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这是南派足球杂谈第7篇。

在我开始写南派足球系列以来,经常有球迷问我,为什么广东足球现在变成这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在我跟许多广东球迷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大家会把广东足球没落的原因归结于两点:

1、中国足球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在高丰文执教之后,开始走上重身体轻技术的歪路,导致南派技术型球员不受重视重用,导致广东足球渐渐失势。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2、朝中无人,在中国足协的管理层中,基本全是北方人,南派足球人无权无势,说不上话,哪怕是在苏永舜和曾雪麟两位广东籍教练入主国家队之后,仍是处处受制于人,掣肘颇多。即便2014年容志行曾经当选过中国足协副主席,但是以容志行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行走于中国足协这样的官场。他的入选只能说是面子工程。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以上两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造成广东足球今时今日的局面,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两点原因,从社会发展层面上来看,还有更深层次的几点原因:

一、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

广东是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广东全省GDP只有185.85亿元,到2017年,已经达到8.99万亿元,年均增长12.6%,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经济总量先后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越中国香港地区,2007年超越中国台湾地区,2017年超过了俄罗斯,连续30多年位列全国第一。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是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加快节奏的生活。

曾经专业足球队中,运动员为了一个专业编制,为了能进入市队、省队而挤破头,就为了那几十块的工资。而如今各式各样的工作机会到处都是,谁还愿意去走这样一条艰辛而又伤痕累累的路。

快速的经济发展意味着快速的生活节奏,上世纪60-70年代在广州、梅州、湛江各地火热的街头足球文化如今在广东各地已经很难看见。市场经济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谁敢慢下来,谁能慢下来?

而经济驱动也是许多当时在当打之年的广东球员选择退役的原因,因为他们找到更好的机会,有的下海经商,有去香港踢球的,所求为何,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罢了。

可能有人会说,日本和韩国经济不发展吗,为什么人家足球照样搞得好?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日韩两国不一样,高房价的时代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经历过,当时的日本社会和民众同样浮躁,但是随后的经济泡沫时期(1989年)让日本人开始沉下心来反思,这才有了如今的“断舍离”概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日本的足球开始慢慢崛起的时间轨迹,是不是日本泡沫破碎时间点相吻合。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极盛时期,上班族挥舞着钞票打车

当然,跟经济发展相比,足球说白了,只是一项运动,无关民生。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当前第一要务,高于其他任何事情。足球好不好,真的不那么重要。

二、高考恢复

曾经广东足球的青训,从各地的业余体校到中小学之间,联系非常紧密。那时的广东足球校园文化相当浓厚。

不过这种情况伴随着1977年高考恢复戛然而止。

从此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开始为高考全力以赴。“高考”几乎变成了如今中学生的唯一人生目标,而“升学率”则是各学校唯一关注的KPI。这也就造成了如今中国教育行业天天喊着的“素质教育”一句空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是个笑话。

而现在这种现象更是越演越烈,学龄期的孩子周末被家长们带着穿梭在各个补习班之间,甚至于如今3岁左右的幼儿园适龄儿童都已经开始补习英语,补习幼小衔接课程。为什么会这样,怕输在起跑线上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且不说全国各个城市有多少足球场给孩子们踢球,而是应该先看看,现在的孩子哪有时间去踢足球,别说踢足球,学龄期的孩子们睡眠时间眼下恐怕都难以保证。

中国足球是一代不如一代,可中国孩子是一代比一代辛苦。

但是,个人觉得在如今的日本韩国社会,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同样繁重,他们是如何去开展校园足球的,这种经验值得中国足协管理层去好好学习和借鉴下。

三、可怜天下父母心

正如前文提的的,如今广东人有钱了,那么就更不愿意去让孩子走踢足球这样既辛苦又容易受伤的路。中国父母经常会说一句话:我们小时候是苦过来的,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孩子再走那么辛苦的路。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广东足球运动员有不少子承父业的,比如谢育新和谢维军父子,还有王惠良和王鹏。按理说,儿子既有父辈良好的遗传基因,眼下的训练方法也比几十年前更加科学,营养等物质条件也更加优质,更何况他们还具有其他人不具有的足球圈内的人脉,为什么成就跟自己父亲比起来差那么多。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原因很简单,后天不够努力,我相信不管是谢维军还是王鹏在训练中的投入肯定不如自己父亲当初那么刻苦。而他们的父亲恐怕也没有狠下心来让自己的儿子往死里练。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狠心的父亲。他就是如今亚洲一哥孙兴慜的父亲孙雄政。

孙雄政曾经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因为伤病而退出赛场,而他把自己的足球梦想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从孙兴慜4岁开始,每天早上六点就会被父亲叫醒起床开始训练左右脚控球和跑步。每天两次训练,从来不允许孙兴慜缺席哪怕一次训练。


南派足球杂谈:浅谈广东足球没落的几点原因

孙兴慜的父亲曾经表示:自己每天会让4岁的孙兴慜6点起床训练,训练的内容就是左右脚控球和跑动。而且,在孙兴慜15岁之前,没有踢过任何一场正式的比赛,这也是父亲孙政雄特意为止,每天只训练儿子足球基本功。“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练技术”是孙政雄对儿子的要求,可想而知,这种训练内容是多么的枯燥。

但是看看如今的孙兴慜,左右脚都运用自如,控球能力都突出,能够在门前冷静地抓住机会,射门果断且技术这跟年少时期打下的底子不无关系。

而孙政雄的“狠心”不仅仅如此,他还给孙兴慜定下一条规矩,就是在退役之前不允许谈恋爱,不允许结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足球之中。

试问以上几点,有多少中国父母能做到?

其实广东足球的没落也是整个中国足球退步的一个缩影,以上三点原因不仅仅体现在广东,在全国也基本如此。

以上三点,是我对于广东足球之所以没落至今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肆意调侃,

嬉笑怒骂,

都是希望中国足球能好,

哪怕他弯路崎岖,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欢迎大家一起来聊个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