、查證、拍照等系列程序後,符合要求後再予放行。崗位工作雖然普通,但也瑣碎,需要耐心、細心和體力,做好這項工作並不容易。

匯聚微光 照亮疫情陰霾下城市的夜空

徐宏濤細心做好每輛車的引導、檢查、登記、查證、拍照以及司乘人員測溫等一系列程序

在這裡,我看到了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每位幹警,每位工作人員,按照分工認真開展工作,逢車必查,不漏一車一人,仔細詢問情況、查看證件,認真做好檢查登記,遇到不合條件的,堅決勸返並耐心作好解釋工作。也看到了默默無聞的堅守和付出。每個班工作時間至少6小時,車來車往,人基本處於高速運轉狀態,非常疲累,有時忙起來連上廁所都顧不上,所以上班時儘量少喝水,加上又是室外工作,天氣寒冷,頻繁接觸司乘人員,雖有防護,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壓力。2月15日的那場初雪,讓人體會到久違的那種寒冷的感覺。儘管如此,他們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不馬虎,不懈怠,不抱怨,牢牢把守住武漢的東北大門。近段時間登記後還要同步錄入系統,工作量陡增。“幹工作是沒有什麼價錢好講的,疫情不退不收隊”,班組長餘警官告訴我,疫情發生以來,檢查站從領導到民警大都以站為家,奮戰在一線。全市很多基層所隊都這樣做。為解決理髮難題,檢查站趙站長還自備工具親自為全站民警理髮。著實讓人感動。

在這裡,我還看到了民眾的熱情和奉獻。這些日子,在檢查站總能看到一輛接一輛的運送防疫物資的大貨車經過,車身或車頭上張掛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字樣橫幅耀眼奪目。這些中國好司機長途跋涉,不辭辛勞,及時將各類急需物資運往疫情第一線,保障了城市的運轉。今天在檢查時就碰到一位中年人開車運送防疫物資,一天往返武漢麻城兩地三四趟,一趟耗時3個多小時,當我們向他表達敬意並叮囑他注意休息時,他說還年輕頂得住,再跑一趟就休息,樸實的話語透射出真誠和良善。也還遇到很多前往武漢醫院支援抗疫的志願者,他們逆行而上,不懼危險,給這座城市帶來溫暖和光熱。

匯聚微光 照亮疫情陰霾下城市的夜空

徐宏濤(右一)和武漢新河檢查站的每位幹警、工作人員,按照分工認真開展工作,逢車必查,不漏一車一人

回望封城之初,疫情發展迅猛,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深感焦慮不安,這片故土承載了自己太多的記憶,長江之畔,東湖之濱,放鷹臺前,櫻花樹下,留下串串足跡,高山流水話知音的古琴臺、白雲黃鶴千載悠悠的黃鶴樓,在記憶中揮之不去。面對如此疫情,作為武漢人,作為一名深圳龍崗平湖街道的普通黨員,行動起來,主動參加檢查站志願輔警工作,並捐贈些防疫物資,為疫情防控盡些綿薄之力,責無旁貸。身邊也有很多同學朋友,包括身在國外的都自告奮勇加入到這場戰役中來,有的直接衝在第一線,有的捐款捐物,還有的多方聯繫籌措防疫物資,為的是一份故土情,一份匹夫之責。

這些日子,心緒一直難以平靜。疫情災難下的武漢,見證了太多的淚水,有為生命逝去難過悲傷的淚水,也有為廣大醫護人員不顧安危、捨生忘死,城中百姓顧全大局堅守奮戰而深深感動的淚水。大前天父親打電話告訴我不久前他的兩位老朋友患肺炎去世了,叮囑我在外注意安全,幾十年的老朋友就這麼走了,電話那頭父親的聲音不停地顫抖,我能體會他此刻的心情。武漢人不容易。曾記得華燈初上的夜晚,聽到從一棟棟住宅樓發出此起彼伏的“武漢加油”吶喊聲,聲音在城市的上空迴響,震撼心魄,在那瞬間熱淚盈眶。

武漢不哭。兇猛的疫情奪走了很多武漢同胞的生命,卻奪不走武漢人堅定不屈的意志和信念。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古往今來英雄輩出,英雄的武漢人民向來有種“不服周”、不服輸的精神,作為市花的梅花正是這種精神的象徵。面對這場大國戰役,軍隊支援,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志願者、來自四面八方的各類物資馳援,同武漢人民一道,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凝聚起萬眾一心,共抗“疫”敵的磅礴力量,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的人民戰爭。

雖然滯留武漢,但心始終與龍崗和平湖連在一起,我時刻關注著龍崗區和平湖街道的抗疫工作,每天仍會抽出時間網上辦公,處理些文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新聞上得知,截至28日,深圳連續七日零新增,龍崗連續十三日零新增,龍崗區實行防疫工作與復工復產兩不誤,正落實措施抓緊恢復經濟發展,以大區的責任和擔當推動各項工作朝前趕。平湖街道也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前期通過構築信息排查、卡點圍合、防疫宣傳、整體聯動等四張網,落實落細各項措施,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在抗擊疫情工作中,街道上下凝心聚力,各部門各社區全力參與,黨員幹部踴躍報名,衝鋒在前,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昨日,辦公室行政服務大廳負責人房秀華打電話給我,疫情期間,她主動報名參與抗疫,先後在火車站卡口,社區卡口和健康驛站開展工作,現又抽到高速公路服務站工作,連續奮戰,黨辦很多人包括宮曉宇、馮冬梅、薛豔芳等女同志紛紛請纓參加一線值守,大家工作熱情很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同志們認真答題,力爭交出優異的答卷,這場考試激發了鬥志,團結了隊伍,振奮了士氣。疫情發生後,平湖街道很多企業紛紛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支援抗疫。位於大望工業區的深圳虎派科技公司連日來加班加點生產1萬件新型防護面罩和眼罩,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

武漢的夜晚,聽不到喧囂,空氣在靜靜的流淌。夜幕中,萬家燈火,一排排直立的高樓內密集地透射出或明或暗的燈光。900多萬武漢普通市民,正用“宅”這種堅守方式與疫情作不懈的鬥爭。而在醫院,在卡口,在社區,一些逆行者們還在不停地忙碌著。有人說,時代中的一粒塵,落在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更願意相信,一點微光也能溫暖他人,照亮世界。這些日子裡,無數普通人默默奉獻,給他人以幫助和溫暖,比如快遞小哥、貨車司機、火神山建設者、醫護人員、志願者等等,其中一些人甚至獻出了生命。每個奉獻的平凡人都是照亮他人的光。這個世界,沒有人是孤島,個人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緊密相連。“你怎樣,國家便怎樣,你發光,國家便光亮”,這次疫情,讓我看到了個人的光亮,團結的光亮,國家的光亮。

沒有逾越不了的冬天,也沒有不會到來的春天。戰役已到了關鍵吃緊的時候,武漢加油!武漢必勝!

(記者:張志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