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山西開花小調,哪個地方的最出色?

手機用戶81577658429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民歌的故鄉,各地民歌種類繁多,一般分為大致可歸納為山歌、號子、小調、套曲四大類。在山西不同地區對於山歌的稱呼也不盡相同,在晉東—太行山一帶,則稱為“開花調”,流行地區主要包括左權、和順、武鄉等地。其中以“左權開花小調”最為出色。

“開花小調”歌詞的上句常“XX開花”為起興,下句點題,因而左權當地人把這種形式的山歌統稱“開花小調”。在左權民歌中,能“開花”的不僅是指植物,其他任何東西也可以開花,比如說石頭。

大家熟知的知名歌手阿寶唱過山西民歌《走西口》,屬於山西西北邊的河曲山歌,其音調高亢、嘹亮,而“開花小調”則以委婉、清秀見長,在山西省內獨樹一幟,頗有江南水鄉民歌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左權民歌“開花小調”被確定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於“開花小調”的推廣,2004年,左權縣舉辦了國家級大型文化賽事――第二屆中南北民歌擂臺賽;由著名主持人亞妮編導的反映左權抗戰時期的盲宣隊藝人真實生活的紀錄片《桃花紅 杏花白》也曾上映。2017年,3月25日,亞妮攜手‘向天而歌’’太行盲藝人在虎峪校區同澤會堂做客“清澤人文講壇328講”,開唱小調。

近年來,左權民歌表演在諸大賽中屢獲殊榮,《築路哥哥》、《開花調》曾榮獲兩屆全國群星獎金獎,而且蜚聲海外。


太原晚報


左權民歌,有“萬首民歌千出戏”之稱。20世紀30年代以來,從小調中派生出了一種獨特的山歌藝術形式——開花調。左權開花調屬“山歌體”,因唱詞精巧新穎,以“開花”為比興,故稱開花調。開花調主要分佈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

據《遼州志》記載,上古五帝顓頊之子祝融封於轑陽(上古時的左權縣),人們在供奉遠祖祝融的祝融祠舉行祭祀活動時,曾經反覆吟唱、祈禱祖先賜予他們光明和幸福。隋開皇十年(590)恢復縣制後,民歌獨特的風格開始形成,大腔、小調、雜曲三種形式交相輝映。事實上,從現在左權民歌“大腔”的曲牌結構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賺”、元代“散套”的痕跡。明清時期,民歌已經成為人們抒發懷抱、寄託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達方式,《武軍山詩抄》《遼陽痴士詩抄》等文集和流傳至今的《繡荷包》《鬧五更》《禁洋菸》等歌詞中都不難找到歷史的印記。抗日戰爭時期,當地人們用民歌宣傳抗日。左權開花調,所有唱詞一律以“花”為中心。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左權開花調民間音樂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西晚報


山西民歌淳樸歷史悠久,所以也有很多的歷史文化遺產,非常值得探索,雖然現在也有各種流派的歌曲,給人麼帶來了更加複雜和美好的體驗,但是古老的民族藝術,這種紮根在土地裡的人麼的藝術,對日常生活的傾訴的描述,才是最值得銘記的。

說起來山西的民歌,那可真的說不完,山西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也盛產美女,更盛產美麗的藝術,而山西的開花小調就是其中的一種藝術。之所以叫做開花小調是因為這種歌曲的開頭都是什麼什麼開花非常的規矩。就像是前幾年非常出名的山丹丹開花紅豔豔一樣,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開花小調,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述,所以有了這樣的規矩。
不同於南方的民歌聽起來就讓人身體都酥了,北方的民歌更加的直白,所以也更加的有節奏,而要說這民歌之鄉就是山西的左權了。當然這裡的開花小調也就最為出名了現在也成為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喜歡的人可以去聽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