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雞蛋越煮越嫩?袁枚《隨園食單》之說,廚房中得到驗證

雞蛋越煮越嫩?袁枚《隨園食單》之說,廚房中得到驗證

清代才子袁枚在《隨園食單·火候須知》中,有這樣的記載: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雞蛋之類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鮮魚、蚶蛤之類是也。”

《隨園食單·雞蛋》中,還有記載:

“雞蛋去殼放碗中,就竹箸打一千回蒸之,絕嫩。凡蛋一煮而老,一千煮反而嫩。”

說鮮魚啥的略煮就不嫩,這個大家都知道,可腰子、雞蛋怎麼能越煮越嫩呢?

爆炒腰花不是略微炒過就老了嚼不動嗎?雞蛋糕不是稍微蒸過頭就老了不好吃嗎?

雞蛋越煮越嫩?袁枚《隨園食單》之說,廚房中得到驗證

從網上搜了半天,見到這麼一個事——

南京有個被稱“金陵廚王”的名廚胡長齡,曾經嘗試長時間煮雞蛋,“用風爐燒木炭,以文火罐燉三天三夜,剝殼後雞蛋嫩如豆腐腦”。

從“剝殼”這一舉動看,胡長齡這雞蛋就是囫圇煮的,所不同的是用風爐、木炭,用文火,用罐燉,歷經三天三夜,煮出來的雞蛋不光不老,反而“嫩如豆腐腦”。

神了!

至於腰子越煮越嫩的說法,我沒找到例子,但袁枚自己在《隨園食單·豬腰》中這樣說——

腰片炒枯則木,炒嫩則令人生疑;不如煨爛,蘸椒鹽食之位佳。……但須一日功夫,才得如泥耳。……煨三刻則老,煨一日則嫩。

雞蛋越煮越嫩?袁枚《隨園食單》之說,廚房中得到驗證

附——

《隨園食單·火候須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

有須用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

有須用文火者,煨煮是也 ;火猛則物枯矣。

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裡不熟矣。

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雞蛋之類是也。

有略煮即不嫩者,鮮魚、蚶蛤之類是也。

肉起遲則紅色變黑,魚起遲則活肉變死。

屢開鍋蓋,則多沫少香。

火熄再燒,則走油而失味。

道人以丹成九轉為仙,儒家以無過、不及為中。

司廚者,能知火候而謹伺之,則幾於道矣。

魚臨食時,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

色白如分,不相膠粘者,死肉也。

明明鮮魚,而使之不鮮,可恨已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