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2020年1月份剛剛公佈了各省市的GDP排名,由於今年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各省的數據與往年變化較大,有的省份上調,有的省份下調。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總體來看:

  • 南方除了湖南、廣西略微下調以外,其餘基本上調;
  • 而北方省市除了北京、河南之外,基本都是有對應的下調;
  • 其中下調力度最大的為天津、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北、遼寧;
  • 上調幅度最大的為雲南、安徽、福建、上海、北京。

排在第一的依然是廣東省,但未來幾個月個別省份可能會發生鉅變,甚至是突然掉隊,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是2020年,會採用最新的GDP核算模式:由原來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地區生產總值分級核算制度,改成全國統一核算。

也就是說,個別省份要被擠水分了,誰真有錢還是打腫臉充胖子,真相馬上浮出水面。

從目前公開披露的信息看,已經有5個省份公佈了重新核算之後的2018年GDP,或者直接公佈了2019年GDP,其中,黑龍江、遼寧、湖北、四川和山東這5個省份裡,湖北和四川排名都出現了“躍升”,而其他三個省,則都出現了下滑。

其中被擠掉水分最多的是山東。根據國家統計局正式反饋,山東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為6664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9821億元,總量下調12.8%。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其實分析背後原因也不難,山東這幾年發展停滯不前,主要是因為資源產業的紅利即將耗盡,但新的經濟轉型升級又沒有跟上,所以現在處境比較尷尬,產業結構不合理也導致大量的年輕人走出去。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細看產業結構,山東省主營業務收入排前列的是輕工、化工、機械、紡織、冶金多為資源型產業,能源原材料產業佔40%以上。而廣東、江蘇兩省第一大行業均為計算機通信製造業;全國互聯網企業百強山東省只有2家,排名都在60名以後。服務業仍以傳統的交通、商貿、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發展較慢。

2018年山東實現了9.65萬億的GDP總量,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950.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33641.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為37877.4億元,增長8.3%。可見這種產業結構雖然有一點點鬆動的跡象,但仍然並不足以扭轉當前的困局。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必然影響人口的流入流出。看2017年全國各地區人口流入數據,山東為第一人口流出省份,當年人口流出了41.97萬人。流出的這41.97萬中,雖然沒有詳實數據來證明,但蒐集各個渠道的信息,可以判斷,這部分流出的人口以年輕人為主,並且平均素質不低。

大變局開啟!2019全國各省GDP排名出爐,哪些省份掉隊了?

產業結構升級是山東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意味著未來的潛力。

但同時中國自秦漢以下,經濟的重心一直都在南移。我們在感嘆山東作為經濟大省,GDP下滑的同時,其背後也有著社會規律在。

當農耕經濟為社會主流的時候,北方的平原無疑是有極大優勢的;當工業文明興起的時代,第一波受益區域通常都是資源型城市;當世界貿易往來主導經濟大趨勢的時代,低廉的海運成本必然讓沿海城市崛起。這就是時代的大趨勢。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以計劃經濟為主導,資源的配置自然會向重工業城市、核心大城市傾斜,但1978年的改革開放打破了這個局面。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鼓勵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這就導致了資源的自主流動,而這種流動必然是順應時代潮流的。

於是我們看到,經濟基礎好的沿海省份迅速崛起,老工業區域、內地資源型城市逐漸衰落,它們多年積累的人才儲備、資金儲備,最終都流向了沿海。

所以,未來全國各省GDP可能會有一個相對比較大的變化,留給部分省份的時間不多了。

最後,您對各省的經濟有什麼看法?您更看好哪個省份發展?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