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第一艘航母被拆了你知道嗎?

1984年來華拆解的“墨爾本”號航空母艦可以說是中國人得到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通過對其進行測繪、觀摩和拆解,中國第一次通過實物瞭解了航空母艦這一艦種的結構、運行特點等等。對於中國船舶工業意義巨大。不過,這艘對中國意義巨大的航母,在澳大利亞海軍卻是“瘟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其服役過程中竟然曾經發生過兩次嚴重的撞擊事故。


“墨爾本”號航母的前身是英國海軍的“尊嚴”號,舷號R77,屬於“巨人”級護航航母。1943年4月13日開工,1945年2月28日下水。後英國因財政問題,以10英鎊的順水人情把國內無人問津的“尊嚴”號賣給澳大利亞,隨即該艦在澳大利亞的主導下進行舾裝,1955年10月28日正式完工,次年3月5日從朴茨茅斯港起航,4月23日到達澳大利亞。5月14日舉行改名暨授旗儀式,正式改名為“墨爾本”號,舷號變為R21,成為澳大利亞艦隊的旗艦,同時也開啟了這艘航母的災難之旅。

1964年,“墨爾本”號首開記錄,當晚,該艦執行編隊機動訓練,在執行隊形轉換訓練時,該艦執行“U”形轉向。位於其左舷位置擔任護航任務的的“航海者(Voyager)”號驅逐艦隨即跟進,試圖在隊形轉換結束時維持編隊相對位置。在轉向過程中,兩次穿越“墨爾本”號航線,在其第三次穿過“墨爾本”號航線時,被“墨爾本”號航母撞為兩段,隨即沉沒。編隊隨即終止訓練,開始救撈落水倖存者。“航海者”號驅逐艦共有314名艦員,這次事故導致該艦82人死亡。

1969年6月3日,美澳舉行聯合反潛演習,“墨爾本”號再度發生撞艦事故。按照演習預設劇本,美國“埃文斯”號驅逐艦離開編隊前出,沿“之”字航線執反潛航行,結束以後按照條令執行“U”形轉向,準備重新歸隊,此時“墨爾本”號恰好與“埃文斯”號對頭航行。按照夜間航行規則,使用紅綠兩色舷燈作為航行方向參照,規則為左紅右綠,在海上,若看到舷燈為左綠右紅了,說明兩船正在相向行駛,需要避讓以免發生事故。


按照航行規則,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應該鳴汽笛一短聲,表示“我艦正在向右轉向避讓”,並各自右轉避讓,而且動作幅度要大,以便對方看到你在避讓,切忌小舵角轉向。美國驅逐艦倒是按照這個規定急速右轉了。“墨爾本”號航母卻來了個左轉,於是轟隆一聲,兩艦猛烈撞在一起了。這次撞擊很猛,美國“埃文斯”號驅逐艦被攔腰切斷,撞成兩截,艦長也跟著前半截艦體石沉大海。“埃文斯”號共有273名艦員,這次撞擊事故導致74名艦員遇難。

1982年1月30日退役。1984年,“墨爾本”號航母作為廢船賣給了中國聯合拆船公司。1985年,“墨爾本”號航母被牽引進了廣州黃埔船廠。隨即被拆毀。這艘命途多舛的航母最後為中國船舶工業做出了傑出貢獻,也算不枉在世上走了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