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的大唐王朝有多強大?

如願福星


唐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千百年來一直讓後世中國人魂牽夢繞。


它國庫豐饒,杜甫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它兵強馬壯,王昌齡說: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它自信開放,王維嘆道: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方冠拜冕旒。

那麼,如此強悍的帝國在周邊國家心中,是什麼樣的存在呢?1889年,俄國學者在蒙古進行考察,他們在呼舒柴達木湖畔發現了一塊久經風霜的石碑。碑上四面銘文,除了三面突厥文外,還有一面銘刻的是漢文。從此在中國史料中幾無記載的《闕特勤碑》重新被世人發現。這是一塊紀述後突厥汗國創立毗伽可汗與其弟厥特勤事蹟的碑銘。


公元731年,闕特勤去世,唐玄宗命宮廷工匠前往突厥為其立碑。並御書悼文,整篇文章敘述了唐朝與突厥的友好關係。表達了唐玄宗對闕特勤的哀悼:自從大唐與突厥結為父子關係以來,雙邊休兵通好,互不斯詐。闕特勤是毗伽可汗的弟弟,而可汗是朕的兒子,因此朕對他也是對兒子一般的感情,故此寫了這篇碑文。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於公元685年,而闕特勤也是這一年出生。因此,毗伽可汗其實比唐玄宗年紀更大。由此也可一窺大唐王朝的國力雄厚。

回到碑文,和漢文不同,突厥文的碑文有著令人玩味的戲劇性對比。充斥著毗伽可汗的血淚控訴。突厥文說:漢人利用甜言蜜語和精美器物,欺騙周圍的民族接近他們,而一旦接近,漢人就萌生惡意。他們不讓聰明和勇敢的人民獲得發展,他們不赦免任何犯了錯的部族。他們毀滅了突厥建立的國家。貴族成了他們的奴僕,婦人成了他們的婢女。突厥人不得不為漢人的利益服務,為他們征戰四方。但我們的可汗在哪裡呢?
而與這些碑文有關的歷史是:公元630年,唐滅東突厥,生擒頡利可汗。公元657牟,唐滅西突厥,生擒沙缽羅可汗。公元685年,後突厥復國。公元744年,也就是立這塊碑十二年後,唐將王忠嗣指揮朔方軍以及回紇唐協軍大破後突厥。次年後突厥末代可汗阿史那鶻隴匐頭懸長安。盛世大唐的赫赫武功或許可以從這塊石碑上的血淚控訴中窺得一斑。


如願福星



準確來說,中國的大唐皇朝強大是在安史之亂前,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至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也就是公元626年-755年。這段時期,唐朝英才輩出、君臣齊心,滅突厥、滅吐谷渾、滅高句麗、滅薛延陀,更是大軍挺進中亞,與大食(阿拉伯帝國)爭鋒,將唐朝邊境線推進到裡海沿岸;東方與日本海戰,打的日本膽戰心驚……

以上是簡述的唐朝疆域和軍事力量!

再說一下唐朝的影響力。唐太宗李世民被四面八方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這不是虛名那麼簡單,是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現代,美英等國還有“唐人街”,為什麼稱“唐人街”,也就是中國古代皇朝唐朝的影響力至今在外國人心中是無與倫比的、是心中無比敬仰的,唐朝永遠是他們心中難以仰望的存在!

君不見日本遣唐使,來到中原什麼都學!君不見大唐帝國是唯一不修長城的中原統一皇朝!君不見唐朝文化藝術盡皆向多元化發展,也亦是文化藝術巔峰,如詩、書、畫、音樂皆是國際範,真正的國際標準、國際潮流領銜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