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得知兒子被慈禧立為皇帝后,光緒帝的父親為何當場暈死過去?

她她她被感情騙了丶


很簡單,愛新覺羅·奕譞看到他這個五歲的兒子,難免會想到這個十九歲就死了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生於1856年,是咸豐帝長子。而愛新覺羅·奕譞則生於1840年,是咸豐皇帝的兄弟。雖然奕譞的兒子光緒帝生於1871年,但按輩分確實是同治皇帝的兄弟。



然而悲劇的是,同治皇帝六歲登基,十九歲就死了。。。。光緒五歲登基,難免讓人有不好的想法啊!

況且主少國疑,太平天國之亂剛平。清王朝剛剛休養生息了沒有幾年,卻又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那就是當初與慈禧合夥發動辛酉政變的恭親王奕訢已然通過與洋人合作,假以改革之勢掌握了清王朝的政務方向。

此時的慈禧急需找一個幫手來對抗恭親王奕訢這個“鬼子六”,而奕譞是個再好不過的聯合對象。其一,奕譞的大福晉是慈禧胞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二,把光緒弄上臺,為了兒子的江山,他奕譞也必須打起精神來對抗他這個六哥,避免自己兒子成為傀儡。



然而賊船哪裡那麼好上,況且奕譞是個性子謹慎細緻的人,本就不願參與大風大浪的宮廷政變。再者鬥來鬥去還是傷害的自己至親骨肉,故此,才有了昏死過去的情況。



最後以一首奕譞寫的小詞結尾吧,由文章看人的品性,讓我們感受下這個醇親王的謹慎小心吧。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此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王斌兔斯基


世人都想做皇帝,可醇親王亦譞得知自己的兒子被慈禧立為皇帝后,卻當場昏死過去。如果你認為他這是因為過度興奮而暈倒,那就大錯特錯了。從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和醇親王心理變化來看,個人認為,醇親王暈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愛子心切,兒子當傀儡皇帝,凶多吉少


醇親王的兒子才四歲,進宮就意味著離開無憂無慮的生活,與父母從此生離死別。他深知慈禧太后為人心狠手辣。慈禧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不管是朝政之事,還是婚姻生活全都橫加干涉,頤指氣使。


同治皇帝違背慈禧的意願選阿魯特氏當皇后,慈禧不讓他們同房,同治因此經常微服出宮,迷戀於花街柳巷,好色而無法自拔,最後染了性病而英年早逝。


同治皇帝沒有子嗣,按理說應該在下一輩份“溥”字輩中選接班人,可慈禧太后卻違背祖制,選了年僅4歲,和同治皇帝同輩份的載湉當皇帝,無非是為了繼續當她的皇太后,繼續名正言順地垂簾聽政。


醇親王一想到兒子被慈禧選中當傀儡皇帝,自然會想到19歲就死去的同治帝,兒子的一生必定凶多吉少!



後來的事實證明,醇親王的預料沒有錯。光緒皇帝自從進宮之後,生活非常艱苦,他一生都在慈禧的挾制下生活,最後還因砒霜中毒而死。


二、自己陷入危險境界,成為慈禧的眼中釘


醇親王不僅為失去愛子傷心,也為自己前途和身家性命而恐懼。


他馬上想到,兒子當了皇帝,自己自然不再是一般的王爺,他成了皇帝的父親,對慈禧構成極大的威脅。將來慈禧年老體衰後,光緒肯定會認他這個父親,他也必成眾位大臣追捧的對象。


慈禧權利慾極大,肯定會把自己當成眼中釘。伴君如伴虎,他將在慈禧的監視中和打壓下誠惶誠恐地過日子……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醇親王不願成為風口浪尖之人,他藉口身體不適,乾脆向兩宮皇太后提出提前退休,這一舉動足以證明他當時恐懼的心情。


由此可見,醇親王得知兒子被慈禧選為皇帝的瞬間,無論如何他都是高興不起來的,他的腦子不斷閃現是殘暴的慈禧,心裡恐懼的是他和愛子的未來。這消息,太突然也太殘酷,父子兩代都要成為慈禧的犧牲品,他怎麼能接受!


從醫學角度看,人在極度悲傷和恐懼中,大腦功能受到抑制,常常出現一過性失意。


醇親王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失子之痛和深陷謀害的巨大壓力,當時暈死過去,現在來看也就不難理解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很簡單,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大家就明白。

有一個瘋婆子,因為要爭奪權利,把自己的親生兒子給害死了,這個時候她找不到其他的傀儡了,此時此刻,這個瘋婆子過來管你把你的兒子交給他,要用你的兒子代替他原先那個親生兒子,繼續來折騰他,你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反應。

同治皇帝是怎麼死的?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數,為了奪回之前自己已經讓出去的權利,選擇將病重的兒子放著不管,甚至弄死他,這種事情有哪個狠毒的母親可以做得出來?慈禧做了!

這個時候,光緒皇帝的父親知道這個女人要過來搶他這個四歲的兒子去受這份罪,如果你是光緒的父親,你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看著自己的兒子即將就要變成那個躺在床上19歲就已經死掉的同治,你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觸。

事實證明,光緒皇帝的父親的擔憂是正確的,我們縱觀整個光緒皇帝執政的歷史,我會發現這基本上就是一個囚徒。被慈禧關在皇宮深淵裡面的一隻不能夠說出自己心聲的金絲雀,尤其是在戊戌變法發生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面。光緒皇帝被人囚禁在了一所房子裡面不能夠與外面多說話,最後慈禧臨死的時候,甚至不忘用砒霜害死這個無辜的孩子,讓他跟著一起死……女人的心狠毒到這個地步,我想替她洗白的人,究竟是懷著什麼樣的心理去洗白……(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總之,光緒皇帝執政以後就沒過過一天安穩的日子,自己心愛的妃子被人直接給弄死,自己雖然有一個皇帝的名號,卻做著囚徒的分內之事,明明自己是九五至尊,卻整天像個奴才一樣被一個女人呼來喝去。

並且由於慈禧對於權力有的變態的慾望,甚至由於擁有了權力將近幾十年所得到的那種滿足感,導致了慈禧對於女性的基本的生理渴望都可以放置不顧,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作為當今皇帝的父親,你肯定是要接觸某些權利的,即便你不想去爭,底下的那幫大臣,肯定也是會像慈禧去說的,這個時候呢,等於虎口奪食,你要跟誰爭,跟慈禧那個女人爭,你還能活得下去嗎?親生兒子都敢網死裡坑,更何況你這個外人。

當然,為了生存,光緒皇帝的父親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他多次向慈禧提出告老還鄉!就是我什麼事情都不想管我,什麼事情也不想看,你就全留給你折騰,我回家,總行了吧。

再者,這件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完全沒有心裡準備,本來在整個朝廷裡面是還有幾個繼承人呢,而且條件比他自己的兒子更加優越,但是這個時候轉了一大圈兒過來以後選擇自己兒子頭上,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也會讓人感到受不了。


漩渦鳴人yy


我覺得醇親王奕譞至少有四層想法。第一,為兒子成為皇帝而激動;第二,為兒子的未來擔憂;第三,為失去兒子而傷心;第四,為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身家性命感到恐懼。


首先是為兒子成為皇帝而激動。畢竟當父親的總希望兒子有出息,能飛黃騰達。在古代封建社會,又有什麼是比當皇帝更榮耀、更尊貴的呢?所以,當載湉被選為新帝之後,作為父親的奕譞首先一定會有激動,無論這個王朝已經多麼風雨飄搖,畢竟是九五至尊,自己的兒子成為了皇帝,激動是一定的。


其次是為兒子的命運擔憂。這點也可以通過後來光緒帝的命運驗證。從道光時的鴉片戰爭,到咸豐時的太平天國,列強越來越滲入清王朝,內部也是叛亂不斷。這個王朝早就不是康乾盛世了,這種危機時刻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他要擔的責任有多大?是否會遺臭萬年,是否一招不慎就讓清朝斷送。再加上頭上有慈禧太后,兒子載湉今後能否稱其心意,是否能平安度過一生,這都是作為父親的奕譞擔憂的。


第三是為失去兒子而傷心。兒子成為了皇帝,同時意味著自己再也不是他的父親了。明朝嘉靖皇帝作為正德帝的堂弟繼位,為了給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爭名份、爭帝號、爭祖廟之位鬧出了大禮議事件,這是清朝堅決不能容許的。所以,載湉被選為繼承人,已經明確,繼嗣也繼統,他被過繼為咸豐皇帝的兒子,從此與生父奕譞脫離了父子關係。也就是說,奕譞今後見兒子,只能行君臣跪拜大禮,載湉不會叫自己父親,最多在非正式場合叫一聲七叔。兒子雖然做了皇帝,卻不再是自己的兒子了,又怎麼能不傷心?


最後就是為自己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感到深深的恐懼。兒子成了皇帝,其實一切都要看慈禧太后的眼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奕譞作為光緒的生父,自然而然會成為慈禧一個潛在的政治威脅,慈禧會擔心他以皇父的身份作威作福,甚至掌權,如此一來便會威脅到慈禧太后的地位。所以,在兒子繼位之時,奕譞已清楚的看見自己絕沒有機會施展政治抱負,自己也一定會被排擠。這還是好的,一旦慈禧對自己產生懷疑,自己隨時可能身家性命不保。所以後來奕譞至死都戰戰兢兢,謹言慎行,不敢有絲毫怠慢,生怕慈禧會對自己有不滿。

綜上四點,奕譞心中可謂五味雜陳,痛哭流涕也就不奇怪了。


伊耆角木


光緒當時如果已經成年,那麼他的父親一定會感到高興,但是自己這個兒子當時才四歲。慈禧立一個四歲的孩子當皇帝,可謂是司馬昭之心。所以光緒的父親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明白了光緒這一生可能就毀了,結果也確實是如此。慈禧讓光緒叫自己親爸爸,並且不準光緒的其他家人見光緒,說的難聽一點慈禧這是把光緒搶過來當自己的繼子,而且是被利用的繼子,光緒從登基那一刻開始,就註定是一個傀儡。


慈禧太后為把持朝政,選擇了光緒這樣一個孩子,而且在這之前也有一個這樣的孩子,那就是十九歲就暴斃了的同治皇帝。當時同治皇帝病危的時候,慈禧想的不是救這個親生兒子,而是想的如何把權力奪回來,要知道當時慈禧已經是還政於同治了。同治這個時候病了,慈禧二話不說又只能再三推讓的出來掌權,然後下令不允許再給同治進藥,可憐同治十九歲就這樣暴斃了。

所以同治的前車之鑑就在前面,光緒的人生又該是如何,連親生兒子都可以加害,權力已經使得慈禧失去了基本的人性。那麼一個不是親生的光緒又該如何?光緒無非就是慈禧用來堵住其他人嘴,讓自己可以更好的把持朝政。慈禧一生掌權,直到臨死前海想著立溥儀為皇帝,為的也是等自己病好了後,繼續執掌這大清的天下。在慈禧六十歲的時候,大臣希望慈禧還政於光緒,慈禧雖然是答應了,可光緒只是有了一點點權力,充其量是可以自己批奏摺,然後還要問問慈禧的意見。



最後在百日維新失敗之後,慈禧直接將光緒給幽禁,估計當時慈禧心裡是興奮的。本來好好的光緒可以拿到一點權力,甚至做的好的話慈禧也就安享晚年了,可你光緒不該聽信康有為的話,要發動政變來除掉慈禧。慈禧是光緒可以輕易扳倒的,於是慈禧又可以以此為藉口來重新掌權。光緒這一次可是被康有為害慘了,長達十幾年的幽禁生活,更是慈禧在臨死之前,直接下令毒死了光緒,光緒這一生真是可憐生在帝王家!


小司馬遷論史


1875年同治帝去世,當慈禧太后宣佈帝位由醇親王4歲的兒子載湉繼任,據祖制,當已故皇帝沒有子嗣,需要挑選親王之子繼位的時候,新帝的父親必須退出朝廷,將不再擁有任何權職,以免其以皇父的身份干預朝政。

當時的醇親王年富力強,在清王朝皇室中正處於事業蒸蒸日上的黃金時期。當時處於年輕時期的醇親王同樣有著很強的為官慾望,當時的他正與恭親王洋務運動斗的不可開交。突然聽到這樣的消息,聯想到慈禧的強勢,對他來說就是意味著從此遠離官場,朝堂的權勢與榮耀從此消失。在官場浸淫數十年的他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另一方面,幼子繼位,他深知這位兄嫂專制強硬的個性,他聽到後全身癱軟而昏厥,也就在合理之中。同治帝從小生活再慈禧的陰影之下,鬱鬱而終,年僅19歲。這個前車之鑑引起的親情反映,與自身打擊合二為一,擊垮了愛子心切的奕譞。

最終醇親王擔心終於成為了現實,在慈禧臨終的前幾天,她毒殺了光緒皇帝。


古有所思


奕譞的痛苦,只有做父親的才能體會到。身為人父,卻不能保護好自己的骨肉。讓兒子給慈禧當傀儡皇帝,飽受屈辱。對於奕譞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

其實,當時同治皇帝載淳死了以後,按理說應該是立一位“溥”字輩的人當皇帝。但是,要是“溥”這一代人當了皇帝,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就不能垂簾聽政了。所以,慈禧專權要選一位同治皇帝的兄弟,過繼給慈禧,然後讓這個人來繼承皇位。這樣,慈禧,還是皇太后。

於是,慈禧就把外甥載湉搶來給自己當兒子,並將其抱上了皇帝寶座,是為光緒帝。

慈禧當著眾人面宣佈結果以後,載湉的父親醇親王奕譞,不顧顏面和禮儀,“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奕譞是誰,慈禧的妹夫!他的大福晉為慈禧太后胞妹,他能不知道慈禧是什麼玩意?同治皇帝是她親兒子,她都不給讓權的。換成別人的兒子當皇帝,她能好生對待嗎?載湉進宮,明擺著就是給慈禧當傀儡。

結果,也確實跟奕譞想的一樣。光緒入宮以後,備受欺凌。無論心靈還是身體,飽受折磨。載湉童年就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中。成年了,依然要忍受慈禧的凌辱。最後,砒霜中毒而死。。

奕譞哭的對,他是哭自己兒子命苦。他眼看著兒子去受苦,自己卻無能為力。身為一個父親,把自己兒子推入火坑,是有多麼無奈和自責啊。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光緒帝的生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當然,在光緒確定繼承皇位之後,奕譞就不能以光緒父親自居了,因為他已經被過繼給咸豐當了嗣子。所以,從血統上來說,醇親王是光緒的生父,但從法統上來講,他已經成了光緒的七叔了。

醇王在得知兒子成為皇帝后暈厥一事,見《翁同龢日記》:“……維時醇郡王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亦見《清史稿》列傳八:“德宗即位,王奏兩太后,言:‘臣侍從大行皇帝十有三年,昊天不弔,龍馭上賓。仰瞻遺容,五內崩裂。忽蒙懿旨下降,擇定嗣皇帝,倉猝昏迷,罔知所措。’”

兒子當了皇帝,醇親王為什麼會暈倒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點,是對結果的意外。

穆宗同治皇帝死後,沒有留下子嗣。可以想到,肯定是要從宗室近支中選一位賢君入嗣,繼承大統。當時的幾位候選人,有道光長子奕緯的嗣孫溥倫,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當然也有後來的光緒帝載湉。

在這幾位候選人之中,溥倫本應是首選:第一,當時近支“溥”字輩中只有溥倫一人,可以作為同治的嗣子繼承皇位,不打破清朝皇位父死子繼的傳統。第二,溥倫是道光長子奕緯的嗣孫,傳位給他也符合“傳長”的一個傳統。

但溥倫的劣勢在於,他並非奕緯的親孫子,而是從乾隆的兒子成親王一脈過繼過來的。對道光以下的子孫而言,溥倫實際上不屬於近支,所以惇親王便以此為由,將他一票否決了。

“溥字輩無當立者”,便只有從載字輩的近支裡挑選皇位繼承人。恭親王的長子載澄年長,當時已經17歲,是國立長君的一個合適人選,而載湉當時只有4歲。醇王一開始應該沒想到慈禧為了扶植傀儡皇帝,選中了他的兒子載湉,所以當公佈人選時,對醇王來說是一個非常意外的消息。

第二點,是對未來的恐懼。

從許多相關史料來看,醇親王是一個比較循規蹈矩、甚至於有些怯懦的人,不像他的六哥恭親王奕訢那般雄才大略。驟然之間宣佈醇親王的兒子載湉當了皇帝,君臣名分未定,將醇王擺在了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他到底是太上皇?還是醇王?以後面對自己的兒子,應該怎麼辦?

醇王深知,權力慾如此強的慈禧太后,是決不允許他染指最高權力的。但皇帝生父這一身份,卻使他被動地處在危險境地之中。

載湉登基後,醇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疏要求淡化自己和光緒之間的關係,不能讓光緒繼續認自己為父親。後來,醇王多次向慈禧乞求告老歸家:“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慈禧賜給醇王杏黃轎,他一直到死都不敢用一次。可見,載湉當上皇帝,給醇王帶來了多大的心理壓力。

第三點,是對兒子的擔憂。

同治皇帝的死因,官書記載是死於天花,但很多民間野史說他是死於梅毒。之所以有這種傳聞,是因為同治當年喜歡“微服出巡”(實際上是逛妓院),人們猜測同治之死與此有關。

而同治之所以長成如此叛逆的性格,主要是由於慈禧太后對他生活的嚴加干涉。醇王作為皇室近親,對慈禧和同治之間的母子關係想必非常瞭解。同治是慈禧親兒子,尚且受此待遇,因此醇王也擔心自己年幼的兒子進宮後,也會過上被慈禧壓制的苦難生活。而後來也證明了,事實的確如此。

所以,當慈禧公佈由載湉入嗣繼承皇位時,這麼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醇王的心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故導致暈厥在地,亦是人之常情。


搞哥讀史


是這樣的,首先回答你一下,為什麼慈禧要立愛新覺羅—載湉。

慈禧作為咸豐皇帝的貴妃,只有一個男人,也只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死的很早(1875年),而慈禧正處壯年,時年40歲。根據清朝的祖制,皇太后是可以聽政的,而太皇太后是不能聽政的。所以慈禧只能找一個同治皇帝的同輩人,從這個角度上講,毫無疑問會找她妹妹的兒子,也就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親上加親,更利於慈禧進行控制,從而長期聽政。

介紹了這個背景,就可以具體來說為什麼奕譞的反應這麼激烈了。

可以說是驚喜+擔憂+恐懼的一種複雜情感累積。先說驚喜,兒子做皇帝,當然是高興的事,是無上的榮耀,而且事實上並不完全在預期之內,毫無疑問是驚喜。再說擔憂,深宮之中,兒子的皇位不過是個傀儡,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親親之愛,自己的這個父親無疑有了更大更多的責任,家族的興衰有了更多的變數;還要說恐懼,慈禧的殺伐決斷,奕譞是知道的,她絕對不會允許自己以皇父之尊干涉朝政,更是會時時處處打壓自己,從而樹立她在自己面前的絕對權威。慈禧打壓恭親王奕訢的種種手法,奕譞是歷歷在目的,那麼精明強幹的鬼子六也完全不是對手,自己這麼一個平庸的凡人如何擔當得起這樣的政治壓力呢。自己完全有可能從妹夫變成為政治對手。

事實上,在以後的日子中,慈禧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敲打奕譞,儘管奕譞日後那樣的謹慎小心,依然不能豁免慈禧的政治敵視。


書中有路


那麼作為光緒帝的父親為什麼會暈死過去呢?作為一個父親深深知道皇宮裡的可怕,不是有一句話嗎“無情最是帝王家”。一個四歲大的孩子正是在自己父母懷裡享盡關愛、呵護的年齡。

但是光緒進宮不僅僅失去了親情,作為他的父親醇親王是一個最尷尬的角色。為什麼呢?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還會有危險?其實他的危險恰恰在於此,雖然兒子已經過繼給了兩宮皇太后,但是血緣關係是無法割斷的,醇親王畢竟是光緒帝的生父,這一點是誰也無法抹殺掉的。慈禧太后能夠以一個嬪妃的身份一步登天,母儀天下,主宰一個帝國的命運,不就是靠著自己是“皇帝之母”嗎?慈禧是同治皇帝的媽媽,現在是光緒皇帝的養母,可醇親王確是實實在在的“皇帝生父!”在滿朝王公大臣的眼中,他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王爺,而是一位能夠對帝國前途發揮重大影響的“黃父”,這樣一來,他能不成為慈禧的眼中釘嗎?所以醇親王非常明白這一點,哭暈在地也是情理之中。

縱觀醇親王的一生都是很低調,甚至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急流勇退,遠離大清國的政治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