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非洲落后的原因是由于当地人民懒惰吗?

用户65146089


在以前有关非洲的问答和文章里有很多网友跟帖评论,对非洲的落后、贫困表达了关注,有相当数量的网友认为非洲之所以落后于非洲人的懒惰有很大的关系。客观地说大家的看法不无道理,相对于咱们勤劳的中国人,非洲的大叔、大婶们的确是太懒惰了。

位于坦桑尼亚姆贝亚的中国车行 摄影:王 武

2016年7月我在东部非洲坦桑尼亚南部城市姆贝亚旅行拍摄时,采访了一家“中国车行”,感触就很深切。坦桑尼亚的姆贝亚市位于东非大裂谷东西支交汇处,同马拉维、赞比亚接壤,矿藏丰富,是一座矿业城市,因为是工业城市,所以车辆特别多,汽车维修厂的生意就特别好。中国车行的杨老板就是一个典型勤劳的中国人,早年随亲戚到非洲修路打工,后来自己留了下来,做各种可以赚钱的生意,最后辗转到坦桑尼亚的姆贝亚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这就是中国车行。

中国师傅指导非洲工人修车 摄影:王 武

杨先生本是辽东半岛的一个青年农民,以吃苦耐劳、勤奋拼搏的精神在非洲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在我到达的时候,杨先生的中国车行满院子都是等待修理的各种汽车,有各种重型矿车,有政府的轿车、越野车,还有消防车、警车等特种车辆,生意非常好。杨先生的助手是一个本地黑人,大家都喊他“老头”,老头是坦赞铁路的退休人员,18岁跟随中国工人修建铁路,中文很棒,可以直接对话,会唱东方红等六、七十年代的红歌。老头在三个城市有三个家,自己掐着指头算了几遍,最后说是有11个孩子,而他的退休工资折合人民币250元左右。

被称为老头的姆塔尼亚戈 摄影:王 武

所以,老头现在给杨老板打工。在现场老头左右逢源,帮着杨老板忙前忙后,四处张罗,如果不是皮肤太黑,完全就是中国老人的感觉。其间有很多电话打进来,那是熟人套近乎或是打招呼来要杨老板赶紧帮着修车的。我在采访的时候就问他,生意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扩大车长的规模呀?杨老板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你哪知道呀!招不到修理工呀!”他介绍说当地黑人小伙子你手把手的教会他修车,发了工资就没影子了,十天半个月等钱花完了才回来上班,什么事都耽误了。没钱花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偷,不抓现行死不认账,警察也不管,这种偷类似北京的土话“顺”,即只要你看不见他就可以拿。

车辆照片采用车行杨总的朋友圈图片

非洲人开车很暴力,救护车也不例外

第二天早上,杨先生和老头陪我去采访金矿,车子刚上路就有一个警察远远地就跑过来,杨先生看到后就及时的停车等待,我当时很紧张,怕是警察来找麻烦,当杨先生把早已掏出来的2000坦桑尼亚先令伸出窗外时,那个气喘吁吁跑过来的黑人警察,竟然满脸都是笑容。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三个特点导致他们落后。

一是没有远见和计划,眼光只局限于今天。只要中午能舒舒服服地吃一顿,晚上没吃的都没关系。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人也这样。发了工资就买肉买酒喝咖啡,多则三五天,少则一两天,工资就花完了。接下来的日子就靠借,借不到就挨着。有些甚至偷。大多数时候他们也没办法继续工作了。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收入,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但在他们丢弃工作之前,是绝不会考虑这些的。

二是懒,他们希望有吃有喝有钱花,但希望别人给,而不是靠自己劳动去赚。一旦吃饱了,就不干活了。除非饿得不行了才劳动一下。工作也不愿动脑,稍微有些技术要求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很困难。工作极其拖沓,什么事情都是过几天再说。只有在要钱的时候,那是一秒钟都不能耽误。

三是 缺乏明晰的是非标标准。偷窃可以被说成是穷人的无耐之举。贿赂则可看成是小费。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融,什么关节都可以用钱去打通…民众之中缺乏是非标准,官员政府没有历史责任。

绝大多数人是这样。但,也有希望向中国学习改变自己国家现状的人,也有严格执法的官员,也有拒绝小费,不占便宜的普通人。不过那真的是很难见到,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禁想非洲也许还有希望?


荟锦挹翠锁峥嵘


教育!教育!教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于儿童,少年强则国强,世界但凡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当属一流,而丧失掉教育就失去了一切。初到非洲的都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贫穷落后肮脏无绪,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孩子,即使周内周末都在外面玩耍,稍大点就帮家里干活,真正走入学堂读书认字的屈指可数。国家没有推行强制义务教育,教会学校也杯水车薪,甚至愚昧成为了统治工具,仅有的优秀知识分子也留学欧美并且不再回国,非洲恶性循环可见一斑。至于其他条件,都不是首要问题,北欧人同样慵懒,中东环境恶劣缺水,印度出生率高气候炎热,但这些都没有成为发展停滞贫穷的借口


奥斯嘉德


非洲落后决不是因为当地人民很懒,很多人还说西欧和北欧的人很懒呢。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世界上几乎三分之二的不发达国家位于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决不是偶然,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从根上去寻找原因,想起易中天先生在《中华史》一书中谈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同样的进程,那就是:氏族社会 -> 部落 -> 部落联盟 -> 国家 -> 国家联盟。越发展到最后,就越发达和高级。所以你看,美利坚联合众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德意志联邦,都是发达国家。而那些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往往还带着部落联盟的思维方式在运转。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非洲落后的五大原因:

原因一、非洲从来没有出现文明古国,进入国家时代很晚。

文明,也只有文明,才能驱赶落后,带来发展。很遗憾的是,非洲从来没有出现过文明古国,无论你去大英博物馆,还是卢浮宫,很少看到来自非洲的文明,考古的证据表明,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除此之外,文明再与非洲无任何瓜葛。

至今为止,很多非洲国家,仍然保留着众多的部落及其联盟,这样松散的国家形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原因二、没有受到现代科学的熏陶,生产力低下。

既然自己不能创造文明,能受到熏陶也好啊,但遗憾的是,非洲没有。你看中国,历史上闭关锁国几百年,就已经落后世界很多了,非洲那是几千年都没有受到科学的光顾啊。愚昧落后,生产力低下,就这样坐井观天,浪费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当然,这并不是说非洲人民不聪明,而是制度的原因,在西方殖民者来之前,非洲由一个个部落所组成,部落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往往忙于争夺地盘,抢占资源,哪里有时间发展科技。还有一种说法,这可能跟非洲炎热的天气有关,大家知道,在炎热的天气下,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专注科学的研究,在那个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热带的人们生存非常艰难。

原因三、长期沦为殖民地,没有机会发展。

雪上加霜的是,西方殖民者利用非洲人的愚昧落后,迅速征服了这片土地,大量贩卖黑奴,极大地摧残了非洲的有生力量,从此非洲沦为了殖民地,西方带来的不是他们的文明科技,而是惨无人道的虐待。没有独立的国家,就不会有发展。你看大部分非洲国家独立是在1950年之后,像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等国家,那都是1980/90年代才独立的。

目前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南非,勉强成为金砖国家之一。其他国家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依靠外来援助是他们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非洲的未来如何,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原因四、政治不稳定,战争不断。

非洲大陆从来都是一个是非不断之地,部落派别、政治派别和军事割据非常多。俗话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为了仅有的利益争夺,战争不断。你看利比亚、苏丹、乌干达、刚果、津巴布韦和纳比比亚等国家,长期的不稳定,何谈发展。当然政治不稳定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里我们不再深入。

原因五、人才外流、教育缺失,极度依赖外国支援。

奥巴马是肯尼亚裔的美国人,已经能做到总统了,说明非洲人并不比任何人差,他们缺的是成长的土壤,世界上非洲裔的牛人越来越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可惜他们大部分人才都活跃于其他国家,很少有人回到非洲做贡献。另外教育水平的长期低下,使得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比如,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贫民窟,由于基础设施欠缺,小学生们每天需要乘船到搭建在水上的“漂流学校”上课。教育缺失和人才流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所以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极度依赖于国外的援助,就单说中国对非援助,就有以下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安全,军事维和、教育和粮食等。但这些援助是饮鸩止渴还是输血得当?只有看历史的进程了。总的来说,如果经济不能自立,非洲就很难摆脱落后的局面。

当然,我们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非洲人民是友好和善良的,也是极具创造力的人民,希望非洲人民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头赶上,非洲落后面貌如果改善,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好消息。

欢迎关注“生活大管家”,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美映生活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导致不同的进化方向。而非洲落后的原因,正是黑人的懒惰和智商低。

一,根据分子人类学,现代地球人的共同祖先,都是十五万年前东非大裂谷附近的基因亚当和基因夏娃。而根据身体素质来说,黑种人的身体素质要优于白种人和黄种人。在几万年前和十几万年以前,正是因为身体上的劣势,白种人离开非洲向欧洲迁徙,而黄种人离开非洲向亚洲、美洲迁徙。

二,更残酷的环境会刺激人类的进化。其实不仅仅是非洲,但凡是接近赤道的地区,因为常年气温高植物生长茂盛,各种野生水果丰富。哪怕出现农业,也是一年三熟。可以不用多劳动就可以获得食物。甚至只吃水果,也可以生存。而温带和寒带则不行。比如温带,冬季气温往往在零下,这样的气候条件之下,人类不捕食动物,不发展纺织业,是无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所以,因为环境的逼迫,迁徙出非洲,或者说远离了热带的人类,因环境更加恶劣,不提高智商无法生存。

三,温带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可以说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都是在温带。而且都是一两条河流之间的温带大平原地区。而且在当今世界各强国,比如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既不是热带国家,也不是寒带国家。而都是温带附近的国家。温带不仅仅是古文明的摇篮,也是世界列强的天然区域。这是为什么?

竞争。当人类一定意义的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之后,很显然温带四季分明,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最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不同的民族之间,就温带大平原的争夺上,也愈演愈烈。可以说古代的大多数战争,都是围绕温带大平原开展的。能够长期占领温带大平原地区的,则必然是智商更高,技术更强的。所以四大文明古国,都在温带大平原地区,就顺理成章了。而中国人,正是长期占据温带大平原地区,而且从未失去传承的。而欧洲人或者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这些人则往往在史前被驱逐到寒带。有史以来在技术大面积互补之后,才有能力向南征服温带。中国也是这样,两万年前被O系驱逐出温带而进入寒带的游牧民族C3,在得到中原发明的马蹬这样的技术之后,才有能力向南征伐。(而秦汉时期和秦汉以前,中原哪有什么败绩?)

所以,温带出文明,温带出强国则都是因为这个纬度的国家常年的参与人类之间的竞争。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科技进步,都是温带国家发明的。

四,而非洲,东南亚,也包括印度(或者印度南部)缺乏这种竞争,那么文明程度上就会比较落后和原始。因为物产丰富所以习惯于不劳而获,因为物产丰富,所以并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动脑子。那么当温带文明突破了航海技术之后,印度、东南亚、非洲、美洲的被殖民历史,则不可避免。

五,中国也曾经是半殖民地国家。原因呢?如果不仅仅责怪清朝的话,我具体说下。

中国地理优势很大。西面有喜马拉雅山脉和天山山脉阻挡,哪怕印度和中东地区打的再热闹。也几乎不会牵扯到中国。也正是因为山脉高原的阻挡,哪怕汉唐鼎盛的时期,中国的西进之路也很困难。陕西以西,都很难发展古代农业,也很难迁徙大量人口,所以中国和中东地区的战争,历史上很少。

而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战争。却始终存在。尤其是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的先后崛起。阻断了汉唐的丝绸之路。中国地大物博,而且可以发展南洋贸易。所以宋明虽然颓废,但依然富裕。二欧洲则不同。尤其是当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中西方贸易。欧洲人只能买昂贵的胡椒的时候,欧洲人被迫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也就是说,如果不仅仅责怪清朝。那就是因为中国在秦汉以后中国度过了封建时期,成为大一统的帝国。而中华帝国太过于强大。再加上高原的阻挡。中国缺乏了竞争。而逐渐的故步自封。而欧洲则因为封建(分封)的关系长期处于竞争阶段。当中西方交流和贸易行程,又因为中西方贸易的被隔断,欧洲人不仅仅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而且欧洲内部继续的竞争导致了工业革命。当工业文明的英国称霸全球的时代,中国还是农业文明时期。那么被殖民,在所难免。

而非洲(或者热带)呢?说好点,是游猎。说差点那就是原始。毕竟那种每天醒了摘个水果吃,吃了水果就睡觉玩耍的民族,怎能是游牧文明,原始人而已。(比如十七世纪欧洲人到达菲律宾的时候,就是这么形容当地土著的懒惰)

六,而当欧洲崛起之后,要么是西班牙、英国、法国…这样的殖民掠夺和压迫。要么是美国的金融掠夺。非洲(热带)又怎能不继续落后?也就只有中国才真的有诚意改善非洲的落后。

英国称霸世界是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而美国则是金融掠夺来掠夺世界。金融掠夺没那么血腥,但同样是残酷的压迫。而中国要想崛起,只有根本性的战略优于美国才行,而且必须要利用全球资源和整合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所以中国的战略是合作共赢。以互利互惠为手段,来“掠夺”(其实就是互换利益而不是单纯掠夺了)世界资源。

只不过哪怕欧美都变成中国这样的战略。非洲会改变多少呢?十几万年缺乏竞争所导致的低智商和懒惰,会因为现代竞争而逐渐提高和改变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我觉得很难。


淡蓝色荣誉02


最近蛋蛋姐看到了一个视频,那是一群非洲女工们在一起高唱,大家耳熟能详的《团结就是力量》

话说我国的“一带一路”,给发展较为落后的非洲的朋友们,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和非洲的差距,比现在还要大,远在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郑和就来到过非洲,然而当郑和来到非洲后,却发现非洲人跟自己,简直不是一个物种,当时的郑和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而他面前的非洲人,都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上次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考古学证据表明,我们所有人的祖先都是智人,而所有的智人,在公元前11000年的时候,都是以打猎为生

中国的智人,我们叫做中国老王,非洲的智人,我们就叫他非洲老黑吧!

为什么同样发展了这么久,我们中国老王,已经成为世界霸主,非洲老黑还是在用石头木棍呢?

答案是:

因为非洲老黑运气不好!

虽然听上去很扯淡,但是蛋蛋姐这么说是有科学依据的!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去,回到智人一边扩张,一边血洗全球的时候

在我们的智人祖先老王,杀遍全球之后,地球上能跟老王对抗的动物,已经不存在了,老王们成了星球的主宰

但是当时老王们,没有储存食物的概念,也不知道什么是种菜放羊,这就导致过了很久很久以后,老王的狩猎技术已经登峰造极了,辛苦一天打到的猎物,依然只够吃几天的,有几天不打猎,自己就要饿肚子,食物不够吃,根本没空钻研科学技术,更别提什么炼铁和制造枪炮了

于是,中国老王开始思考了,要怎么样才能随时都有食物吃呢?

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中国老王终于意识到,要想不打猎还能天天吃肉,终极的解决方案就是:

把动物驯化养起来

把植物自己种起来

那样我就可以随时随地想吃就吃

从此告别打猎生活走向人生巅峰

换句话说,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有了农业和畜牧业,中国老王们就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从而把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技术发展上,建立起了强盛的文明

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国老王和欧洲老王,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而非洲老黑和澳洲和美洲老王没有呢?答案就是我们上面说的:

因为非洲老黑运气不好!

我们回到全世界的老王们,都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的时候,有了驯化想法之后,中国老王立即行动起来了,对多种动物进行了驯化的尝试

一、猎豹

虽然老王们驯化了狗,但是狗体型较小,不适合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还是要找大型哺乳类动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老王们的第一目标是猎豹

猎豹速度又快攻击又猛,长得还帅,如果驯化成功,又可以杀掉吃肉又可以帮忙打猎,中国老王和印度老王,都尝试过对猎豹进行驯化,明朝的皇帝朱厚照,专门盖了一间“豹房”,养了一堆金钱豹玩儿

可是,当中国老王们美滋滋地,把猎豹抓回家养起来之后,却发现

。。。。。

猎豹们不交配不繁殖

老王:

经过观察,老王们才发现,猎豹要交配,必须经过一套求偶仪式,仪式没完成就不交配,猎豹在交配之前,公猎豹必须先,连续追妹子追好几天,追到之后才会交配

只要这个求偶程序没走完,老王们就算把猎豹打死,猎豹也不会屈服,宁死也不交配,猎豹们都表示:

这种费时费力还要场地的程序,在圈养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如果不能繁殖的话,就达不到驯化的目的,所以虽然猎豹很帅很拉风,但是驯化猎豹,失败

注:驯服和驯化有根本上的不同。简单来说,驯服只要让动物变温和就可以。驯化的定义是:使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的交配,把动物变成对人类有利的东西。如果不能在圈养中交配,则无法驯化。

直到1960年,生物学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让第一只猎豹在动物园中诞生,而当时的中国老王们,虽然没有这个技术,但是他们从失败中知道了,要想驯化动物,动物必须可以在圈养中繁殖

二、熊

没有了猎豹,老王们又盯上了熊,熊个头又大肉又多,生长的速度很快,养熊当主食多好

于是老王们开始尝试养熊,日本的阿伊努老王,就曾经试图驯化熊本…啊呸,灰熊,他们以为只要把熊养起来,就能天天吃熊掌

但是他们又发现,无论怎么圈养,灰熊都极其危险,成年的熊随时都有攻击人类的危险,动不动就造成饲养员死亡,根本无法驯化

最后,阿伊努老王不得不,放弃天天吃熊掌的想法,在灰熊幼崽长到一岁的时候,就把它们杀掉吃肉,根本不敢让他们长大

驯化熊,失败

老王们于是又明白了一个原则:动物不能有过强的攻击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全世界的老王们都明白了,驯化动物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

1、必须能在圈养的时候繁殖

猎豹这种圈养下不繁殖的不行

2、必须是大型食草类动物

狮子这种食肉的不行

3、攻击性不能过强

熊这种动不动拍死人的不行

4、生长所需时间不能过长

大象这种长好几年才能吃一顿的不行

有了这些原则之后,老王们很快挑选出了适合驯化的动物,中国老王们找到了野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距今6000年左右的时候,野马被中国老王驯化成功

而对应的非洲老黑们,则找到了斑马

然鹅,非洲老黑们没想到,斑马看上去和野马类似,但攻击性却强过野马一百倍!一咬到人就不松口,只要有人骑在它背上,斑马就会疯了一样跳来跳去,直到把人从背上摔下来为止,如果想要用套索套斑马,斑马还有一项百分百躲套索的绝技

非洲老黑们虽然倾尽了全力,对斑马进行驯化,然而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手段,最后纷纷以扑街告终

即使是在现代,在美国动物园里,斑马也是最凶的动物,它们伤害的游客数量比老虎都多。所以,非洲老黑一直没有牛和马,更别提组建骑兵了

驯化斑马 失败

除了驯化马建立强大的骑兵,中国老王们,还驯化了野牛和野猪,成了我们主要的肉食来源

然而,当非洲老黑们,想要驯化非洲野牛,和非洲野猪的时候,却发现它们比斑马还凶。。。。。

非洲老黑又一次扑街,而澳洲的老王们发现,整个大陆根本找不到野牛和野猪

。。。。。。

早在老王们统治地球的征程中,野猪就被澳洲老王们亲手毁掉了,澳大利亚现在的野猪,都是在18世纪,由欧洲人带入到澳大利亚的

所以,驯化野牛、野猪 失败

没有马、猪、牛,非洲老黑们又找了一些替代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它们虽然也符合上述原则,但是因为不是群居动物,彼此之间无法和平共处,或者在繁殖期时,会为了争夺配偶,打得你死我活,无法和平共处,安静繁殖,导致以原始人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驯化他们,最典型的就有非洲的河马和羚羊

驯化河马、羚羊,失败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非洲、澳洲和美洲,要么动物不适合驯化,要么压根就没有多少动物

事实也是如此,考古学证据表明,由于种种原则限制,人类对大型哺乳类动物的驯化,在公元前8000年到2500年间就全部完成了,虽然当时的动物千千万万,虽然中国老王和非洲老黑,都全力以赴地尝试过,但是最终,能被驯化的大型哺乳类动物,仅有14种

其中的牛、羊、猪,成为了人类最主要的肉食来源,数千年来从未变过,马、骆驼等移动能力出众的,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

这14种动物,13种都分布在亚洲和欧洲,1种生活在南美洲,非洲和澳洲毛都没有。。。。。。

一整块大陆上,连一种适合驯化的动物都没有,你说他们运气差不差?

所以,不是非洲老黑不努力,而是他们运气太差,附近的动物都不配合,非洲老黑、美洲和澳洲的老王,一直都无法发展出畜牧业,只能在和外来老王交流后,再从他们手里拿到被驯化的,马牛羊什么的

以当时的交通水平,等非洲老黑学会畜牧业的时候,他们已经远远落后中国老王了

畜牧业说完,再说农业,地球上的植物有20多万种,但是只有数千种植物,能够结出果实可以食用,可以被人类选择性改良的,只有50多种,而欧亚大陆又占据了其中的33种,非洲和美洲占据了20多种

既然还有20多种,那为什么中国老王农业那么强大,而非洲老黑却没有,发展出发达的农业呢,答案还是:

因为非洲老黑运气不好!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植物和动物不一样,动物到了不适合的地方还能活,植物到了不适合的地方,很可能就会挂掉无法生长

虽然非洲和美洲,也有20多种可用植物,但是坑爹的是,亚洲和欧洲大陆轴线是东西向

气候差异小,而非洲、美洲大陆的轴线是南北向,气候差异非常大

纬度对作物的影响,比经度要大得多,所以,中国老王们,经常和欧洲老王,交流感情互换农作物,比如我们现在吃的番茄和南瓜,就是从当时的西域引进而来

而非洲老黑,彼此之间的农业无法互通,导致农业发展速度很慢,尤其是南非老黑,和北非老黑间隔了一个撒哈拉沙漠,天然的阻隔让南非老黑,农业发展得更慢

早在地中海文明发展后,北非的老黑们,就从他们手里学到了农业技术,但可怜的南非老黑们,一直到1652年,欧洲人乘船抵达南非之后,才开始种植农作物

总而言之,世界上所有的老王们,都在相似的时间,开始了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探索,但是由于运气不好,非洲老黑和美洲和澳洲的老王们,没有建立农业和畜牧业,一直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饭都吃不饱,科技发展严重落后

而中国和欧洲的老王们,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率先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国由于发展更早,一度成为了封建时代的世界霸主

于是,当中国老王们,随着郑和来到非洲的时候,悬殊的差距让非洲老黑,没有任何还手的可能,只能乖乖低头认爹

不过,虽然中国老王们,在农业文明时代一枝独秀,成了整个世界的爸爸


酷玩实验室Coollabs


我就想说个文化决定的为什么就不能通过审核




渔耕樵读


说到懒惰,我倒觉得应从它对社会有益的方面来理解。懒惰确实在很多族群文化中是很不受欢迎的行为,多种语言中均把懒惰用作贬义词,关于讥讽懒人的启蒙故事也很多,过分懒惰对个体生活状况的提升与族群的经济繁荣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对社会治安也有极大的危害。但是,懒惰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性,适当的懒惰也具有极积的意义。①适当懒惰对于体力恢复、心身调节有重要的作用。②适当懒惰促使人们在如何降低劳动强度、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如何改进劳动(包括交通运输等)工具、如何缩短劳动时间等问题上认真思考、研究、发明、创造。从某种程度上说,懒惰是推动科学技术的推动力。③懒惰促进社会分工细化。为了生计,懒惰把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行业,分出部分人员(农村的所谓懒人),从事较轻的有意义的劳动,包括第三产业。④懒惰作为反面教材在教育人上面也有点意义。至于非洲因懒惰而贫穷的问题,我觉得非洲贫穷应从政治、文化、资源等多个方面来分析,虽然非洲人是懒。


时代傻瓜李博士


是文化和观念落后。非洲自然物产丰富,在通常年份,他们不用辛勤劳动,只打打猎,自然成熟的果实采摘就可以生存,自然气候温暖,无饥寒相迫,所以养成懒惰习惯。在极端干旱的灾年,没有储备,只能挨饿。要改变非洲,扶贫,要改变他们的文化和观念。在非洲建孔子学校,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包括中华的传统节日,礼仪之道等等。


万田


历史原因:交通不便,由于北非和西非都是沙漠环境,东非又是大裂谷,南非又远离世界政治中心,历史上的世界政治中心都在欧亚大陆,直到地理大发现开始与西方殖民者接触,接触了西方国家又被殖民者以三角贸易殖民非洲,榨干非洲,青壮年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留下老弱病残在非洲大陆,原本非洲落后的面貌更加变得极度落后于其它地区世界文明国家,到了近现代五十年以来,非洲本来就是零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人口数量过度增长,由于非洲领导人不擅长管理落后贫穷的国家,本来非洲历史上就没有太多文明形成,现代非洲文明又无法赶上工业化道路,城市化建设和军事现代化建设,重而导致现代非洲国家的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依然是个梦,非洲国家的族群矛盾由于历史上矛盾,在西方殖民活动搞得分而治之的政策加剧了非洲国家某些族群的族群矛盾,非洲领导人对国家政策上的失误,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的面貌,这些方面从而导致外国投资者流失和国内外人才的流失,在加上非洲国家的战乱不断,非洲原本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被战争损坏严重,非洲历史上像白人领导过的国家没有像黑人领导人一样有政策上的失误(南非,津巴布韦)都是非洲著名的工业国和农业大国,其中南非的综合国力称霸非洲大陆,津巴布韦还被誉为非洲面包篮,前者被称为非洲工厂,白人领导人遗留下来的族群矛盾依旧在黑人领导人手里没有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